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經典得讓人無語......

  經典得讓人無語.......
1.路的盡頭,仍然是路,只要你願意走。
2.我只能目送著幸福的末班車遠去---不是我沒趕上,而是壓根兒都擠不上去。
3.最好的東西,往往是意料之外,不是你苦苦求來的。
4.要替別人著想,也要記住多愛自己。
5.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個宇宙中很重要的一個程式。要相信自己的潛力。
6.最怕的東西,最應該去突破。
7.如果認為自己很弱小,我們就成為弱小;如果認為自己很偉大,我們就變成偉大。
8.內心如果平靜,外在就不會有風波。
9.只想優雅轉身,不料華麗撞牆。
10.風光的背後,不是滄桑,就是骯髒。
11.與其在別人的生活裏跑龍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12.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一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更多。
13.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就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14.我希望躺在向日葵上,即使沮喪,也能朝著陽光。
15.被恨的人,是沒有痛苦的;去恨的人,卻是傷痕累累。
16.人之所以活的累,是因為放不下架子,撕不開面子,解不開情結。
17.記憶就像是握在手中的水,不管你握緊還是攤開都會慢慢的消失。
18.人生就像一場舞會,教會你最初舞步的人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場。
19.玫瑰說:不是所有的花都代表愛情;鑽石說:不是所有的鑽石都代表永恆。
20.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了錯誤的東西。
21.勤奮但不講究效率的結果就是:笨鳥先飛,然後不知所蹤。
22.心是個口袋,東西裝少點叫心靈,多一點叫心眼,再多一點時叫心計,更多是叫心機。
23.心裏放不過自己,是沒有智慧;心裏放不過別人,是沒有慈悲。
24.不要追尋前人的腳印,而是追求他們的目標。
25.笑是人與人之間最短的距離。
26.頻頻回頭的人,自然走不了遠路。
27.小時候,幸福是很簡單的事;長大了,簡單是很幸福的事!
28.如果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麼--相親是為墳墓看風水,表白是自掘墳墓,結婚是雙雙殉情,移情別戀是遷墳,第三者是盜墓。
29.智者把放下當前進,愚者把放下當絕望---你能放下多少,幸福就有多少。
30.通往成功的路,總是在施工中。
31.每個人都難免會埋怨--時間的手把相愛寫成相愛過
32.所有的痛苦,一切外在的不幸,都是幻想,都只是一場夢、一場戲,根本沒什麼好擔心的。
33.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因為世界虛幻,你也變得虛偽了。
34.你不尊重我,我尊重你,你還不尊重我,我依舊尊重你,你再不尊重我,我就遠離你。
35.愛心、謙卑心是我們溝通別人的最佳利器,它會讓我們天下無敵,用愛可以感動一切、打贏一切。
36.心要跟小孩一樣,很單純、很簡單,才能很快進步。要簡單,但不要簡陋。
37.愛情是一場高燒,燒傻的去結婚了,退燒的分了手,那些癡癡纏纏的是正燒著的。
38.一個人幸運的前提,是他有能力改變自己。
39.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40.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每個人都變改,世界自然會變改。
41.當你覺得整個世界都背棄了你時,請相信,她只是背過身去,醞釀一個更美的擁抱。
42.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43.我們付出愛心,就會感到滿足,而不是等待別人的愛。
44.心境可以歸於平和,但不能趨於死寂。
45.重複別人走過的路,是因為忽視了自己的雙腳。
46.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
47.經受過嚴寒的人,才知道太陽的溫暖;飽嘗人生艱辛的人,才懂得生命的可貴。
48.成功的信念在人腦中的作用就如鬧鐘,會在你需要時將你喚醒。
49. 在最悲傷的時候不能失去信念,在最幸福的時候不能忘記挫折。
50.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
51.生活的美來源於你對生活的熱愛,友情的純真來源於你對朋友真誠的相待。
52.人們常常慨歎生活中缺少美,那是因為他們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53.希望和失望都折磨人,但希望折磨人的時間更長。
54.人生如天氣,可預料,但往往出乎意料。
55.適時適度的彎曲,便於卸掉那份多餘的沉重,從而求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56.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要看這個失敗是不是成功的母親。
57.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58.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
59.無欲不是厭惡生活中的事情,我們盡力做好每件事,但是不執著,即使結果不如所料,我們也不在乎,那就是無欲的境界。
60.沒有比記憶中更好的風景,所以最好不要舊地重遊。


