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位 置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下面;

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上面。

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在後面,那麼你肯定一直在向前看;

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在前面,那麼你肯定一直在向後看。

目光決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卻永遠因為目光而不同。

關鍵是,即使我們處於一個確定的位置上,目光卻依然可以投往任何一個方向。

只要我們安心於自己的位置,那麼周圍的一切就會以我們為中心,或是離我們而去,或是沖我們而來,或是繞著我們旋轉,或是對我們靜默;

如果我們惶惶不可終日,始終感到沒有一個合適的位置,那麼周圍的一切都會變成主人,我們得跑前跑後的侍侯著,我們得忽左忽右地奉承著,我們得上躥下跳的迎合著,我們得內揣外度地恭維著。

珠穆朗瑪峰在攀登者心中的形象並非它的位置,而是它的高度。

只要是金子,放在哪里,哪里就是金子的位置。

偉大的人,總是位置在選擇他;平庸的人,才東張西望的選擇位置。

位置本身其實並沒有多少差別,但不同位置上的人在審視同一個物體時卻往往會有不同的印象。

在演員上的位置上時,就要學會表演;在觀眾的位置上時,就要學會欣賞。

社會是個大舞臺,而我們總是分不清我們到底是在表演還是在欣賞。

或許,生活本來就是要我們以觀眾的心態去表演,以演員的心態去欣賞;或許,這正好能夠檢驗一個人隨時調整與適應的能力。

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就能多一份愛心和耐心,多一份永不熄滅的希望; 站在兒女的位置上,就能多一份真情和深情,多一份永不消減的愧疚。

人生大概真是為了使每個人都體會一下這種希望與愧疚交織的心情,

才安排我們做了一段時間的兒女後,馬上又讓我們去做了父母。

只有處在別人的位置上時,也許才會理解別人,才會留戀自己的位置。

一個既不理解別人,又對自己的位置毫不留戀的人,就很難在別人的心目中有什麼位置。

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任何時候都不要以自己的位置炫耀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要以別人的位置貶低別人。

宣化上人:修道不要太聰明

老子說:「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如愚始見奇。」
我們要學愚癡,但要學愚癡並不容易,因為境界時常來告訴你不要愚癡,所以養成大拙方為巧。

修行即是要「養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麼也不知,一點妄想也無。

你若不笨,妄想就多,妄想一多,就想考古、證今,或管許多閒事,或想明白很多新聞,這都是修行的障礙。

真正的拙、愚癡是什麼樣?即是入定。你入定了,東西南北皆不知,與世事無爭,自在無礙。

為什麼不能自在無礙?就因為還有爭、貪、所求、自私、自利心,所以不能自在。你想要自在,但辦不到。

你不滿現實,不滿現在過去,總覺得人人對己皆不好,但自己對人都很好,你總是自己為自己講道理,自己站在不敗之地,這樣就不能修道。

修道就是不為自己講道理,不狡辯、不談是非。所謂:「摩訶薩不管他,彌陀佛各顧各。」常常守住自己的身心,不打那麼多妄想,這才是真正修道人。

不是真修道人,天天在打妄想,天天想辦法得利益。所以真正修道人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把一切名利,財色名食睡都放下了。「一念不生」,無我、人、眾生、壽者相,常常自在、快樂。

真正自在是什麼?就是不打妄想。你若盡打妄想,就不能自在,盡虛空遍法界隨處亂跑。所以你若不想真修行,那是無話可講;但你若想真修行,就不要打妄想,把心制之一處,使心念專一。專一則靈,分歧則蔽。這是人人想修行所應知道的一個道理。

五戒是人格的昇華

佛教經常提倡「願」、「力」並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依願成佛,我們現在信佛、學佛是不能離開「願」的,有「願」也還必須要配合身體力行。要以實際行動來表現我們的希望,才能成就成佛的願望。僅以空口談願,而不以實際的行動來表現,永遠都不能滿「願」。「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修行的目的是要達到佛陀的境界。因此,「行」是很重要的。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又說:「萬丈高樓從地起,菩提涅槃戒為基」。「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佛教徒的本份,可以用兩個字來代表,那就是「持戒」。  

一般人對持戒總會有些顧慮或忌諱,認為要皈依 教實在是一件難事。甚至有人認為受戒不是自找麻煩嗎?好好的一個人為什麼要受束縛?這事不能做,那事不能做?其實,這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戒」的意義。受戒 是學最好的行為,就是要我們做好事,不要做壞事;也就是佛教所講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更是佛教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個人信佛,持戒、守戒後,不僅可以修身。守戒就是覺悟的菩薩,不守戒就是迷惑的凡夫;守戒就能得解脫,還可入佛位呢!所謂「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五戒,為佛教最基本之戒條,凡是佛教徒都應該遵守,是終身受持的。要想證得菩提,持戒就是基礎。戒是多麼重要!三世一切諸佛,皆以五戒為根本。五戒是

