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始終心要

「心要」,指的是我們修行學佛之要點。一如人之心臟,若心臟不好,人就會休克,所以,心是人的根本。而此經教藉「心」來形容,表示「始終心要」的內容,好比人的心臟一樣,非常重要。「始終心要」是一個中樞點,明白此中樞點後,就能掌握全體大綱。
「始」,就是開始,「終」,即終結。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一個開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有開始,就有終結,開始很好,最後的終結就會很好;開始不好,最後的結果也就不好。
經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因就是始,果就是終,所以,因地一定要真。修行,首先要發菩提心,要發真心,要有信心,生死心要切。「始終心要」就是告訴我們修行的一條路,一條正確的路。
依 本具心性而言,本無始無終,若有始,就有終,有成就有壞。悟此本具心性,原不生滅,原不動搖,本自具足,本自清淨,對佛法即能起深信。師父說法,諸位聽法 的這念心,想想看,有始否?有終否?我們的身體是父母所生,我們這念心是誰所生的呢?我們一生下來,就知道哭,知道笑,能哭能笑的這念心,是沒有始,也沒 有終的,故經云「法爾如是」。
「始終心要」是依實相來修,這個就沒有生,也沒有滅。所謂實相,即當下這念心不落兩邊,常行中道,這念心若落兩邊,就有了生滅。
這 念心本自具足,法爾如是,無始無終,無去無來,因為無生,所以無滅,佛法最究竟的就是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相信這個道理,明白了這個原則,就開始依不生不滅 的因,依心性起修。我們依據空、假、中之理,來修空觀、假觀,這也是一個生,到最後歸於中道實相,這才是最究竟。空觀所觀的空,是心性本空,假有是實相生 出來的妙有,所以,實相才是根本,才是最重要的。
「始終心要」就是告訴我們,修行的第一步不要弄錯,有了好的開始,就有好的果報,依實相去修,無始無終,就是好的開始。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如此,就是實實在在的,就是諸法實相,即是諸佛的法身,依據此真理之法去修、去用功,才是最重要的。
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
(中 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即中道義。」三諦者,即中諦、真諦、俗諦,此乃天然之性德也。真諦即真空,俗諦即假有,中諦即中道第 一義諦。若是明白中道第一義諦,悟到中道,即三即一,中道當中有真空,也有假有,所謂「一心三觀」、「一心三諦」。一切法皆歸於實相,所以,言此三諦乃天 然之性德。
所 謂天然就是本具的,我們的心性,不假造作,不是人生出來的,不是父母給我們的,也不是菩薩、閻王、耶穌給我們的,它是本具的,法爾如是的。儒家說:「大學 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為道,修道之謂教。」這些,都是講心性,都屬於性德,天然的性德。心性本具, 所以我們當下這個心,是不假絲毫造作的,若是起心動念,那就不是天然了。天,有先天、後天及第一義天,先天指過去,後天指現在,第一義天包括過去和現在, 這就是屬於天然之性德;此性德當中具足一切功德、智慧、神通、妙用,這一切皆由三諦所統括。
中諦者,統一切法。
當 下這念心性,若悟此中道第一義諦、實相之理,十方世界都在我們這念心當中。在十法界圖,十法界當中是一心,下面有三惡道,心若起貪瞋癡,就墮入三惡道;若 受持五戒,就屬於人道;修十善、修四禪八定,屬於天道;修四諦,屬於聲聞道;修十二因緣,屬於緣覺道;修六波羅密,屬於菩薩道;菩薩道修成了,就屬於佛 道。
所謂「心生萬法」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十法界都是這個心生出來的。既然是心生出來的,這念心若契悟實相,實相就是沒有生、沒有滅,當下就是統攝十法界。當下這念心,一念不生,十法界馬上統統銷歸自性,所以,古德云:「一法界顯,九法界隱」,此即是統一切法。
一 真法界,就是實相,此實相就是中諦。若契悟此一真法界,當下這念心現前了,此時就如禪宗所言「千年暗室,一燈即破」。一燈就是實相,此燈若時時刻刻現前, 照破了黑暗,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沒有三途惡道,人、聲聞、緣覺、菩薩也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因為實相的境界,能統一切法,統攝有為法與無為法,所以, 一真法界現前,十法界就統統銷歸自性。
十法界沒有了,外面的依報也沒有了,當下這念心具足定力、智慧,定慧一如,戒定慧不離當念,悟此心,即是「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將此心安住於實相,十法界、依正二報,皆不離當念,此即「中諦者,統一切法」之義。
真諦者,泯一切法。
真諦是指空,此空性是指實相當中具足有真空的道理。若以真空來講,一切法都不成立,聲聞證我空,菩薩證法空,我空、法空、空空,這三空的道理,都是泯一切法。
泯,就是一法不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契悟真空,即屬真諦。此真空,有析空觀、體空觀,無論是析空或體空,都是空,皆是泯一切法。
泯,就是滅一切法,一切法都是空性,沒有一法不空。所以,站在空性而言,中道也是空,假有也是空,什麼都是空,一空一切空,就是泯一切法,空性現前了,即是屬於真諦。
俗諦者,立一切法。
古人云:「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實際理地不立一法。」以俗諦言,例如菩薩雖了知空花水月道場,卻能大做夢中佛事,什麼都要具足,了達世間法,廣修菩薩行,圓滿萬德莊嚴。
十法界當中,佛法界,即是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所以,要想達到佛的境界,先要從俗諦上去修行,立一切法,百福莊嚴,一善不廢,是佛事,此即俗諦也。
所謂俗諦者,即世間法,我們現在建道場,就是立一切法;要行六波羅密,要度眾生,必須要有道場;欲聽經聞法,必須要有講堂,還要有經書,什麼都要有,都要具足,這就是立一切法。
舉一即三,非前後也。
中 道第一義諦、真諦、俗諦,雖分三種道理言之,最後仍歸一。此三種道理,非各自獨立,而是沒有前後、沒有中間,即「一心三觀」,此一心當中,具足三觀之理。 等於禪宗所說的:「隨拈一法,皆是佛法」、「頭頭法法都是道」、舉一即三,所謂「芥子納須彌」,即一念當中,具有恆沙法門。
大乘經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花是指我們這念心,每一個人都有,這花當中,又具足有無量無邊的世界與天地。
所謂舉一即三,就是舉俗諦,當中有真諦、有中諦。舉中道第一義諦,當中就有真諦、俗諦;舉真諦,也有俗諦、中諦。說一即三,三即一,沒有前後,沒有中間,沒有左右,一即一切,非前後也。
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此天然性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蠢動含靈本具,非修後始有。如陽光雖被烏雲遮住,但其光明並未因烏雲而減退,故佛性,法性,凡有性者,皆具此理。
無論是胎、卵、濕、化生,一切蠢動含靈,皆有實相,皆有心性,是本自具足的,此心性不是想出來的,也不是造作所得的。所謂造作是心去攀緣、去思想,心性本自具足,故不須思想、攀緣。
悲夫!秘藏不顯,蓋三惑之所覆也。
奈何世人,不知本具佛性,眾生沉淪,迷失本性,懷珠乞討,久處無明煩惱殼中,不能衝出三界,亦不知衝出。秘藏指三德,指真如法性,指實相。
祕藏,就是藏在眾生當中的祕密,藏在眾生如來藏當中,藏在煩惱、無明當中。所以,煩惱當中有菩提,無明當中即佛性,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修 淨土法門者,阿彌陀佛在那裡呢?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藏在法界當中,法界就是指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欲見阿彌陀佛,就必須在法界、無明當中修,所 謂「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現。」此真如法性、實相,為什麼祕藏不顯,不會現前呢?因為有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種煩惱把我們的真如法性,本具性德蓋 住了,故云「蓋三惑所覆也」。
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
無明惑,是心理的黑暗,有四十二品無明,生住異滅四相各有十品,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較難破,這個無明煩惱翳乎法性,法性是指實相、佛性。
我們這個心眼,具足一切神通、智慧、光明,什麼都有,可是心眼當中有了翳,有了無明煩惱,法性、佛性就無法顯現。無明翳,猶如眼中生翳,什麼都看不見。
「塵 沙障乎化導」一一塵沙惑,就譬如說,不知眾生錯綜複雜的根性,不知如來無量法藥,因為有如塵如沙的諸多不知,故不能應病與藥,隨機化導。菩薩發大悲大願, 要普度眾生,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想要度盡眾生,必須有很多方法,也要知道眾生的根性。雖然菩薩有此大願,但法門不瞭解、不通達,這就「障乎化導」,所以 要修如幻三昧。修成了,即能了達一切,否則,因有塵沙惑,就無法通達無量無邊教化眾生的法門。
