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有智慧的一段話(心與心的距離)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時,很多人會說:「太早了!我現在還要擔負家庭的責任,必須等到責任完成後才能修行。」也有人會說:「太慢了!如果我早知修行的好處,就不至於拖家帶眷的,如今是放不下了。」
事實上,修行並非出家人的專利;而出家後若不知修行的真義,則同樣無法斷除一切煩惱。
修行的旨趣在於「明心見性」,我以為「明心見性」這四人字的含義就是「修心養性」。因此,修行就是:於內,「修」心養性;於外,端正「行」為。而這分展現於內、外的功夫,並不限於出家修行的人才能做得到。
有句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們不妨將它改為「人之習性不同,各如其面。」人心應該都是一樣的,都與佛菩薩有著同等的善念愛意;但是,由於人的習氣、觀念不同,以致有不同的反應和行為。所以,我們才必須下功夫修心養性。
心與性的差別何在?凡夫稱之為心,聖人稱之為性;心性本來是一體的,只是清淨的本性被世間的慾念污染時,它就變成凡夫心了。修行就是要下功夫好好修心,去除心中貪婪、瞋怒、愚癡、驕慢和猜疑。
往往有人會說:「我心好就好,又何必去修行?」只是我們如何釐定好心的標準呢?例如你在開車時,見到路旁有人受傷,你心想:「我很想上前幫忙,但怕會被誣賴人是我撞倒的。萬一好心沒好報,豈不是自找麻煩?」諸如此類的心念,究竟是好是壞呢?
真正的好心是要經過洗煉的,要修習到面對遭受苦難的人們時,能夠非常自動、沒有一絲一毫考慮即伸出援手幫助他們;這分顯露美善本性的洗煉工夫,就是修行。
所以,不管有無宗教信仰,每個人都必須為「修」心養性、端正「行」為痛下功夫

態度的魔力

「態度」是一件奇妙的東西,它會產生神奇的力量。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實驗,證實了[態度]的魔力。
若干年前,羅伯特博士在哈佛大學主持一項為期六週老鼠通過迷陣吃乾酪的實驗,其對象是三組學生與三組老鼠。
他對第一組學生說:「你們太幸運了,因為你們將跟一群天才老鼠在一起。這群聰明的老鼠將迅速通過迷陣抵達終點,然後吃許多乾酪,所以你們必須多準備些乾酪放在終站。」
他對第二組學生說:「你們將跟一群普通的老鼠在一起。這群平庸的老鼠最後還是會通過迷障抵達終點,然後吃一些乾酪。因為牠們智能平平,所以期望不要太高。」
他對第三組學生說:「很抱歉,你們將跟一群笨老鼠在一起。這群笨老鼠的表現會很差,不太可能通過迷障到達終點,因此你們根本不用準備乾酪。」
六個星期之後,實驗結果出來了。天才老鼠迅速通過迷陣,很快就抵達終點:普通老鼠也到達終點,不過速度很慢:至於愚笨的老鼠,只有一隻通過迷障抵達終點。
有趣的是,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天才老鼠與笨老鼠,她們全都是同一窩的普通老鼠。
這些老鼠之所以表現有天壤之別,完全是因為實驗的學生受了羅伯特博士的影響,對他們態度不同所產生的結果,學生們當然不懂老鼠的語言,然而老鼠知道學生對牠們的態度。
此一實驗證明了態度的神奇力量。
你用什麼態度去面對你的人生,你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匆忙的生活的代價

