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緣分的詮釋

緣分
多麼奇妙的兩個字
你常常說我們倆有緣分
一樣的事情常常會同時發生在我們身上
我也驚訝怎麼會這麼巧
你說 這是因為我們有緣
緣到底是什麼
我搞不懂

我們相識是一種緣分
茫茫人海
芸芸眾生
一眼認定的就是彼此
你說這就是緣分

總覺得跟隨對方的腳步
陪伴彼此走完一生
是一個女人最完美的夢想
也是彼此緣分最好的詮釋

和你在一起的時候
總是希望時間就此停止
緣分就此凝結

兩個人的世界
永遠都有美妙的音符相伴
因為有了彼此的相伴
才會奏出這緣分的樂章  

有你在
一切都是綠色的  

畫得出是圖畫
畫不出的是我孤獨的心靈

緣分在冥冥之中
愛在你我心中
緣分天空
美麗的夢
我不管那是不是夢
我只要一切美好如新

睡姿決定你哪兒痛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而且95%的人每天晚上都會以同一種睡姿入睡,可很多人沒有注意的是,睡姿也會對你的健康產生影響。下面就是各種睡姿對你身體健康的利弊分析。


1
側睡 能説明:減少胃酸倒流 或導致:皺紋 專家說: 據英國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的Jim Horne教授說,這種自然側躺的姿勢有利於消化,可以減少夜間胃酸倒流的情況。但英國美容皮膚醫生學會的Dennis Wolf醫生則指出,這種睡姿可能會增加周圍。因為這樣會擠壓臉頰,加深法令紋。 怎麼辦: 如果側睡依然有胃酸倒流、燒心的情況,可以用高點的枕頭讓頭部高於胃部。而要想減少皺紋的產生,據說絲綢枕頭可以有所幫助。

2 仰睡 能説明:緩解關節炎 或導致:氣喘、打鼾、睡眠中呼吸暫停、心臟健康問題 專家說: 仰睡對患有關節炎的人來說最為舒適,因為身體重量將平均分配在整個背部,不會對任何一個特定部位造成壓力。但同時這也是最容易打鼾的睡姿。這種睡姿會讓下 顎和舌頭的肌肉群放鬆,而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顎和喉頭會自然下垂,這就讓喉嚨變得更窄,空氣出入時發出鼾聲。特別是過胖的成年人,雙下巴的脂肪會全部堆 積到喉嚨處。更嚴重時,就會發生呼吸暫停,也就是睡眠中突然停止呼吸十秒鐘或者更多。 而且仰睡時的呼吸頻率是所有睡姿中最快的一種,人體組織很容易缺氧,這可能加劇呼吸以及虛幻系統的問題,包括哮喘和心臟疾病。怎麼辦: 如果這是你最喜歡的睡姿,那最好改用一個比較硬的枕頭,這樣可以增加對頸部的支援,減少肌肉疼痛。而對那些有打鼾問題的仰睡者,可以在他們的背部放上一個 枕頭,讓他們自然轉成側睡或者俯睡。

3 蜷成一團睡:能説明:腰痛 或導致:頸部疼痛、頭痛 專家說: 這是英國人最喜歡的睡姿,有四分之三的都會這樣睡。這種將大腿蜷縮到胸前的睡姿可以拉伸脊柱,幫助緩解後腰的疼痛。 但這種睡姿對枕頭的要求比較高,必須保證脖子跟脊柱在同一水平線上。太高或者太低都會造成頸部肌肉和神經的疼痛。這種睡姿也可能導致頸椎長期受壓,發展出 緊張性頭痛。 怎麼辦: 找一個不高也不低,讓脖子跟脊柱保持同一高度的枕頭。可以讓伴侶幫忙,看你的脖子是否完全水準。

4 雙人側抱睡 能説明:減少壓力 或導致:疼痛 專家說: 將手臂環繞在同睡的伴侶腰間可以穩固兩人的關係,也可以減少雙方在感情方面的壓力。但這種姿勢意味著強迫自己擺出一個可能加重關節以及肌肉疼痛的不舒服姿 勢。無論是被抱者還是抱的人,都會感到額外的壓力。特別是拿對方胳膊當枕頭的,可能會影響脖子的位置,引發頸部疼痛。 怎麼辦: 當跟人同睡的時候,適當的自私是很重要的。夫婦也可以對自己的床墊、枕頭提出自己的要求,甚至可以分別購買兩個單人床墊,然後合在一起。