「見思阻乎空寂」一一見惑,即見解不清楚,妄執有我,而生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思惑,即思想不正確,觀念偏差,追逐於貪瞋癡慢疑,對事理看不空。阻,就是障礙。欲證真空之理,想見到空性,必須破除見思惑。
然玆三惑,乃體上之虛妄也。
三 惑之體虛妄,如影子顯現,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善惡如幻化,三界如空花,皆是一個虛妄的境界,怎麼說呢?例如,現在我發脾氣,能否找得到當下那念 心的脾氣?找不出來的!被人家辱罵,馬上無明火冒三丈,這是一種緣起,無明是遇緣而起,既是遇緣而起,就是虛妄不實,所以,無明煩惱乃是體上之虛妄也。
於是大覺慈尊,喟然嘆曰:
「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
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
三覺圓滿,萬德莊嚴,謂之大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謂之慈尊。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上半夜契悟四諦,中半夜契悟十二因緣,後半夜夜睹明星,忽然大徹大悟,喟然嘆曰:「大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之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真 如界內是指真空當中,在真空當中,沒有眾生、沒有佛、沒有魔,故云「絕生佛之名」,如禪宗祖師言「有佛處亦不住,無佛處即走過。」真如,就是指實相,指我 們當下沒有生滅,沒有去來,靈明寂照的這念心;不起心、不動念,了了分明,常寂常照,這就是真如。這個地方,什麼都不理,所以,禪宗古德云:「佛來佛斬, 魔來魔斬。」因佛本來就有,故不須另外再去求佛。
眾生也是虛妄,佛也是虛妄,所以佛不度眾生。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法,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沒有度一眾生,是因安住在平等法界當中。
「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就是指我們當下這念心,沒有去、沒有來,沒有生、沒有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沒有眾生相,也沒有佛相,什麼相都沒有,離一切相,即一切佛。
「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一切眾生本具佛性,當中具足一切功德,智慧、神通、妙用,為何無法證得,因有妄想、執著的緣故。
無始以來,眾生六根攀緣已成習慣了,看到好的就起貪心,壞的就起煩惱,沒辦法回頭了,想要他回頭,實在是很困難的事。但,只要有信心、恆心,一旦回頭,也很簡單,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一下就返過來了,這都是觀念和信心的問題。
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
妄想包括很多,有善、有惡。無論是善、惡,若始終在妄想當中,就無法證得這一念真性,怎麼辦呢?佛大慈悲,開方便法,立三觀,說了三種修證之方法。
三觀即空、假、中三觀。三惑,即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智,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德,即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修觀破惑證智成德,似乎是三乘修證,若從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則為一心三觀矣。
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
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修三觀的目的,就是要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這些都是最直接了當的方法,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但是,眾生的煩惱執著,各各不同,所以必須要有不同法門對治。
修 空觀(析空觀、體空觀),修成功了,破見思惑,證無師智,即出三界,了生死;修假觀(如幻三昧),修成功了,破塵沙惑,證道種智,證到菩薩的境界,然後證 空不住空;修中觀(實相觀)就破無明惑,所謂無明分分破,真如分分現,最後入金剛喻定,破最後一分無始無明,就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非異時也。
天然之理,具諸法故。
此為綜合法法相攝之理。三惑、三觀、三智、三德不離這念心,這念心又具足三惑、三觀、三智、三德,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念心,迷即眾生,覺即菩提,若契悟此理,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心性本具,當下即是,所以,不是個別獨立存在,也不是修戒、修定、修慧之次第修,而是戒定慧一體相攝也。譬如波浪即水,水即波浪,在形象上似乎有所差別,但其體是一樣的。水不離水,水遇強冷即結冰,冰遇高熱,又變成水了。
我 們這念心,煩惱、菩提本自具足,遇外面的境界風,就變成了冰;若遇善緣,我們覺悟的心契悟了三觀的道理,冰馬上又化成水了,所以,這些都要靠智慧心來觀 照。這念心有迷、有悟,迷的時候水就變成波浪,悟的時候,透過智慧之光的返照,波浪又變成水了,煩惱即成菩提,所以,其理非各別獨立存在。
並 非因為有過去,才有現在,有現在,才有未來,所以曰非異時也。這當中沒有時間,一法具足一切法,當下一念心悟中道實相之理,此實相當中,能夠生出妙有,即 真空,所以是同時存在,非異時也。過去、現在、未來,皆不離當下這個心,此心悟著實相,即能破除了一切執著。凡夫就是有執著,執著過去、現在、未來,執著 內外、美醜、凡聖,有了這些執著,就有時間、空間的顯現,若能破除執著,則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在當下這一念。
真正契悟實相,沒有遠近,法界就是一體的,極樂世界就在目前,淨土就在當念,所以,沒有異時的存在,此乃指最高的實相境界而言,必須是悟到實相的境界,方能夠法法相攝。「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非異時也」,此乃以體上而言,天然本具的道理,本自具足一切法也。
然此三諦,性之自爾,迷茲三諦,轉成三惑。
惑破藉乎三觀,觀成證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
從因至果,非漸修也,說之次第,理非次第。
如何能契悟中道實相呢?必須要有方便,即次第的方便方法,否則就無法契入實相,但是,若執著這個方便,又不能完全與理相應。
此三諦的道理,是本自具足,性之自爾,法爾如是,即自性當中不假造作,沒有始,沒有終,沒有美醜,自性自爾,法爾如是也。若迷此三諦,不瞭解三諦的道理,就轉成三惑,這是屬於眾生的境界。
本性雖具足一切神通妙用、功德、智慧,眾生因迷失了本性,所以,智慧、功德顯現不出來;如被白雲遮住,變成三惑,這些煩惱、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即成眾生的境界。
我們為了要轉識成智,為了要超凡入聖,得到解脫,見到實相,為破三惑,就必須瞭解三觀的道理。依照三觀的方法來修行,三觀即空觀、假觀、中觀,此三觀修成了,就證三智,智成則成三德。
三 德是果,三觀是因,因成就有智,智成就有德,三智不離當下一念。從因至果,非漸修也,故「說之次第,理非次第」。從因至果,明明是漸修,怎麼說不是漸修 呢?所謂「修而無修」,修了以後,始終不執著這個修。例如,修空觀時,空當中有假有、有中道,即所謂「一空一切空」,空當中具有假有,具有中道,就是實 相,看似漸修,其實不是漸修。
修假觀時,假觀當中又有空,又有中,所以「一假一切假」,那是不是漸修呢?表面上看似是漸修,但若時時刻刻,我們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那就不是漸修了。所以,在事上、言說上而言,好像有次第,但若契悟了,在理上而言,那就沒有次第了。
理,就是中道實相之理,空當中有中道實相,假當中也有中道實相,這是不是沒有次第?一心具足三種道理,所以,理上是無次第,事上來說是有次第。
大綱如此,網目可尋矣。
大綱即三諦、三惑、三觀、三智、三德。若明此大綱,即能契入。網目(如魚網,當中橫豎的線曰網,空洞曰目),是形容詞,目是指三諦、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這些道理一看就很清楚明白,若欲修證,就要修此網目,所以說「大綱如此,網目可尋矣」。
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成三德,欲成三德,就必須要有三智:欲得三智,就必須修三觀,修了三觀,才可以轉三惑;三惑破了,就證了三智;有了三智,三德自然而然就現前了。這些就是修實相的道理,中道實相觀修成了,就有三智,有了三智,就成三德。
所 謂大綱,就是指心要,網目是指五時八教權實等法。諦祖云:「三諦準仁王經,三觀準瓔珞經,三惑準智度論,三智準大品般若經,三德準大般涅槃經。」(諦祖是 天台宗的祖師),此處乃說明三諦、三觀、三智、三德之理,這些道理,並不是天台宗祖師以想像所創造出來的,而是根據大乘經典所說之理,前後融通,把整個佛 法的教理融會貫通所做成的結論,所以,此理又能融合大小乘、藏、通、別、圓。
因此,依據「始終心要」修行,就是一條直路,一條近路,絕對不會走錯路、繞遠路。摘自~中台世界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聖嚴法師著