匆忙的生活,會產生四種有趣的現象:
1.多功能的生活步調
常看到許多人,一面開車,一面喝咖啡、或講行動電話,或刷睫毛,甚至還要照顧身邊的孩子。這樣多功能的結果,是車子「啪!」一下就被撞了。每天處理一件又一件的事,使我們無法停下來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不停地在追趕
超市購物,去櫃檯結帳的時候,眼睛會先急忙的看哪一個結帳櫃臺的人最少,接著就快步跑,希望能比同樣也在趕那條結帳櫃臺的其他顧客早一步到。如果比他晚了 一步,就會沮喪好幾分鐘。緊張忙碌生活的步調,讓我們不斷的追逐跑著,把我們弄得心浮氣躁,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一些應該去思考的事情。
3.生活在表面的層次
匆忙,讓夫妻、親子、朋友間的談話,侷限於生活瑣事,無法分享生命、生活、心靈深層的部分。
有一位太太抱怨說:「我先生婚前很羅曼蒂克,現在幾乎什麼都不談,他甚至不跟我談工作上所遇的難處。」她很慌恐婚姻是不是能夠再繼續下去。
位先生卻跟我說:「每次一提到工作的難處,她就頂回來說:『唉呀!你這人就是心浮氣躁,無法在一個工作上待久一點』想要跟她談一些感覺的問題,馬上被她打 回來了,說:『唉呀!不要去想那麼多嘛!要現實一點,明天孩子還有……要做,拜託你陪著他去,這種事等後天我比較有時間再談……』。」夫妻之間就像這樣, 常常忘了深入心靈的話題。
4.無法、也沒有時間去愛週遭的人
一位民航客機機組員說了一則親身經歷到的故事。
一對七十幾歲的老夫妻搭乘飛機旅行,他們坐的是頭等艙,因為動作慢,使後面旅客的速度都延緩下來。在他們後面有一位生意人,正巧他的座位在這對老夫婦的前面。
等到老夫婦坐定之後,他很不耐煩的把行李摔到行李箱裡,很用力的坐下來,看得出來,他等這一對老夫婦坐定等得很不耐煩。
用餐時間,老夫婦點了一些餐點之後,老先生說他忘了吃藥,藥放在上面行李櫃的行李裡,於是他慢慢的拿了藥,等到他們弄好了,空服員才能服務坐在前面的這一位生意人。
這時候,這位生意人忍不住失控的大喊一聲:「為什麼老是擋在別人的前面呢?
你這麼不懂得旅行的人,為什麼不能坐在家裡面。」
說完,他狠狠地坐了下來,用力的把他的椅子往後一推,沒想到把老先生餐盤上的食物弄倒了,食物潑撒在老先生的衣服,服務人員一臉愧疚、一面道歉,問老先生有什麼地方可以為他服務的。
老先生說:「這是我們結婚五十週年紀念,我們第一次坐飛機,我實在很抱歉,我們的行動慢,使你不方便。」
這時候,機上的服務人員拿了兩瓶香檳酒,慶祝他們的五十週年結婚紀念,老先生站起來,把香檳酒打開,然後舉著香檳酒對著全機艙的人說:「我在這裡祝福大家能夠像我一樣擁有快樂的婚姻。」
接著把那瓶香檳酒高高舉起來,朝他前面的旅客的頭上給澆淋了下去。
這時候,全機艙的人都拍手大喊痛快。
匆忙的生活,常常讓我們忘了如何用時間去愛我們週遭的人,抹煞我們愛人、表達愛的能力。