5 俯睡 能説明:打鼾 或導致:磨牙、疼痛、雙手麻痹 專家說: 趴著睡可以減輕打鼾的情況,因為這種姿勢喉嚨處的肌肉不會受重力影響下垂擠壓氣管。但這種姿勢卻會加重磨牙。因為當趴著睡時,下顎會更向前突出,這種情況 更容易引起磨牙。 而且俯睡時必須將脖子側向一邊,長此以往會擠壓某一側的頸椎神經,引發關節炎或者手指麻木的情況。 怎麼辦:
    可以試著在肚子下面豎著放一個枕頭,這樣可以減少背部的弓起,減輕頸部的壓力。

老人安養院牆上的一段話


當我們還有機會在父母親身旁孝順時.
何不想想父母是如何扶養我們的.
為了我們不辭勞苦養育我們.
我們看看-------------
老人安養院牆上的一段話

孩子
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
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
教你繫鞋帶,扣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
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
所以
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
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
讓我再想一想.....
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併忘記.
孩子
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
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
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
去回答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嗎?
所以,當我重覆又重覆說著老掉牙的故事,
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
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
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閒話家常吧!
孩子
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繫鞋帶.
吃飯時,會弄髒衣服,
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
不要催促我,
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
只要有你在一起,
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
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
所以
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
陪著我,慢慢的.
就像當年一樣,
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如何面對壓力】

看人看優點,對事不人!

有一天,40歲出頭的女強人 ,苦惱無助地出現在心理醫生面前:『我不喜歡我的工作, 對同仁沒耐性,我也不關心他們,我對我的工作感覺沒什麼意義,我每天都覺得很沮喪。
早上爬不起來,晚上睡不著,還會無緣無故的掉眼淚。我想把工作辭掉,而且我也不缺錢。』
 心理醫師問:「你不工作,那你準備做什麼?」「我只是不想做了!」這位女主管回答。心理醫師聽完她的情況,立刻勸她打消辭職的念頭。
 『你不能這麼做。你如果把工作辭掉,你就會馬上成了一個專職的鬱症患者。你一定是遭遇到某些問題,你必須去緩解這些問題,而不是把工作辭掉。』 心理醫生勸她。

當時,這位心緒煩亂的女主管正計劃把工作辭掉,準備到偏僻的鄉下買一棟房子,一個人住在那裡。
心理醫師一聽,「那就更危險了!因為你會更寂寞、更難過。「我希望您先就自己的環境調適一下。」
這位及時為女主管踩煞車的諮商師,就是著名的作家鄭石岩。
  如何解決現代焦慮?】
要解決現代人的煩惱、焦慮,需要改變我們面對壓力的方式。
減輕垃圾負載
對於這些人來講, 鄭石岩 教授並不主張馬上把他們原來的主題負載減少,要減少的是他們的垃圾負載。
根據這個壓力公式來分析, 鄭石岩 教授為那位女主管開了三個處方。
第一個處方是運動。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腦內啡,使人的心情變好。第二個處方是儘量表現出開心的樣子。
鄭石岩告訴那位女主管每天進辦公室前,就深深吸一口氣,裝一裝,假裝高興,感覺自己的胸口鬆開,把眉毛揚一揚,很高興,振作起來,再走進辦公室,並且要記得跟人打招呼。
鄭石岩解釋,一旦你經常這樣作,行為影響情緒,人真得會變得比較快樂。
第三樣處方是笑。因為笑的時候可以產生內臟按摩。而且笑的時候通常都會深呼吸,也會刺激身體產生令人舒服、愉快的分泌物。
幾個星期下來,這位女主管真的有很好的轉變,她保持運動,心情也變好了,也不再有辭職的念頭了。
【化解壓力 20招】
   早起 15分鐘讓自己有更充裕的時間面對早晨的壓力。
   改善外表使自己看起來更美,心情也會更開朗。
  把家裡或工作的環境整理一番如此才能免去找不到東西的困擾。
  家電、器具損壞馬上修理或換新不要任由一些生活不便之處破壞您的情緒。
  和樂天派的人做朋友杞人憂天型的人物,讓您養成擔憂的習慣。
   凡事事先計劃別等到用完最後一滴油才趕著去加油。
  做事一件一件來尚未完成眼前的工作時,別去想下一個任務。
  討厭的工作儘早做完免得令你心煩。
   要懂得變通有些事情不值得力求完美;有些事情必須妥協、折衷。
  把問題說出來和朋友討論別悶在心裡。
  每天做一、兩件你最喜歡的事情愉悅心情。
   每天留給自己片刻寧靜一方面休息,一方面整理思緒。
   不能依賴「記憶」重要的約會、工作應該用筆記下來,才不會耽誤。
   當你感到愈來愈緊張時試著放鬆肌肉,做幾個深呼吸。
   懂得拒絕學會對你沒時間或沒興趣參與的工作或活動說「不」。
   碰到必須大排長龍的情形,不要感到不耐煩。因為這就是人生,何不一笑置之,安之泰如。如果預期必須等候一段時間,應該帶本雜誌去打發時間。
   避開吵雜感到四周聲音過於嘈雜時,可戴上耳塞。
   洗個熱水澡鬆弛情緒夏季可改採冷水浴。
   就寢前,先將第二天的生活做一計劃包括進餐、衣著。
   睡眠要充足缺乏睡眠會使人變得焦慮、易怒。
人本關懷成長共享 
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愛人就先讓自己健康喔!
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相信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懂得取捨,學著想開,學著深藏