第一篇 話頭禪法 - 壹、話頭禪的旨趣——金剛王寶劍、斷一切煩惱

第一篇 話頭禪法
  
  壹、話頭禪的旨趣——金剛王寶劍、斷一切煩惱
  
  話頭禪的修行,是以一句話頭來達成下列目的:第一、話頭能治散亂與除昏沉;第二、話頭能使我們的心集中、安定;第三、話頭能使我們的心統一和入定;第四、話頭能使我們開悟。
  
  一、話頭是什麼?——「金剛王寶劍」威力驚人
  
  話頭又被稱為「不死之藥」、「甘露」或是「金剛王寶劍」。金剛已是非常堅固,金剛王更是金剛之中最好的,所以金剛王寶劍是寶劍之中最鋒利的,能破除一切堅硬的物體,而不被任何東西所破。
  
   金剛王寶劍的作用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此處所說的「佛」,指的是好境界、好現象或好念頭;「魔」則是指不好的境界、不好的現象,以及不好的念頭。 心中有好境界、好現象,要提話頭;心中生起雜念、妄想、煩惱、衝突,或是身體出現任何障礙,也要提話頭。無論遇到身心、環境的任何狀況,都要提起一句話 頭,斬斷所有一切好的和壞的狀況。金剛王寶劍不僅能將妄想、雜念一掃而盡,還能摧破煩惱魔、生死魔、五蘊魔或天魔等一切魔障,如此強大的威力,若是不知運 用,實在很可惜。
  
   禪宗有一則公案說:文殊菩薩曾經拿著寶劍要追殺釋迦牟尼佛。諸位也許會想,菩薩是要造反了嗎?不是!這則公案寓意著眾生的愚癡。有些人修行修得相當執 著,常常希望能見到、聽到佛菩薩的顯現,或是能得到神祕經驗、感應,這都是一種執著的心態。煩惱是一種執著,貪戀生死是一種執著,將佛菩薩、神祕感應當作 冀求的對象,也是一種執著。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文殊殺佛」是譬喻以智慧寶劍斷除一切執著,因此禪宗祖師們才會說:「逢佛殺佛,逢魔殺魔。」將魔和佛一起殺,心中無一絲罣礙, 才是真正的不執著,否則無論執著什麼,都是一種煩惱心。《維摩經》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僧)求。」意即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智慧才能真 正現前,才是真的運用禪法。在臨濟宗義玄禪師的《臨濟錄》裡也說︰「逢著便殺。」這個「著」是執著的著。有人會覺得似乎祖師們的殺心很重,怎麼見到什麼就 殺什麼,殺氣騰騰滿可怕的。其實,這都是要修行者決心放下一切,不執著任何一樣東西,真智慧才會現前。
  
   一般人通常會執著哪些東西?一種是執著身體,叫做「身見」,另一種是執著和身體相關的事物,乃至於觀念、名位、經驗等,所以禪宗的祖師們發明話頭,要以 話頭將所有執著心趕盡殺絕;若是捨不得殺、捨不得趕,將是個煩惱鬼,會為四種魔所困擾,其中,遭受天魔困擾的人,就是因為心中有執著。有些人能放下一切, 但卻相當執著於自己的修行經驗,並且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修得很好,這種人雖然信心堅固,慢心卻也同樣堅固。會執著自己的經驗,就是因為沒有處理自我的魔 障。
  
   話頭是金剛王寶劍,這把寶劍是在有散亂心、煩惱心出現的時候用,並且在開悟之前用,開悟之後繼續用。為什麼開悟之後仍然要用?若是開悟之後執著自己的 悟,就成了執迷不悟,所以悟後仍然需要繼續用話頭,這是「保任」。悟前悟後都能用,所以話頭是一種非常好、非常乾淨俐落,而無一絲牽掛的禪修方法。
  
  (一)不可思議的話頭
  
   所謂「話頭」,虛雲老和尚解釋為:在尚未有這一句話之前是什麼?也就是說,參話頭目的,是要知道在尚未有語言文字可以表達之前,那是什麼,而不是要去解 釋這句話頭。沒有語言文字,表示一切語言文字皆無法表達,事實上,此即不可思議。不可思,是無法思考、揣摩;不可議,表示無法以文字表達,不可思不可議即 是話頭。
  
   不會產生副作用、不會產生想像空間,而且是一句無意義的話,這樣的話頭是最好的。南北朝時期,禪學大師傅大士形容得相當適切,他說︰「空手把鋤頭。」這 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手中是空的,但卻抓著鋤頭,這是無法以常識理解的;又說︰「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不是水在流而是橋在流,這也和常理不相應。像這 兩句無法以常理來解釋的話,即可當成話頭。還有其他的話頭,譬如「東山水上行」,東邊的山在水面上走路;「東山下雨西山濕」,東山在下雨,結果西山是濕 的,這些都不合乎常情。
  
   古代中國禪宗最盛行的一句話頭是「祖師西來意」。這句話頭是問:達摩祖師從西天來到中國,帶來了什麼?西天是指印度,印度禪法從初祖摩訶迦葉傳至二祖阿 難,然後代代傳承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而菩提達摩來到中國,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有人說他從印度帶來了一部《楞伽經》,但是他沒有翻譯這部經,只是教人 家要用這部經。也有人說他帶來的是禪法。何謂禪法?禪法事實上是心法,所以菩提達摩是用他的心,帶來不可思議的禪法。既然是不可思議、無法解釋,所以「祖 師西來意」成為古代最普遍流行的一句話頭,而且是當時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話頭。現在的人距離達摩祖師的時代已經很遙遠,若是參「祖師西來意」這句話頭,大概 力量不大,因為許多人都不知道誰是「祖師」。
  
   祖師如何帶來禪法?又如何傳法給中國禪宗的二祖慧可禪師?其中有一則「斷臂求法」的故事:當達摩祖師於嵩山面壁時,慧可禪師來到嵩山向菩提達摩求法。慧 可禪師說:「我的心不安,請你替我安一安。」菩提達摩說:「好!將你的心拿出來,我替你安。」慧可禪師馬上回過念來尋找自己的心,要拿心給菩提達摩安,但 是卻遍尋不著,就在慧可禪師說「找不到心」的當下,已經體悟了何謂禪法。如何安心?無心可安就是安心,有心可安永遠安不了心。
  
   有心可安是次第禪法,這是一般人通常採用的方法,也就是以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或念佛觀、慈悲觀等種種觀法,使妄念逐漸減少,達到安心的 目的。事實上,這樣的安心並不徹底,只能讓心沉澱、安靜,似乎感覺沒有煩惱了,但遇到重大狀況,也就是大瞋、大貪、大問題出現時,心境又會出現煩惱。如同 將明礬投入渾濁水中,由於明礬的作用,使濁水裡的渾濁物,逐漸結成固體向下沉澱,因此水面上所見到的是清淨、透明的,但是沉澱物仍然在水底,若是往水中攪 動,沉澱物還是會出現。用話頭禪法,不只是將渾濁物沉澱而已,而是從根本解決,將裝水的容器一起粉碎,此時才是真正的清清爽爽。如果煩惱再次出現,就再次 用話頭將其根本粉碎,如此不間斷地一直參話頭。
  
   另外,用五停心觀或四念住觀的方法,是讓心有著力點可寄託,就能因此從散亂複雜的狀態,逐漸成為集中心,然後達到統一心。而修行大乘禪法時,是否也需要 經過相同的次第呢?以我的經驗來說,有過集中心和統一心的經驗是很好的,因為心在比較安定時,參話頭容易得力,若是再加上生死心非常迫切,疑情和疑團就更 容易形成,否則,若是心裡非常混亂,就無法立即將話頭使上力。
  
