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友誼 友情 相識 相知

菩薩戒淺釋(五)

菩薩戒淺釋(五)
(三)上等根基者的學處
上等根基的根本戒名義上是十八條,再加上不捨棄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一共二十條。但因為國王和大臣各有的五條戒中,有四條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上等根機的戒實際上是十六條。
首先,國王的定罪,一共有五條戒。
一般來說,身為國王的菩薩比較容易犯這五條戒,所以佛經稱之為國王的定罪。因為國王有權力、有能力搶奪三寶財物,或認為佛教好,就下命令弘揚;認為佛教不好,就下命令禁止等等,這樣就容易犯戒。但除了國王以外,我們普通人也有可能去偷或是去搶三寶財物,從而捨棄佛法,所以在受持上等根機的戒律時,還是要受這些戒。

1
、搶奪、盜竊三寶財物。
1)對境
包 括所有的三寶財物。譬如說,僧眾的財產,包括出家人的住宅、日用品、交通工具等等;佛陀的財物,包括供養佛塔的供品,修建佛塔的金錢等等。雖然佛陀已經示 現涅槃了,但因為佛塔象徵佛的覺悟,所以佛塔的財物實際上就是屬於佛陀的財物。法寶的財物,印佛經的錢、放經書的書架、包經書的布等等,屬於教法的財物; 證法的財物,包括施主供養具足戒定慧者的財物就是屬於證法的財物,或者用於講解、弘揚佛法的所有開銷等等,都屬於證法的財物。
財物價值的最低限度,與居士五戒不予取的價值差不多,就是足夠幾塊人民幣以上。不管當時僧眾是否接受此供養,是否在使用都無所謂,只要屬於三寶的財物,都是此戒的對境。
2)心態
首先,是為了自己而掠奪、偷盜三寶財物,其次是讓該財物永遠離開僧眾。如果只是想借用一下,改天還會償還,就不算真正的犯戒。
如果自己是被盜僧眾的一員,則搶盜僧眾的錢財, 也不會犯根本戒。但如果自己根本不屬於被盜搶人群,則會犯戒。
3)行為
無論採用何種手段,只要參與了盜搶等侵佔行為,都會犯戒。
4)結果
得到三寶財物,並且心裏也產生了這個東西從今以後屬於我的念頭,就會犯戒。
雖然偷盜、搶劫等方面的犯戒界限有一些不同的說法,但最標準的是,無論盜搶的東西是否已經到手,只要在思想上認為被盜搶的標的物已經屬於自己,就會犯戒。

2
、舍法
作 為佛教徒,平時有可能會有意無意地犯一些戒,但一般不太可能從根本上捨棄佛法。不過,有些所謂的佛教學者,也會把一些佛經列為偽經,如果他們這樣說的目 的,不是出於度化眾生等必要,就可能會犯戒。另外,某些教派之間在互相排擠的時候,個別似懂非懂的人,由於沒有調伏自己的心,對教理也是一知半解,故而會 以貪嗔癡為基礎,不知深淺地妄說某某經典不是佛法,說誰的教法不正確,誰的教派不是佛法等等。本來真正精通教法的人,是不可能互相排斥的,如果不辨青白地 隨意詆毀,就會犯這條戒。
作為佛教學者,辨別什麼是真正的佛法什麼是偽裝的佛法,是有必要的,他們應該有這樣的責任,但一般的佛教徒最好不要參與,自己好好修行就行了。
1)對境
包括聲聞、 緣覺、菩薩道在內的三乘佛法。
如果認為所有的大乘佛法都有問題,故而舍去,就是舍大乘佛法。這裏主要是指教法——三藏十二部教法,而不是證法。證法,是指融入到我們心中的戒定慧三學——戒律、禪定、智慧。倘若只是不接受其中的某些觀點,則只是犯分支戒。如果接受其見解,只是不修而已,就不算捨棄。
2)心態
不是被迫,而是發自內心地把大乘法或小乘法從整體上舍掉。不需要兩者同時舍去,只要舍去其中一個,就會犯戒。不一定是唆使別人舍去,只要自己心裏捨棄,然後把話也說出來了,就會犯戒。
3)行為
無論任何佛教經典,只要說它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不屬於佛法,才是真正的舍去。
4)結果
最終犯戒的界限,是說出來的話被人聽到。

3
、傷害出家人
1)對境
此處所講的出家人,不一定是很標準的出家人。凡是跟隨釋迦牟尼佛出家的,無論是有戒無戒,是否曾經犯戒,只要身著出家人的衣服,都是這條戒的對境。如果根本不是出家人,光是穿著出家人的衣服,或者根本就不是佛教徒,那就不一定。
2)心態
具備損害、殺害出家人的煩惱動機。
3)行為
主要是指搶僧人的僧衣或迫使僧人還俗兩點。至於打出家人或將出家人投入監獄等等,則包括在其他戒律當中。
4)結果
如果被搶的人具有清淨戒律,而且是四人以上(含四人),就成了僧眾,搶僧眾的財產,會犯第一條戒,而不是此戒。所以,受害方如果有清淨戒律,也一定是三人以下(含三人),才會涉及這條戒;如果對方沒有戒體,則不管人數多少,都會犯此條戒。
搶奪僧衣以後,認為僧衣從此屬於自己,就會犯戒。如果是逼迫出家人還俗,只要出家人被迫還俗成功,逼迫者或國王就會犯戒;如果逼迫者沒有菩薩戒,則會造一個墮地獄的罪業,但不會犯戒,因為其本身沒有受戒。

4
、造五無間罪
造任何一個無間罪,都會違犯此戒。不過,五無間罪中只有三條現代人有可能犯,其他兩條罪與釋迦牟尼佛有關,如今佛陀已經示現圓寂了,所以我們也不會犯那兩條罪。
三條罪中的第一條,是故意殺害自己的親生父親;第二條,是故意殺害自己的親生母親;第三條,是故意殺害阿羅漢。
作為常人,這些罪很不容易違犯。普通人故意殺人的可能性都很小,殺親生父母的可能性就更小了。阿羅漢雖然很難辨別,但佛教徒故意殺害阿羅漢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俱舍論》等許多論典中詳細地介紹了五無間罪,大家可以參閱。
1)對境
一定要是親生父親、母親或者阿羅漢。
2)心態
一定是故意殺害,如果是無意中殺死對方,則不算犯戒。
3)行為
採取任何一種手段殺害,都屬於可能犯戒的範疇。
4)結果
最終結束了對方的生命,就會徹底犯戒。

5
、執持邪見
標準的邪見,是不但不信因果輪回,而且堅定地認為因果輪回不存在。
從 無始以來到現在,直至解脫,我們的生命會一直延續、永不中斷,這是生命的自然規律。儘管有大量鐵一般的證據,可以證明生命輪回的存在。隨著科學的日益發 達,科學家們逐步發現了很多生命和世界的奧秘,他們當中的許多人越來越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都過於簡單,自己原來的觀點,也大多站不住腳。很多國外的科學 家,在生命輪回和因果方面的態度,也有了轉變。但事到如今,認為輪回不存在的,仍然大有人在。這不是普通的錯誤,而是嚴重顛倒的人生觀,所以佛教將之列為 邪見。
另外,內外所有的世界,都在看得見的因果和看不見的因果當中迴圈,這是一個因果的網路,世界本身就是這樣。
雖 然我們的肉眼看不見因果的關係,但現在沒有人敢說肉眼看不見的東西不存在。除了看不見以外,任何人也拿不出一個證據,來證明因果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在 毫無理由的情況下,妄說因果不存在,認為自己做的壞事,只要沒人發現,就不會有不良的後果,就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不僅是一個錯誤,而且是一個非常顛倒的世 界觀。即使是長期行善的佛教徒,只要心裏有了邪見,所有戒定慧等善根也會從此中斷,所以佛教就用字來表達這種錯誤見解的危害性。
從 現實的角度來說,很多的戰爭,殺、盜、淫、妄等惡行,都是因執持邪見而產生的。佛經裏講到,在邪見的基礎上,就會輕而易舉地作出殺人、放火、偷盜、搶劫等 惡業。很多不信佛教的國王因執持邪見,就會號召國民燒殺擄掠,這在歷史上有數不清的記載。除了國王以外,普通人在某些場合中也可能會產生這樣的念頭,所以 我們也要嚴格防範。
這條戒不需要具備很多條件,只要心裏有邪見,就會犯戒。
國王的五條戒當中,除了執持邪見以外,前面的四條戒,既是國王的定罪也是大臣的定罪。特為大臣制訂的一條戒,就是第六條戒。

