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風景畫

人生的智慧: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文: 星雲法師

自從加入弘法利生行列之後,近五十年來,到處行腳,不曾停止,尤以近幾年來,周遊五大洲,更是席不暇暖,有人關心,問我:「你為什麼不休息呢?」我都如是回答:「將來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從小到大,我一直喜歡閱讀名人傳記,在神遊古今中外時,經常發現成功幾乎都屬於勤奮工作的人,而驕奢放逸的人注定要走向失敗的命運。多年來,我踏遍全球 各地,在考察人文風俗,經過一番比較之後,深深感到前途充滿希望的國家,往往都擁有樂觀進取的人民;反之,落後貧窮的國度裡,不知勤奮生產的人比比皆是。 我發覺那些具有恆心毅力,能夠百折不撓的朋友們,活得最為充實幸福。我自己做過各類不同的苦工、勞役,只要利濟有情的事業,縱使是經過一番辛苦奮鬥,都能 令我終身回味無窮。所以我經常告誡徒眾說……精進勤勞,是善德,是財富;懈怠放逸,是罪惡,是貧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 息。」大自然中,四季輪流遞嬗,行星運轉不息,我們是大自然裡的一份子,又何能遁逃於天地之間?而「止水易生蟲,滾石不生苔」的現象,更說明了唯有將自己 「動」起來,才能創造無限的活力;唯有精進不懈,才是順應天心,安身立命之道。因此,我對那些勸我不要忙碌,好好保重身體的人說:「忙,才是保重。」因為 將來我們都有一個永遠休息的時間。
隋朝智者大師在讀到《法華經.藥王菩薩品》時,了悟「心緣苦行,是名真精進」,頓時豁然開悟, 我雖自嘆無此福德能善入佛慧,但半世紀來的出家生涯,及數十年來的憂患相煎,使我確實體會到修行並不是表相上的苦樂榮衰,而是在真參實學中,顯發自性的光 芒;在志行堅固中,流露悲願的力量。就拿忙與閒來說,寧可忙著死去,也不要閒著生活。因為基本上,過分的休息就等於冬眠,就等於浪費生命。
我常看到一些原本大有所為的青年,在學佛以後,不是急著閉關念佛,入山修禪,作為躲避忙碌的藉口,就是想要去興建家廟,廣收弟子,以募款化緣,自圖溫飽為足,結果不是在寂靜的歲月裡消磨了志氣,就是在豐厚的供養中埋葬了慈心悲願,心中真是良感哀痛!
反觀佛陀在證悟真理後,還四處弘法利生,及至八十高齡,仍然拖著疲憊的病軀,行化於恆河兩岸。我們又看到歷劫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精進不懈,苦忍辛勞,度 脫有情,乃至雖捨身首腦髓、國城妻子,而不起絲毫瞋恨之心。聖賢之所以能長久在生死海中作福興善,永無疲厭,是因為他們都立定遠大的志向,堅此百忍,無怨 無悔。吾等一介衲僧,淺慧薄福,有無盡的眾生需要度脫,有無量的法門需要學習,那裡還敢貪逸惡勞,坐享其成?想要斷除無邊的煩惱,勤求無上的佛道,豈是只 知隱跡遁世或一味入世媚俗者所能輕易成就!
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如果我們不能把握當下,積極行道,讓時光悠悠而過,一旦無所奉獻,就業報命盡,豈不有負十方大眾信施?倘若袈裟下失卻人身,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更是愧對諸佛菩薩的慈悲。
曾經有一位在外參學多年的徒眾,回來向我銷假時,驚異地說道:

「師父!您怎麼一點也沒有老?」
我回答:「因為我沒有時間老。」
孔子曾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老」,最怕是心力的衰退,而非年齡的增加。有些人雖然年紀輕輕,心卻已經老了,所以只有坐以待斃,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世間。有些人儘管滿頭銀髮,卻精 神飽滿,老當益壯。像東漢馬援以耄耋高齡,在沙場上衝鋒陷陣,發出「馬革裹屍」的豪語,令人盪氣迴腸;以色列的梅爾夫人,年屆八十,仍在烽火中折衝樽俎, 她曾豁達地說道:「我從不擔憂年老。年老就像飛機在暴風雨中飛行,你既然無法遏止風雨,也不能停止飛機,所以不如樂天知命,讓它飛吧!」
不管 是在五欲六塵的人生戰場裡奔波也好,或是在五味雜陳的世間風雨中馳騁也罷,光陰如流水,易逝而難返,要以有涯的生命去完成無窮的使命,就得把精神武裝起 來,和時間作長期的賽跑。所以我儘量以最快的速度辦事,一些堆積很久,棘手難辦的問題,只要到我這裡來,一次立刻解決,因此有「馬上辦中心」之稱;無論行 程多麼忙碌,凡是答應別人的邀約,我一定想盡辦法準時赴會,故而得到「限時快遞」的美譽。
早年我從走路佈教到單車弘法,後來又以 火車、汽車代步,南來北往,現在儘管經常搭乘飛機,穿梭洲際之間,但是每天仍是忙不過來。在生活上,我力求簡單,洗臉一把半,剃頭五分鐘,為的是節儉時 間,做更多的事。長久以來,我訓練自己隨遇而安,所以無論在機艙、車廂、鬧市、臥鋪,我都能自在地看報讀書,藉著用功吸收新知,督促自己能與時俱進。我在 出家時,從排班、走路中,學習利用零碎時間,直至今日,即使幾分鐘的散步,開示中的空檔,我都不輕易浪費,一份計畫大綱,幾張結緣的書法,經常都在這些時 候完成的。我恨不得一天當一年用,一週當一世用,只覺得時間太少,怎麼會有時間老呢?
有時接到信徒的來函,信尾祝福我「少病少 惱」,其實我既然沒有時間老,當然也沒有時間生病,更沒有時間煩惱。維摩詰大士說:「眾生病,是故我病。」趙州禪師說:「佛是煩惱,煩惱是佛。」菩薩道的 行者,因為能從平等一如的佛性和自他不二的關係上看待眾生,所以視眾生的疾病為自己的疾病,視眾生的煩惱為自己的煩惱,因而能心甘情願地為眾生作牛作馬, 不以為苦,我自幼廁身叢林,日夜薰習,以前賢為師,所以日夜不停課徒授業,給人歡喜,不敢稍怠,我櫛風沐雨接引佛子,布施無畏,不知怨悔。我將「他受用」 的法喜,轉為「自受用」的禪悅;我將「自受用」的所得,轉為「他受用」的利益。多年以來,一直覺得為他人做事好像是在為自己工作,所以興味益濃,即使遭逢 挫折阻礙,也不曾退心轉意;縱然病恙染身,也照常工作,樂此不疲。
數年前,我的腿跌斷了,許多關懷的聲音隨之而起:
「師父!您的腿不好,不要走太多路!」
我的腿就是不能走了,還有手啊!古人不是常說「雙手萬能」嗎?
一晃眼,幾年的光陰如白駒過隙,我不但繞著地球跑了好幾圈,甚至為了籌措西來大學、佛光大學建校基金,寫了不下一千張的毛筆字,拿去義賣。