懂得取捨別讓自己心累!學著想開,看淡,學著不強求,學著深藏


人之所以會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堅持放棄之間,舉棋不定。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值得我們記憶的東西,也有一些必須要放棄的東西,放棄與堅持,是每個人面對人生問題的一種態度,勇於放棄是一種大氣,敢於堅持何嘗不是一種勇氣,孰是孰非,誰能說的清道的明呢?如果我們能懂得取捨,能做到堅持該堅持的,放棄該放棄的,那該有多好。
別讓自己心累!應該學著想開,看淡,學著不強求,學著深藏。  
別讓自己心累!適時放鬆自己,尋找宣洩,給疲憊的心靈解解壓。
1)人之所以會煩惱,就是記性太好。
該 記的,不該記的都會留在記憶裡,而我們又時常記住了應該忘掉的事情,忘掉了應該記住的事情,為什麼有人說傻瓜可愛、可笑,因為他忘記了人們對他的嘲笑與冷 漠,忘記了人世間的恩恩怨怨,忘記了世俗的功名利祿,忘記了這個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隨心所欲地快樂著,傻傻的笑著。
所以人們寧願讓自己不快樂,也不願意去做傻瓜,如果可以記住應該記住的,忘記應該忘記的,或者是忘掉從前,把每天都能當成一個新的開始,那該有多好,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那麼的難。
2)人之所以會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順心,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其實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明知道有些理想永遠無法實現,有些問題永遠沒有答案,有些故事永遠沒有結局,有些人永遠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還是會在苦苦地追求著,等待著,幻想著。
其實痛苦並不是別人帶給你的,而你自己的修養不夠,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把簡單的東西想的太複雜,那樣子你會很痛苦,學會放下,放下一些所謂的思想包袱,坦然面對一切,讓一切順其自然,這樣你才會讓自己輕鬆自在。
3)人之所以不快樂,就是計較的太多。
不 是我們擁有的太少,而是我們計較的太多,不要看到別人過得幸福,自己就有種失落和壓抑感,其實你只看到了別人的表面現象,或許他過的還不如你快樂,人的慾 望是無止盡的,人人都在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人人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人人都在為了自己的目標,整天裡忙碌著,奮鬥著,得到了,開心一時,得不到,痛苦 一世。
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東西,不完美其實才是一種美,只有在不斷的爭取,不斷的承受失敗與挫折時,才能發現快樂。
3)人之所以不知足,就是有著太多的虛榮心。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但又有幾個人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人不是因為擁有的東西太少,而是想要的東西太多,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著太多太多的誘惑,我們不可能不動心,不可能不奢望,不可能不幻想。
面對著諸多的誘惑,有多少人能把握好自己,又有多少人不會因此而迷失自己?但話又說回來,有了知足心,哪會有上進心?時代在發展,生活在繼續,我們需要不斷地去努力,去追求,如果只滿足於現狀,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知足裡,那還有什麼遠大的理想和追求了?
4)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沒有知足心。
每個人對幸福的感覺和要求都不相同,一個容易滿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層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對就越難,越是在底層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從底層跨越的層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強烈。」