6
、破壞村落等等
1)對境
在藏文版佛經當中,講了五個對境(漢文版佛經裏面,只有四個)。
第一個是國。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世界人口比較少,所以將居住了十萬戶人家以上的城市,都叫做,相當於現在的一個都市。
第二個是邑。古印度具備十八種手工業(工巧明)的地方,也是比較繁華熱鬧的城市,但比國小一些,叫做
第三是聚落。印度的四種階級(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分得等級分明,他們一般不會在一起生活,但在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地方,四種種族也會居住在一起。居住了四種種族的村落,就叫做聚落
第四是舍宅,無論一家、兩家、三家,凡是家戶人家,都叫做舍宅。
2)心態
就是一心一意要破壞都市、村落等等。
3)行為
採用任何一種手段,譬如放火、戰爭去破壞。此處不是指傷害、殺害人民,雖然漢文版佛經裏面提到了人民的字眼,但真正的意思,不是指故意傷害人民,而是因為破壞村落、城市建築以後,其中的人民也會受到傷害。
4)結果
在房屋建築受到破壞以後,就會犯戒。
普通人犯這條戒的可能性很小——不要說城市、村莊,即使某家人的舍宅,佛教徒也不可能去故意放火燒毀,所以這條戒主要針對有權有勢的官僚、大臣而言的。

_________________將此身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菩薩戒淺釋(四)

菩薩戒淺釋(四)

5
、毆打眾生
1)對境
宗喀巴大師說:此處所指的眾生,應該是同類的眾生。也就是說,犯戒的物件是人類。打畜生或其他非人,也許不會犯戒。
但不會犯戒是不是打了就沒問題呢?當然不是!發了菩提心,就要把一切眾生視為自己的父母,要對一切眾生發慈悲心。所以,任何眾生都不能打。
2)動機
動機是嗔恨心。如果不是因為嗔恨心,像父母出於教育而毆打不聽話的孩子,因為是為了小孩子好,只是一種教育方法,那就不會犯戒。
3)行動
犯 根本戒的界限,是一定要實施打的行為,或想方設法把眾生投入監獄等等。凡是使用了故意傷害眾生身體的手段和方法,都會犯這條戒。如果只是說粗語罵眾生,則 還不到犯根本戒的地步。因為只有打眾生等等才會傷害眾生身體,罵眾生只會傷害其心。但即便如此,也不能隨意辱駡眾生,否則肯定會有罪過。
(四)結果
最終的犯戒,就是已經傷害到眾生的身體。
比如,如果故意扔石頭打眾生,當石頭打到眾生的身體時,就是最終的犯戒。如果沒有打到眾生,還不是徹底犯戒。
日常生活中犯這條戒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隨時保持警惕。
菩薩戒的要求,是每天早、中、晚三次,都要觀察自己的言行,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什麼樣的行為會犯戒?然後再觀察自己有沒有這些行為?每天都要這樣反省。
若能隨時保持警覺,則即使遇到別人打自己,也能做到不還手,因為事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如果平時沒有訓練,當受到別人的欺負時,嗔恨心一生起就往往會控制不住而犯戒。所以平時要養成反躬自省的習慣,這也是佛陀的要求。

6
、不接受他人的道歉
如果有人曾經傷害過自己,事後又感到後悔想道歉時,自己卻一直把以前的仇恨牢記在心,不願接受對方的道歉,就會犯此戒。
1)對境
犯戒對境有下列條件:
第一,對方曾經傷害過自己;
第二,對方真心誠意想道歉。若是表面上假裝願意道歉,或者是在其他人的勸說下答應道歉,但內心還不願意道歉,就不屬於犯戒的對境。
第三,對方是在適當的時間提出道歉,如果自己比較匆忙,或有其他原因而不方便接受對方的道歉,只要自己不是故意和永久拒絕道歉,則拒絕了也不會犯戒。
第四,道歉的方法是合理的。
佛教對道歉和懺悔,都規定了一些標準。如果從佛法或世間的角度來看,對方道歉的方法不合理,則暫時拒絕也不會犯戒。
2)心態
沒有其他原因,就是不願意忍辱、寬容,不願放棄嗔恨心。
3)行為
當對方因後悔而如理如法來道歉時,在內心、語言或身體動作上表示拒絕。
4)結果
當對方知道自己拒絕道歉,或自己決定不接受對方的道歉時,就會犯戒。
所以,即使是自己痛恨的人,只要對方如理如法、一心一意來道歉,就必須接受,否則就是自尋倒楣!
我 曾經多次講過,小乘最重視的是貪心,因為小乘考慮的是自我解脫,如果沒有斷除貪心,就會妨礙自己的修行,所以要斷除貪心。而在大乘佛法中,自私心和嗔恨心 又是最關鍵的打擊物件,是最需要斷除的心態。因為此二者是與菩提心、菩薩戒、慈心、悲心等格格不入的,是菩薩道上最大的障礙,其他諸如貪心、愚癡等等都沒 有自私與嗔恨的危害嚴重,所以一定要斷除。

7
、捨棄或誹謗大乘佛法
最早誹謗大乘佛法的,是印度的小乘論師。
釋 迦牟尼佛傳法,是根據眾生根基而因材施教的。小乘根基者沒有聽過大乘佛法,他們的論師也沒有收集大乘佛法,所以,當他們的後學者在自己的經典中沒有發現大 乘經典時,就誤以為大乘經典是偽經而不是佛法,繼而妄說大乘佛法不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而是龍樹菩薩等人擅自杜撰並傳播的。小乘的有些學者還說,大乘佛 法是印度的婆羅門教,因為大乘佛法中講了法、報、化三身。其中的法身與報身,是常住不滅的。而身體常住不滅,又是婆羅門教的觀點,所以他們認為,大乘佛法 是婆羅門教、印度教而不是佛教。這是最嚴重的謗法,因為它從根本上否定了大乘經典。
其實,雖然大乘佛法所講的報身常住不滅,在字面上和婆羅門教有點兒相似,但其實質內容卻迥然不同。
針對這段歷史,彌勒菩薩、龍樹菩薩等很多菩薩都作了大量的辯白。彌勒菩薩特意在《大乘莊嚴經論》中用一品的篇幅來證明大乘佛法是佛陀所說的佛法;《入菩薩行論智慧品》中也有這方面的辯論。
禪宗的命運也是一樣。達摩祖師當年將禪宗傳到中國的時候,包括梁武帝在內的佛教徒和學者都不接受禪宗。後來經過漫長的歷練,禪宗才慢慢被大家接受。
密宗剛剛傳播的時候,也遇到同樣的問題。顯宗某些論師宣稱:密法是婆羅門的宗教,是印度教,不是佛法。
密 宗的內部也發生過類似的爭論,比如,甯瑪巴所有續部中最關鍵、最重要的《大幻化網》,也曾有很多不知真相的學者說是西藏甯瑪巴的修行人自己編造的,不是印 度翻譯過來的,更不是佛說的,所以不是經典而是論典。這種誤會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很多翻譯家在桑耶寺保存古印度梵文版本的地方,發現了《大幻化網》的梵 文原本,所有的爭論才到此結束。
正是因為佛陀考慮到,從表面上直接去看,密宗的個別用詞有點不易被普通人所接受,所以不能毫無顧忌地公開密宗的內容,而應給大家一個適應的過程。當應機者慢慢瞭解之後就會明白,密宗的實際內容和顯宗經典並不矛盾。
其 實,在很多外道經典,尤其是印度教等東方宗教當中,都能找到很多與佛教相同的地方。不僅是密宗,包括從小乘一切有部到無上密宗的觀點,也能在這些經典中找 到。如果因密宗部分內容和婆羅門教相似,就把密宗歸為婆羅門教,那宣講三轉法輪的如來藏,與二轉法輪的空性的經論,不就都可以歸為外道典籍了?
大堪布菩提薩埵和蓮花生大師剛剛把佛教帶到西藏的時候,菩提薩埵所寫的《中觀莊嚴論釋》的後部,就引用了一大堆外道的經典和名詞——空性、遠離一切戲論、光明等等,如果僅僅把這一段詞句摘錄下來,給任何一個人看,誰都不會辨認出這是外道的論典。不要說一般的居士、修行人、學者,即使是佛教界比較權威的專家級人物也很難看出來。但它的內在含義卻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對這些名詞的解釋與佛教完全不同。
也即是說,雖然外道的有些名詞與佛教相同,但真正解釋其含義的時候,意義完全不同。佛法是博大精深的,沒有經過系統地學習,完整地瞭解,僅僅看 一兩 本書,就很難判斷什麼是偽經,什麼是正經;誰是佛法,誰是外道,否則就會犯錯誤。
麥彭仁波切曾經諄諄告誡這種人說:在沒有確切證據的前提下,千萬不要妄下結論,說哪部經典是偽經。否則就會犯下謗法罪。
1)對境
謗法罪的對境,是整個大乘佛法。
大乘的整體內容,可以歸納為深、廣兩方面。深也即空性,廣是指慈悲心等六波羅密多。只是不接受大乘佛法的某一部分,其他的部分可以接受,則不會犯根本戒。
如果將大乘佛法的深廣兩方面都捨棄,就是全面地捨棄大乘佛法,這才犯根本戒。
2)心態
就是一心一意地想誹謗大乘佛法,不是出於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等其他目的。
3)行為
所謂的誹謗,並不是指那些說大乘經論的某些地方用詞不當等等,而是說大乘佛法不是佛所說等等,這樣的誹謗,已經從根本上否定了大乘佛法,所以是最嚴重的犯戒。
4)結果
當別人聽到或知道自己在誹謗大乘佛法之後,就會犯戒。
一般情況下,我們不容易犯這條戒。因為大家都知道大乘佛法肯定是佛陀親口宣說,並由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結集而成的。

