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嚴格,也是一種慈悲!

法國文學家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就是── 對他『百依百順』 !」

真的, 如果 老師或父母,對孩子「太縱容、太放任、太溺愛」,就可能會害了孩子,甚至使他成為「不幸的人」。所以…… 「嚴格,也是一種慈悲。」

◆◆◆◆◆ ◆◆◆◆◆ ◆◆◆◆◆ ◆◆◆◆◆ ◆◆◆◆◆

事實上,人都有情感式的「月暈作用」,也常會「以貌取人」,見到可愛、漂亮、聰明、能言善道的孩子,就特別喜歡他;因此,「愛孩子」是對的,但是必須是「有智慧的愛」,不能是「縱容的愛」

若太過溺愛孩子,就如同在孩子的成長性格上「下了毒藥」,將會使孩子嚐到苦果!所以,古人說:「愛是好的,姑息卻是絕對的惡!」

曾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柔軟的是風,最暴烈的也是風;世界上最柔和的是水,最蠻橫的也是水!」

捨不得管教孩子、捨不得讓孩子挨罵吃苦……他將來會更苦!
愛,要「有方法、有智慧」,讓孩子「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勞」,也捨得讓他跌倒,他才會勇敢爬起來 而且走得更英挺、更有自信!
 

慧律法師:愛你所做的事

「我愛」會讓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臨沒有選擇餘地的窘境。因此,我們要恢復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 點。人最偉大的地方就是很有感情,而感情必須建立在理性上,理性則應建立在智慧上。意即智慧支持著理性,理性支配著感情,使我們的心產生一種正確的水平 線。那麼,你將不會誤導自己的一生。至於別人對自己有任何看法,那根本不重要。

人都生長在充滿苦惱的世間裏面,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喜歡聽好話,罕有人愛聽迫害性、攻擊性的語言,但聖人則不然。他二十四小時都處在感恩的心態中,對於語言的順耳、逆耳,並無個人的好惡。

家喻戶曉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他的妻子是眾所皆知的悍婦,一次,蘇格拉底的學生不解地問:「老 師,您時常教導我們要慈悲、忍讓,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師母的兇悍是遠近馳名的,您為什麼不教化她呢?」蘇格拉底說道:「正因為她如此的兇悍,如果我能夠容 忍她,就能夠容忍全世界的人了。」這句話遂成了千古名言,其中確實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學問和智慧。由此即可得知,即使是一個很壞的人,他也能成就我們的修 養。

所以,娶到悍妻的人有福報了。你現在應該改變一下對老婆的觀感,不要一天到晚老是和她吵架。她很凶,你就要這麼想:(她在成就我的修養。所以,能夠讓我動心忍性,增益我所不能的,非我老婆莫屬。)就這樣,把觀念轉變一下--愛你所做的事情,不要只選擇你所愛的事情去做。

愛你所做的事--因為你已經結婚了,這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那麼,你就要愛自己當初的抉擇,接 受現況,並調整自己的內在,否則的話,我們將沒有辦法過日子。我們可以把從前那種火爆、分裂、抗拒、鬥亂的心態轉變一下,認為每一個人都在成就我們,每一 個人都在幫助我們。對我們好的,我們向他學習;對我們不好的,我們感恩。那麼,這個自私自利的「愛」就會放大。

《孫子兵法》中曾說:善待你的敵人,你的敵 人就會消失。你不好好對待敵人,他就永遠在你面前,因為敵人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妙蓮老和尚:二塊磚的福報

諸位今天能夠來佛堂打佛七,住在道場,此刻安坐佛堂裏,都是過去修來的福;如果在三寶門中沒修過福,根本坐不住。

過去在大陸有座寺院,大殿破舊,四眾弟子就拿錢請工人來重修;雖請了工人,但很多雜工程還是要自己做,所以常住的師父都要出坡擔石頭上山。那時一切要靠人工,不像現在有車子,什麼都是機械化。

老建寺多數建在高山上,不要講九華山、普陀山那些大名山,就講五嶽中的南嶽衡山。那山頂上有座大寺,要是早上天未亮就從山頂起身下山,至山腳下再回來, 來回一趟已是晚上不見太陽。這山就有那麼高,那雲就是天連地、地連天的。有雲就有濕氣,濕氣積水,到了春天,不但屋頂上滴水,連柱子也都在流水,濕氣就是 那樣重!