喚醒沉睡的心靈

貼近自己,忠於自己的人比較快樂。


很多人會背起行囊踏上旅程的理由,不外乎想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暫稅脫離目前的生活,趁著有時間、有體力的時候出去走走,而有的人則是,想和別人誇耀自己曾旅行過的地點。

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即使走過同樣的地方,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

有的人會去旅行,並不是熱衷於改變,而是希望透過旅行暫時脫離現狀,有的人是想要逃家卻沒勇氣,於是便想藉著短暫的旅行,來讓自己暫時脫離生活的困境,藉著不斷旅行讓自己尋找新的動力和活力。

旅行,是一個喘息的空間,即使有天大的事情,也要等回來以後再說,出去走走固然是一種心靈的出走,但也不是逃避,唯有了解自己的目的,才不會有過度的期待和想像。

旅行是一帖消煩解憂的良方,當你的生活始終在一成不變的狀況下,不妨暫時脫離現有的困境出去走走,有時,並不是非得出國不可,到戶外去走走,或者是到渡假中心去度個假,也是不錯的選擇。
你想要改變,並不一定非得跑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改變,旅行,確實有比較多的機會改變,因為,遠離了平日的限制與各方的阻力,反而有機會獲得成長與蛻變。

旅行的作用之一,就是換點不同的東西來看看,有時我們被迫用旅行來提供自己一個「暫停」的機會,暫時把所有的責任和負擔拋開。

暫停,是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讓自己能夠重新看見不同的自己。

聖嚴法師:工作忙,該如何修行

有人問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時間來修行?

就我來說,每次回到臺灣,經常忙到從早到晚都沒有私人的時間。
在忙碌的一天中,我會嘗試找些零碎時間來打坐、放鬆、靜心。修行不一定要坐在蒲團上,不一定非得要半個小時或一小時,不管是坐在辦公桌前,或是坐車,都可以利用三、五分鐘練習禪坐。
只要放鬆身心、體驗呼吸、安住當下,便能讓勞累的身心恢復活力。

如果行程真的忙到甚至連五分鐘都排不出來,那就試著在工作、走路、談話時放鬆自己的身心,把工作當成修行,用心於自己的所言所行,這是隨時隨地都做得到的方法。

此外在工作中,我嘗試不受不相干的事情煩擾,讓它們隨來隨去。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運用的方法,並且不會太難。我就是這麼做的。

大安法師:如何一直保持精進修行狀態

們的生命也像一種投資。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要盲目投資。要把我們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投注到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那就是修道了生脫死。人身難 得,佛法難聞,人命無常,所以要常行精進。「常」就是不間斷,「行」就是行持,「精」就是專心致志、一門深入,「進」就是有進無退。

我們每個人是天生想放逸的。但是修道,就像一個人披上盔甲上戰場,與百萬魔軍對決,是容不得懈怠的。所以我們要樹立強大的動力機制,要有堅強的意志力,這樣才能做到精進不懈怠。

界如牢獄,我們是囚犯。我們不自由,苦不堪言。認知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夠把精進勇猛的心發出來,與煩惱對決,出離三界。由五陰衍生為十八界,這就是我們凡 夫的境界。

這個境界就是牢獄,我們是關在這個牢獄中的囚犯。原來我們不知道關在牢獄裏面,現在知道了,就要常行精進,早日沖出去。沖出牢獄就是一個大光 明、大智慧、大安樂的境界。所以我們要有出離牢獄這樣的一顆道心。如救頭燃,常行精進,我們今生就能得救了。

為熊所嚙喻

昔有父子與伴共行,其子入林,為熊所嚙,爪壞身體。困急出林,還至伴邊。
父見其子身體傷壞,怪問之言:汝今何故被此瘡害?
子報父言:有一種物,身毛耽毿,來毀害我。
父執弓箭,往到林間,見一仙人,毛發深長,便欲射之。
旁人語言:何故射之?此人無害,常治有過。
世間愚人亦復如是。為彼雖著法服無道行者之所罵辱,而濫害良善有德之人,喻如彼父,熊傷其子而枉加神仙。

