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人生智慧

 

處事得體 利人利己

凡事都往好處想!

聽到中廣的廣播,來賓正在分享最近與孩子互動的遊戲-「凡事

都往好處想」的遊戲

媽媽問孩子:「今天上學發現,口袋裡的十元不見了,請往好處

想。」

孩子回答:「還好不見的不是一百元

父親回答:「撿到的人一定很高興 

媽媽問孩子:「今天上學後剛始下起大雨,請往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舅舅家住的近,可以幫我送傘

媽媽問孩子:「很用功的準備段考後,成績非常的不理想,請往

好處想

孩子回答:「還好不是聯考

一邊聽著廣播一邊覺得這個遊戲很有趣,凡事往好處想,整個心

情就變的不一樣了。

記得有個故事,一個女孩遺失了一支心愛的手錶,一直悶悶不

樂,茶不思、飯不想,甚至因此而生病了。

神父來探病時問她:「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掉了十萬塊錢,你會

不會再大意遺失另外二十萬呢!」

女孩回答:「當然不會。」

神父又說:「那你為何要讓自己在掉了一支手錶之後,又丟掉了

兩個禮拜的快樂?甚至還陪上了兩個禮拜的健康呢!」

女孩如大夢初醒般地跳下床來,說:「對!我拒絕再損失下去,

從現在開始我要想辦法,再賺回一支手錶。」

人生嘛,如果已經輸了,請記得一句話「少輸為

贏」,為自己設一個停損點吧!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怨天尤人!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心情鬱悶!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一蹶不振!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苦無出路!

正向思考,我們不會離樂得苦!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一個停損點!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樂觀開朗的性格!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慈悲的胸懷!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正向思考,會為我們帶來無限的希望!

實踐它,應用到生活中,改變就從此刻開始喔!

醒過來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
所以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
     
「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
      佛祖給的答案都相同:  
    「只要放下,你就能不再煩惱。」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很不服氣,
便專程去找佛祖,挑釁地問:
      「世上有千千萬萬個人,就有千千萬萬種煩惱。
        
但是您給他們的解決方式都完全相同,那豈不是太可笑了?」
 
      佛祖沒有生氣,只是反問男子:
      「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做夢嗎?」
 
      「當然會!」男子回答。
 
      「那麼,你每天晚上做的夢,都是一樣的嗎?」佛祖又問。
 
      「當然是不一樣的。」
 
      「你睡了千千萬萬次,就做了千千萬萬個夢。」
佛祖微笑地說:
      但是要結束夢的方法,卻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醒過來』!」
 