宏滿法師:開心過一生

人們看慣了日升月落,春秋代序;習慣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冷暖現象。世間萬物的改變,卻很難看淡人間的悲歡離合,情仇恩怨,更難將傷心難過看得風清雲淡。過了很多年的改變以後,我們要將開心自在當成一種習慣。
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開心與不開心,一天都要過24個小時,何不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呢?因為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什麼人,一天同樣擁有 24小時,做人要活的瀟灑些,要學會主宰自己的命運。所以就要看你怎樣去度過了,當然沒有哪個人在面對煩惱和憂愁時還會開心的一笑,因為世間上有人貧窮有 人富貴,這都是因果關係。先賢說:「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行。」
有人生活好,有人生活不好,這是每個人的福報不同。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 因此我們要學會知足常樂,常言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們要能夠保持樂觀、開朗、平靜的心態,善於緩解一切壓力,消除一切煩惱。俗話說:退一步海闊 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佛教也講:禪心清淨境,無心萬事寬。因為忍讓不是弱者,而是有胸懷的大肚。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去調整自己的心態。要知道 傷心、煩惱、怨恨、憂愁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因此我們要學會寬容。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晚在禪院裏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 一看便知有人違反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不久,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回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脊背跳進了院 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出人預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 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人要經常抱著寬容的心態,才能更好的感化人,教育人。於是我們要學會開開心心活到老,輕輕鬆松過一生。 要有這樣的心態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們應該開心地度過每一天,因為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日子能過的好一點,雖然不能從物質上滿足自己,但是要學會彌補自己心 靈上的空虛。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內在的思想,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只要自己有真正喜歡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感到充實和踏實。
所以人要有理想,要有志向,一旦發 現要做的事情符合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你就一定抓緊時間把它做好,儘量做得更完美,讓自己滿意,也要讓別人滿意,這才是我們實現理想的關鍵。因為人的生命是 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切莫把精力投錯地方,那就會一事無成,終生遺憾。
人世間的一切名利都是虛幻不實,變化無常的;不要執著這些名 利。真正的名利是一個人的心底善良,人們說你好,這才是最好的名;生活輕鬆,心情舒暢,開開心心,身體健康,這就是最大的利。因為身體才是你自己的本錢。 沒有身體,什麼事都幹不成。俗話說的好,有錢難買人開心;香港人口頭常說,最要緊是開心;北京人常說,活著就要快樂!所以佛教也講,人活著就要放下自在。 這幾句話看起來大同小異,但仔細領會卻各有含義。開心是精神層面的,是內心的活動。快樂向何處去找?而現在人似乎更多在於外求。不管內求,外求,開心與快 樂都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的存在更是一種社會的存在。也就是說,人不可能脫離了社會,孤獨存在。
人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知所感、乃至人的 一切美德都只能是通過社會、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聯繫而體現出來。一個人的快樂和幸福,恐怕也只能來源於同他人的交往和聯繫,在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 的關係中才能品嘗幸福,感受快樂。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學習完善自我的過程,但是總有領悟不透的真理,總有一些有意或無意的煩心事闖到心 裏來。總之,人生如夢,人生順少逆多,一輩子不容易,千萬不要總是跟別人過不去,更不要跟自己過不去,有人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想一下也是,因 為每個人的素質不同、出身背景、受教育程度、受社會影響都是不一樣的,在你看不慣別人的同時,是否別人也看不慣你呢?古德雲:「常思見己過,莫談他人 非。」
人要學會靜心,要知道人生最美的境界是在靜心中達成的,人生最大的困惑就是在靜心中解決的。所以佛教提倡靜坐,最為主要的是在靜坐中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有了智慧一切事情都明白。
開心是一種覺悟的境界,是一種寬容、安詳的心態:人能夠活得無憂無愁,沒有煩惱,心無掛礙,你就會感悟到世間上最美麗的表情就是開心微笑,因此人要擁有一顆樂觀的心態是最重要的。但願眾生能夠「開開心心過一生,自自在在活到老」。

四塊糖的省思

人生即是如此如何運用智慧.責罵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而是如何用心讓他認同你.用權威去懾服人的是最不聰明的方法.值得我們深思.家人難度亦是最好渡的眾生不是嗎?
來源/轉寄郵件  作者/佚名

育才小學校長 陶行知 在校園裏看到男生王小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學,當即制止了他,並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小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
一見面,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送給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 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裏,而我卻遲到了。」王小友 驚疑地接過糖。
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放到他手裏,說:「 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 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
王小友更驚疑了,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塞到王小友手裏,說:「我調查過了, 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
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 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王小友突然流下眼淚,很後悔地說:「校長,你打我兩下吧! 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遞過去,說:「 為你正確地認識了錯誤,我再 獎給你一塊糖,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了,我的糖發完了, 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吧!」說完,就走出了校長室。
一代教育家 陶行知的這種教育方式在今日是很難見到了。教育工作者也好, 父母親也可,請不要動輒擺出威嚴的面孔去訓斥孩子。尊重他們, 他們才會尊重你,並聆聽你的教誨。
千萬要記得:當你想要幫助孩子向善之前,必須先擄獲孩子的心!

舒特曼
:『走急的人看不見地上的釘子, 煩惱的人享受不到幸福的日子。』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