   現在禪宗所用的話頭,都是祖師們曾經用過的,那麼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發明話頭?這要依據這句話頭是否有力量、能否持續疑情來判斷。就像嘴裡吞了一顆內餡非 常好吃,但是非常燙的湯圓,又因為內餡太美味了,雖然燙口,卻捨不得吐出一樣,此時心中只想將湯圓盡快吃完,或讓湯圓盡快變涼,不會有其他的雜念。如果自 己發明的話頭,能夠產生這種感受,就可以參;如果這句話頭,有時好像會讓你產生疑問,卻只能維持一下子,力量不強,無法使疑情持續不斷,那麼這樣的話頭只 是妄念。雖然禪宗所使用的話頭也是妄念之一,但卻是能觸動警覺心、提起道心的一句話,所以可以成為話頭。
  
  (二)常用的四種話頭
  
  參任何話頭,千萬不能和自我中心連在一起,若是參到最後總是圍繞著自我,將會成為一個傲慢心、自私心非常強的人。所以如果自己發明了話頭,要先去請教師父這句話頭能不能參?否則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地用師父建議的話頭。以下是四種禪宗常用的話頭:
  
  1.念佛的是誰?
  
   習慣念佛者在開始參話頭之前,可以先念佛,但是念了幾句之後,便要提起話頭連續地問:「念佛的是誰?」但是當你在問「念佛的是誰?」時,卻自我回答: 「念佛的是我!」雖然常識上是自己在念佛,但這個「我」是妄想、執著、煩惱的我,不是智慧、清淨、無我的「我」,所以這個答案毫無力量,不是正確的。此時 該怎麼辦?還是要立刻提起話頭。
  
  若是感覺問「念佛的是誰?」問得很無聊,或是自己已經沒有在念佛,所以對於問「念佛的是誰?」覺得奇怪時,可以改念佛號,直到無聊的感覺消失後,才再提起話頭。若是又覺得無聊,就再念佛,但是念佛的時間不要太長,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念佛之後,即提起話頭來參。
  
  念佛者參的話頭是「念佛的是誰?」。這是因為宋朝之後,許多禪修者也念佛,稱為「禪淨雙修」——以念佛求生淨土,以參禪明心見性。明心見性者同樣發願往生淨土,而發願往生淨土者也需要明心見性,所以參「念佛的是誰?」。
  
  2.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
  
   另外,習慣數息者若是一開始無法馬上參話頭,也可以先以數息法來放鬆身心,在數了幾次之後,便開始參話頭。不一定要等到完全沒有妄念才參話頭,否則,整 個禪修期間可能都只是在數呼吸,而沒有機會參話頭了。當你清楚知道自己在數呼吸,心念比較平穩時,就可以開始參話頭。此時心裡也許仍然有雜念、妄想,不過 沒有關係,要以話頭來替代妄想。數息者所參的話頭,我的建議是「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
  
  何謂「未出娘胎」?不要自以為:「未出娘胎前我是個鬼、是個靈魂、是中陰身、是第八識……」或是認為需要去修神通,修成神通後,就能知道過去世的自己究竟是誰,或是去問能知三世的算命仙,這些想法都是妄念、是魔。所謂「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的意思是「沒有生與死的本來面目是誰?」。
  
   何謂「沒有生與死」?「出娘胎」是生,有生就有死,死了之後可能又會再出娘胎。「娘胎」指的是什麼?人的娘胎是胎,動物的娘胎也是胎,眾生在生死之中打 滾,即是出娘胎。我們從無始以來就有生命,那麼,我們在無始以前是什麼?所以,參「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是要參「無始以前還有什麼?」、「還沒 有開始生與死之前是什麼?」,若是自問自答:「無始以前是真如、是佛性、是如來藏……」凡是給話頭任何答案或名詞,都是錯的。既然任何答案都是不對的,那還要繼續問下去嗎?要。用話頭將一切執著、妄想、雜念全部打得粉碎,在毫無餘地、沒有退路的時候,本來面目是什麼?像這樣問下去,就是在參話頭。
  
  3.拖著死屍走的是誰?
  
   另一句話頭是「拖著死屍走的是誰?」。我們這個身體只要一口氣上不來,就成為死屍。而當身體正在動的時候,到底是誰在動呢?如果是身體,可是身體常常在 變化,如果是心念,心念也常常在變動;也有人說是靈魂、有人說是元神,更有人說是佛教所謂的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或稱為神識,但是這都不能解釋拖著死 屍走的是誰,那麼究竟是什麼在拖著死屍走?其實問這句話的目的,並不是要問你的神識是什麼,或者你一生又一生的業力是什麼,而是問拖著這個死屍的本來面目 是誰?這與「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問的是同樣的東西。
  
  4.什麼是無?
  
  若是覺得「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或「拖著死屍走的是誰?」句子太長,可以參比較簡短的話頭,例如「無字公案」的「無」,也就是「什麼是無?」。
  
   「無字公案」源自唐朝趙州從諗禪師與弟子的應答。有一天,一位弟子問趙州禪師:「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狗有沒有佛性?」趙州禪師只回答一個字:「無。」一 切眾生皆有佛性,而狗也是眾生,當然也有佛性,但是趙州禪師卻回答「無」,為什麼?這個「無」究竟是有佛性還是沒有佛性?趙州禪師不再回答,而是要弟子自 己去參。其實,趙州禪師所說的「無」,指的是佛性。但是,真的有佛性這樣東西嗎?沒有。這是因為眾生執著,為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才權巧方便說有佛性,事 實上沒有一樣東西叫做佛性。「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執著有佛性,要斬;說「無」就是佛性,也不對,只要有任何回答都是魔,都要斬。
  
  二、參話頭有什麼功能?——話頭能斷一切煩惱
  
  用話頭能破除五蘊,連意識也能一掃而空,此時一切雜念妄想都不會生起。
  
   但是這與沒有雜念妄想,覺得輕鬆、快樂和安定的境界不同,後者仍然有想蘊、行蘊、識蘊、受蘊,並不是五蘊皆空的境界。實證五蘊皆空時,即是《心經》所說 的,甚深般若波羅蜜出現了;甚深的般若出現,就能離一切執著、煩惱、分別心的苦,這是話頭的功能。若是不清楚話頭的功能,也不曉得話頭的答案是什麼,就是 處在意識茫茫、醉生夢死之中。
  
  有人說,嬰兒不會說話,也不懂思考,是否就是話頭的境界?實際上,嬰兒不會說話和思考,這是處於一種渾沌狀態,不是佛的果位。佛的果位或是已斷煩惱而證菩提的境界,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 所住」是沒有執著,「生其心」是樣樣分明。心中毫無執著,既無自我煩惱,也無自我的立場,但是該反應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應該如何反應。這不同於嬰兒 心,也不是赤子之心,嬰兒尚未經過學習,所以心智未明,而且嬰兒會哭、會貪、會寂寞,因此,若將不會說話、不會思考的嬰兒階段等同於解脫的境界,這是將渾 沌、迷暗、愚昧誤解為無欲、無我的智慧。
  
   有人自認為平常很少有煩惱或情緒,心十分安定。情緒平穩的人是非常成熟、有修養的人,這樣的人是值得信賴的,但是這不等於沒有自我中心。情緒平穩與了生 脫死無關,因為這樣的人仍舊不知道生死心是什麼。因為對生死不清楚、一片茫然,所以要用話頭產生疑情,疑生死的根本是什麼?疑煩惱的根本是什麼?幫助自我 發現生死是什麼?當疑團破裂粉碎,連同執著、煩惱、自我中心也一起粉碎,此時才能體驗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一)除妄念
  
  話頭禪的功能,有著不同的層次,第一層功能是除妄念。當你不斷提起話頭,提得非常熟練時,雜念、妄想、煩惱會逐漸減少,頭腦會愈來愈清楚,甚至一炷香之間沒有妄念,都是正念分明地參話頭。這是參話頭的第一層功能。
  