近年來,我的視力日益減退,醫師曾警告我,如果不好好保養,將有失明之虞,頓時,耳邊又多了許多叮嚀:
「師父!您的眼睛不好,不能太費神!」
我的眼睛就是不中用了,還有口啊!嘴巴最容易做功德了。
數年的時光匆匆而過,我不但看了上千篇文稿,還主持過無數場的講經、開示。
半年前,我的心口悶痛轉劇,出息入息時感不暢,真正感受到人命就在呼吸之間,更覺得不能隨便休息,所以不時鞭策自己,加速弘法的腳步。
最近,我作心臟血管手術,一些來探望的弟子都說:
「師父!您的心臟不好,不要太累了!」
肉團心雖有小損,真如心何嘗有缺?只要「有心」,無事不辦!
他們經常勸我:「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乍聞此語,似乎很有道理,其實「休息」並不必然能「走長遠的路」。社會上一般人即使晚上睡覺時閤著雙眼,心 念卻還留連在白天的事情上,因此,輾轉床第者有之,夜不安枕者有之。平常閒暇時更不用說了,六根門頭不斷地向外攀緣,不但不能達到休息的目的,甚至還增添 許多無明煩惱,擾亂了工作時的情緒。所以真正的休息,應該是「休」歇六根,「息」止妄念。果能如此,真心現前,自然就能進一步善用根塵,轉識成智,普濟天 下有情,故到「不休息而休息,休息而不休息」的境地。像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成就念佛圓通;觀世音菩薩「初於聞中,入 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故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我自愧行持淺薄,沒有如此深厚功力,但是因為能保有一顆寧靜的心靈,所 以 我可以同時聽話、回答、看信、吃飯,而且還能招呼附近每一個人。錄製電視節目時,我也能在不備文稿,不看鐘錶的情況下,安然地說出一則則法語、故事,並且 準時結束,從不NG。所以我常說:只要人忙心不忙,工作中可以休息,休息中也能工作。所謂「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無住生心,隨緣應物,雖千鈞加頂, 也能舉重若輕。
人生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至於能否「走長遠的路」,並不重要。像僧肇雖然英年早逝,他的《肇 論》卻是佛教傳入中國初期的重要寶典;蔡鍔雖然僅僅活到而立之齡,但是由於他奮不顧身,揭穿洪憲帝制的陰謀,使億萬人民免於君主專制的厄運。朝露雖易逝, 但它潤澤了大地;冬陽雖短暫,然而能銷融冰霜。我們應該趁著一息尚存,及時努力,燃燒生命的火花,留下璀璨的光輝,照亮後人,因為將來「有永遠休息的時 候」。
古聖先賢行願精進,不肯輕易虛擲光陰,往往堅持到最後一剎那,像道安大師在大座說法中立化,慧遠大師在聲聲佛號中西歸,玄 奘大師在振筆譯經時圓寂,佛印禪師在接引信徒時坐滅,他們的行止風儀是多麼的灑脫自在!我今已七十而知天命,生滅榮衰於我有如雲淡風輕,但是所謂「死有重 於泰山,有輕於鴻毛」,若能有此福報,在精進工作中奄然而去,不也得其所哉,意義非凡!

死亡命終,表面看來是走向人生的盡頭,其 實並非一了百了,大限來臨時,我們的根身雖然朽壞散滅,但是心識仍將隨著業力流轉五趣。吾等凡夫俗子從無始劫來,萬死千生,千生萬死,或馬腹牛胎,或地獄 餓鬼,何嘗暫息?但愚人不知,殺盜淫妄,無所不為,此生固然惶惶不安,後世還要受盡苦報。溈山禪師最是偉大,發願來生作水牯牛,服務大眾;佛陀在因地修行 時,乘著大誓願力,累世受生非道,以鳥獸身度脫無量有情,更是悲願無盡。我雖才德俱薄,但自忖擁有一顆不滅的悲心,惟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出家為僧,永不 休息地弘法利生。
黃檗禪師說得好:
汝一念心上清淨性光,是汝屋裡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汝屋裡報身佛;
汝一念心上映照明光,是汝屋裡應身佛。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不假外求,我們不必遠求來生安樂享福,也不必渴望諸佛菩薩示現救度,我們自己應該努力開發本自具足的佛心自性,發願作三世諸佛的千 百億化身,效法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的馬拉松精神,在世間的跑道上,永無止盡地普濟十方,自度度人。只要你想到將來總「有永遠休息的時候」,何不趁現在 精進努力?