8
、宣講冒充正法的教義
信奉實際上不是正法而冒充正法的教義,並傳播其內容。
1)對境
其一,所說的物件:第一是人類;第二是精神正常;第三是能知言達意。
無論大乘小乘,只要屬於語言上的犯戒,對境基本上要具備這三個條件。
其二:所說的內容,為冒充正法的任何教義。
2)心態
不是出於被迫,而是自己既信奉此教義,又非常樂意地傳播。
3)行為
不僅自己喜歡這些假冒法,而且還故意動員其他人也去學,就會犯此條的根本戒。
如果只是自己喜歡,還沒有動員其他人去學,這個還不算犯根本戒。
受過大乘菩薩戒的人,為了欺騙動員其他人學這些,以佛教的名義傳播,這樣就犯戒了!
4)結果
當對方聽懂傳播者的意思之後,說話者就會犯戒。
以上就是無著菩薩在《菩薩地論》中講的中等根基的八條根本戒。

菩薩戒淺釋(三)

菩薩戒淺釋(三)
(二)中等根基者的學處
中等根基的菩薩戒只有八條,歸納起來是四條。因為八條戒中每兩條戒的動機是一樣的,只是行為有所不同。從動機的角度來說,是四條戒;從行為的角度來說,就是八條戒。
無論任何戒,只有當犯戒對境、心態、行動、結果四個條件完全達到了犯戒的規定標準時,才會是一個完整的犯戒。只要其中一個沒達到,都不算徹底犯戒。
下面分別從這四個方面來講解中等根基的八條菩薩戒的犯戒界限:

1
、為了獲得財物和恭敬,而自我讚歎;2、貶低他人。

(1)
對境
這條戒的對境有兩個:一個是聽話者,另一個是所講內容。
首先,聽話者必須是人類,而不是天人或其他眾生。同時,聽話者還要符合三個條件:第一,精神正常;第二,能理解對方說話的意思;第三,自己能說話,不是聾啞人。
所講的內容,就是自己的功德和他人的過失。無論自己有無功德,他人有無過失,只要在堪為聽話者的人跟前讚歎自己、誹謗他人,就有可能犯戒。如果這些功德和過失不具備,那就還要加一條撒謊、說妄語的罪過。
2)心態
讚歎自己與貶低別人時的心理狀態,稱為心態。
為什麼讚歎自己、貶低別人呢?就是因為貪圖財產、恭敬和服務。如果沒有其他目的,只是像某些世俗人一樣認為金錢、財產很了不起,故而貪戀財產,那就有可能犯戒。
若 是在沒有絲毫自私心的前提下,為了供養三寶,解決窮人的生活問題或捐錢放生,而做一些貪財之事,譬如為了不讓世人把金錢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讓對方 把錢捐給自己用於慈善事業,而適當地讚揚自己的工作,也沒有一點問題。另外,如果某人亂用信徒的錢,也是有果報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阻止對方造惡業而貶 低對方,也不會犯戒。
在 發心上面,菩薩戒和別解脫戒有著很大的差別。比如說,小乘比丘戒規定,比丘不能摸金銀珠寶,更不能接受金銀珠寶。因為佛在世時,還沒有紙幣,所以沒有規定 不能摸紙幣。至今南傳佛教的很多比丘還是這樣,去買東西時,付錢的時候不會親手摸錢,而是把錢包放在櫃檯上,讓賣東西的人自己去拿。雖然他身上還是有錢, 但他自己不會去摸。更保守的做法,是從來不摸錢,也沒有錢。要出國的話,機票由信徒買;住酒店,手續是信徒辦,所以也不需要管錢。
但是大乘佛法規定,如果有人供養金銀珠寶而不接受,就犯了一個支分戒。
為什麼小乘認為接受金銀珠寶是犯戒,而大乘認為不接受是犯戒呢?因為小乘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自己,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作為修行人,如果為自己而擁有太多財物就是過於腐敗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就制定了這樣一個戒律。
寂 天菩薩在《集學論》中講過,作為真正的大乘修行人,其所有的財產,都是為了眾生。同樣的錢,在其他人手中,不一定對眾生有什麼好處;如果在菩薩手中,就可 以產生無窮的利益。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事情多了好還是少了好,關鍵是看動機。如果動機是利益眾生,則事情越多越好;如果是為自己,則越少越好。
為 了眾生的利益,不但可以貪財,而且可以偷盜。比如說,如果一個人快要餓死了,自己也沒有任何食物或錢財,那就可以去偷有錢人的食物或錢財,只要自己沒有享 用,全部用於佈施,佛陀也是允許的,一點也不會犯戒。雖然偷東西被人發現會損害自己的名譽,但也不考慮自己的名譽是否會受到損害,只是一心一意地為了利益 他眾而不顧一切,這不但不是犯戒,而且是真正的菩薩行為。
貪 圖他人的恭敬也要看情況。如果是為了度化某些眾生,讓他們在某些場合看到自己受人恭敬,從而推測自己一定有什麼特別的功德,繼而願意聽從、跟隨自己學佛, 在這種發心的前提下追求恭敬也沒有什麼。如果只像某些世俗官員或古代國王的想法那樣,為了達到自己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目的,而去接受他人的恭敬,就有可 能會犯戒。
3)行動
說讚歎自己、貶低他人的話,就會犯戒。
從行為的角度來說,這條戒可分為兩條,讚揚自己是一條戒,貶低他人又是一條。只要違犯其中一條就會犯戒。
這 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時常容易發生的問題。大家務必謹慎!我們通常認為守居士戒難,但別解脫戒的殺生物件,並不是指所有的生命,而只是殺人等等,所以並不是很 難守。守持菩薩戒的難度比別解脫戒大一些,到了密乘戒,那就更難了。戒律的層次不一樣,難度也會逐步提升,功德也隨之而增長。但如果有決心、有毅力,守持 這些戒條也不是無法做到的。
另外,以書面的方式自贊毀他,效果也應該一樣。
比如說,寫一個宣傳自己的傳單或所謂的傳記,倘若動機不良,就會失壞菩薩戒。
不過,讓大家可以緩口氣的是,在佛經的戒條細則當中,貪圖旁邊還有嚴重的字眼。也就是說,只有嚴重地貪財、貪他人的恭敬,才會犯戒,不嚴重就不會犯戒,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對菩薩戒望而生畏。
4)結果
當對方聽懂或看懂自己的意思以後,就會犯戒。
如果是在聾啞人跟前說這些話,即使以為對方能聽懂,但因為對方沒有聽懂,其中一個條件不具備,就沒有犯戒。但如果說話的物件,是一個解言知語的正常人,能理解自己在說什麼,並且也理解了,那就會犯戒。
這條戒如果分成兩條,則在對境、心態、結果上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在行動上有所不同:一個是讚歎自己,另一個是貶低他人。在八條戒中,這是第一條戒和第二條戒;如果分成四條戒,則是第一條戒。