從前,有父子二人,與其他朋友一起同行。
他的兒子,進入到樹林裡,被熊給咬傷了,還被熊爪,抓傷了身體,孩子驚慌急忙的,逃出樹林,回到行隊中。
父親看見他的兒子,身體受傷,驚訝地問兒子說「你現在是怎麼了,被什麼傷害成這樣子?」
兒子告訴父親說「有一種動物,全身滿是長毛,跑來咬傷了我。」
父親聽了,便拿著弓箭,前進到樹林裡,看見一位仙人,毛髮很長,於是:便想射他。
旁人便告訴他說「為何原故,要射殺他呢?這個人,又沒有傷害你的兒子,你該當去找那隻:咬傷他的熊啊!」
被那些:雖然穿著法服,卻毫無道行的人,之所辱罵,卻因此而濫傷,那些無辜的良善、有德之人。
這就像那個父親一樣,是熊咬傷了他的兒子,而他卻冤枉神仙,想加害神仙。

生命是寬廣美麗的視野

「人莫樂於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遊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於是?」-張潮《幽夢影》

文名家朱志清曾說:「心的旅行並且不以物質為限!精神是它的老家,不用說是常常光顧的。意識的河流裡,它常常駛著一隻小船的……更進一步的說,心的旅行也 不以存在的世界為限!上帝的樂園,它是要去的;閻羅的十殿,它也是要去的。愛神的弓箭,它是要看看的,孫行者的金箍棒,它也要看看的。總之,神話的世界, 它要穿上夢的鞋去走一趟。它從神話的世界回來時,便道又可遊玩童話的世界。」

我想,朱志清先生要表達的是大規模「心」的旅行,不以表面的物質世界的旅行,而是心的旅行,不以現有地球上的旅行,他說這是「靈魂的冒險」呀!

當你已經開始覺得疲憊時,也許,你應該去旅行了。讓你的心去旅行。讓自己換個心情,換個想法,換個角度,也是一種心的出走。當你透過了時間和空間的轉換,也許,就能找到另一個失落的自己。

經常聽見熟識的朋友在電話裡抱怨,或是在偶而的聚餐場合裡唉聲嘆氣,盡是推說,職場生活讓他們無暇顧及自己的生活品質,或是根本沒有空隙去思考自己的存在意義,總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一天,好友美晴請了一天假,她搭捷運去了一趟淡水,坐在波光粼粼的河堤上吃著烤玉米;回程時,到迪化街採購滿滿一個背包,然後跑到「台北之家」,在下班的 尖峰時刻裡,坐在庭院的露天咖啡座,望著路上倉促奔波的城市人,拿著剛買的書,坐在桌邊的角落裡讀了起來,然後,她恍然明白,沒想到這麼樣簡單,就可以這 般的盡興的幸福。

上班,有時會給人一種很挫敗的感覺,如何讓自己再找回自己的心靈純淨,是需要花費一番功夫的。

很多人,都放任著壞情緒逐漸長大,辦公室的種種不滿,跟著打卡下班之後打包回家,壞情緒跟著你吃晚飯、看電視、甚至入睡,隔天醒來之後又繼續攪拌,和幾個不得志的人聚在一起抱怨人生。

但人生幾何,何苦把自己時時刻刻都武裝成隨時戰鬥的獅子。去看一場電影吧!去聽一場演唱會吧!去做一件很久沒有做,卻顯然可以讓你盡興的事情。

沒有人可以扼殺你的快樂,除非是你自己並不想好好的過。

人生無非就是「轉念」,那個「轉念」的樞紐就在自己腦袋裡的一個小開關,人要懂得體悟,就要懂得感動,並要懂得踩煞車。

飛翔是自古以來每個人的美夢,當我們受到心靈的渴望與驅策,找尋飛翔的祕訣,在廣大的世界裡,可以找到很多的答案,而旅行也是一種心靈的飛翔角度,也可以藉旅行的的形式來獲得心靈的滿足。