      男子聽到佛祖的回答,啞口無言。
 
      我很喜歡這則禪宗故事。
     
這則故事把煩惱比喻成「夢」,只要我們願意放下,
     
就能從夢中清醒來。
      無論你的煩惱是什麼,方法都是一樣的。 
~~~~~~~~~~~~~~~~~
 我當義工的時候,分別探訪過兩個老婦人。
      她們的人生際遇有驚人的雷同:
都自小喪母,成為別人的養女;
     
都嫁了一個酗酒的老公;兒子都很不孝順;
     
兩人身體都不好,晚年都在洗腎。
      然而,她們兩人的心境卻大不相同。
 
      第一個老婦人談及往事,她處之泰然。
     
她說種種的不順遂,是她人生的功課,現在她年紀大了,
     
該吃的苦都吃過了,所以她覺得自己真好運,
人生像倒吃甘蔗,愈來愈順利。
      這名老婦人,現在是某公益團體的義工。
 
     第二個老婦人談及往事,仍然咬牙切齒。
      她指天怪地,罵兒子詛咒媳婦,她說老天爺對她真不公平!
     
這名老婦人,也跟那個公益團體有關,但她不是義工,
      而是受到義工關懷的憂鬱症患者。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兩個臉上的表情、
     
散發的氣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當下讓我感覺: 中國人說的「相由心生」,真的非常有道理。
     
 當義工的老太太,因為已經放下了煩惱,
      所以給人的感覺是祥和又親切,
讓人很想親近,表情有如菩薩。
 
      得憂鬱症的老婦人,還把多年來的不順遂、痛苦扛在肩上,
     
她的氣息尖銳又暴烈,讓人避之唯恐不及,表情如同厲鬼。
 
      然而,對於後者,其實我是深刻地同情的。
     
她的一輩子都在吃苦,但她不但不願意放下那些苦,
     
還要抱著那些其實已經遠離的苦難不放,讓它們繼續折磨自己。
 
      也許,人生真的有太多無法逆轉的苦難、無法挽回的遺憾。
     
也許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我們會因此哭泣,覺得蒼天真是無情,
     
竟然讓我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
 
      但是,你我都不應該忘記,
能將我們從痛苦的地獄拯救出來的,
     
絕對不是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人生有太多包袱,
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
     
也能選擇瀟灑地放下它們,
而能否放下,則會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
     
將繼續痛苦,還是可以享有幸福。
 
      想擺脫惡夢的糾纏,唯一的方式是「醒過來」;
      想忘卻人生的不順遂,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

     
人生有太多包袱,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
     
也能瀟灑地放下它們。

如何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 作者:聖嚴法師

我 們常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可見修行必須要有修正的對象。因此,每一個人無論在待人處事、行住坐臥,或是起心動念之間,時時刻刻都需要反省、 檢討,才能對自己的行為加以改正,否則就是盲修瞎練、浪費光陰。曾子也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勸勉自己每天都要自我反省,由此可見,正確的反省有多麼 重要。

反 省首重「慚愧心」:不應該做錯卻做錯、應該可以做的更好卻沒有做好,這些都要感到慚愧。我們常聽人說:「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其實這是一種錯 誤觀念。因為無論我們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下子做的盡善盡美,也不可能永遠不做錯事、不動壞念頭。所以,不需要怕做錯事、動壞念頭,怕的只是做錯了事、 說錯了話、動錯念頭,自己卻渾然不覺,而我們唯有藉著不斷地反省、檢查,才能看清自己是否做錯了事、說錯了話、動錯了念頭。

禪 宗的祖師大德也告訴我們,當我們用修行方式來檢查自己的心時,就可以發現在每個起心動念之間,處處都是錯的,真正想對、做對的事情其實很少。因為錯誤和正 確其實只是大小、程度的深淺之分而已,世上並沒有絕對正確的事。因此,身為佛教徒,不僅要反省自己的言語、身體的行為,即便是起心動念之間,也要清清楚楚 地覺察。例如,自己的想法或行為會不會傷害人?如果想要幫助人,也要問一問幫助的夠不夠、是不是恰好處?這些應該隨時隨地自我反省、警惕的。有了自知之 明,知道問題所在之後,才能加以改善,這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社會有許多人,無論是大人物或是小人物,說話都不算數,也不負責人任,不知道自己究竟講過什麼話,即使講過了,也賴皮說自己沒有講。他們有可能還記得自己說錯話了,也可能真忘記了。這些都是缺乏反省的功夫,所以幾年前、幾天前。甚至剛剛才講過的話,都不記得了。

有時我自己說錯了話,也有可能記不清楚,當別人指正我時,我都會說:「很抱歉,我真的說錯了。」因為每個人都會有盲點。所以需要別人來協助我們反省。如果別人指出自己的缺失,自己卻不認帳,反而指責別人胡言亂語,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這個人就無可救藥了。

但 是,如果你真是對的,卻遭他人的糾正,也沒關係。因為無論對方說對或說錯,當別人指正你時,總是著一片好心,所以都要對他說一聲「謝謝」,即使對方不懷好 意,也一樣要感謝他。因為他願意當面告訴你,而不是躲在背後批評你,就算別人在背後批評你,也要想到,至少對方是關心自己才這麼做。

