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量心與四禪
由上知修禪定時,若能修四無量心除可對治諸障惑外,更可得到無量福德。但是四無量心與四禪的關係究竟為何?關於禪的修行次第,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云:[35]
行人從持戒清淨,厭患欲界,繫念修習阿那波那入欲界定,依欲界定得未到地,如是依未到地次第獲得初禪乃至四禪,是名內色界定。次為大功德緣外眾生受樂歡喜,次第獲得四無量心,是名外色界定。
如是看來四禪與四無量心皆為色界所攝,究竟二者的關係為何?
初禪以覺、觀為主,深識欲界眾生苦惱之相,此處修悲則易。二禪內有大喜,處修喜無量則易。三禪內有遍身之樂,此處修慈則易。四禪妙捨莊嚴,處修捨為易。[36]
在釐清四禪與四無量心的關係之前,應先理解禪支[37]。初禪有五支為覺(尋,vitarka)、觀(伺,vica^ra)、喜(priti)、樂(sukha)、一心(cittaika^grata^);二禪有四支為內淨(adhya^tmasam!prasa^da)、喜、樂、一心;三禪有五支為捨(upeks/a^)、正念(smr!ti)、正慧(sam!prajj~Ana)、身受樂(sukham! ka^yena pratisam!vedayat)、一心;四禪有四支為不苦不樂受(aduh!khAsukha^vedana)、捨、念清淨(smr!ti-pratin/uddhi)、一心。[38]在禪支當中,唯有初禪中有覺、觀禪支。所以初禪較易察覺到欲界眾生所受之苦,且悲心是拔苦以不害為其自性,因此初禪最容易修得悲無量。
其次,在四禪的禪支當中,唯有初禪與二禪有喜支。然而初禪中有尋、伺,其會擾亂身心,而妨礙禪定。行者因觀尋、伺之過患,而捨尋、伺禪支。因此二禪中的喜支因為沒有尋、伺擾亂身心,而生定信。[39]如此可依增上信起大喜,且喜心是以喜根為其自性,所以第二禪容易修得喜無量。
再者,四禪中前三者皆有樂,其中以第三禪為三界中所受之樂為最勝。行者觀喜之過患-多喜則多憂,又喜支輕飄、輕躁,而捨喜支。三禪捨離喜心時得正念、正慧禪支,其所受之樂是遍全身之樂受。聖人於此樂受能得也能捨,但是凡夫之人多不能捨,因此慈心果報以三禪為最殊勝。[40]慈為「與樂」,又慈心以無瞋為自性,因此第三禪易修得慈無量。
最後,四禪的禪支的中,只有第四禪之捨禪支已離八擾亂事-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尋、伺-所以最為清淨殊勝。因為已除去三災,即無初禪的尋、伺(火災),二禪的喜、憂(水災),三禪的入息、出息、苦、樂(風災)。[41]行者於第三禪出入息間觀其苦想,觀樂之過失,捨苦與樂,得行捨清淨。如此,捨而無諠亂雜染,正念不忘。又,捨心以無貪善根為自性,怨親平等,所以第四禪易修得捨無量。
由上可知,初禪易修得悲無量心,二禪易修得喜無量心,三禪易修得慈無量心,四禪易修得捨無量心。[42]此為佛法修道的相應性。但是一般常言慈、悲、喜、捨,若依此順次來說則與四禪的次第有異,似乎是有所矛盾。對此說智者大師提出如下的說法。[43]
此逐義便,不隨次第。譬如佛十弟子各有第一,若問何人智慧第一,應答身子是。若以夏臘大而答第一者則於義大僻。
也就是說,慈、悲、喜、捨對四禪而言並不具次第意義,只是就方便而突顯出四禪的特性。就如同是佛陀的十大弟子,只就其最殊的專長而說,並沒有一定的次第[44]。儘管如此,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本身又似乎具其次第性。究竟該如何修習四無量心,其修行次第是否為先修慈無量,次修悲無量再修喜無量,最後修捨無量呢?待下文討論。
承上知初禪易修得悲無量心,二禪易修得喜無量心,三禪易修得慈無量心,四禪易修得捨無量心。如是看來,四無量心似乎是依獲得靜慮後而發起的善心而修持。[45]然而前述曾說緣無量眾生而入各等至,何以在此又說四無量心是在獲得四靜慮後而修持。《大智度論》卷20 云:[46]