諸佛的根本,是基礎,五戒能守好,可保持人身,不墮落三涂,那你成佛的根基已經有了。甚麼是五戒呢?  
(一〉不殺生戒:
佛教以慈悲為主,慈悲就是有惻隱之心,不忍殺害眾生,佛陀的慈悲是位無微不致的。我們學佛應該與佛陀一樣有同等的慈悲心。佛教中有六道輪迴之說,今生為 人,來生可能為畜;前生的父母親朋,也許今生淪落在畜生道中為為羊......。如果我們殺生,可能所殺的都是我們前生中的父母、師長、親朋,那豈不是一 件殘酷的事嗎?所以佛教中的不殺戒,目的就是為了擁護、提倡我們的愛心,長養我們的慈念,因此我們對於一切眾生,都應以柔和愛心來愛護之。  

(二〉不偷盜戒:
偷盜不單是指明的搶、暗的偷而言,並且還包括了索取不義之財在內。欺騙、矇混他人而收受任何利益 眾生為了生活賺錢,也應該從事各種正當的事業,甚至要利益眾生。有些人為了自己利益,生活豐滿,昧了良心,走私販毒,瞞騙稅項等等勾當,導人誤入岐途,破 壞別人的家庭,這些都是違反不偷盜戒的。佛陀教我們要棄掉貪念,少欲知足,因為知足就會常樂,自然就不會犯偷盜的行為了。  

(三) 不邪淫戒:
佛陀教導的弟子中,有四眾之分。什麼是四眾弟子呢?就是出家二眾,和在家二眾。出家二眾就是指比丘、比丘尼而言,他們完全脫離家庭,捨棄慾念,看破世間名 利,榮華富貴,達到了六根清淨的境界,所以佛陀所說的不邪淫戒,是對在家二眾而言。所謂「邪淫」,是指不正常的男女關係。譬如男人金屋藏嬌,女人紅杏出牆 等。真正的佛教徒是很容易遵守此戒的。「邪淫」只是戒不正常的男女結合,並不是戒除正常夫妻的生活。有些人甚至誤解信佛的人,就是因為持戒保持了理智,但 卻失去了情感,這是大錯特錯的。真正持戒的人,是最冷靜而具有理智的人,也是具足情感最豐富的人,就像是佛教中的「菩薩」,就是「覺有情」的意思。「覺」 就是「理智」,「有情」就是感情,他對眾生感情是超越一切的,犧牲自己成全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這是多麼偉大、超俗的感情啊!所以學佛者如果能夠徹底瞭 解「戒」的意義的話,絲毫也不會影響家庭的幸福。  

(四)不妄語戒:
也就是守口業。既然是佛教徒,我們就要培養自己高尚的人格 一個人言談,關係一生的信譽,不得不慎防重口業。口業又分四種:不妄言、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所謂不妄言:也就是不說謊,一個人立足於社會上最重要的 是要能取信於人,所以本著守信、誠實,言出必行,守責盡職,就可以樹立自己高尚的情操。「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是大妄語。不惡口:就是不罵人,不詛咒 人,不譭謗人。我們要知道:佛說罵人家的人,就好像是仰面唾天,痰不至彼,還墜於己一樣!所以身為佛弟子,不但不能惡口,更要培養慈言愛語,溫言軟語呢! 不兩舌:就是不隨便批評他人,不搬弄是非,不談論人家長短。因為一個人如果種下了兩舌的惡因......就會害人而又害己。不綺語戒:就是不說矯情裝飾的 言詞,不要為了迎合人家的喜好,涉及閨閣男女含有淫意的話。目前社會上就有許多這種人,他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說得天花亂墜,到頭來只是傷身敗德, 害了自己,苦了他人,毫無利益!  

(五)不飲酒戒:
 酒會亂性,使人迷失理性,不得清 醒,糊裡糊塗;一旦酒精中毒入腦,那麼他的一生就永遠不得清醒了。飲酒後,迷失理性,反而引致造更多的罪業。五戒中殺、盜、淫、妄四種為根本戒。至於不飲 酒為遮戒,是因為喝了酒,三杯一下肚,不醉不罷休,前四種根本戒就容易犯,為了四種戒持得清淨,不容易毀,必須不喝酒頭腦清醒,才不敢犯戒,所以酒也列為 五戒之一。  

五戒,實乃人倫之本。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相吻合。佛教所說的五戒,與儒家所說的五倫大致相同。不殺生即仁;不偷盜即義;不邪淫即禮;不妄語即信;不飲酒即智;為一切大眾所應遵守。其他的八關齋戒、沙彌十戒、比丘等戒都由此五戒而引生的。  

持戒的真義:
一、戒的意義
 從消極上來說是防止作惡,積極方面是作善,止持並行,「惡」要停止,「善」要奉持。戒的最高含義,應該行善而不行,亦是犯戒。這就是戒的精神──應當要做的善行,你不做就是犯戒。  

二、戒對治一切煩惱。不作煩惱因,便斷煩惱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戒要重視出發點
 如見到別人美好的東西,心想據為己有,雖然未有偷盜的行為,但已生起盜念,雖未有犯戒之行為,而已有犯念。反之,為救三位善人而殺一惡人,破戒之情尚可原諒。    
因此,「戒」之一字的定義,不是叫你單方面的戒惡──諸惡莫作;更重要的是你無論一切大小善事都去做,凡利益眾生──眾善奉行。造惡是身、口、意在造, 修善也是身、口、意在修。