自從加入弘法利生行列之後,近五十年來,到處行腳,不曾停止,尤以近幾年來,周遊五大洲,更是席不暇暖,有人關心,問我:「你為什麼不休息呢?」我都如是回答:「將來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從小到大,我一直喜歡閱讀名人傳記,在神遊古今中外時,經常發現成功幾乎都屬於勤奮工作的人,而驕奢放逸的人注定要走向失敗的命運。多年來,我踏遍全球 各地,在考察人文風俗,經過一番比較之後,深深感到前途充滿希望的國家,往往都擁有樂觀進取的人民;反之,落後貧窮的國度裡,不知勤奮生產的人比比皆是。 我發覺那些具有恆心毅力,能夠百折不撓的朋友們,活得最為充實幸福。我自己做過各類不同的苦工、勞役,只要利濟有情的事業,縱使是經過一番辛苦奮鬥,都能 令我終身回味無窮。所以我經常告誡徒眾說……精進勤勞,是善德,是財富;懈怠放逸,是罪惡,是貧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 息。」大自然中,四季輪流遞嬗,行星運轉不息,我們是大自然裡的一份子,又何能遁逃於天地之間?而「止水易生蟲,滾石不生苔」的現象,更說明了唯有將自己 「動」起來,才能創造無限的活力;唯有精進不懈,才是順應天心,安身立命之道。因此,我對那些勸我不要忙碌,好好保重身體的人說:「忙,才是保重。」因為 將來我們都有一個永遠休息的時間。
隋朝智者大師在讀到《法華經.藥王菩薩品》時,了悟「心緣苦行,是名真精進」,頓時豁然開悟, 我雖自嘆無此福德能善入佛慧,但半世紀來的出家生涯,及數十年來的憂患相煎,使我確實體會到修行並不是表相上的苦樂榮衰,而是在真參實學中,顯發自性的光 芒;在志行堅固中,流露悲願的力量。就拿忙與閒來說,寧可忙著死去,也不要閒著生活。因為基本上,過分的休息就等於冬眠,就等於浪費生命。
我常看到一些原本大有所為的青年,在學佛以後,不是急著閉關念佛,入山修禪,作為躲避忙碌的藉口,就是想要去興建家廟,廣收弟子,以募款化緣,自圖溫飽為足,結果不是在寂靜的歲月裡消磨了志氣,就是在豐厚的供養中埋葬了慈心悲願,心中真是良感哀痛!
反觀佛陀在證悟真理後,還四處弘法利生,及至八十高齡,仍然拖著疲憊的病軀,行化於恆河兩岸。我們又看到歷劫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精進不懈,苦忍辛勞,度 脫有情,乃至雖捨身首腦髓、國城妻子,而不起絲毫瞋恨之心。聖賢之所以能長久在生死海中作福興善,永無疲厭,是因為他們都立定遠大的志向,堅此百忍,無怨 無悔。吾等一介衲僧,淺慧薄福,有無盡的眾生需要度脫,有無量的法門需要學習,那裡還敢貪逸惡勞,坐享其成?想要斷除無邊的煩惱,勤求無上的佛道,豈是只 知隱跡遁世或一味入世媚俗者所能輕易成就!
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如果我們不能把握當下,積極行道,讓時光悠悠而過,一旦無所奉獻,就業報命盡,豈不有負十方大眾信施?倘若袈裟下失卻人身,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更是愧對諸佛菩薩的慈悲。
曾經有一位在外參學多年的徒眾,回來向我銷假時,驚異地說道:

「師父!您怎麼一點也沒有老?」
我回答:「因為我沒有時間老。」
孔子曾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老」,最怕是心力的衰退,而非年齡的增加。有些人雖然年紀輕輕,心卻已經老了,所以只有坐以待斃,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世間。有些人儘管滿頭銀髮,卻精 神飽滿,老當益壯。像東漢馬援以耄耋高齡,在沙場上衝鋒陷陣,發出「馬革裹屍」的豪語,令人盪氣迴腸;以色列的梅爾夫人,年屆八十,仍在烽火中折衝樽俎, 她曾豁達地說道:「我從不擔憂年老。年老就像飛機在暴風雨中飛行,你既然無法遏止風雨,也不能停止飛機,所以不如樂天知命,讓它飛吧!」
不管 是在五欲六塵的人生戰場裡奔波也好,或是在五味雜陳的世間風雨中馳騁也罷,光陰如流水,易逝而難返,要以有涯的生命去完成無窮的使命,就得把精神武裝起 來,和時間作長期的賽跑。所以我儘量以最快的速度辦事,一些堆積很久,棘手難辦的問題,只要到我這裡來,一次立刻解決,因此有「馬上辦中心」之稱;無論行 程多麼忙碌,凡是答應別人的邀約,我一定想盡辦法準時赴會,故而得到「限時快遞」的美譽。
早年我從走路佈教到單車弘法,後來又以 火車、汽車代步,南來北往,現在儘管經常搭乘飛機,穿梭洲際之間,但是每天仍是忙不過來。在生活上,我力求簡單,洗臉一把半,剃頭五分鐘,為的是節儉時 間,做更多的事。長久以來,我訓練自己隨遇而安,所以無論在機艙、車廂、鬧市、臥鋪,我都能自在地看報讀書,藉著用功吸收新知,督促自己能與時俱進。我在 出家時,從排班、走路中,學習利用零碎時間,直至今日,即使幾分鐘的散步,開示中的空檔,我都不輕易浪費,一份計畫大綱,幾張結緣的書法,經常都在這些時 候完成的。我恨不得一天當一年用,一週當一世用,只覺得時間太少,怎麼會有時間老呢?
有時接到信徒的來函,信尾祝福我「少病少 惱」,其實我既然沒有時間老,當然也沒有時間生病,更沒有時間煩惱。維摩詰大士說:「眾生病,是故我病。」趙州禪師說:「佛是煩惱,煩惱是佛。」菩薩道的 行者,因為能從平等一如的佛性和自他不二的關係上看待眾生,所以視眾生的疾病為自己的疾病,視眾生的煩惱為自己的煩惱,因而能心甘情願地為眾生作牛作馬, 不以為苦,我自幼廁身叢林,日夜薰習,以前賢為師,所以日夜不停課徒授業,給人歡喜,不敢稍怠,我櫛風沐雨接引佛子,布施無畏,不知怨悔。我將「他受用」 的法喜,轉為「自受用」的禪悅;我將「自受用」的所得,轉為「他受用」的利益。多年以來,一直覺得為他人做事好像是在為自己工作,所以興味益濃,即使遭逢 挫折阻礙,也不曾退心轉意;縱然病恙染身,也照常工作,樂此不疲。
數年前,我的腿跌斷了,許多關懷的聲音隨之而起:
「師父!您的腿不好,不要走太多路!」
我的腿就是不能走了,還有手啊!古人不是常說「雙手萬能」嗎?
一晃眼,幾年的光陰如白駒過隙,我不但繞著地球跑了好幾圈,甚至為了籌措西來大學、佛光大學建校基金,寫了不下一千張的毛筆字,拿去義賣。