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期盼,是一種心靈的感受,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用心去感受,你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是這樣的幸福常常被我們忽略。
5)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的太多。
身體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心累就會影響心情,會扭曲心靈,會危及身心健康,其實每個人都有被他人所牽累,被自己所負累的時候,只不過有些人會及時地調整,而有些人卻深陷其中不得其樂,在這個充滿競爭壓力的社會裡,生活有太多的難題和煩惱,要活得一點不累也不現實。
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精神狀態,以前,我們的物質生活很貧窮,但精神狀態卻很好;如今,我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可精神生活卻匱乏了,不要逢事就是喜歡鑽牛角尖,讓自己背負著沉重的思想包袱,把事情考慮得太周全,這就造成了我們活的累。
為了尋找幸福,我們會許下一些諾言,可當真正去做的時候,卻發現有些諾言是虛偽的謊言,但細想一下,就是這些虛偽而善良的謊言讓我們對幸福充滿了希望和信心,其實承諾並沒有什麼,不見了也不算什麼,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歸宿。
6)幸福是自己的感覺,需要自己細細去體會。
幸福的距離,有時近,有時遠,以為就在咫尺,轉眼卻還在天涯,平靜的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喝起來淡而無味,卻不知道正是它的純淨無暇,才讓我們的生命幸福,懂得生活的人才會在平淡中品出甘甜和幸福。
幸福就是這樣的飄渺不定,卻也真實的存在著,對幸福開始漸漸的有所感悟,看看身邊的人,有幸福的笑容,也有落寞的情緒,再看看自己,還不是如此,有開心的時候,也有落寞的時候,人生數十載,面臨著許多考驗,也會有很多的得到和失去,也有許多的成功和失敗。
人,永遠是矛盾的主體,經常處在猶豫和憧憬的困惑中,夾在世俗的單行道上,走不遠,也回不去,人,真的是一個難以琢磨的生靈,最了解自己的永遠只有自己。

證嚴法師說故事:金剛非堅,願力最堅

有一天,一位學佛未久的居士讀到《勸發菩提心文》時,其中的一句「金剛非堅,願力最堅」讓他起了疑惑。他很懷疑「願」力果真能比得上世間最堅固的「金剛」嗎?在不解其意下,他向無相禪師請教《勸發菩提心文》的這段內容。

無相禪師回答:「人在世間,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發心走上菩薩道,如果缺少願力,就容易懈怠、墮落,進而退轉道心。因此,學佛應以願力來堅持我們的道心;『願力』是成佛的根本,也是成就一切事物的力量。只要有心、有願、有力量,天下就沒有困難的事,因此《勸發菩提心文》中才會以願力來比金剛。」

這位初發心的居士再問道:「為什麼要學佛,就一定要發願呢?」

無相禪師說:「普賢菩薩發十大願,藥師佛有十二大願,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地藏菩薩則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都是『願』。過去的諸佛、菩薩皆因發願而成就,任何人只要想學佛、想成佛,就必定要發願。」

居士又問:「為什麼所有的佛、菩薩都要發願度眾生呢?」

無相禪師回答:「如果以一棵樹作為比喻,眾生是樹根,菩薩像是樹的花,佛則是樹的果。想要這棵樹長大、開花、結果,就得先灌溉它,所以救度眾生是修學佛法的根本。」

禪師又說:「《華嚴經》裡有一句偈言:『欲做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你如果想成為佛門龍象,就要先付出;致力為眾生服務,才能福慧雙具。」

從以上的對談中,我們可以知道:學佛最重要的是願力,修行的根本是不離眾生。

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先為眾生付出,付出才是修行的根本,這也是我們時時所談的「大愛」。

我們的愛是擴大心胸,愛普天下眾生,包容天下萬物,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願。

不論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或者是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其中的每一個願都沒有脫離大愛,能夠包容一切去付出,便是修行的正確方向。

我們要時時照顧好心念、發好願、為人群付出大愛,這就是成佛之道,也是修行不可缺少的方法。

證嚴法師說故事:捨欲求的心,自然得歡喜和樂

佛陀在世時,有一天聽說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陀便要派遣弟子前去探病,但是座前的弟子們卻都不敢去。為什麼呢?