許多人都喜歡出走,習慣用旅行來當藉口,有人說旅行其實就是一種逃亡,某一種形式的逃亡。當你的心已經開始覺得疲憊時,也許,除了轉換軌道,你也應該去旅行了,旅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心情的放鬆,另外一種則是心境上的冒險。

旅行是伴隨著一種冒險的出走,帶著自己的自主性,並要承擔過程及其結果。你也可以說,旅行是一種空間和時間的切換,切換了時間與空間,可以讓自己從積習日深的尋常生活中抽離開來。

當然,這種抽離畢竟只是暫時。倘若你暫時無法出去走走,那麼,就改變你的心情吧!身體的旅行需要的是行李和機票,而心的旅行卻需要一顆自在無罣礙的心靈。身體的旅行需要的是為身體找一個安身之處,那麼,心的旅行則是要能安頓你的心靈。

心的旅行重要的是,要完全的放鬆自己的心靈,讓心靈可以自由自在的飛翔,感覺自己和天地合而為一,在這個自然的狀態裡,你可以和自己跟更親近,也可以藉此機會更了解自己。

當你的心情開始轉換時,生命便有了新的動力,你才能重新上路。

聖嚴法師:原諒背後說壞話的朋友

『人前不說別人好,人後不說別人壞』的人不多,當你發現你的朋友在你背後說你壞話,最好能以包容及諒解的胸懷泰然處之,這樣才能化解誤會,保持友誼。

凡是人就多少會有一些毛病,彼此之間總會有幾句批評,因為,在人背後不論人長短的很少,我們自己也就是這種人。說壞話不一定就是那般的壞,也不一定 就是批評,有時候只是為別人說明介紹,解釋一個人的優點或缺點。故當知道人家說了自己的優點時,除了高興,應該感謝;當知道別人說了自己的缺點時,不該生 氣,應當反省。

有一些人背後說你的壞話,是由於嫉妒,若不說你壞話,不能顯示出他比你高明,不能襯托出他的優越。
另外有一種人不是存心使壞,只是有使壞的習慣,喜歡東家長、李家短,愛說張大娘怎麼樣、李大媽又怎麼樣,若你問他為什麼要說人壞話,他卻不知道那是 說人壞話。張大娘、李大媽不一定有那麼壞,他就是喜歡繪聲繪影,加油添醋,讓人家聽得很有味道,他自己講得也很過癮。這種蜚短流長的壞毛病,我們自己也曾 經犯過,我們周遭的人也多少有這種問題,那你就把它當作一件理所當然的尋常事來處理,以平常心看待,何必生氣。

如果有人因為嫉妒而說你壞話,那很好呀,能夠遭人嫉妒,表示你很不錯;如果他是拿你當作消遣,那也很好呀,至少你可以讓他人快樂,你也應該值得安慰。

會不會因為他人的批評、譭謗、破壞而使自己受到損失?有可能發生這種事。例如,本來有一個工作機會是你的,因為有人說了壞話,工作便泡湯了;原本有 一個朋友對你很忠誠,因為有人從中挑撥,便使那個朋友和你疏遠了。碰到這種情形,最好找一個機會和對方談談,以期早日化解彼此間的不愉快。

化解的方法要誠懇、主動、明快,不要猶豫、被動、等待,等待下去會連朋友也沒有了。你可以告訴他說:『我還是把你當朋友,我也許有什麼缺點,我會檢討改進,但我還沒有壞到那個程度。』

我也偶爾聽到有人批評我,甚至公然寫文章臭罵我,我會說:『站在他的立場,如此指摘我,我可以諒解的,但他不是我,他尚不知道,我還沒有壞到如他所說的那個程度,我們之間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我仍願意跟他做朋友。』這麼一來,就可以化解誤會,繼續做朋友了。

也有一些人就是對你誤會很深,他說:『我什麼朋友都要,就是不要你這個朋友,即使到閻羅王那兒,我還是不承認你是我朋友;就算到了極樂世界,如果你 也到了那兒,我就不想去了。』遇到這種人,你也不必介意,他已經氣你氣到這種程度,你最好說:『我的業障深重,是我那輩子欠他太多,我慚愧、我懺悔,我為 他心中對我的怨恨祈禱,不要恨上加恨,不要冤冤相報。願自己的業障,早日冰消。』當你能夠這麼自我化解的話,你就不會那麼的不平衡了。