再回頭說建大殿的事。當時材料都是自家的師父下山去擔的。肯發心用力的人,當然就拼命地擔;可是有一位奸滑的人,一到出坡時就裝病,說他肚子疼啊!什麼病的。總而言之,會想方法騙人,出坡的事好像就沒他的分。

值師父聽久了,知道他在講假話,有一次就聲色俱厲地對他說:「你有病?有病也要出坡!你三天不吃飯就可以不用出坡,能吃飯就得出坡。」他看看這次沒辦法 騙人了,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擔了兩塊磚-這磚是用來鋪韋馱殿的。可是他只擔兩塊磚,就坐在那兒休息;僧值看他不是塊料子,會把大家帶壞了,於是把他「遷 單」。

下山後,他在外面東跑西跑的,過了十多年又回到這個山上掛單。他到客堂掛單時,知客師父已經換人了,客堂都不認識他,也不曉得十幾年前的事。可是由於他沒 福報,業障還是在,所以知客師父一見到,不知何故心生氣,就自自然然地說:「不掛單!」

其實在外省大叢林沒有不掛單的,出家人到寺院就是回家,那有不掛單的?怎樣才不掛單呢?沒有戒牒,連衣袍都沒有,那是不掛單;否則沒有不掛單的。

他看看自己戒牒、衣袍都有,就詢問怎麼不掛單呢?知客師父說:「不掛單就不掛單,走!走!下山去!」這時他可憐地哀求說:「從山上再跑到別的道場就晚了, 你趕我下山,外面天已經黑了,怎樣下山?」知客師父心中更生氣:「總而言之,我趕你出這客堂就是了!」

寺院大得很,光是山門就不知道離這客堂有多遠,他沒辦法,就走到山門,可是門已經關了,於是哀聲歎氣地說:「唉!到了這兒都不掛單,現在晚了,朝那裏跑 呢?」就在大門內坐著,卻被管門的人趕走,就又跑到了韋馱殿裏,看到供桌下有兩塊磚的空位,就朝那兩塊磚頭上坐下,坐得舒舒服服的,一下子就進入睡夢中。

中,韋馱菩薩喝斥他:「你這懶惰的人!以前不修褔,現在來山上都不掛你單。總算你還修了一點點福,這兩塊磚就是你從前擔上來的;要是沒擔這兩塊磚,看你 今晚怎麼樣?連站都沒地方,還想坐?」他被韋馱菩薩這麼一教訓,醒過來,生大慚愧:「唉!我實在太懶、太不像話了!大家都出坡做公事,我怎麼偏偏就告病假 偷懶?」

這時他看到韋馱殿前面園子長滿了草,「唉!我要修福。」他就連夜地拔啦!清啦!把這庭園亂草拔得幹乾淨淨的,又把庭園打掃得整整齊齊的,好一個清潔的庭園!

二天早上知客師父跑來一看,「哦!這庭園的草我剛想派人來除,那個人把它除得這樣幹乾淨淨的?真好!」望著望著就看到昨天被遷單的那位師父,坐在韋馱菩 薩的供桌下。由於他生大慚愧,拔草修了福報,業障消了,這時知客師父看到他自自然然就歡喜起來,問道:「你怎麼跑到這裏坐呢?」他就把昨晚韋馱菩薩的教 訓,以及發心除草的事情說出來。「哦!原來如此!」知客師父就歡喜留他掛單了。就有這麼一件真實的故事。

所以今天你們能住在道場、坐在這 裏自在念佛,都是過去在三寶門中有修過福報的;如是因感如是果。大家聽了應該要怎樣好好地發心修福報啊!修福報不是幫別人 忙,是幫自己做。千萬不要躲懶偷安,那樣韋馱菩薩可會趕你下山去!其實也不用韋馱菩薩趕你,同住的人就看不過去了,「十目所視,十指所指」嘛!

在眾人之下做事就有這個好處:你好,大家讚歎你好;你不好,大家都罵你。這裏不是一個人住的小茅蓬,好也沒人讚歎你,不好也沒人罵你。一定要住大道場,大道場就是這樣有規則、有善友互相勉勵,諸位知了嗎?

二子分財喻

昔摩羅國有一剎利,得病極重,必知定死,誡敕二子:我死之後,善分財物。二子隨教,於其死後,分作二分。兄言弟分不平。
爾時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現所有物,破作二分。云何破之?所謂衣裳中割作二分,盤、瓶亦復中破作二分,所有瓮、缸亦破作二分,錢亦破作二分。如是一切所有財物盡皆破之,而作二分。
如是分物,人所嗤笑。如諸外道,偏修分別論。論門有四種:有決定答論門,譬如人一切有皆死,此 是決定答論門。死者必有生,是應分別答。愛盡者無生,有愛必有生,是名分別答論門。有問人為最勝不?應反問言。汝問三惡道,為問諸天。若問三惡道,人 實為最勝﹔若問於諸天,人必為不如。如是等名義反問答論門。若問十四難,若問世界及眾生有邊、無邊,有始終、無始終,如是等義名置答論門。諸外道 愚痴,自以為智慧,破於四種論,作一分別論,喻如愚人分錢,破錢為兩段。