因為維摩結居士智慧超越,他心懷坦蕩,行在菩薩康莊的大路,他在佛前接受了教法,並且在社會上實行人間菩薩的精神。他一邊接受佛陀的教育,不斷地吸收新知;一方面身體力行,不斷地在實行智慧、慈悲的福業。因此很自然地,有所布施,就有所收穫。

反觀佛陀的座前弟子們,平時都很認真地自我修行,卻在社會上缺乏施行的經驗,既然沒有經驗就沒有心得。所以大家很害怕遇到維摩詰居士,他常會提出佛法來討論,大家都擔心自己沒有辦法應付。

佛陀一一地詢問,但弟子們都不敢去,後來就指向迦葉尊者,佛陀說:「迦葉,你去吧!」迦葉一聽,汗流滿身,說:「佛陀,我也不堪勝任。」佛陀問:「為什麼?」他說:「有一天,我在貧民區托缽,遇到了維摩詰居士,他對我說了一席話,讓我感到很慚愧,明白自己平時度眾生時還有分別心。」

原來迦葉尊者有一個觀念──出家隨佛修行就是僧伽,僧又名福田僧,如果有人供養僧眾,將來就可以得福。因為他想:富有的眾生,已經很富有了,不必再播撒福田種子,應該去貧民區,讓那些窮人們也有機會供養、種福田,才有機會脫離貧窮,所以他托缽的路線,專找貧窮的家庭。

那天在托缽時,遇到維摩詰居士,維摩詰居士就說:「尊者修行,想要修得功德,必定要平等普施。不論貧富,都要用一分平等心、平常心去感化他們,讓大眾都有機會種福,修行最主要的就是要捨邪入正。」

所以在人群中,不要被人群所誤導;在福德中,不要刻意想要去造福或要得福。沒有想到要「得」,才能真正的「得」。看看迦葉尊者和維摩詰居士之間的對話,最主要就是提醒我們抱著平常心,去發揮自己的良能。

所以修行第一要有捨心,捨掉欲求的心,時時學得平常心,在平常中便自然得到歡喜和樂。

人生的三十個零

人生的三十個零

有計劃-沒行動=零,有機會-沒抓住=零,有落實-沒完成=零,

有價值-沒體現=零,有進步-沒耐心=零,有任務-沒溝通=零,

有能力-沒發揮=零,有創造-沒推銷=零,有知識-沒應用=零,

有目標-沒膽量=零,有付出-沒效益=零,有原則-沒堅持=零,

有意志-沒持久=零,有熱情-沒定力=零,有毅力-沒恒心=零,

有意識-沒態度=零,有胸懷-沒謙虛=零,有指令-沒執行=零,

有方法-沒行動=零,有行動-沒效率=零,有平臺-沒創新=零,

有工作-沒定量=零,有標準-沒考核=零,有成績-沒激勵=零,

有制度-沒實施=零,有佈置-沒檢查=零,有舞臺-沒出色=零,

有團隊-沒合作=零,有眼光-沒發現=零,有問題-沒解決=零。




修行就是要守住六根門頭,別讓它在聲色上追逐

日 期:一九八一年秋天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九十歲老和尚開示:「當我們論說他人是非時,不是他非我是的事實,而是我們的耳根、眼根在納受、分別外物,是 自家賊在劫功德財,我們修行就是要守住六根門頭,別讓它在聲色上追逐,這樣,煩惱就進不了門,時時緊閉六根,耳裝聾,聽若無聞,眼裝瞎,視若無睹,鼻不揀 香臭,口不挑精粗,耳不貪美言,眼不貪境界,自鎖家門(即鎖自家六根門頭),專意念佛、拜佛、看經、靜坐,打劄自身的功夫,哪里還有閑情對外攀緣?」