   當自己知道了什麼是妄念減少,或是沒有妄念的狀態,有助於在日常生活中少一些情緒,這已經是相當有用了,所以,參話頭即使沒有開悟,對人格、心性和修養 都有助益。參話頭不是非要開悟不可,但也不是不要開悟,而是不強求開悟。有一位禪眾說:「師父,我知道我這一生是不會開悟了。」他已經為自己下定論是不會 開悟的,雖然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但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是可憐憫者。
  
   《法華經》中說,大通智勝如來禪坐了幾小劫的時間,悟境仍然不現前。他坐了那麼長的時間,佛法還不現前,但是他並沒有失望,他堅持到最後終於成佛了。有 人也許會想:「坐那麼長的時間不開悟,還要繼續坐嗎?」我們用禪法時,是當下接受、直下承當,不去管何時開悟。也許下一念便開悟,也許下一輩子才開悟,都 不要管它,即使八輩子、一百輩子不開悟,仍然要繼續參話頭。只要現在還活著,現在知道要參話頭就立刻參,開悟時自然會開悟。在不開悟之前,誰能知道何時會 開悟?若是已經為自己貼上標籤說:「這一生不會開悟了,等下一生再來吧。」這樣很容易生起退心,而且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不要想這一生或是這次禪七能 否開悟的問題,當下只是用方法、用話頭。
  
  (二)破本參
  
   參話頭的第二層功能,是無論悟前悟後,都要抱著一句話頭。所謂「抱著一句話頭」,即是牢牢地用這句話頭,不放棄、不失望、不懷疑,並且持續不斷地用它。 一直參著的話頭稱為「本參話頭」,「本」是根本和基礎。這句話頭是從初發心、剛開始參禪時就用起,無論是自己發現的或是師父給的,這句話頭一定是觸動了你 的道心、觸動了你的警覺心,讓你警覺到原來有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的重要大事,這真是非常糟糕,所以一定要知道這件大事究竟如何,於是對話頭產生了疑情。當 疑情形成疑團,突然間疑團破了,就叫做「本參破」、「破本參」或是「破初參」。
  
   所謂「破本參」,就像自己被關在悶葫蘆裡和葫蘆一起成長,不曾從葫蘆裡頭出來過,不知道葫蘆外的情形究竟是什麼。等到有一天葫蘆從藤上掉落,摔裂一條縫 的同時,你從這條縫中見到了一些亮光,但是不久這條裂縫又密合了,雖然你仍是在葫蘆裡沒有出來,但是已經見到葫蘆外的光,這即是「破本參」。
  
   這道光是譬喻佛性或空性。見到光的這一瞬間,是自我中心的煩惱、分別都中斷了、脫落了,也就是已經知道了離開自我中心或自我執著的情況。雖然離開的時間 不長就又回來了,但是知道葫蘆外面是有光的,從此以後,修行的信心會非常堅固,對修行不會起退心,並且對於何謂「煩惱」、何謂「自我」認識得更深。雖然遇 到大衝擊時,仍然會有煩惱,但是終究會回到方法上,更懂得以方法來處理煩惱,所以破本參非常有用。
  
  (三)破重關
  
  破本參之後,葫蘆縫又會合起來,所以還是要持續參話頭,將葫蘆縫繼續衝開,多次之後,也許裂縫會愈來愈大,或是會在許多地方出現裂縫,這叫做「破重關」。無論是第一層的破本參,或是第二層的破重關,都是用同一句話頭。
  
   破本參之前叫做「參話頭」,破本參之後叫做「看話頭」。雖然是參同樣一句話頭,但是心態轉變了。什麼是轉變後的心態?就是知道煩惱是什麼,但是因為仍然 有煩惱,所以要繼續參「如果完全沒有煩惱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如果達到和佛完全一樣的境界時,又是如何?」疑團會一個個出現,所以要繼續用這句話頭 達到最終目的。因此,有祖師說,大悟多少次,小悟多少次。
  
  (四)破牢關
  
   大悟就像將整塊冰一敲為二,小悟就像分裂開許多冰塊,再一塊塊地鎚碎。因為冰塊若是不持續鎚碎,一旦遇到冷空氣,這些敲碎的冰塊又會融合在一起。持續地 鎚,鎚到沒有任何冰塊存在為止,也就是重關一重一重地破,破到最後叫做「破牢關」。「牢」是生死的牢獄,牢關是生死關,破牢關就是出離生死、出離三界,從 此之後,心不再受到三界所有煩惱的束縛。所以,話頭是非常有用的,能夠一直用到出三界。
  
   所謂「出三界」,相當於天台宗別教的菩薩層次。天台宗判教,分成「藏、通、別、圓」四教,每一教的佛、菩薩,層次都不一樣。以別教的菩薩而言,從初地菩 薩開始即出三界,稱為「法身大士」,但是也有人認為,八地菩薩才是真正出三界。修行禪法的人不管這些,只要自己仍然有雜念、妄想、情緒和煩惱,就用話頭; 無論自己是大悟、小悟,或是沒有悟,都是不斷地、不斷地用話頭。
  
   小乘認為了生死一定要證阿羅漢,而禪宗所謂的「生死心破」,是除煩惱,但是除煩惱不等於永遠斷除,因為悟後煩惱、分別心的殘根仍在,明心見性不等於已經 成了徹底的、究竟的、圓滿的佛。明心見性所見的是理性佛而不是究竟佛,但是見到了理性佛,就能使修行的信心不退,會繼續修行下去。

行善對後代的報應

「積 善之家必有餘慶」、「好心必有好報」。筆者有一位近親,自從出嫁之後便相夫教子,克勤克儉,虔誠拜佛,尤其是樂善好施,經常暗中長期拿白米接濟無法維生的 貧民、寡婦或老人,而且數十年如一日,因此博得鄰居一致的稱讚。她的先生是一位小學老師,後來升為校長,她本身並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然而所生的子女一共六 人,卻個個都考上著名的大學。老大在北京清華大學數學研究所畢業後,便順利申請到助教獎學金前往美國普渡大學深造,去年初已經拿到統計學的哲學博士。另外 三個男孩也都先後分別考上著名大學的醫學系、牙醫系和藥學系,真是一門四傑,成就非凡。

一次一位筆者故鄉的小學老師(姓高)曾經告訴筆者,這位校長的大兒子在小學念書時是他教過的學生,依其過去的經驗,這孩子要考上當地的省重點中學根本就沒 有希望,事實上依其當時的程度,也只能投考職業學校。可是沒想到他進入就讀一家私立初中之後,竟然能夠脫胎換骨,考上全省最著名的一中,實在令人不敢相信 竟然會有如此的變化。他後來不但能夠上大學、研究所,而且還能得到獎學金出國,拿到博士學位,實在連作夢都無法想像。

為什麼一個小時候看來十分平庸的孩子,後來竟然會逐漸的變成優秀,終於獲得人人稱羨的最高學位,這是什麼原因呢?想起來這件事真是奇妙,值得一般人的深思體會或借鑒。

北現在新任考試院副院長林金生先生(前任交通部長)一家七個兄弟,居然有六個都是博士,一個當了部長和副院長,幾乎可謂一門七傑,世所罕見。林家所以有如 此傑出的後進,據許多新港當地人士說,主要是應該歸功於其祖父畢生致力慈善工作的結果。據說當時每要過年之前,林家祖父便大量發放白米,救濟當地眾多的貧 民,直到家中僅剩兩鬥白米為止,因此被公認為是當地萬家生佛的大善士。林家祖先能夠種下大善因,後來便自然能夠收到最為豐碩的果報。

外,還有一個很值得參考的實例。筆者認識了嘉義縣竹崎鄉一位陳姓的醫師,他不僅仁心仁術,而且更難得的是平日事親至孝。有一次其父親在去世前患嚴重肝硬 化,在這一段長達三、四年的期間,他竟然能夠從不間斷,每天與其夫人由竹崎趕回嘉義,並親自替其打針治療,使其父親延長更久的時間。他雖然共有五個兄弟, 然而其父親所有的醫藥費用共約 一兩 百萬,卻完全由他負擔,從不與他們計較或要求分攤。