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悲、喜、捨心亦如是。
行者在修禪定之前應先發願,念十方眾生,願令一切眾生得種種樂。此心與慈相應,依此慈心而修定,於定中觀眾生皆得樂入慈三昧。發慈願時由親族、善知識等再擴展所緣於無量眾生,悲、喜、捨亦同此理。「菩薩見五欲過罪,能離欲得四禪,以本願故起四無量心。」[47]因此發願可說是修行的原動力。菩薩修行是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常言「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然而,若不先發願是否就無法修成四無量心。為什麼要先發願,到底發願有何助益呢?《大智度論》卷20云:[48]
是菩薩作佛時,雖不能令一切眾生得樂。但菩薩發大誓願,從是大願得大德果報,得大報故能大饒益。
因為菩薩於初發心時,雖不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但是因已發大願,以此為目標策導自己完成大願,所以能精進不懈,即使在定中也能憶念此誓願。因發大誓願願無量眾生得樂,所以能得大福德,更能將此大福德利益一切有情。換言之,先發願,並知障惑之過患與修行之功德[49],進而除五蓋,修禪定,且於禪定中生起善心為四無量心之修行方法。然而,是否一定要先修慈無量心?到底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為何?
由上知四無量心的修行除應知障惑的過患與修持功德外,更應發願修持四無量心。但是,關於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是否依慈、悲、喜、捨的順次而修行,則有不同的主張與異說。其中,《增一阿含》卷39云:[50]
由慈三昧辦悲三昧,緣悲三昧得喜三昧,緣喜三昧得護(捨)三昧。
即修行的次第是先由慈三昧成就悲三昧,再緣悲三昧得喜三昧,緣喜三昧得捨三昧。換言之,其次第是依慈、悲、喜、捨的順序而修。此外,《大毗婆沙論》卷87云:[51]
如說而生,謂瑜伽師先於欲界諸有情類欲與饒益,與饒益者即是慈相,故佛說慈以為第一。次於欲界諸有情類欲除衰損,除衰損者即是悲相。故佛說悲以為第二,彼諸有情既得饒益復離衰損。次應於彼而生慶慰,慶慰彼者即是喜相。故佛說喜以為第三,既於有情生慶慰已。次應於彼平等捨置,等捨置者即是捨相。故佛說捨以為第四。故四無量如說而生。
一
般認為 應
先生慈心願將己樂與眾,利益一切有情;然見眾苦而欲救助,而生悲心;見其依教受法,雖未除苦,但也離解脫不遠,隨之而生喜心;見其依法修成智慧,心即放
捨。就如同父母見子,一心願子能得樂;見其苦立即生起拔苦之心;當見其慢慢得離苦隨之而生喜心;最後當見其長大成人立即放捨令其自主。同樣的,瑜伽師認為
行者緣欲界有情先與樂,次除其苦,而後令有情生慶愉,最後怨親等視。所以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應以慈為第一,悲為第二,喜為第三,捨為第四。然而如此的說法是否合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52]。
復有說者,此四無量先悲,次慈,次喜,後捨。謂瑜伽師先於欲界諸有情類欲除衰損;次復於彼欲與饒益;次復於彼深生慶慰;最後於彼平等捨置。
換言之,有人認為應先除苦,再與樂,次生喜,最後平等捨置。因為沒有悲心拔苦的話,與樂是不易成就。由悲拔苦,與樂才得以成就。所以應先修悲心再修慈心。因此除其苦再與樂,見其樂而心生喜,最後生捨心。如此,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應先修悲,次修慈,再修喜,最後才修捨。由此看來,對於應先修慈或先修悲有不同的異說。此外,尊者僧伽筏蘇更提出不同的主張[53]。