日 期:一九八一年秋天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九十歲老和尚說:「初出家的人,都帶著一身的習氣業障,妄念紛飛,心猿意馬,不受束縛,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而現在出家修行,就是要把這些舊模式翻成新的版樣,將原本已習以為常的習氣,轉成負載道法的行儀,即所謂的出家要有戒,戒就是因果,有所約束,種什麼因, 得什麼果,有戒即有定,有定即能發慧,天龍八部自來相護。」



「而修行最先 就是要攝住這個心猿意馬、隨心所欲的心,不讓它出去放逸,這很不容易,但我們要發願,為消這些無始來的習氣罪業,要提出勇氣,努力修苦行,難做的,要去 做,別人不願做的,我們要去做,發願自己要成就,像阿彌陀佛一樣,如此的信願行,業障才會消。業障消,則做任何事情都愉愉快快的,不覺其苦,雖住娑婆界, 猶如西方境。」



「修行的路,雖然艱辛,不如俗家自由,但卻載著我們步向西方,去見阿彌陀佛。」

「所謂修苦行,也就是惜福,不糟棄任何可用的東西,吃的、用的,都要能化腐朽為神奇,才是功德,才是修福慧。」



「俗家人的功德福報,是享得盡的,而出家人的功德福報,卻能生慧,出家飯是不容易吃的,要吃種種的苦,但這種苦是消我們無量劫來的重業,最後業盡生西。」

無生法忍

「忍」有三種,第一是「生忍」,第二是「法忍」,第三是「無生法忍」。「忍」之一字,非獨是「忍受」之意,還含有「認識」、「接受」、「擔當」、「負責」、「化解」、「成就」的意思。
「生 忍」就是「眾生忍」,即使這個眾生罵我、打我、嫉妒我,障礙我,我也能忍。我們初發菩提心,修行六度萬行的法門,其中第三度是「忍辱」。對於辱境現前,你 便要修忍耐,就是有侮辱我的眾生現前了,那時你就要忍。我們在世間生活,需要有「忍」的力量與智慧,來認識、接受、擔當、負責、化解人間的榮辱毀譽、百般 事端,進而以此成就修行功德。換句話說,成就了「生忍」的修行,我們才能在人間安然生活,「生忍」便是修行忍辱波羅蜜的初階功夫。
第 二種叫「法忍」,「法」之一字,廣大無邊, 世間上所有的一切,包括所有金銀財富、土地房屋、生離死別、憂悲苦惱、人情冷暖、是非善惡等,一切有形無形的,都稱之為「法」。吾人在世間的生命、吾人在 世間的生活、吾人六道的生死流轉……對於世間上的許多萬事萬法,我們能以何力量來應對?只有是「法忍」的修養。如果我們能認識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認 識了「緣起法」,並且接受、擔當、負責、化解世間的一切,那就算是成就「法忍」的智慧了。
「無 生法忍」也叫做「無生忍」。如前所述,忍有認識或認可的意思。忍者認也,何謂認呢?以認路為例,你第一次要去某個地方,認清楚方向是較難的,但當去的次數 多了,你對那個地方也漸漸熟悉下來,就不會迷路。熟悉之後的感覺,與第一次去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你會對這個地方,由認識而生起另一種印象。
在 佛法來講,入了某個境界,親自去經歷,就叫忍。這跟忍受的忍有不同的意思,卻有近似的感覺。當你得到這個境界,在心裏是會產生一種受。例如我們平時心絮很 亂,心不自主,精神不能集中,感覺像很虛浮。但當我們的心於入定時,精神全部聚在某一點、某一個境界裏,眼前這個境界,與我們平時所見的境物是完全不相同 的,好像另外一個世界很真實地呈現在眼前。對於這種境界,我們會有一種特別的感受,有時令我們很喜歡,有時令我們很驚訝。未曾經歷過這種境界的,是無法感 受到這種喜歡與驚訝,這就是受。但最重要還是,認可這個是甚麽的境地。
何謂無生?依明慧法師的解釋是與衆生有關,他說:無上正等正覺是證得智慧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的人,自然具有不同的看法去看此世間,明明有衆生在眼前,但他不見有衆生可得,不執著一個個的衆生,只覺得衆生是條件所造成,實際上他現在不是在度衆生,亦無衆生可度。無生忍這個「生」,是衆生的意思。度盡一切衆生,而言無衆生可度。