3
、以吝嗇心拒絕財佈施;4、以吝嗇心拒絕法佈施。
1)對境
此戒條的對境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對方確實需要得到財佈施和法佈施;第二,如果自己拒絕佈施,對方在其他地方獲得法和財產的可能性非常小,至少目前沒有人給他做類似的佈施;第三,對方一心一意求財和法,並沒有其他目的和想法,只是為了修法或獲得一點食物和錢財。
針對這樣的對境,如果不給錢或不傳法,就有可能犯戒。
不過,現在要錢的人有很多種類,目的和手段也各不相同——有真需要錢的,也有不那麼急需的。假如明知對方並非因為窮困,只是出於貪婪而乞討,實際上根本不需要自己佈施,或輕而易舉地就可以從其他管道得到錢財,則拒絕也不會犯戒。
另外,在別人要求傳法時,如果知道對方祈求傳法懷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認為自己給對方傳法沒有任何必要,則不傳也不會犯戒。
以上兩種人,都不是犯戒的對境。
還有,如果對方索要的東西,是武器、毒品等不但對對方沒有利益,還會傷害其本人或其他人的東西,則拒絕也不會犯戒。
另外,只有在被索求者擁有對方所求之法或財物,並且不願佈施的時候才有可能犯戒。假使前面講的條件都具備了,但自己都身無分文,或根本不懂法,那不給錢或不傳法也不會犯戒。
佛陀特別強調過:犯戒的界限,是能做、應該做的事情不做。如果不能做、沒有能力做的事情,則不做也不會犯戒。任何戒律的制定,都不會強人所難,讓守戒者在無從選擇的情況下被迫犯戒。
2)心態
沒有任何其他原因,只是因為吝嗇而捨不得佈施,就會犯戒。
如果認為:我把錢給他,他就會去幹壞事,那樣對他的今生來世都有傷害。在這種情況下不佈施也不會犯戒。
傳法也是一樣。
如果認為:這個法傳給他,對他沒有什麼意義和好處。
或者考慮到:我給他講了兩句之後,他就會到處炫耀說:我是某某的關門弟子誰的法衣傳給我了等等,雖然只有過去的禪宗才有傳法衣的傳統,藏傳佛教從來沒有這樣的說法,但對方為了自己的目的,仍然有可能會自我吹噓,則拒絕也理所當然。
現在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某金剛上師的鈴杵傳給誰了,言下之意是說:這個上師的法脈交給他了,他有資格到各地傳法了。
在這些方面,我們還是要頭腦清醒一點,聰明一點。一方面,居士的信心都很強。從信心的角度來說,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缺乏智慧的信心也會導致一些問題,甚至有時候會變成迷信。所以,我們要有邏輯思維的能力,合理合法地選擇,才是真正的學法。
對於那些不是為了修行,也不是為了利益眾生,只是想去騙錢,達到私人目的的人,即使拒絕傳法,也不會犯戒。
但如果不傳法的原因,是因為吝嗇,那就會犯戒。
依照世俗人的做法,有些傳統上的藥物配方、手工技巧,是不會傳給外人的,即使要傳,也是傳給自己的兒子、孫子等等。這種情況藏漢各地都有。
如果掌握這門手藝的人受了菩薩戒,在別人前來學技術的時候,他心裏想的是:我不傳給他,這個竅訣就只有我一個人獨自擁有;只要我一傳出去,我的獨門手藝就不再罕見稀有,也不會有什麼價值,因為別人也會了,我可不願意傳給他!這樣就有可能犯戒。
3)行動
只是拒絕、不傳,就會犯戒。不一定要說我不給你傳我沒有錢佈施
戒律規定,該做的沒有做,或不該做的做了,都稱為行動。
4)結果
求法的人來了,自己最終沒有傳;或有人來討要錢財,自己也沒有給,就是最終結果。
雖然在此之前,當事人一直在朝著犯戒的方向發展,但還不算徹底犯戒。只有結果出現之後,才算是徹底犯戒,其他戒律也是這樣。
從行動來分,這條戒律也可以分成兩條:第一條,是拒絕財佈施;另一條,是拒絕法佈施。按四條戒來算,這是第二條戒;按八條戒來說,這就是第三和第四條戒。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些情況。即使目前我們還沒有受菩薩戒,還不需要為此操心,但總有一天我們還是會受菩薩戒,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就算沒有菩薩戒,違犯這些戒條的規定也是不對的,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罪業,所以一定要注意。
將此身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菩薩戒淺釋(二)