悲、喜二種互相制御。若先起悲,次必生喜。悲令心下須喜策故。若先生喜,次必起悲。喜令心舉,須悲制故。
尊
者僧伽筏蘇的主張認為悲與喜是相互牽引,同時也相互抑制。因為若見眾生苦必欲拔其苦而先生悲心,見其除苦必生喜心,二者是相互牽引。由於同一心中不可能有
二種不同的心所,所以悲心所的除去是依喜心所而制伏,二者是相互抑制。其次,如果喜心先生起,當喜心滅後必感苦,所以將生起悲心。如此,悲與喜二者是相互制御。所以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為先修慈,次修悲與喜或是喜與悲,再修捨[54]。
由上的論說中則可知唯有捨無量為最後修是大家所共許的而無異議。但問題仍是在於到底是慈先修或悲先修。對於此諍議毗婆沙師則提出如下的主張[55]。
應作是說:非四無量如說而生。所以者何?修觀行者隨樂生故,有觀行者先起於慈,次悲,次喜,後起於捨。廣說乃至有觀行者先起於捨,次喜,次悲,後起於慈,或有不定。有觀行者得慈非餘。廣說乃至有觀行者得捨非餘,或有不定。非四無量有順次入;或逆次入;或順超入;或逆超入。
毗
婆沙師的見解則認為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並非如一般所說的先修慈,次修悲,再修喜,最後修捨。有的修行者隨樂而生慈,次生悲,再生喜,後生捨。有先起於怨親
等置生捨,次生喜、悲,後生樂;或有其他不定的次第。而有的卻則只生慈心,悲、喜、捨不生;或只生捨心而餘心不起。換言之,四無量心並非有其一定修行的次第。
筆者認為,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並非有一定的次第,但卻是相互滋益。若行者是悲行人,則必先生起悲心,即使是見怨親受到極苦,也會生起悲心,但與樂卻非容易。其次,如果是位正在修習不淨觀的修行者,其必先生捨心。也就是說,隨修行者的根性,或是其慣用的修行方式慈、悲、喜、捨的次第會有所不同,是修道上的相應性。因此,由於慈、悲、喜、捨是相互牽引的,所以很雖說其有一定的修行次第。
例如悲心欲拔苦,若沒有慈心與樂,苦仍是無法拔除;由慈生與樂,苦才可拔除。如是是由慈心滋益悲心。再者,慈心欲與樂,若無拔眾生苦,與樂不成;由悲拔苦,與樂則生。如是由悲心滋益慈心。
或是喜心欲隨欣喜,若沒有慈心與樂,悲心拔苦是無法隨之而心喜。如是是為由慈心與悲心滋益喜心。反之,慈心欲與樂,悲心欲拔苦,若沒有喜心除其原有的嫉妒是無法與樂、拔苦。如是則為由喜心滋益慈心與悲心。
其次,若捨心欲等視諸有情,若無慈心與樂、悲心拔苦、喜心欣愉,則不可能怨親等視。如是則為由慈心、悲心、喜心而滋益捨心。或是慈心欲與樂,悲心欲拔苦,喜心欲與慶賀,若無捨心怨親等視,則前三心無法普緣一切有情。如是是為由捨心滋益慈心、悲心、喜心。
此外,也有做是說「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56]、「四無量心中,大悲是大乘之本。」[57]、「慈以功德難有故,悲以能成大業故」[58]所以經論常讚慈悲。又,《維摩經》中云:[59]
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綜合上述,對於慈、悲、喜、捨的次第,經論中並
無一定的說法。《增一阿含》中主張其修行次第為慈、悲、喜、捨之順序;瑜伽師亦認同此修行次第。然有人主張應依悲、慈、喜、捨次第修行;尊者僧伽筏蘇則認
為是先修慈,次修悲或喜,再修捨;毗婆沙師則主張四無量心中並無一定次第。筆者認為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慈、悲、喜、捨之間並無一定的次第[60],卻是相互滋益,是為佛法修道上的相須性[61]。且依修行者根性,或是修行方法而有異,是修道上的相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