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漫談發心與因果

我們在修持佛法的過程當中大家必須要觀察自己的動機,調整一下內心的發心,因為正確的發心是特別重要的。
      雖然大家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大乘的修行者,但由於從無始輪迴以來,自私自利的習氣非常根深地固,而且利益他人的發心比較薄弱,所以實際上是否為名副其實的大 乘修行者就很難說了。因此無論是講什麼樣的課、修什麼樣的法,哪怕是很短時間的一種修法或者微不足道的一點行善,都一定要有菩提心的攝持。當然對於一位初 學者來說,生起菩提心是有一定的困難,也是相當遙遠的。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大乘行者,必須要從修持菩提心著手。首先學習生起造作的菩提之心,然後慢慢訓練 能夠做到真實無偽的菩提之心。一旦相續中菩提心具備的話,此時此刻所修的佛法或者所行的善業都將成為增上菩提心的助緣,而且在修行的過程中,解脫的道路上 也很少會遇到任何挫折,都能夠很順利的達到。不但修行的過程非常順利,最後的結果也會特別圓滿。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也是願力的力量,更是利他之心的力 量,所以聞、思及實修之前我們觀察自己的動機是很有必要的。
      由於修行人的心態不同,所以成就的結果也有天壤之別。譬如修行的發心比較狹隘,那所獲得的結果也是渺小的;如果修行的心態比較中等,獲得的結果也是中等 的;如果修行的發心非常的圓滿,非常的廣大,那所獲得的結果也是非常圓滿,非常廣大的。如果你在修行任何一個法之前,根本沒有一個好的心態,其結果也不會 是好的。
      如果修行的發心不正確的話會有三種過失:首先無法成為大乘的佛弟子;其次修行的過程中往往善業會被嗔恨所摧毀;最後所達到的結果不圓滿,所以發心特別的重 要。佛教徒並不在於形式上的修行,而是在於內在的動機與發心。比如你表面的行為是不善業的,但發心是善的,實際上不善業的行為也變成善的了;如果你的心是 不善業的,雖然表面上的一舉一動是善業的,但實際上這些善業也會變成不善業了。
      對於世間人而言,能夠做到佛法上所講的這些是有一定困難的。因為世間人特別習慣注重表面的形式,往往忽略觀察內心的動機,這就是眾生流轉輪迴的一種原因, 也是迷惑錯亂的一種根本。世間人經常覺得表面上的事情大就特別偉大,其實這是不一定的。因為在這個社會裡做偉大事業的人,他們的發心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尤 其是近代的社會裡,以什麼樣的心態做事的人都有,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還是有道理的。
      我們凡夫俗子特別重視追求眼前的結果,卻並不謹慎遵守因果的規則,這就是因果顛倒。我們應該相信因果的規律,因果的規律是非常順序的,不一定你現在做什麼 就會發生什麼。因為人的生命不僅僅是今世,而是經歷了生生世世的流轉,誰也無法知道自己在過去世流轉的過程中做過什麼樣的業,所以你今世行善、做好事不能 保證會帶來今生的幸福與快樂。同樣的,你現在所造的惡業不能決定你今生會遇到痛苦和不幸,甚至也許你會更富裕、更幸福。但這不能代表你現在所造惡業的果報 在將來不需要承受,且更不代表因果不存在,只不過是不是不報,時機未到而已。
      因此我們今生所做的善和惡,其任何果報都不一定很快就會實現,因為我們很多過去世的業報還未完全承受。尤其是現在這個社會裡出現很多半信半疑的學佛人,他 們對佛法一知半解,經常會非常抱怨地說,我曾經做了多少多少的好事,但一點好結果都沒有。很愚癡地認為因果一點也不存在,甚至有些人很失望地跟我說:某某人一生當中做了多少多少壞事,卻覺得他身體越來越健康,生活越來越幸福。而我呢,經常以人為善,幫助窮人,專心念佛,卻往往遇到不順,出現違緣重重。師父啊!是否因果不存在呢?我就回答說:並不是因果不存在,而是你對因果認識的見地不夠清晰。建議你應該多閱讀一些佛教的因果經典,常看一些關於因果的故事。佛祖曾經說過,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 因果的循環是依靠佛陀的大智慧才能徹底通達而正確無誤的解釋,連阿羅漢都無法徹底解釋因果的產生,因為阿羅漢具有四不知因的障礙,四不知因是:因佛法深細 而不知;因對境遙遠而不知;因時間久遠而不知;因分類無量而不知。所以我們作為凡夫俗子對因果產生迷惑是理所當然的事,凡夫俗子的分別念幾乎都是顛倒或錯 亂的。佛陀曾經說過,凡夫人的五官與思想是錯亂的、靠不住的。所以我們怎麼能知道過去世因果的循環呢?因此絕對不可以以自己的分別念來判斷因果的循環,如 果以自己的分別念來衡量因果的產生的話,所出現的因果也將是顛倒錯亂的,以至於會覺得因果並不存在。因此千萬別以自己的分別念來看待因果的取捨,我們要好 好依靠佛陀的法教及大德們的教言而謹慎地遵守因果的規則,才能掌控住未來的命運,才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人。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