菩薩戒淺釋(二)
(六)生起願菩提心的因素
那麼,怎樣才能生起願菩提心呢?
佛經裏主要講了五個因素:
第 一,是依止大乘善知識,這是最關鍵的。沒有大乘善知識的引導,我們不可能在根本沒有聽過大乘佛法的情況下主動發菩提心,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裏沒 有菩提心方面的教育。我們的文化,都是圍繞著吃、喝、玩、樂,是以自私為中心而建立的。在大乘善知識的帶動下,我們才能發菩提心,走上真正的菩提道。否 則,僅憑自己的力量,很難走上大乘之道。
第二,是菩薩種姓。本來,每個眾生——包括昆蟲之類的小生命,都有佛性如來藏,但這個佛性要變成菩薩種姓,並進一步成熟,就需要前世的因緣和善根,以及大乘善知識的引導。否則,菩薩種姓就不會成熟。
以什麼標誌去衡量菩薩種姓成熟沒有呢?
菩薩的種姓有兩種:一種是智慧的種姓,另外一種是慈悲的種姓。
《入中論》裏講過,對空性有特別的興趣,一聽到大乘佛法裏面的空性、大中觀、光明,不但能理解、不排斥,還會非常激動——汗毛豎立,眼淚直流,有這樣的標誌,就說明大乘智慧的種姓成熟了。
在聽到菩提心、利益眾生、放棄自私等大乘佛法的關鍵字句,與大菩薩們的高尚行為時,激動萬分——涕淚四流、心潮澎湃,就說明慈悲心的種姓成熟了。
此處所講的種姓成熟,不是指生起真正的菩提心,故而還算不上是真正的菩薩,但已經離菩提心或者菩薩很近了。就好比早晨太陽還沒有出來時,僅能看到東邊的曙光,但還不能看到光芒四射的太陽一樣。
我們可以自我衡量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僅僅一、兩次不算,倘若經常如此,就可以證明自己的大乘種姓成熟了。
如果對空性和利益眾生沒什麼特別的感受——麻木不仁、充耳不聞,則大乘種姓成熟的曙光都沒有出現,離生起菩提心還有比較遙遠的距離。這就需要精進努力地積累資糧、懺悔罪障,否則就很難成熟大乘種姓。
慈悲種姓成熟的人聽了世俗菩提心方面的法,然後再去修,就很容易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智慧種姓成熟的人聽了空性法門,並遵照修持,至少不久就可以初步證悟。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種姓成熟的標誌,就要趁熱打鐵、再接再厲,爭取早日證悟,生起真正的慈悲心與菩提心。
很 多人在修行或做其他事情時,經常會諮詢空行母、瑜伽師,自己該如何行事。我們不需要去問,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釋迦牟尼佛都說得清清楚楚。雖然該做的 不一定都能做到,不該做的未必都能放下,但這只是自己的問題,在這些關鍵問題上,沒有必要去問誰,任何一個空行母、瑜伽師,都不可能超越釋迦牟尼佛的智 慧。如果有了種姓成熟的標誌,不用問誰,自己肯定已經與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僅有一步之遙,只需乘勝追擊就可以成功了;如果沒有發現這些標誌,就算空行母、瑜伽師說你明天成佛也沒有用。
修行的問題,一定要用佛經——佛的智慧、佛的教導來衡量、印證與判斷。《大藏經》裏那麼多的經論,就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第三個因素,是資糧。
任何一個在大乘發心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善事,無論是在聞思修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叫做資糧。資糧包括前世所修的資糧與今生所修的資糧兩種。依靠資糧的力量,我們才有可能生起菩提心。
第四個因素,廣聞大乘佛法。
很 多人聽過《入菩薩行論》和《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兩部論典都是非常關鍵的大乘論典。《入行論》從頭到尾一直強調的都是菩提心,《廣論》雖然不是自始至終都 講菩提心,但有相當一部分內容也是講菩提心的。學了這兩部論典,對大乘佛法的全貌應該會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用於指導實修,也是足夠的了。
如果想進一步學習,也可以看看大藏經裏的其他大乘經論。
第五個因素,就是修行——反反復複地修持與菩提心有關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這樣獲得的菩提心會非常穩定。
在五個條件都具備的前提下,生起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不是很難。在沒有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之前,受菩薩戒只能積累一些善根,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所以一定要設法儘早讓自己生起菩提心。
(七)三種菩薩戒
菩薩戒可以歸納為三種,在三種菩薩戒裏面,包含了所有大乘佛法的修持。
第一種菩薩戒,叫做禁惡行戒,也即禁止、斷除違背菩薩戒行為的戒。小乘別解脫戒就包含在這條戒當中。
大 乘同樣也有別解脫戒,它與小乘別解脫戒的差別,主要在於發心。小乘行人僅僅是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受戒,其最後要達到的目標,是自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大乘行 人不僅要有出離心,還要有菩提心,在菩提心的基礎上不盜、不殺、不妄語等等。最後達到的目標,是成佛並圓滿地利益眾生。
大乘和小乘在出家的戒律方面也有一些區別,小乘出家人在具備所有犯戒條件的情況下犯了根本戒,是不能恢復的,至少今生不能恢復。大乘佛法規定:如果有不造作的菩提心,不但在家人的戒律可以恢復,而且出家人的戒律也可以恢復。
這是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在別解脫戒方面的差別。
藏傳佛教不管是受在家還是出家的別解脫戒,本身儀軌中都有發菩提心的內容,所以這些受戒儀軌屬於大乘受戒儀軌,但倘若受戒者自己沒有發心,僅僅念儀軌還是沒有用。
另 外,禁止惡行戒中還包含了菩薩不共的戒律。比如,從文殊菩薩傳到龍樹菩薩,再從龍樹菩薩傳到寂天菩薩等等的,名義上有十八條,實際上有十四條的禁止惡行 戒;或者從彌勒菩薩傳到印度的無著菩薩,然後從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阿底峽尊者再傳到西藏的四條根本戒,這些都叫做禁止惡行戒。
第二種菩薩戒,叫做攝受善法戒,也即廣行善法戒——為了成佛而廣行菩薩道的戒條。
這條戒律主要是指自己的聞思修。在菩提心的基礎上修任何法,做任何善事,都屬於這條戒。
第三種菩薩戒,叫饒益眾生戒。主要指的是利益眾生,而不是自己的成就。
三條戒的順序安排,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剛開始學佛時,首先要放棄惡行——殺、盜、淫、妄、酒等等。如果不放棄,仍然肆無忌憚地行持與菩提心嚴重違背的殺、盜、淫、妄,就無法發菩提心!在斷除惡行以後,我們的行為會規範一些,所以第一個要放下的,就是殺、盜、淫、妄等惡行。
當我們把粗大的惡行放下以後,是不是就足夠了呢?不是。在戒除惡行的基礎上,還要廣行菩薩道,特別是聞、思、修。通過聞思修來提高自己的覺悟境界以後,才能更好地利益眾生。
以前的修行人都認為,普通修行人先不要急著講經說法,而是選擇一個比較適應的環境自己修行。在菩提心、證悟空性方面都有一定力量的時候,才可以去利益眾生。
關於講經說法,佛經上也講過:在市場或其他場合看到魚、鳥等很多眾生的時候,給他們念緣起咒與緣起咒翻譯以後的意思: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或者在山上修行的時候,觀想周圍的每一棵植物——花、草、樹木等等跟自己一起念緣起咒,然後回向一切眾生。在這個偈頌裏面,包含了整個佛法的戒、定、慧三學。念誦緣起咒,也可以算作法佈施,普通人的法佈施就是這樣。
在 修行次第上,佛陀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自己沒有成就的人,不能使眾生成就;自己沒有解脫的人,不能使他人解脫;自己沒有斷除煩惱的人,不能使他人斷除煩 惱,這是一個原則。雖然最終的目的,是利益眾生、度化眾生,但要達到這個目的,也需要一個過程。即使今天發了菩提心,明天也不一定能利益眾生,畢竟自己還 沒有利益眾生的能力。如果現在去利益眾生,雖然發心很好,但因為沒有能力,所以一遇到困難就不但會望而生畏,反而有可能退失菩提心,從而導致修行上的嚴重 障礙,所以佛不讚歎過早利益眾生。所以,我們目前的首要工作,是提高自己利益眾生的能力,故而要攝受善法。