例 如你有一位姨媽,失去了丈夫,還要撫養幾個未成年的子女。你覺得她生活太困難,你去幫助她,希望她能維持起碼的生計。你感覺到,如不伸出援手,她就會必陷 絶境無疑。你幫了她,雖不希望她將來給你回報,但也希然她能記住你的恩德,起碼對你說聲多謝。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就是有衆生可度,這個衆生便是你的姨媽。 你的環境與她的環境相比,你感到她的環境很惡劣,你的身份和她的身份相比,她顯得卑微。她所要求幫助的情況和你所能幫助的能力,對此你就會作出比較,當你 接觸這個人的時候,你自然建立起兩種不同的影像,諸多執著從此產生……
一般人幫助認識的人,譬如說自己兒女,會覺得這是應該的;但幫助自己不認識的人,而不生起幫過他的感覺,這就非常困難。越是幫助毫無關係的人,越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越是多執著。
菩 薩則不會這樣,他們不但覺得幫助姨媽是很平常,幫助其他沒有親戚關係的人,也會覺得平常而無分彼此,亦不會掂記著自己曾經幫過別人。所以第一個印象,我們 幫助非親非故的人時,要把他們當作是自己的恩人,是自己的父母,我們幫助他們是應該的。再進一步的第二個印象,就連應該的感覺都沒有。這也表示我們在有條 件裏生活,就很自然有建立這條件的需要。我們在這地方生活,是其中的一分子,我們就要做到最好,做完就算,幫助了別人,卻沒有記著幫過誰。這就是佛教無生 法忍的精神。
無 生忍更高的層次,不只是衆生與衆生的問題,而是遍及一切事物。雖然事物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接觸,讓我們感受到,但一切事物不論是人或物,不論 其生死或成壞,全部都不離這個系統,有世界就有這因緣所生的系統,也會是因緣所滅的系統。因緣造成這事物,這事物也會因因緣而離散,不是有一樣東西叫因緣 可以做主,而因緣本身亦是由因緣所造成,沒有一個主人在裏面,大家隨著因緣去轉變。因此一切事物,沒有一種東西曾經是獨立地真正生起來。如果有世間人那種「生」的印象,就會有一個時間固定存在過。實際上並非如此,任何事物的存在,無時無刻都在變化之中,並沒有真實存在過……
也 許你會說:「我已經活了幾十個年頭,我明明是存在過……」事實卻不是這樣,你今天的存在,感到現在一分或一秒鐘的存在,此刻的存在,此刻已經滅了,因爲 「才生即滅」,沒有一種東西是百分之一百曾經存在過。我們每天每個小時的生活裏,已經生過許多次,滅過許多次了,我們內外都有很多增增減減的程式發生過, 沒有一樣事物能夠保持長時間不變。從這個角度來觀,沒有一種事物曾經生過、存在過。如果曾經生過,即表示它有一個獨立的存在,這存在會維持一段時間,這才 叫做生。但佛教並不承認有這樣的生,而是說和合。和合是多個條件的結合,而這和合是極短暫的,不會持續兩個刹那,馬上就會改變,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之中。和 合所代表的,不只是一種東西之存在,也不是一個條件造成另一件事物……
在 佛菩薩眼裏,一切事物是不生不滅,一切都是不斷的和合,不斷的離散,和合與離散在空間進行著,從來沒有人生過,也從來沒有人滅過。這個觀念與一般世人是不 同,初學者較難去瞭解和接受,只有不斷去學習因緣觀,智慧增長了,你自己看一切事物時,一看就知道其和合性。你經常用和合性去看事物,你的角度就會越見寬 廣,不會再有執著。
由此可知,一切事物都是由衆多條件所造成,都是不實在的,但它有一個假相在運行變化,我們不應執著於這個假相。當菩薩證到無生的境界,在境裏得到認可,就是得到無生法忍。
無 生忍在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成就。初地菩薩,以禪定所說是見聖的人,在小乘來說是證初果的聖者,當他們見性(即世間真相)的時候,便能見道,就有智慧徹底 知道緣生緣滅,就有一份無生忍,所得不多,所證的境地並未圓滿。菩薩會繼續修行,到達七地至八地之間,就能得到多份無生忍,也到達了不會退轉之地,智慧俱 備已經相當深厚。直至到達十地等覺的階段,便能得到了九分九的無生法忍,一直修至成佛,才得圓滿。就如你初到某地的感覺是很立體的,與出發前看地圖的感覺 完全不同。然後你在這個地方到處去,深入瞭解這個地方,如同菩薩一地一地去修行。你住在那地方二、三年之後,你對那地方就很熟悉,不用再看地圖了。
菩薩成佛前,所證得的是無生忍。成佛後就不再叫無生忍,因爲佛不須再忍,而由忍轉變成智,證得無生智,對整個宇宙人生真相瞭解得圓滿透徹,生起一切種智。
 