為了利益人,也為了利益自己,要幫助別人,服務別人,你自然就有福報。菩薩修行是向眾生中求,所以我們學道要多結人緣。佛陀常 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甚麼方法 能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呢?就是依戒。如何「眾善奉行」?就是勤修戒、定、慧;如何「諸惡莫作」?就是不作殺、盜、淫等惡業。如何降伏殺、盜、淫等 惡業?那就要修戒、定、慧。要想戒、定、慧圓滿,殺、盜、淫等惡業要斷得清清淨淨;不清淨就沒有戒,沒有戒,那裡有定、有慧?你想有福慧,那就好好持戒, 有了戒,就有定,有定就有慧。  

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
我們發心,受持五戒,要「上求佛道」,求佛陀加被我們;要「下化眾生」,與眾生結緣,唸唸不忙眾生,能與眾生結緣,我們修行才沒有障礙才得到幫助。這樣說來,利人就是利己,成就佛道還是要在眾生身上求。像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何止上求圓滿?下化究竟了?那為甚麼還要倒駕慈航呢?這就是菩薩的悲心無盡,悲願無窮。因為還有無量無邊的苦惱眾生,悲心所使還要化度眾生。  

我們要圓成佛道,第一要發菩提心利益眾生,怎樣利益眾生?每一個眾生有困難,都是我們的責任。要傚法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視一切眾生的困難,就是我們自己的困難。去幫助他,解救他,捨己為人的精神。救人者常自救,與人樂者常自樂!

有情太苦




  前幾天在跟菩薩們分享第一次發病住院的心路歷程,就如病中日記所 寫,各種檢查及治療,好像在受刑一般,當每一針插入脊髓時,腦中浮現出地獄眾生所受的:「百肢節內,悉下長釘」的畫面,我有打局部麻醉都還這麼痛了,地獄 眾生不曉得有多麼痛苦!不禁流下眼淚,同學以為是印隆痛到哭了,其實不是,我是真的能感受到眾生的痛。還有當躺在床上不能動等待傷口復原時,此時麻藥也逐 漸退去,又產生令一種痛楚。全身躺在床上,也感受到地獄所說的「身滿床上」,醫院很大、病床很小,但是病患只能躺在床上,就覺得自己是最痛苦的,乃個人業 報所感之故。
  菩薩問我,心中有覺得受報的苦嗎?當時真的沒想到這一點,只是一直想到三惡道眾生所受的苦,心中真的很難過,希望一切眾生都能互相慈愛,永離生死輪迴之苦。而一路走來,愈能體會佛菩薩的慈悲,真的是「諸佛聲聲呼喚」,但是我們怎麼都有沒有聽進去呀!?
  《法華經》中有著名的「火宅之喻」,即是在《法華經》〈譬喻品〉中,以佛陀為度化眾生而行方便法的譬喻,說明佛 菩薩的悲心與智慧。在本則譬喻中,火宅比喻三界,三界為五濁、八苦等苦惱所聚,無法安住;諸子比喻眾生,謂眾生貪著三界,耽於享樂的生活,不知處境的危 險;長者比喻佛陀,羊車比喻聲聞乘,鹿車比喻緣覺乘,牛車比喻菩薩乘,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千萬苦惱所聚的現實生活,好比熊熊燃燒的恐怖火宅,而愚癡的眾生就如長者的稚子,耽溺於自己的人生遊戲中,不知處境的危急。慈悲的佛陀見眾生遭煩惱之火所逼迫而不知苦,急切地想要拯救眾生離開苦迫。於是以種種智慧、方便,為三界眾生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如彼長者以三車誘引諸子。佛陀是以這三乘為誘導眾生遠離三界火宅的權宜之計,待眾生出三界苦後,再以圓滿的佛乘,為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當自己走過來後,真的會不忍眾生受苦!真的能體會到佛菩薩的大慈悲心,累劫累世無有停息的倒駕慈航,只願一切眾生離苦得安樂!
  今日看到一首短歌,詞寫的很好,特別抄錄下來與大家共享勉勵,願大家都能真實發出離心!菩提心!

有情太苦
南無阿彌陀佛......
佛說我沉淪太久
至今是造業依舊
不因未識輪迴苦
只為貪戀心難守
縱曉愛河千尺浪
明知苦海萬重波
依然難回首
為何非得把命光虛度
待將來千生萬劫受折磨
才肯把佛性悟
絕望中只見有佛伸手
授我蓮花一朵
叫我天天念彌陀
從此心有依託
還去蓮邦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佛說我沉淪太久
至今是造業依舊
不因未識輪迴苦
只為貪戀心難守
仰望慈悲的佛陀
我痛恨束縛心太苦
卻是無理掙脫
為何非得把命光虛度
待將來千生萬劫受折磨
才肯把佛性悟
絕望中只見有佛伸手
授我蓮花一朵
叫我天天念彌陀
從此心有依託
還去蓮邦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