倒灌喻

昔有一人患下部病,醫言:當須倒灌,乃可瘥耳。便集灌具,欲以灌之。
醫未至頃,便取服之,腹脹欲死,不能自勝。
醫既來至,怪其所以,即便問之:何故如是?
即答醫言:向時灌藥,我取服之,是故欲死。
醫聞是語,深責之言:汝大愚人,不解方便。即便以餘藥服之,方得吐下,爾乃得瘥。如此愚人,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欲修學禪觀種種方法,應觀不淨,反觀數息﹔應數息者,反觀六界。顛倒上下,無有根本,徒喪身命,為其所困。不諮良師,顛倒禪法,如彼愚人飲服不淨。

從前,有一個人,患了下部肛門的病。
醫生說「這當要從肛門,注入藥水灌洗,才可以痊癒!」於是:便去準備灌洗用具,想要來給他灌洗。
醫生還沒到之前,他便把灌洗肛門的藥水,拿來喝了下去,結果:肚子脹了起來,一時間,痛得要死不活的,不能忍受。
醫生來了,看到他這樣痛苦,感到很奇怪,便問他說「你是何原故,怎麼會這樣?」
他便回答醫生說「剛才,我把灌洗用的藥水,拿來喝了下去,所以:現在痛得要死。」
醫生聽了他的話,不禁責怪他說「你真是個大傻瓜!不了解治病的方法。」便用其它的藥,給他服下——
他這才上吐下瀉,後來,才得以痊癒。
像這樣愚笨的人,是被世人所譏笑的。
想修習禪定,觀照有種種不同的方法,應作不淨觀時,反作數息觀;應作數息觀時,反作六界觀……種種顛倒上下的作法,只是白白的喪失身命,為其迷惑所困,這就是不諮詢良師,而自行顛倒坐禪、觀照方法的結果。
就像那個傻瓜,喝下用來灌洗肛門的藥水一樣。

遇到一切不如意事,不用抱怨,都看著是自己的業障,福報不夠

在外吃飯不方便,不用抱怨吃肉的餐館多,吃素的餐館少,是因為自己的福報不夠!福報夠了,想怎麼吃自然就有。

參加一些世俗的肉菜宴席,不用懷疑,也是自己的業障才會被邀請參與其中,因為裏面的種種肉,都或多或少都曾經與我們有緣,或是我們往世的親友,所以建議為參加宴席的所有眾生回向。
想買房而買不到的人,不用抱怨房價高,或種種不公平,是自己的福報不夠!

不用抱怨菜價貴,不用抱怨即使素菜也有種種農藥或轉基因之類的,福報夠了,天天吃有機綠色素菜都沒問題!

生活在城市,每天「享受」污染的空氣,擁堵的車流,不用抱怨,也是自己的業障,福報不夠生活在愜意的環境中!

想升職而無法如願,不用抱怨別人有後臺或種種不公,是自己的福報不夠!
買股票會虧或遲遲不漲,不要抱怨機構或種種不公平,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業障,沒有福報。否則應該買什麼漲什麼!

想修行而沒有好的、清淨的環境,不用抱怨,看著是我們的業障,還沒有福報享受更好的修行條件。
不用抱怨事業不順、家庭不合,等等等等......
如果業障夠小,福報夠大,你就應該是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所以還是多懺悔我們自己的業障吧,並[如說修行]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

與兒期早行喻

昔有一人,夜語兒言:明當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兒聞語已,至明清旦,竟不問父,獨往詣彼。既至彼已,身體疲極,空無所獲,又不得食,餓渴欲死,尋復回還,求見其父。
父見子來,深責之言:汝大愚痴,無有智慧。何不待我,空自往來?徒受其苦。為一切世人之所嗤笑。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設得出家,即剃須發,服三法衣,不求明師諮受道法,失諸禪定道品功德,沙門妙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虛作往返,徒自勞苦,形似沙門,實無所得。