此外,其岳父在臨終時,他居然能夠在其身邊不眠不休服侍三天三夜,並 且毫不忌諱,親自加以洗身穿衣,並協助料理一切,使人不勝感動,甚至連其夫人也為之心折。『百善孝為先』,由於這位醫師如此孝順和仁慈,因此所生的孩子個 個都極為優秀,老大與老 二兩 個男孩(目前在附小讀書)不僅每次考試各科都幾乎經常滿分,全班第一,而且還都被選為全校的模範生,老大最近還參加全縣市的五 項全能競賽,結果也榮獲了第一名。然而最令其父母欣慰的是,這兩個孩子極為乖巧,非常孝順,而且善體人意,每天晚上都自動作功課,父母不僅不必督促他們讀 書,反而必須經常規勸他們不要太過用功,以免影響睡眠和健康。

這也是一般人聞所未聞的現象,其親友莫不替他們感到慶倖。除此之外,這家診所還特製出一種藥 膏,據說藥效奇佳,能夠治療各種頑癬、燙傷、癢痛等等症狀,以致名聞遐邇,有人認為這一點也是上天對於善心人士的一種回報。

一位家住在嘉義縣溪口鄉的邱姓學生,最近也向筆者表示,努力行善對於後代的確有相當的補救。她說她弟弟生下後,由於是獨生子,因此受到父母最多的關愛。有 一次有人給他相命,竟然發現這個孩子的命重量只有 二兩 多一些,依一般農曆的記載, 七兩 一的命最佳, 二兩 一的最差,因此依此推斷,其前途的暗淡與艱困自然可 想而知,而家人失望的心情也就不言而喻。

然而她父親為了改善這孩子的命運,事後曾經不斷的以其名義從事各種行善的工作(例如佈施白米、救助貧民、捐印善 書、協助建廟等等),結果她弟弟的學業也就似乎愈來愈順利,雖然在考高中時成績還很不理想(當時只能在一所私立中學候補班借讀),沒想到高中勉強畢業後, 竟然能夠順利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居然又能考上研究所,去年畢業獲得碩士學位後又順利的考進一家著名的商業機構服務,她說這種明顯的演變,實在是當初所全 然無法想像的。人的命運可以由不斷行善來加以改變,這不能不說又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報故事:康峻,字重山,為人慷慨,就是在極貧困的情況下,也不無濟人利物之心。有一天,他去維揚,船行到高郵湖,天晚了。有一老人來到船上,告訴康峻「你 心地善良,已經感動了上帝,明天你就會遇到好運,我有錢 一兩 送給你作本錢,你會得到二十盒的錢。」康峻推辭不接受,老人堅持把錢留下。康峻雖不明白二十盒 錢的用意,但他知道老人的話大有來頭。

二天,康峻把老人給的錢交給船夫買湖中蓮藕,到維揚果然賣得銀子 二兩 。從此販賣都得加倍利,幾年間成了大富翁,這才領悟到老人所說的二十盒是二十次對盒利 息。於是燒香謝天,大出貨財,廣行陰德。

第一:收買糧食,減價一半賣給窮人,聽任別人自己過秤。

第二,到了荒年就舍飯施粥給難民,老人、婦女和病人發給票 證,每天可用票領到 一升 米。

第三:開設義學,積存書籍萬卷,招請出名的學者任教,招收四方英俊少年免費上學,供應食宿。

第四:設立普濟堂,遠近有貧民或病 人來,每人給一間房,一張床,一領席子,招聘名醫一個一個給診視醫病,用上等藥材,供給飲食和營養品,病人好了給他盤纏回家。

第五:代貧窮戶交納官收錢糧 稅。

第六:親戚鄰居家有男子三十歲娶不上媳婦,女二十歲嫁不出去,送給錢財幫助婚配。

第七:施捨棺材,掩埋荒野屍體。

第八:立育嬰堂,雇乳母收養被遺棄的 嬰兒。

第九: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到監獄探望犯人,每個犯人給米 三升 ,錢三十文,四個饃。

第十:從厚施給貧窮無子的寡婦,收養無依靠的殘疾老人。

所有一切善 事他都積極實行。後來,他途中又遇到那位給他 一兩 錢的老人,把老人請到家中拜謝。

老人笑著說「你貧窮時有救濟窮人,愛惜物的善心,因為這個原因我才贈給你 本錢,可喜的是你發財以後積德行善。上帝喜悅,善報無窮,希望你繼續努力。」康峻活了一百零四歲,無病而逝。七個子十幾個孫子都當了大官,世世富貴。 阿彌陀佛!
摘自  淨土修行必讀第四集

佛桌上開出的花朵

朝陽升起之前,廟前山門外凝滿露珠的春草裡,跪著一個人:師父,請原諒我。
他是某城風流的浪子,20年前曾是廟裡的小沙彌,極得方丈喜愛。

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教授,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他卻在一夜間動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目,從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卻夜夜不是春。20年後的一個深夜,他陡然驚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自懺悔,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裡。

「師父,你肯饒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嗎?」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放蕩,只是搖頭。「不,你罪過深重,必墮阿鼻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連桌子也會開花。」
浪子失望地離開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進佛堂的時候,驚呆了:一夜間,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紅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裡一絲風也沒有,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簌簌急搖,彷彿是焦灼的召喚。

方丈在瞬間明白了。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經來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他原本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開出的那些花朵,只開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蹟,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
而讓奇蹟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寬容、不肯相信的心。

傳喜法師:言多必失嗎?

傳喜法師:言多必失嗎?
信眾:言多必失嗎?

師父:我們佛教裏有一句話:「愚者以閉口為智慧」。如果沒開智慧,我們還比較愚癡,那麼怎麼樣呢?以閉口為智慧。禍從口出啊,世間說錯算了,生意做虧本就算了,學佛千萬不可以。

過去有一個公案,一個禪和子,有一個人來問他:「大修行者,落不落因果?」他想大修行已經超越因果了,「不落」,唉!就這一句話糟糕了,結果他就做了五百 年的狐仙啊,這個修行人墮落啊,做了五百年的狐狸。結果有一個老和尚開悟者,在這講法,他天天就從後山山洞裏出來,跑到廟裏變成一個年青人來聽法,老和尚 知道這個人是狐仙變的。

有一天聽法聽得很開心,他覺悟了,要了脫。然後等人都走掉後,他就一個人留下,他就跟師父說:「我本來以前是個修行人,是個出家人,因為一句話說錯了,墮五百年狐身啊!我今天於你座下得一些覺悟,請和尚再為我扭轉回來,慈悲為我回答。」

他就學以前人問他的樣子說:「大修行落不落因果?」然後師父跟他說:「大修行人不昧因果。」然後這個年青人倒地磕頭,「謝謝師父,請師父以出家人的身份,為我送往生,可不可以?」師父點點頭:「可以。」然後這個人就消失掉了。

消失掉後,這個師父就敲板集眾,大家問師父:「什麼事啊,出坡嗎?」不是出坡,師父說後山有一個出家人為他送往生。師父就帶著大家到後山一個小洞裏面,原來一個狐狸已經死在裏邊了。

你看出家人一句話講錯,五百年做狐狸,那麼我們在家人,如果你指導別人佛法講錯了,你落不落因果?要很注意、很注意的,所以這一段我把它放開來多講一講。

地得金錢喻

昔有貧人在路而行,道中偶得一囊金錢,心中大喜躍,即便數之。數未能周,金主忽至,盡還奪錢。其人當時悔不急去,懊惱之情,甚為極苦。遇佛法者亦復如是。雖得值遇三寶福田,不勤方便,修行善業,忽爾命終,墮三惡道。如彼愚人還為其主奪錢而去。
如偈所說:
今日營此事,明日造彼事。
樂著不觀苦,不覺死賊至。
匆匆營眾務,凡人無不爾。
如彼數錢者,其事亦如此。