近年來,我的視力日益減退,醫師曾警告我,如果不好好保養,將有失明之虞,頓時,耳邊又多了許多叮嚀:
「師父!您的眼睛不好,不能太費神!」
我的眼睛就是不中用了,還有口啊!嘴巴最容易做功德了。
數年的時光匆匆而過,我不但看了上千篇文稿,還主持過無數場的講經、開示。
半年前,我的心口悶痛轉劇,出息入息時感不暢,真正感受到人命就在呼吸之間,更覺得不能隨便休息,所以不時鞭策自己,加速弘法的腳步。
最近,我作心臟血管手術,一些來探望的弟子都說:
「師父!您的心臟不好,不要太累了!」
肉團心雖有小損,真如心何嘗有缺?只要「有心」,無事不辦!
他們經常勸我:「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乍聞此語,似乎很有道理,其實「休息」並不必然能「走長遠的路」。社會上一般人即使晚上睡覺時閤著雙眼,心 念卻還留連在白天的事情上,因此,輾轉床第者有之,夜不安枕者有之。平常閒暇時更不用說了,六根門頭不斷地向外攀緣,不但不能達到休息的目的,甚至還增添 許多無明煩惱,擾亂了工作時的情緒。所以真正的休息,應該是「休」歇六根,「息」止妄念。果能如此,真心現前,自然就能進一步善用根塵,轉識成智,普濟天 下有情,故到「不休息而休息,休息而不休息」的境地。像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成就念佛圓通;觀世音菩薩「初於聞中,入 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故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我自愧行持淺薄,沒有如此深厚功力,但是因為能保有一顆寧靜的心靈,所 以我可以同時聽話、回答、看信、吃飯……,而且還能招呼附近每一個人。錄製電視節目時,我也能在不備文稿,不看鐘錶的情況下,安然地說出一則則法語、故 事,並且準時結束,從不NG。所以我常說:只要人忙心不忙,工作中可以休息,休息中也能工作。所謂「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無住生心,隨緣應物,雖千鈞加頂,也能舉重若輕。
人生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至於能否「走長遠的路」,並不重要。像僧肇雖然英年早逝,他的《肇 論》卻是佛教傳入中國初期的重要寶典;蔡鍔雖然僅僅活到而立之齡,但是由於他奮不顧身,揭穿洪憲帝制的陰謀,使億萬人民免於君主專制的厄運。朝露雖易逝, 但它潤澤了大地;冬陽雖短暫,然而能銷融冰霜。我們應該趁著一息尚存,及時努力,燃燒生命的火花,留下璀璨的光輝,照亮後人,因為將來「有永遠休息的時 候」。
古聖先賢行願精進,不肯輕易虛擲光陰,往往堅持到最後一剎那,像道安大師在大座說法中立化,慧遠大師在聲聲佛號中西歸,玄 奘大師在振筆譯經時圓寂,佛印禪師在接引信徒時坐滅,他們的行止風儀是多麼的灑脫自在!我今已七十而知天命,生滅榮衰於我有如雲淡風輕,但是所謂「死有重 於泰山,有輕於鴻毛」,若能有此福報,在精進工作中奄然而去,不也得其所哉,意義非凡!