世間人卻與此相反,從來不想想怎麼提升自己利益眾生的能力,而是整日琢磨著:我的電腦要升級;我的職位要提升;我要賣掉舊車,換一輛新的高級轎車;我房子太小、太舊、環境太差,我要買一套新房子,始終考慮的,都是身外之物的升級。
佛陀教育我們,身外之物升級不升級並非事關重大,最重要的,是要給自己的身心兩方面升級。
怎麼升級呢?首先學習升級的方法,這叫做聞思。聞思好了以後,就去修行,修行就是給自己的身心升級。當有力量面對普通人不容易面對的問題時,就可以適當地利益眾生。真正利益眾生的標準,是證到初地的時候。
修 學菩薩道,受持菩薩戒一般是不能公開的,因為現在的人都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當他們知道菩薩不圖回報地放下自私去利益眾生的行為時,不但不能理解,甚至還 會產生反感,繼而誹謗、攻擊。菩薩道是很偉大的法門,對菩薩道產生反感或誹謗的人必定會墮地獄,所以菩薩戒、菩薩的學處一般不能公開。
我認為,在現在這樣的社會,菩薩的學處更不能公開。比如,假如一個單位有一個人發了菩提心,而其他人都不發菩提心,一旦他公開自己的發心,別人就會覺得他與大家格格不入,繼而因成見而形成衝突,所以,在外表上,我們還是要隨順世間。
在 隨順世間方面,佛陀也會示現一些方便:本來佛陀早已抵達不受衣食控制的境界了,但他表面上仍然會像常人一樣吃東西、穿衣服,生病的時候還要吃藥等等,這樣 世間人就會對佛產生一種親切感,認為釋迦牟尼佛也是人,離我們很近,他可以做到的事,我們也應該可以做到。這樣大家就會主動隨學佛陀。
如果釋迦牟尼佛的表現像神仙一樣超凡脫俗,大家都會覺得:佛陀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他的境界太讓人望塵莫及了,我們凡夫是做不到的,從而拉開了佛陀與眾生的距離。很多人在佛法上不努力,也與這些原因有關。
所以,在不恰當的場合或者有必要的時候,該保密的還是要保密,該隨順別人的還是要隨順。不過,如果感覺對方有可能接受,甚至有可能學佛,在同事、同學之間講一些佛教道理,宣說一點佛的偉大思想也未嘗不可。公開還是不公開,要視實際情況而定。
饒益眾生戒為什麼要放到最後呢?雖然這是菩薩修行的唯一目標,但實際上還是要到修行有一定成就的時候,才能真正利益眾生,在此之前雖然有想法,但能力還很欠缺。
全 世界六十多億人中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到毫不利已,專門利人呢?能在利己的同時利益一部分人,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不要說利益所有的人甚而所有的生命。與所有的 生命數量相比,人類所占的比例是極其微小的。僅僅想利益全人類,都是難乎其難的,要想利益所有的生命,更是普通凡夫無法企及的境界了。
要承擔這麼偉大的事業,一定要首先提升自己,所以佛陀就把饒益眾生戒放在了最後。
作 為非專業的外行去看佛經,就很難領悟其中的次第。比如,為什麼六度中佈施在最前面,持戒在後,智慧在最後?這些順序不是隨便制定的,其中都蘊含了很深的意 義。只有真正的善知識講解以後,我們才會明白。這三種戒律的順序規定,就是基於這樣的理由,我們修行的時候,就要按照次第來修。
二、細說菩薩戒
菩薩戒分三個層次,分別是針對利根、中根和鈍根修學者的。
第一種,是龍樹菩薩所說的戒律。這種戒名義上有十八條,實際上是十四條。在此基礎上加上不舍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條戒後,名義上就成了二十條戒,其實是十四條戒加上最後兩條,一共十六條戒。
第二種,是無著菩薩所說的戒律。從動機或發心的角度來說,只有四條戒;但從行動的角度來說,還是可以分成八條戒。雖然中根者的戒條比上等根基的少一些,但受持起來也不一定很容易。
雖然二十條戒和八條戒在戒目的條數上有所不同,但實際上二十條戒也可以歸納在八條戒中。
第三種,是下等根基者的戒律。只受持願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發誓成佛的決心。
在沒有受戒之前,首先要瞭解每一個戒條。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受那種戒。
這些戒律都是佛制定的,只有以佛經為證據,才能確定是否會犯戒。除了佛以外,任何人都沒有資格修改或制定戒律。在《集學論》、《入行論》等論典中,收集了大量菩薩戒方面的教證,如果想廣泛、完整地瞭解菩薩戒,就要學習這些論著。此處由於篇幅有限,我們暫時不引用佛經教證。
(一)下等根基者的學處
首先,下等根基的戒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要有堅定不移的度化一切眾生的念頭。這個念頭來源於真正的慈悲心。第二,為了利益眾生,自己一定要成佛。成佛以後,才能給所有眾生指一條解脫之路,並最終讓他們獲得解脫而成佛。這兩個決心必須是不造作的。
有了願菩提心以後,無論吃飯、上班或做其他事,都要儘量再三思維,不能忘失菩提心。每天都要把修菩提心的善根供養諸佛菩薩,並祈請諸佛菩薩把自己供養的善根回向眾生,同時發願:但願以此善根的力量,能讓所有眾生早日成佛,往生極樂世界等等。
這個學處的緣起,是一位國王。這位國王經常被俗事纏身,可謂日理萬機,實在無法受持太多的戒條。釋迦牟尼佛告訴他:雖然你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平時非常忙碌,但你也可以學一條學處——只要你時刻修願菩提心,隨喜諸佛菩薩的所有功德,將隨喜的善根供養給佛菩薩及聲聞緣覺,祈請佛菩薩將此善根回向一切眾生,僅僅依靠這條戒,也可以圓滿成佛的資糧!
現在很多人雖然不是國王,但也像國王一樣忙碌。所以也可以這樣先受一條戒,有進步以後,再受其他戒。
儘管相對而言,願菩提心發起來比較容易,釋迦牟尼佛也說這是最簡單的,但對我們來說也並非易事,要真正發起不造作的願菩提心,還是需要通過依止大乘善知識聞思修行,積累眾多資糧才行。
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克服一切困難做到這一點。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就根本沒有辦法進入大乘佛門。倘若此生沒有機會進入大乘佛門,什麼時候才有這樣的機會呢?一萬年、十萬年、百萬年、千萬年之後有沒有都很難說。所以今生至少要打一個基礎——能夠證得初地或者成佛當然是最理想的,退而求其次,至少也要生起願、行菩提心。否則問題就非常嚴峻了。
我 們不能忘記,一切都是無常的。如果在了知菩提心的利益之後,卻一拖再拖、死不著急,總念叨著手頭永遠處理不完的雜事。總想著現在還不著急,等事情處理完以 後,再修菩提心也為時不晚,那就是無常沒有修好的標誌。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修菩提心、受菩薩戒、行菩薩道的機會。
說 實在話,在家人完全沒有錢財,生活會很困難,但這也不是大問題,最基本的生活怎麼都能湊合。最大的悲哀,是沒有慈悲心和智慧。雖然錢與權暫時可以解決一些 眾生短暫的痛苦,比如放生、佈施等等,但用錢財給他眾帶來的幸福也是微不足道的,在最關鍵的問題上,錢是無能為力的。只有智慧和慈悲心給自他雙方帶來的幸 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永久的幸福。
無論千萬富翁還是國家元首,假如缺乏了慈悲心、菩提心和智慧,不但沒有下一世的成就,連今生的錢財也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幸福。我們經常會在電影、電視與報紙的新聞裏看到這方面的報導,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修行材料。
我們不能因為經書上說是這樣,就認定是這樣。經書上說的當然很重要,但最關鍵的,是要在現實生活中收集修行材料,這個力量才是最大的。
所以我們務必要往這方面努力,聽聞大乘佛法,然後投入地修行!否則我們永遠都不會成就。除了佛菩薩的化身以外,普通人都有很嚴重的毛病——煩惱、自私、我執。世上所有不好的事情,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在內,都是自私心導致的。如果沒有清除自私心,以後的世界會更可怕!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讓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佛法,但我們自己必須接受。接受並不是僅僅相信與不排斥,而是要修行,把佛宣說的智慧與慈悲融合在我們心裏。如果不修行,就不能解決任何煩惱。