所以,人生應該要不斷地錯誤中學習,發現錯誤、改進錯誤、然後才會逐漸進步、成長。反省的功課,一方面要靠自己覺察、自我改正;自我另一方面則要在他人指正我們之後,再自我檢討,這是使自己不斷成長、不斷成熟的最好方法。

[佛教故事]山頂有大覺悟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

一日,慧遠禪師對眾位徒弟說:「山的頂峰有大覺悟,你們明日便可動身找尋。」

眾弟子一聽,紛紛摩拳擦掌,準備登峰尋求覺悟。

翌日,許多弟子商量好連袂而行,他們天剛拂曉的時候,就帶上充足的食物和水,齊心協力地朝山頂發足狂奔。這些弟子中途累了只是稍作休息,渴了、餓了更是且吃且行,一心只盼望著早些時候到達山頂,得到大覺悟。

唯有一個小和尚,不與眾師兄長為伍,不慌不忙地獨自而行。登山的過程中,他時而為青山的奇峻秀麗發出由衷的讚歎,時而為鳥兒的自在高翔生出油然的歡呼,心底全然沒有山頂的覺悟。

等小和尚登到頂峰的時候,眾位師兄早已登達了山頂,然而他們卻沒有絲毫歡呼雀躍的神態,反而各個愁眉不展。

小和尚就問:「眾位師兄,你們怎麼如此犯愁呢?」

眾師兄告訴他:「我們找了半天,山頂根本沒有師父所說的覺悟啊。」

眾僧下山後,慧遠禪師說道:「覺悟不在終極,而在當下。山頂的覺悟虛無縹緲,沿途的覺悟才能收穫於己心。」小和尚此時方有所領悟。

禪中道義

生活如禪,活在當下。只有沿途可以擷取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何必步履匆匆地追求虛無縹緲的幸福呢?走路要腳踏實地,目標也要一個一個地實現,不要三心二意,幻想著成功可以一蹴而就。

世界上本沒有大事和小事之分,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實事」。
不要盲目地認為自己一生下來就是幹大事的人:如果我們不學會走路,永遠也享受不到奔跑的滋味。

當然,我們可能從小就立下了鴻鵠之志,長大後的情況往往事與願違。
人們總說「好男兒志在四方」,然而連成功的第一步都無法跨出去,「志在四方」也就僅是一句安慰自己的空話罷了!

洗手間裡的晚宴

女傭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舊平房中的一間。她是單親母親,獨自帶一個四歲的男孩。每天她早早幫主人收拾完畢,然後返回自己的家。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卻總是被她拒絕。因為她是女傭,她非常自卑。

那 天主人要請很多客人吃飯 。客人們個個光彩照人。主人對女傭說,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點兒晚一些回家。女傭說當然可以,不過我兒子見不到我會害怕的。主人說,那您把他也帶過來吧。女 傭急匆匆回家,拉了自己的兒子往主人家趕。兒子問,我們要去哪里?女傭說,帶你參加一個晚宴。
四歲的兒子並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是一位傭人。
女傭有些不安。到處都是客人,她的兒子無處可藏。她不想讓兒子破壞聚會的快樂氣氛。更不想讓年幼的兒子知道主人和傭人的區別,富有和貧窮的區別。後來她把兒子關進了主人的洗手間。主人的豪宅有兩個洗手間,一個主人用,一個客人用。
她看看兒子,指指洗手間裏的馬桶。這是單獨給你準備的房間,她說,這是一個凳子。然後她再指指大理石的洗漱台,這是一張桌子。她從懷裏掏出兩根香腸,放進一個盤子裏。這是屬於你的,母親說,現在晚宴開始了。
盤子是從主人的廚房裏拿來的。香腸是她在回家的路上買的,她已經很久沒有給自己的兒子買過香腸了。女傭說這些時,努力抑制著淚水。
男孩在貧困中長大,他從沒見過這麼豪華的房子,更沒有見過洗手間。他不認識抽水馬桶,不認識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他聞著洗滌液和香皂的談談香氣,幸福得不能自拔。他坐在地上,將盤子放在馬桶蓋上。他盯著盤子裏的香腸和麵包,為自己唱起快樂的歌。
晚宴開始的時候,主人突然想起女傭的兒子。他去廚房問女傭,女傭說她也不知道,也許是跑出去玩了吧。主人看女傭躲閃著的目光,就在房子裏靜靜地尋找。終於,他順著歌聲找到了洗手間裏的男孩。那時男孩正將一塊香腸放進嘴裏。他楞住了。
他問,你躲在這裏幹什麼?
男孩說,我是來這裏參加晚宴的,現在我正在吃晚餐。
他問,你知道你是在什麼地方嗎?
男孩說,我當然知道,這是晚宴的主人單獨為我準備的房間。他說,是你媽媽這樣告訴你的吧?
男孩說,是的,其實不用媽媽說,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會為我準備最好的房間。不過,男孩指了指盤子裏的香腸,我希望能有個人陪我吃這些東西。
主人的鼻子有些發酸,用不著再問,他已經明白了眼前的一切。
他默默走回餐桌前,對所有的客人說,對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們共進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
然後,他從餐桌上端走兩個盤子。他來到洗手間的門口,禮貌地敲門。得到男孩的允許後,他推開門,把兩個盤子放到馬桶蓋上。
他說,這麼好的房間,當然不能讓你一個人獨享,我們將一起共進晚餐。
那天他和男孩聊了很多。他讓男孩堅信,洗手間是整棟房子裏最好的房間。
他們在洗手間裏吃了很多東西,唱了很多歌。不斷有客人敲門進來,他們向主人和男孩問好,他們遞給男孩美味的蘋果汁和烤成金黃的雞翅。
他們露出誇張和羡慕的表情,後來他們乾脆一起擠到小小的洗手間裏,給男孩唱起了歌。每個人都很認真,沒有一個人認為這是一場鬧劇。
多年後男孩長大了。他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帶兩個洗手間的房子。他步入上流社會,成為富人。
每年他都要拿出很大一筆錢救助一些窮人,可是他從不舉行捐贈儀式,更不讓那些窮人知道他的名字。
有朋友問及理由,他說,我始終記得許多年前,有一天,有一位富人,有很多人,小心地維繫了一個四歲男孩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