從前,有一個窮人,在路上行走,在途中,偶然撿到一袋金錢,心裡非常高興,隨即便把錢拿出來數;數還沒完時——
丟錢的主人,忽然就到了,把錢全給搶了去。
窮人這時,便後悔自己,為什麼不趕快離去,懊惱的心情,實在非常痛苦。
雖然得以遭遇:「佛、法、僧三寶」的福田,卻不精勤努力,修行善業——忽然無常到來,生命終結,墜墮到三惡道裡去。
就像那個傻窮人,還被那袋金錢的主人,搶錢而去。 就如詩偈所說
「今日營此事、明日造彼事,樂者不觀苦,不覺死賊至;
匆匆營眾務,凡人無不爾,如彼數錢者,其事亦如是。」

貧人欲與富者等財物喻

昔有一貧人,有少財物。見大富者,意欲共等。不能等故,雖有少財,欲棄水中。傍人語言:此物雖,可得延君性命數日,何故舍棄擲著水中?
世間愚人亦復如是。雖復出家。少得利養,心有希望,常懷不足,不能得與高德者等獲其利養。見他宿舊有德之人,素有多聞,多眾供養,意欲等之。不能等故,心懷憂苦,便欲罷道。如彼愚人欲等富貴者自棄己財。

從前,有一個窮人,擁有極少的財物,看見大富的人,想要跟他一樣富有——但是久久猶不能相等的原故,雖有少許的財物,便想丟棄到水裡去。
旁人看了,便告訴他說「這財物雖然少,卻可以使你,生活好幾天,是何原故,要捨棄它,丟到水裡去呢?」
雖然出家,得到很少的利養,只因心有希求,常感到不能滿足,不能跟德高望重的人,得到同等的利益,看到長老、有德的人,素來有盛名,多有眾人供養,心想跟他一樣——因為不能相等的原故,而心生憂悲惱苦,便想放棄行道。
就像那個愚笨的窮人一樣,想跟富人相等,而放棄自己所擁有的財物。

離卻自性妄執,永離生死之苦




  前一陣子有在blog上介紹此書:《凱撒軍團東征中國之謎》,感恩有一位格友送印隆一本,今天終於把它看完了,所以來和大家分享一點心得。
  看過一些人討論過此書,除了 淨空老法師所強調的因果觀念外,也有許多人在探討書中所記載的內容是否真實?說真 的,以現代學術的研究方法來說,這樣的「附身」口述實是較難以讓學界採納,一般若無信仰者,也不太能接受這樣的說法。但是,若是以 淨空老法師所強調的 「因果」觀念來看,印隆覺得這才是理解與學習的重點。
  在《水陸儀軌會本》中的「奉請下堂」法儀中,除了在第六席有奉請鬼趣眾生外,還另有「別召橫死孤魂」。印隆個人覺得這一段寫的非常好,可以說是教導我們要勇猛精進發出離心!謹節錄如下:

-【◎ 別召橫死孤魂。前於第六席「鬼趣」中已總召之;今更分類再請,使知孤魂之情狀也。】-
為善最樂,當自重於微軀。得年甚高,庶必全於定命。
其有任心暴虐,資性頑愚。以由險道之數行,遂使禍機之竊發。
色身雖壞,世壽未終。地府莫收,天曹弗錄。斯為不得其死,畢竟將何所歸。
舉其徒則實蕃,歷以歲而且久。遊魂無託,常雜處於人寰。同氣相求,必攝屬於鬼趣。
欲回正念,宜悔前因。用今宵普濟之功,作爾輩轉生之計。
凡居橫夭。極有多端。將悉意於提持。請細論其情狀。