死亡命終,表面看來是走向人生的盡頭,其 實並非一了百了,大限來臨時,我們的根身雖然朽壞散滅,但是心識仍將隨著業力流轉五趣。吾等凡夫俗子從無始劫來,萬死千生,千生萬死,或馬腹牛胎,或地獄 餓鬼,何嘗暫息?但愚人不知,殺盜淫妄,無所不為,此生固然惶惶不安,後世還要受盡苦報。溈山禪師最是偉大,發願來生作水牯牛,服務大眾;佛陀在因地修行 時,乘著大誓願力,累世受生非道,以鳥獸身度脫無量有情,更是悲願無盡。我雖才德俱薄,但自忖擁有一顆不滅的悲心,惟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出家為僧,永不 休息地弘法利生。
黃檗禪師說得好:
汝一念心上清淨性光,是汝屋裡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汝屋裡報身佛;
汝一念心上映照明光,是汝屋裡應身佛。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不假外求,我們不必遠求來生安樂享福,也不必渴望諸佛菩薩示現救度,我們自己應該努力開發本自具足的佛心自性,發願作三世諸佛的千 百億化身,效法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的馬拉松精神,在世間的跑道上,永無止盡地普濟十方,自度度人。只要你想到將來總「有永遠休息的時候」,何不趁現在 精進努力?

(佛光廿九年-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得失只是一瞬間

空空禪師和當地的一個將軍交情甚好,將軍經常來此喝茶靜心。

有一次,將軍出去打獵的時候不小心被獵物咬掉了一個小拇指,回來後他馬上找空空禪師述說此事。

空空禪師聽了高興地說:「將軍啊,您應該高興才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將軍想:被咬掉了小手指,有什麼值得高興呢?是不是丟了命更應該高興?真是無稽之談!

於是,他不高興地說:「禪師,你真的認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嗎?」

空空禪師察覺到了將軍的憤怒,卻也毫不在意地說:「將軍,如果我們能夠超越自我一時的得失成敗,確確實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將軍說:「如果我把你關進監獄,這也是最好的安排?」

空空禪師微笑說:「如果您真的把我關進監獄,我也深信這是最好的安排。」

將軍被空空禪師的平靜給激怒了,他大喝一聲:「來人,給我把禪師關到監獄去!我要看看這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安排!」

一個月後,將軍想讓禪師陪自己出去微服私訪,但是又放不下這個架子,只能歎了口氣,自己獨自出遊了。

走了沒多遠,就被一夥蠻人抓住了。蠻人正在舉行祭祀,他們抓住了將軍,以為找到了一個完美無暇的祭品!

就要下鍋蒸煮的時候,蠻人的大祭司發現將軍少了一個指頭。他咬牙切齒咒罵了半天,下令說:「把這個廢物趕走,另外再找一個!」

將軍飛也似的跑回了將軍府,派人趕緊把禪師從監獄裏放了出來。

將軍向禪師深深鞠了一躬:「禪師,您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少了一個手指頭,今天連命都沒了。」

空空禪師對將軍微笑說:「賀喜將軍逃脫困境。我也得感謝將軍把我關了起來!」

將軍愣了片刻:「禪師,此話怎講?」

空空禪師平靜地說:「將軍如果不把我關在監獄裏,那麼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肯定是我。等到蠻人發現將軍不適合拿來祭祀時,誰會被丟進大鍋爐中烹煮呢?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省思

人生無常,不必在乎一時的得與失!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給你關了一道門,也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因此,在某一方面失去的時候,不要悲傷,要相信自己終會在另一方面得到補償。面對生命中的起落,我們都要學會調整心態,學會以平和的心境笑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