果戒法師: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世間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敵人躲藏在我們的心裏,在我們的思想中,我們掩護自己的敵人,不容易發覺;自己的思想上、心靈裏,惡的不除,要想解脫自在,非常困難。



敵 人的主帥,就是我執,貪 瞋癡慢疑是他們的五大集團,心是司令。向自我挑戰,沒有強大的願力和德行,要達到解脫的目標,並不容易;就是一個有為的修行人,要與八萬四千煩惱魔軍作 戰,想要凱旋而歸,談何容易。一般人把八萬四千的魔軍完全隱藏在心裏,成為隱形的軍隊;要向他們宣戰,先要認識這些魔軍的本來面目,瞭解後才能征服它們。 這些魔軍的面目是什麼呢?

一、自私:

 自 私就是我執, 凡事只想自己,不想別人,我的財富,我的家人,我的想法,我的所有,這許多的錯誤想法,牢固不移,所以要用「念念為眾生」的思想來打破自私的觀念,並不容 易。但是一個人有沒有人格道德,就看他是否被囚在自私的羅網裏,如果還能念念有人、有你、有他;心中有道德、善良、因果,則他的自私就已經有所鬆動,只要 再加把勁,克服私心、私念、私情,就不為難了。



二、欲望:

 人 生對「財色名 食睡」的五欲,也是「望欲興歎」,無可奈何,所以人都做了欲望的奴隸。金錢,人之所欲也,誰又不做金錢的奴隸呢?名位,人之所欲也,誰又不做名位的奴隸 呢?愛情,人之所欲也,誰又不是情欲的奴隸呢?衣食,人之所欲也,誰又不做衣食的奴隸呢?欲望本來不一定完全不好,除了染汙的欲望應該排除之外,善法的欲 望也可以讓他增長,例如孝養父母,報效國家,慈濟社會,增益全民,只是具有這種善法欲的人,為數不多了。



三、嫉恨:

 人 心裏的惡念, 多如牛毛,但是舉其大者,嫉恨是最壞的惡念。妒人所有,妒人勝己,所有好者、善者,他一概不喜,總要去之而後快,這是人性最可恥的劣根性。恨心也是最大的 過失,好事他想成壞事,嫉恨的火能將一切善事變成惡事,吳三桂將軍一怒為紅顏,不是嫉心毀滅了大明江山嗎?嫉恨是毒蛇,當人遇到嫉恨,很難逃過一劫。



四、懶惰:

人應該向自我宣戰的敵人很多,無明、愚癡、懈怠、無恥、無愧,尤其懶惰最為可怕。阿那律只是在法會上打了一個瞌睡,佛陀就呵斥他「咄咄汝好睡,螺螄蚌蛤內,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可見懶惰之罪重矣。



《百 喻經》裏有一個故事 說:太太為懶惰的先生做了一個圓圈餅,掛在他的頸上,自己回娘家探親。一去數天后回家,丈夫已經餓死了,因為他只吃前面的餅,懶得把後面的轉過來送到嘴 裏。一個家庭裏,家人都懶惰,家裏貧窮;社會上的人都懶惰,社會落伍;國家都養一群懶惰的人,則國不成國,市不成市,學佛的如果都懶惰,那將都是業力的奴 隸,永遠出不了六道輪回。



向自我宣戰,我們只有曉得增長願力,消除業障,才能還給我們一個清淨健全的菩薩人生,那才是人生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