菩薩戒淺釋(一)

菩薩戒淺釋(一)(慈誠羅珠堪布)
一、總義
(一)學受菩薩戒的重要性
在貪心熾盛、私念猖獗的這個世界,人人都為自己打算,甚至親戚朋友、兄弟姐妹之間,也是爾虞我詐、互相算計——錯誤的價值觀已經把所有的人情、品德、信仰等棄若敝履,而把金錢奉若神靈了。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放棄自私去奉獻,如理如法地受持菩薩戒是非常難的。
正 因為如此,所以佛經中會說,在其他佛刹中多世累劫積累資糧的功德,也沒有在娑婆世界裏受持戒律的功德大。因為像極樂世界那樣的佛刹,眾生的煩惱十分微弱, 面對的誘惑也少之又少,在這樣清淨的佛刹裏持戒,就不是很困難,但在娑婆世界這樣的環境中就大不相同了。雖然只受 一兩 條居士戒,比如不殺生、不妄語、不飲酒等等還問題不大,絕大多數人也能做到,在持戒的過程中,也不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或太大的衝突,但菩提心、菩薩戒的出發 點,是放棄自私去奉獻,這就非常難了。
但人生是很短暫的,在這短暫的時間裏,如果只是以物質享受方面的幸福為目標,絲毫不考慮他眾與來世,那就跟畜生沒有差別。為了名利而付出一生所有的代價,其收穫卻微乎其微,這是多麼愚蠢與悲慘的結局啊!
事實就是如此,世間人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在佛菩薩看來,簡直不值一提。就像從大人的角度去看幼兒的遊戲,會覺得天真幼稚、毫無意義一樣。不要說佛菩薩,就是修行層次比我們稍高一點的人,也不會把我們孜孜追求的東西看得多麼了不起。
思想層次不同,看問題的視角也大不一樣。從解脫或修行的角度來說,我們目前尚處於最低層,所以對問題的認識也是錯誤而片面的。隨著境界的逐步提升,看問題的清醒程度也會相應提高,最後只有佛菩薩才是最正確的——他們認為有意義的,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他們認為沒有意義的,就不值得去下功夫。
雖然凡夫還不能完全按照菩提心的要求去做,但誰也看得出它是非常偉大,值得花費精力而為之奮鬥的。《入行論》雲:佛于多劫深思維,見此覺心最饒益,無量眾生依于此,順利能獲最勝樂。三世諸佛反復研究以後,發現菩提心對眾生最有利。我們跟著佛的教導去修,就絕不會有任何錯誤。
發起菩提心、受持菩薩戒,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佛經中也講過,只要有菩提心或菩薩戒,修行或解脫道路上最大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受菩薩戒。
當然,在家人不可能完全脫離世間生活,適當地發展自己的事業和工作是需要的,但我們一定要清楚,世俗享受不是我們的生存目標。我們的追求目標,是菩提心——成佛並利益眾生。成佛實際上是一種方法,就像電腦升級以後,可以更好地工作一樣,成佛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利益眾生。假如沒有菩提心,建立在菩提心基礎上的所有事情——包括成佛在內——都無法成功。
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如果還是沒有菩提心、菩薩戒,這一生就白活了,來之不易的人身也就空耗了,那是非常可惜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在修行體會方面始終是一片空白,大乘種性成熟的標誌一直沒有生起,而我們很多人的人生的五分之三或四都已經過了,剩下來的五分之二或一也會很快飛馳而去。
在釋迦佛圓寂的時候,在場的阿羅漢因為了知輪回的真相,所以都沒有哭。只有阿難因為沒有證悟阿羅漢果位,所以悲痛欲絕、號啕大哭。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我很早以前就給你們說過,所有我們認為最珍貴、最心愛的,都終將失去。
這句話提醒我們——圓滿的人生、修行的機會,也即佛陀說的最珍貴、最美麗的東西,都是會失去的。
儘管我們的物質生活不一定都很完美,但從修行的角度來說,能值遇大乘佛法,有修菩提心的機會,就是非常完美的生命。但這個完美的生命也會失去,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要重視菩提心。
現在很多人在怎樣掙錢、工作、發展事業方面,都有一整套的打算,但怎樣提升自己的慈悲心和智慧,卻茫然無措。
要 知道,去廟裏拜佛、燒香,並不是真正的學佛,而只是供佛。如果動機純正、發心清淨,則像某些宗教那樣拿錢去幫助窮人、照顧病人、救濟災民,也只是佛教中的 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佛教最重要的內容,是自利利他。除了修證以外,金錢、名利、地位都不能徹底地自利利他,所以,凡是佛教徒,都要重視修行。受持菩薩 戒,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佛經講過,沒有戒律,就不會有禪定;沒有禪定,就不會有無我的智慧;沒有無我的智慧,就不能斷除煩惱。戒、定、慧之間,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其中缺少了一個因,就不會有後面的果,所以受菩薩戒很重要。
很多居士喜歡供護法、修本尊,幾乎沒有一個人不問:我的本尊是哪個?但我認為,修本尊現在還不是很重要,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即使修本尊,本尊也不會理我們,修了也是白修,沒有什麼意思。
修 護法也是一樣,在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前提下修世間護法,或許可以得到一些臨時、短暫的幫助。比如事業順利、生意興隆等等,但世間護法卻無法讓我們得解 脫。至於出世間的護法,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根本沒有辦法修。因為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所修所做的一切都是世間法,出世間的護法不喜歡我們修世間 法,所以不會幫助我們。
只有當出離心和菩提心修好以後,想修什麼法都很容易,而且都會成為解脫之因。
但如果受了菩薩戒,卻對菩薩戒的學處一無所知,就有可能今天受戒明天犯戒,所以,瞭解菩薩戒的大概內容,也是很重要的!
(二)傳戒者的要求
傳 戒的善知識需要具備三個條件。首先,就像傳授別解脫戒的人必須具備其所傳授的戒體一樣,傳授菩薩戒者也一定要有菩薩戒;第二,通達大乘佛法;第三,傳戒過 程中,能聽懂傳授菩薩戒儀軌中相關問答的詞句內容,能如實表達儀軌的詞義。這是傳戒者的基本要求。第一次受戒時,應該在具有上述條件的善知識面前受。
但也不是只要有願菩提心,就可以在其座前受菩薩戒。不行六度,對度化眾生不是很積極、很投入的人,即使有願菩提心,也不能當作受菩薩戒的善知識。
宗 喀巴大師也說過,他十分感謝釋迦牟尼佛允許後人在佛像前或者觀想佛菩薩來受菩薩戒。因為找一個真正有菩提心的大乘善知識很難,雖然在知識方面,精通佛教三 藏十二部的人很少,但比較聰明的人學上七年八年也可以懂得一部分,所以不是很難。從漢地三步一磕、五步一拜地到五臺山、拉薩也不是很難。但有真實無偽的菩 提心很難,即使有,那些善知識也不會向別人表示自己有菩提心。如果佛陀一定要我們在真正的大乘善知識面前受戒,那就算我們的菩提心發起來了,也很難得戒。 所以建議你們先在佛像前觀想受戒。
(三)受戒者的要求
菩薩戒不同于別解脫戒,別解脫戒只有人可以受持,人以外的眾生,則不能得到別解脫戒的戒體;而菩薩戒在受戒者種類方面沒有什麼限制,只要對大乘佛法有信心,具有菩提心,願意受菩薩戒,任何眾生都可以受。
關於受菩薩戒,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的傳承與戒條有些不同。按照無著菩薩的要求,只有在別解脫戒的基礎上,才能受菩薩戒;而龍樹菩薩的傳承卻沒有這樣的要求。
但無論如何,二者的實質內容是一樣的。無著菩薩所說的別解脫戒的意思,不一定是指別解脫戒的真實戒體,而是說必須按照別解脫戒的要求去做——斷除殺、盜、淫、妄、酒等等。如果一條戒都不能守,而隨意殺人、偷盜,就沒有辦法受持菩薩戒。所以,在受菩薩戒之前如果有居士戒,那就很完整;即使沒有受居士戒,也不成問題,因為受菩薩戒的時候,同樣也受了不殺生、不偷盜等戒條,所以沒有太大差別。
最理想的次第,是先受居士戒;然後精進修持菩提心,在自認自己有菩提心時,再受持菩薩戒;在菩薩戒的基礎上,再受持密宗誓言——灌頂。
(四)受戒方法
依照龍樹菩薩的傳承,菩薩戒的受戒方法有三種。
第一種,是在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善知識座前受持。
第二種,是在加持力不同尋常的佛像前受持。
雖然每尊佛像都有加持,但加持力卻千差萬別。比如拉薩大昭寺的釋迦牟尼佛像,就有著無與倫比的加持力。除此以外,很多古老的寺廟裏面,也藏有真身舍利。供養佛舍利和真佛的功德完全等同,在佛的真身舍利前發願,與在佛的真身座前發願也是一樣的。
第三種,在沒有善知識與佛像的情況下,根基比較好、善根比較成熟的人,可以觀想諸如皈依境之類的三寶福田而受持。
無著大師的菩薩戒比較嚴格,他說:如果實在找不到上師;或是在尋找善知識的路途當中有生命危險,或是在路途當中有可能犯其他的根本戒,就可以在家裏觀想受戒。除此以外,還是要在善知識面前受持。
在《慧燈之光》裏面,有《自受菩薩戒的方法》。在《喇榮課頌集》裏面,也刊錄了受持菩薩戒的念誦儀軌。依照後兩種方式受戒的人,可以按此儀軌念頌。
請注意,佛陀沒有開許可以選擇受持同層次菩薩戒中的戒條,比如在中等根基的四條戒裏,只受持其中的兩條,其他的不受,而只能在上等根基、中等根基、下等根基三種戒律當中選擇。如果選了其中某一層次的戒體,就必須守持該層次的所有戒條。
(五)受持菩薩戒的基礎——菩提心
很多佛教徒會說自己學的是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的基礎,是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不叫大乘佛法。要發菩提心,就要守菩薩戒。沒有菩薩戒的戒體,菩薩的修法、智慧、基礎就不存在,所以,大乘行人不僅要發菩提心,還要受菩薩戒。
漢地有三壇大戒的儀軌——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都一起傳授。以這種方式受菩薩戒非常好,但有兩種人卻不能得到菩薩戒的戒體。第一種,是只發願菩提心——為度化一切眾生而發誓成佛,卻不想行持菩薩學處——佈施、忍辱等六度的人;第二種,是連願菩提心都沒有,也即根本沒有發菩提心的人。
請注意,菩提心跟菩薩戒是有一定差別的,願菩提心和願菩提心的戒體不一樣;行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體也不一樣。願、行菩提心,只是在心裏發心而已,是菩提心,但還沒有形成戒體。把它們轉變成戒體以後,就叫做菩薩戒。
願菩提心,是受持菩薩戒的最低要求。在沒有受菩薩戒之前,一定要有菩提心,僅僅瞭解菩提心還不夠,還要有一定的修行,在修持了慈心、悲心等菩提心方面的修法之後,才可以受三壇大戒中的菩薩戒。
比如,在沒有出離心的前提下,受居士五戒等別解脫戒,也不能得到真正的戒體,而只能得到一種屬於世間法的戒體。只有具備了出離心,所受之戒才能成為別解脫戒。同樣,在沒有願菩提心或沒有修菩提心的情況下受戒,雖然屬於一種善法,也有一些善根——從此斷除菩薩戒的違品當然很好,但這還不算是大乘菩提心,所以即使受戒,也只是一個形式,而不能得到戒體。因為菩薩戒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之上,沒有菩提心的基礎,就不可能得到菩薩戒。就算到釋迦牟尼佛或觀世音菩薩座前受戒,也不會得戒。
由於缺乏佛法方面的關鍵知識,我們往往會作出自以為是正法,而實際上卻不如法的行為。比如,在沒有出離心的情況下受居士戒,自以為得到了別解脫戒,實際上卻沒有;在沒有發菩提心的前提下受菩薩戒,自以為得了菩薩戒,實際上也沒有等等。
誰 都知道,做工作上的事情,也要講究次第或順序,如果違背了這一原則,就連很簡單的世間法也做不成。佛法尤其如此。既然佛菩薩給我們制定了修行次第,修行的 時候,就要按照佛菩薩的要求去修。如果不依照次第,我們的修行也不能成為正法。所以,我們不必急著受菩薩戒,而應先修菩提心。