從前,「摩羅國」國中——有一個田主,得了極重的病,自知必定會死,便告誡兩個孩子說「我死了之後,你們要好好的分財物!」
兩個孩子,隨父親的教誡,在父親死後,便把財產,分作二份。
哥哥告訴弟弟說「這樣分,分不公平!」
這時,有一愚笨的老人說「我來教你們分東西,使你們可以分得公平、均等!現在,把所有的東西,都打破成二分,如何破成 二分呢? 就是把衣服,從中間割成二半;盤子、瓶子,也從中間,破成二分;所以有的盆子、水瓶,也都破成二分;錢幣也破成二分……就這樣,把一切所以的財 物,全都破開,而分成二分!」
他這種分東西的方法,結果是被人給譏笑。
就如那些外道,片面修習「分別論」,這「論門」有四種——
有「決定答論門」,譬如
若問「一切人,皆有死嗎?」 就答道「一切人,皆有死!」 這就是「決定答論門」。
若問「死者必有生嗎?」 這就應該用「分別答」「愛欲滅盡者,便無生;有愛欲者,必有生。」 此名為「分別答論門」。
若有問「人是最殊勝的嗎?」 就應該「反問」他說「你是問『三惡道』跟人比,還是問『諸天』跟人比呢? 若是問三惡道跟人比的話,那人實在是最殊勝的;如果是問諸天跟人比的話,那人就必然是不如諸天了。」 像這樣的意思,名為「反問答論門」。
如果是問「十四難」這種問題。譬如是問「世界及眾生,有邊、無邊、有終紿、無終始……」像這些問題,就叫作「置答論門」。
那些外道,愚痴無智,自以為聰明,破壞了於「四種論」,而只作一種「分別論」——就如那個愚笨的老人,教人分割財物,把錢給破成兩半一樣。

懂得放下,何等自在




anger ( 發怒 ) 與 danger ( 危險) 只差一個字 別看少這一個字,
它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正所謂「禍從口出…」 

英文中的stressed (壓力),與 desserts (甜點)兩字, 有很微妙的相關。是什麼相關呢?   
仔細一瞧,好像沒什麼關係嘛!  可是,再看一下,咦, stressed 這個字從後面倒過來拼寫,不就是 desserts 嗎?  所以,「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 」 (壓力就是甜點,只要你能逆向觀看。)

哈,這真是有趣的妙論呀!  人生之中,有許多「壓力、挫折」, 但只要轉個念、換個角度看,  它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甜點」呀!

有一個小學老師在偏遠的鄉里教書, 這天,他來到自己班上的教室, 問班上的小朋友:「你們大家有沒有討厭的人啊!」

小朋友們想了想,有的未作聲,有的則猛力地點點頭。

老師接著便發給每人一個袋子,說:「我們來玩一個遊戲。
現在大家想想看,過去這一 週,曾有那些人得罪過你,他到底做了怎麼樣可惡的事。想到後, 就利用放學時間,到河邊去找一塊石頭,把他的名字寫在小紙條上,貼在石頭上面。
如果他實在很過份, 你就找一塊大一點的石頭,如果他的錯是小錯,你就找一塊小一點的石頭。 每天把戰利品用袋子裝到學校來給老師看哦!」
學生們感到非常有趣且新鮮, 放學後,每個人都搶著到河邊去找石頭。
第二天一早, 大家都把裝著從河邊撿來的鵝卵石的袋子帶到學校來,  興高采烈地討論著。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 ,
有的人的袋子越裝越大,幾乎成了負擔。
終於, 有人提出了抗議「老師,好累喔!」

老師笑了笑沒說話, 立刻又有人接著喊: 「對啊!每天背著這些石頭來上課, 好累喔! 」
這時,老師終於開口了,她笑著說:「那就放下這些代表著別人過錯的石頭吧!」
孩子們有些訝異, 老師又接著講:  「學習寬恕別人的過錯 , 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扛在肩上, 時間久了,任誰也受不了…」
這個星期,這班的同學上到了人生中極寶貴的一課。
袋裡裝入越多、越大的「石頭」,心中存留越多、越深的仇恨, 所造成的負擔就越重。
假如你有寫上我名字的石頭   你應當知道該怎樣做了吧!
我很喜歡一句名諺:「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懂得「放下」,何等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