【◎一席】 君臣后妃: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諸國君臣。后妃封君。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九重昏德。四海離心。遂使羣雄。競謀不軌。
既莫延於大歷。遽見奪於他人。國破兮家亡。身殂兮祀絕。
若夫位尊上相,千官儼鵷鷺之行。權重元戎,萬騎肅貔貅之陣。
百城宣化,一邑字民。豈唯委質於本朝,亦欲揚名於後世。
然以為臣不易。處己無良。事上罔忠,遂陳尸於兩觀。行師失律,竟梟首於三軍。
要功絕漠以無歸,將命穹廬而不返。為逐客而投身瘴地,從王事而遇寇畏途。
被刺於姦兇之人。遭讒於佞倖之口。飲鴆令其立斃。賜劍使之自裁。
至若正后元妃,才人采女。色衰兮愛弛,福過兮災生。至廢死於掖庭,或幽囚於永巷。
封君命婦,庶妾諸姬。爭妍取憐,恃恩妒寵。
穢起閨帷之內。變生衽席之間。忽驚桃李之容。竟委蒿萊之地。如斯情狀,深可悲傷。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或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二席】 士農工商: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士農工商。一切人倫。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皓首書生,窮經不遇。黃冠羽客,尚道無成。
治方脈以名家。習蓍龜而為業。當廛列肆,力田務農。眾技精麤,百工小大。
吏卒奉公之輩。倡優鬻色之徒。莫不酣酒腐腸。貪財喪命。
語言相觸而見毆,博弈交爭而致傷。行藥加害於人。持刀自刎其首。
受饑寒而感疾不起。染瘟疫而得症難明。霍亂兮迷神,癲癎兮失志。
怨家會遇而急取。獄鬼蒼黃而誤收。自經於溝瀆之中,被壓乎巖牆之下。
旅宿郵亭兮,魘驚氣絕。舟行海道兮,賊劫鬬亡。起居卒遇於蛇侵,飲食忽遭於蠱毒。
天雷之擊,所以昭其惡。野火之焚,豈曰無其因。修德者尚爾逢殃,作過者宜其見罰。
雖吾生之自取,亦宿對之相尋。容易此身,輕陵一死。如斯情狀,深可悲憐。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三席】 戰陣殺傷: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諸國軍民。戰陣殺傷。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將者死官,兵為凶器。有國者常備而不用。在下者盜弄則加誅。
所以文武相維,是曰威德兼濟。至於貪求土地。好立事功。如白起之阬降,四十萬同擠坎穽。若李陵之轉戰,五千餘盡沒風塵。
嗟逝魄之何歸,諒怨情之莫告。迨今未已,此類尤多。
追惟歷朝。爭衡天下。或攻奪負固之區。或擄掠逃亡之侶。
毀除公宇。焚蕩民廬。郡邑多有空荒,生靈悉罹荼毒。
堡營破散。宗社覆亡。殺人盈城,流血為沼。東征沒溺,北戍流離。令逼威驅,形枯命殞。
山林避難,因惜財而首領相分。草莽嘯羣,因負氣而干戈相伐。
興工造艦,餓死客亡。納料助軍。追徵怖死。豺狼競嚙。烏鵲爭喧。春風蔓草之青,僅藏枯骨。夜月寒沙之白,獨照驚魂。
既寞寞以無歸。只喑喑而對哭。雖是業同之報,寧無濫及之冤。
至若大帥之統制邊方。眾校之各分部曲。且戰且守,以勇以謀。
在營違令而遽爾遭刑。出戍失期而終焉被戮。如斯黨類。深可悲傷。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四席】 遭罹刑獄: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諸國人民。遭罹刑獄。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執憲全臺。詳刑列郡。當宣仁化,用贊丕朝。
至於大開請託之門。特興羅織之獄。事可疑而不之察。情宜恕而弗之思。惟好惡之是行,於冤枉而何顧。
若乃為政不德。聽訟非人。故此簡書。委諸吏輩。
視賄賂之多寡,為生殺之重輕。既悉徇於心私,終莫逃於物論。
至於濫加苦勘。極詆深文。氣絕於鞭捶之間,命殞於狴牢之內。
禁錮終身兮,亡於營寨。徒流遠地兮,沒於道途。斷頭之苦何言。剮肉之慘尤甚。
有過得實者,宜其見罰。無罪就死者,豈不成怨。
非獨地府有辯對之時。當知人世多酬償之日。如斯情狀,深可悲傷。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五席】 呪詛願讐: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諸國人民。呪詛怨讐。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泛觀薄俗。最多惡人。不善攝心,故常縱口。
是以臨逢事變,歷涉世情。稍受屈冤,便興呪詛。
其或田山之貿易未正。資財之負欠不還。被盜失物,而妄有猜疑。交訴連詞,而濫相累及。
實犯過而好為文飾。因遭謗而莫能辯明。不孝父母則每致憾辭。弗育妻孥則遂招恨語。
莫不呼天籲地。惹鬼牽神。肆一日之怨言。結千生之仇對。
於是天曹地府,各有註記之官。泰嶽城隍,尤多司察之吏。
人既亡則互相執取。罪未判則次第干連。遂使自他,俱成夭折。如斯黨類,深可悲傷。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六席】 沒溺波濤: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諸國人民。沒溺波濤。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江河淮濟。溪澤陂湖。凡此大川,皆為至險。
必有乘舟之利,以免行路之難。故茲民旅之往來,及以官期之經歷。大風起而滔天洶湧。片帆傾而逐浪漂流。
至如海國行商,蠻邦轉貨。晝逢羣寇,亂飛矢石以交攻。夜入狂瀾,坐見舳艫之平沒。
或命未絕而舉棄於水。或鬼為附而自投於淵。俱成陷溺於波濤,是謂夭傷於軀命。
爾乃居連洲島,業擅漁鹽。逐臭營家,沿流撒網。船師弗謹,遽失柁於驚湍。伙伴難逃,盡沈身於巨浸。
死屍不宿,何由葬之以棺。逝魄無歸,誰為祭之以禮。如斯族類,深可悲傷。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七席】 江海劫盜: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江海之內。專行劫盜。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居江海之濱,為舟楫之事。行商失利,捕網無魚。本領全虧,貪婪愈盛。
相呼同伴,共結姦謀。遠涉重溟,去為劫盜。
駕巨船而逾十。聚凶黨以盈千。雖專在於奪財,實兼行於害物。
發矢石兮雨下。震金鼓兮雷鳴。刀在手兮,入市之屠。墨塗面兮,出林之獸。
交攻旅舶,殺掠靡有孑遺。卒遇官軍,拒戰略無少憚。
乃至縱橫洲島。焚蕩屋廬。既驅逐其牛羊,復竊取其子女。
此輩固安於積惡。彼天必為之禍淫。或碎身於正鬬之時,或束手於見擒之日。
夜囚官獄,一勘而欵已成。曉付市曹,半餉而身遽殞。雖乍分於首從。終同至於滅亡。
生為暴逆不法之人。死作強梁無知之鬼。如斯族類,深可悲傷 。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八席】 邪鬼妖精: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邪鬼妖精。侵害善人。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生非正人,死為妖物。以能略知世間諸事。是故得名鬼報五通。
依叢木以遨遊,據高樓而宴處。狎彼之婦以悅己,竊他之財以媚人。以欲自益於邪徒,故復濫傷於善類。
其有世傳香火,號曰神堂。曾不間於歲時,每妄興於災禍。
欺愚民而求飲食,大肆貪饕。奉淫祀以殺牛羊,祇增怨累。
二俱有過。萬不相饒。故此盲迷,皆從淪墜。
至若山魈水怪。犬魅狐精。弊帚破鐺,古盆折杵。化丈夫而通處女,結孕懷春。變美婦而惑少年,感情致病。
既深入於不正之氣。終夭亡於未盡之年。反與其徒,共為此業。如斯情狀,深可悲憐。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九席】 瘵勞傳染: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諸國人民。瘵勞傳染。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為學無良。用心不正。天魔得便,飛精密附於人身。癘鬼成形,捨報多參於蛔類。
有化為蝴蝶者。或狀若蜈蚣然。惟此禍根,長居肺系。
竟令危脆之體。終嬰瘵勞之疴。氣喘聲嘶,喀血不能止息。面萎骨劣,乏力難以支撐。
半坐半眠。乍寒乍熱。精神困憊。歲月淹延。藥之弗瘳,命則隨減。
既由斯疾而喪己,復以此業而害人。遠及千里,則曰飛屍。近徧一門,是為傳疰。
或衣衾之交染。或夫婦之纏連。於彼死處,則出諸蟲。當人臥時,而入眾竅。
始於得病之日。終于殞命之年。與鬼為儔,同怨共處。如斯族類,深可悲傷。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十席】 虎噬傷亡: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諸國人民。虎噬傷亡。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資性強梁,靡順常人之節。感形麤獷,遂居猛虎之羣。
是以出沒山林傷殘羊豕。以茲為食,尚爾成怨。
況於險隘之路途。害彼往來之民旅。其為可憾,至此何言。
嗟彼窮夫,不遑安處。出入力作,豈計萬全。負薪陟嶺,而忽焉在前。束擔就道,而卒然相遇。
既遭嚌齧。竟作傷亡。不省仇讐,反為佐助。
濫侵善類,更肆凶威。一經毒齒之饞涎,頓失平時之正見。如斯族類。深可悲憐。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十一席】 產亡乳絕: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諸國人民。產亡乳絕。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靖觀世道之無知。罔念人身之難得。競趣薄俗,咸失本慈。
念治家未裕,則每以為憂。故得子稍多,則棄而不舉。
既出離於胎獄,復淹沒於水盆。若女若男,方生方死。
處閨帷而行屠殺,因恩愛以結怨讐。惟茲滅絕於人倫,是即乖違於天理。
至若頭足倒產,母子俱亡。若此大怨,無非惡對。
或命夭於總角之際。或乳絕於襁負之中。於孩提未必有愆。由宿業故招此報。如斯情狀。深可悲憐。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十二席】 佃漁殺害
一心奉請。十方法界。佃漁殺害。一切生靈。橫死孤魂。并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來趨法會。
體天道之好生。去人心之喜殺。未論得福,且免遺殃。
何惡俗之無良。縱癡情而故犯。是以網魚蝦於大澤。逐麋鹿於深山。
烹羊取羔,屠牛作炙。炮鼈膾鯉,腊雞蒸豚。每痛割其脂膏,用飫資於口腹。
以由市井索者常眾。故令漁獵求之益多。當其體解刀砧。魂驚湯火。既遭極苦,遂結深怨。
至於為蜜掇蜂。因珠破蚌。挾彈墮林間之雀。彎弓落雲外之鵰。只知欺物命之微,終莫慮仇家之對。
爾乃踐路旁之遊蟻,飲水內之末蟲。此雖出於誤心,當亦招於來報。
若夫聚蠅之投身酒器。飛蛾之撲翅燈缸。固委命之在他。實設機之自我。若云尚道,亦足傷慈。
其有種類之各起侵陵。小大之遞相吞噉。一朝一夕,萬死萬生。
以彼此加害不休,故次第責報無已。如斯情狀,深可悲憐。
今則粤有信心。敬修齋事。盡行攝召。無使遐遺。宜舉眾以偕來。冀聞法而得度。
  另外,在焰口法會佛事中[1],所召請的孤魂,與內壇所召請的下堂中的部分各席及十二類橫死孤魂,名稱雖略有不同,但內容實質上是多有所重疊的,並特別與「別召橫死孤魂」之內容相所呼應。[2]皆是希望藉由施予幽冥眾生飲食、法食,令幽冥眾生得到真實利益,使之能脫離惡道之苦,轉生善道乃至佛國淨土,成就佛道。



[1] ˙祩宏。《瑜伽集要施食儀軌》。《卍續藏》冊104pp. 396-415
[2] 下堂十四席的基本有十席,每一席又分為十類;齋家為四席;然後是十二類孤魂。另有「別召橫死孤魂」,此雖已於第六席「鬼趣」中已總召之;今更分類再請使知孤魂之情狀。此也與焰口施食的內容,多有相呼應之處。


  舉出了以上例子,只是希望讓大家更能體會六道輪迴之苦,有什麼好執著的呢?有什麼好放不下的呢?若以此書的主角 --凱撒三王子來看,他懷著怨懟不平與愧疚之心,在鬼道中已受苦二千多年,飽受飢苦;除了是因為他自己的業力所感,更是因為他無法離卻自性妄執,執有 「我」,有「我所」!
  就是因為這個根本無明我執,讓我們在生死輪迴中沉沉浮浮,妄受生死苦報不已!與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八大苦糾纏不已,真是何苦來哉呢?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來無去無代誌!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