以往生的四個條件對照自己的相續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脫離痛苦的方法,但是對我們這些末法時期的眾生來說,淨土法和大圓滿法是最殊勝的。要學其他複雜的法門,修其他複雜的儀軌,沒有太多時間,因為我們的生命本來就非常短暫,違緣、障礙也非常多,所以很難成就。而這兩個法門都是靠信心成就的,修起來非常便捷。
大圓滿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淨土法是臨終往生的方法。臨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要具足條件,也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裏講的往生四因。若是沒有具備這四個條件,臨終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第一個是明觀福田。觀想西方極樂世界,觀想阿彌陀佛,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
第二個是積資淨障,積累資糧和淨除罪業。業障沒有淨除,資糧沒有具足,到時候很難往生。積累資糧、淨除障礙有很多方法,顯宗裏主要講的七支供。《普賢行願品》裏有七支供的修法。
要 盡心盡力地去積資淨障。積累資糧,淨除罪業,多做善事,處處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知錯、認錯、改錯叫懺悔;處處承認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錯誤,改變自己 不好的串習,這叫懺悔。修行一定要以佛法來對照自己。修行的過程就是懺悔的過程,懺悔的過程就是知錯改錯的過程。一個人若是不承認錯誤,不改正錯誤,永遠 都不會進步。
傲慢是成就最大的障礙。傲慢的作用就是不讓你發現自己的缺點、毛病和錯誤,不讓你看到對方的優點、長處和功德。這樣你永遠改不掉自己的缺點、毛病和錯誤,永遠學不到他人的優點、長處和功德,這樣就障礙了你的成就。
什 麼叫積福?處處做好事,結善緣,種善根。無論是在壇城、在道場,還是在家、在單位,都要多做善事,多佈施。佈施就是付出、忍讓,能忍能讓就是菩薩道。什麼 都儘量讓給別人,包括在公共汽車上把自己的座位讓給別人,也是佈施。我們也經常講忍辱。其實不僅要忍侮辱,還要忍一切。
第 三個是發菩提心。淨土法和大圓滿法都屬於大乘佛法,發菩提心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如果沒有發菩提心,你所修的法再高深,也不是大乘佛法。我們無論是求往 生,還是求佛果,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眾生。為解脫而修行,不是大乘行者;為成佛而修行,也不是大乘行者。那什麼是大乘行者呢?為眾生修行才是大乘行 者。解脫是為了眾生,成佛也是為了眾生,不是為自己。
現在很多人念佛,卻沒有發菩提心,都是為自己。輪回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再也不回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了逃避現實,逃脫輪回,不是為了自己有神通,也不是為了自己有圓滿的智慧,而是為了成佛以後回來度化眾生。自覺覺他,自度度他——先度自己,再度眾生。
成 佛以後才有能力轉法輪。我們現在也在講經說法,但弘揚的是釋迦摩尼佛的教法,不是我們自己的教法。我們將來成佛了,就會有自己的教法,那個時候我們可以轉 法輪。像社會上做企業的人一樣,現在是給老闆做事,有能力了以後再做自己的企業。我們現在是在給釋迦摩尼佛打工,向釋迦牟尼佛學習,將來應該有自己的事 業,有自己的教法,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利益眾生。
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修行就容易了,成佛就快了。我們成佛的目的是轉法輪,轉法輪的目的是救度眾生,最終還是眾生。這就是大乘發心。
我 們為什麼要為眾生呢?這是解脫自己的方法。我們現在為什麼不是煩惱就是痛苦,無法解脫出來呢?因為我們智慧不夠,心胸狹隘。佛講,我執我愛、自私自利是一 切煩惱痛苦的根源。要解脫煩惱痛苦,就要斷掉我執我愛,去掉自私自利。要斷掉我執我愛,去掉自私自利,就要發大心,發大願,不為自己,而為眾生。
你直接去為眾生,實際上是為自己。一個智者,他為自己的時候,就會去為眾生,這樣他最終能解脫。一個愚者,為自己就是直接為自己,最終還是痛苦,解脫不了。佛為什麼讓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這是解脫自己的一個方法,這樣我們才能解脫煩惱與痛苦。
我 們都是按次第講的,比如我們要發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礎是慈悲心,慈悲心的基礎是知母、知恩、報恩。知母是什麼?就是要知道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 母親。怎麼能真正理解呢?就是要深信佛講的六道輪回和三世因果。這是最基本的佛理,佛所有的理念都是從這個基礎上建立的。我們這些學佛人都是好高騖遠,最 基本的道理沒有弄明白,還想去修其他高深的法。
大乘行者必須要發菩提心,但是沒有基礎很難發出真正的菩提心。口頭上說我要為眾生,但是始終還是為自己。我們要了緣、了債、了生死,一定要靠發菩提心。處處真心實意地為眾生,才能了緣、了債、了生死。
我們每天都在為家人付出,關心他們,照顧他們,但都是自私,這樣就了不了緣,還不了債。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你很關心他們,照顧他們,但這是由來帶動的,因為這是的家人,的兒女。你照顧他們,關心他們是沒有錯的,但因為是的家人,的兒女而去關心、照顧他們是錯誤的。為什麼呢?還是有。你要把這個去掉。
佛講要破除我執,要去掉。家人有很多,你這樣關心過嗎?兒女有很多,你這樣照顧過嗎?沒有!連這個心都沒有,這叫自私。你雖然付出了很多,但是了不了緣,還不了債,你這樣自私地去照顧關心,這叫什麼?這叫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樣了不了緣。
我們發心要為眾生,但是也要從家人做起,從身邊的眾生做起。不要因為這是的孩子,去照顧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是與自己最有緣分,最需要自己的眾生,所以要照顧他們,關心他們。這叫發菩提心。這樣才能了緣、了債、了生死。
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你無私的奉獻,無私的付出,才能感化他們。你自私地去關心、照顧他們,不一定能感化他們,不一定能真正地幫助他們。發清淨的心,發清淨的願,做純淨的善,才能感化他人的心。
心和心是可以相通的。你在他們面前裝模作樣、花言巧語沒有用,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你應該去善待他們,去無私的奉獻和付出。不僅僅是在家裏,在單位,在任何地方都不自私,才能感化他們,才能了緣。你發一個好心,這個力量不可思議,是戰無不勝的。
清淨心的力量不可思議。我剛開始到內地弘法時,真的是赤手空拳,但是我跟周圍的人講,我們不靠別的,只靠一個清淨的願力,就一定能將法弘揚開來。我們沒用幾年的時間,現在淨土與大圓滿法已經遍地開花了。
大乘佛法主要強調發心。你們很多人年紀都大了,應該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有的人說:輪回太苦,人間太苦了,我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享受,再也不回來了。不 能這樣自私。你求生淨土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為了早證菩提,度化眾生,再回來的時候就有能力了。你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給你加持,給你授 記。同時,你的煩惱、疑惑都沒有了,再進一步地修就快了,這個時候你已經坐上火箭了,很快就能成佛,成佛了再回來度化眾生。這是我們求生西方的目的。這叫 發菩提心。若是你自私自利,只為自己,到時候很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西方極樂世界已經建成了。但不是無緣無故地就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給我們提出了條件,到西方極樂世界要有票。那什麼是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票呢?就是前面講的往生的四因。
第 四個條件就是發願,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肯定來接引你,問題是你肯不肯走?你能放下現實中的一切,放下世間所有的瑣事,一心一意的去西 方極樂世界,到時候阿彌陀佛肯定來。但是你不一定能見得到。見阿彌陀佛用肉眼見不到,用法眼、慧眼、佛眼可以見到,這些都是心。如果你的心裏裝的都是世間 的瑣事,阿彌陀佛來了你也看不到,到臨終轉換的時候,就會與阿彌陀佛擦肩而過。
為 什麼阿彌陀佛一定會來?因為阿彌陀佛無處不在。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在廟裏都一樣,只要你憶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立刻就能到。但是我們為什麼見不到呢?因為 我們心裏裝的都是別的。真正到臨終的時候,不是現在這樣四平八穩的。我們不講其他的苦,只講病苦與死苦,一般情況下人都是通過病苦進入死苦的,病情非常難 忍。沒有一定的功夫,能想起阿彌陀佛,能提起這樣的正念嗎?現在說的都很輕鬆,沒事,到時候阿彌陀佛會來接我,我就可以走了。但是真正要做到是非常難的。
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多多發心發願?就是薰陶啊!薰陶自己的相續,到時候只能想到阿彌陀佛,想不起來別的,要念到這個程度。我們現在的功夫還不到家。不用說臨終時的病苦,有時候有點頭疼,肚子疼了,就受不了了,哎呦,給我點藥,我要去醫院……”根本想不起來阿彌陀佛,根本提不起來正念!到臨終的時候能提起正念嗎?
臨終的時候,有幾點是特別難把握的,第一、對世間的貪念還沒有斷,第二、明明知道自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一生當中積累的財富一點點都帶不走,還放不下兒女、家庭,我要死了,兒子、女兒怎麼辦呢?我這些財產怎麼辦呢?心 裏裝的都是這些,能想起來阿彌陀佛嗎?你們都見過人臨終的時候吧?眼淚都掉下來了,捨不得啊!可憐的不得了!到時候很難!第三、臨終的時候還會出現好幾個 隱沒次第,裏面有很多恐怖的景象。不用說那個時候,就是現在,有時候打雷了,都嚇得不得了;地震了,都害怕得往外跑,根本想不到阿彌陀佛。若是沒有一定的 功夫,臨終時很難!戒定慧,戒是基礎,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若是沒有定力,遇到什麼問題了,就會手忙腳亂、心慌意亂的。其實真正的學佛人,就是一心一意,心裏只有一個,只有佛。用得著這樣嗎?
臨終轉換的時間不會太長,就是一瞬間,你一定要把握住那個時刻,那是一個機會!我們現在為什麼要修淨土法門、求往生?就是要把握住那一刻。那一瞬間是功夫啊!多年修煉的功夫!你能把握住了,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否則就要接著輪回。
發 願很重要!處處要發願,通過各種方式發願。阿彌陀佛是真心實意想接我們,我們是不是真心實意想去?現在很多人都不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害怕有病,害怕死?如 果你真心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會怕死嗎?你不是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嗎?不是要見阿彌陀佛嗎?你不是很願意的嗎?你怕死,這就說明你還不是真心!今天如果讓你 選擇,是留在世間,還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肯定不能選擇往生!不行啊,兒子還沒結婚呢!不行啊,女兒還沒出嫁呢!我現在還不能去,到時候的吧!什麼是到時候的?現在就到時候了。
佛 法句句都是真理。我從七歲出家到現在,學習佛法,研究佛法,修持佛法,真的是越學越明白,越修得到的越多。現在誰也改變不了我對佛的信念,即使是釋迦摩尼 佛親自降臨跟我說,他以前講的都是錯誤的,我也不相信。為什麼呢?因為佛法是一種真理。我肯定會這樣想,佛祖跟我這樣說,肯定有他的密意。你真正明白了佛 法以後,就像啞巴吃糖塊;糖的味道是甜的,你再說它是別的味道也沒有用,就是甜的嘛。
你 們接觸佛法少,我希望你們好好研究、修持佛法。越學就會越明白,越修就會越有信心。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學佛,佛講,不如法的修行,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 過;不如法的修行,正法也會變成惡趣的因。作為修行人,不論是在道場裏還是家裏,一定要學會圓融,學會付出,不要太自私。修行人是要改變自己,糾正自己, 不是要去改變別人,糾正別人。
發願很重要,你是不是真心想去?我們特別強調出離心,什麼叫出離心?就是對世間沒有貪戀。如果對世間法有貪戀,是往生最大的障礙。
出 離不是身要出離,而是心要出離;超越不是身要超越,而是心要超越。我們現在心沒有超越。現在物質發達了,但是給我們的精神帶來了很多的壓力,我們的精神沒 有超越物質。其實物質的發展也許是件好事,也許是件壞事。若是我們的精神能夠跟上物資的發展,物質的發展就是件好事;若是精神發展落後於物資的發展,物質 的發展就是件壞事。
現 在我們的生活水準和以前相比,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們內心的快樂越來越少了,精神的享受越來越少了。現在家家戶戶都忙忙碌碌的,每個人都是愁眉不展 的。以前我們雖然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但是內心很快樂。以前吃一頓餃子是多大的福報,多快樂的事啊,現在每天都吃餃子也不覺得快樂。我小時候也是,一提過年 開心的不得了,期待的不得了,因為過年就能穿新衣服了,能吃好吃的了。現在都不願意過年了。這不是好事!若是精神能夠跟上物資,甚至能夠超越物質,控制物 質,物質發展是好事。但是,如果精神發展沒有超越物資,物質就變成了精神的壓力,它壓得人抬不起頭來。
超越,是心要超越,不是身要超越;出離,是心要出離,不是身要出離。學佛修行了,開心快樂了,就行了。我們有一句法語:世上沒有完美,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沒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世上沒有完美,隨緣了、放下了就是完美。所以我有一本書就叫《掌握完美》。你真正要掌握完美,就要靠佛法。
掌握當下的人就是掌握完美的人,當下才是完美。所以我們強調活在當下,把握當下,當下才是大圓滿,當下才是佛的境界。我們都會說知足常樂,但是做不到。知足常樂不容易啊,有知足才有常樂。懂得珍惜的人,就是懂得知足的人;懂得知足的人,就是活在當下的人。
以上講的就是往生的四個條件。具備了這四個條件,到時候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若是不具備這四個條件,到時候很難往生。我前一段時間講過《極樂願文》,它的主要內容就是往生的四因。我們應該經常念誦《極樂願文》,根據《極樂願文》的內容,通過各種方式發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