從前,有一個人,晚上告訴兒子說「明天早上,我和你一起,到那個村落去,有一些東西要買。」
兒子聽了父親的話之後,到了第二天早晨,竟然不問父親,就獨自先到那個村落去,既然到了那個村落之後,身體疲倦得很,卻一無所獲,又不得飲食,饑渴得要命;只得回家,求見他的父親。
父親看見兒子回來,不禁責備兒子說「你真是個大笨蛋,沒有智慧!為何不等我,而自己一個人,跑去又回來,白白的嘗受:往來奔波之苦呢?」
這樣的作為,是一切世間人,之所譏笑的傻事。
設若能得出家,即時剃除了鬚髮,穿著三種法衣,若不求明師指教,諮詢討論、受持道法,便會失去一切禪定、道品的功德,還有沙門妙果,一切也都會失去。
這就像那個傻兒子,白費工夫的往返,徒自枉然疲勞;若不依循明師,雖然:外形像是沙門,實際上,卻也一無所得啊!

星雲法師:相互體諒

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不是一起吃喝,一起玩樂,一起郊遊,一起戲鬧;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體諒、互相信任、互相瞭解、互相包容,這才是可貴的情誼。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父母兒女,有丈夫妻子,有長官部屬,有親屬朋友;人際之間的各種關係,都要靠「體諒」來維繫,如果有任何一方缺乏「相互體諒」的情操,則彼此的關係就會如同火爐上的冰塊,不能安全長久。

人和人相處,因為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愛好,不同的習慣,不同的想法;很多的不同,如果沒有「體諒」的潤滑,這許多的不同,如何能融和呢?

父母因為自己未能讀書識字,寄望兒女能爭氣,因此盡力栽培,即使當典家財田財,也要供給兒女讀書。這是因為父母體諒兒女的前途、兒女未來的成就,因此自己節衣縮食,總是心甘情願的培育兒女成長。兒女也要體諒父母的苦心,如此才能勵志感恩,奮發有為。

妻子在家操持家務,一肩挑起教養兒女的責任,因為她體諒丈夫在外奮鬥辛勞,不時給予慰問、讚美,能夠互相體諒,家庭才能和諧、美滿。

現在台灣的警察,每日服勤時間長久,所負的任務艱?又危險,如果沒有家人的體諒,他怎能安心做人民的保母?

出租車司機,從早到晚,大街小巷,紅燈綠燈,不但要忍耐塞車的焦急,有時還會受到旅客的抱怨,如果回家再沒有家人的噓寒問暖,如何能有很好的情緒生活?

所以,不管警察也好,出租車司機也好,乃至所有的公教人員、工廠員工,都需要他人的體諒,需要他人給予包容,給予鼓勵,才能有再出發的精神。

體諒之道,要能為對方設想,要能彼此互換立場;凡事要有建設性,因為體諒不只是消極的不計較,更要積極的施與歡喜,給予尊重。能夠有「人我一如」的想法,有「自他平等」的精神,更能相互體諒。

互相體諒的夫妻,必定相親相愛;互相體諒的親子,必定相互感謝;互相體諒的主從,必能彼此扶持。因為有體諒,人間才能有情有義;因為有體諒,生命才 能有光有熱。如果沒有體諒,父母子女都可以反目成仇;如果沒有體諒,長官部屬都可能勢如水火。所以,人與人之間,相互體諒是多麼的重要啊!

聖嚴法師:收心的練習

佛法教導我們抗拒誘惑、破除對七情六欲的執著,多利用因緣觀、慈悲觀,以及轉變觀念等方法,但 有時這些方法還來不及用上、觀念還來不及轉變,就已經陷入欲望的泥沼了。所以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收攝六根」,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收回來,使眼、耳、鼻、 舌、身、意等「六根」的注意力向內,而不要向外。

通常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身體器官,接觸外物之後就會喜歡它,希望佔有它、爭取它,而無法 拒絕誘惑。有時候即使眼睛閉起來了,心裏的影子還在,把耳朵塞起來不聽也沒有用,總是餘音猶存,此時就要感受一下,這種困擾的感覺究竟舒不舒服、快不快 樂?是痛苦、還是享受?事實上,如果把眼睛閉起來,還是有影子在前面晃來晃去,這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並不是快樂。

就像談戀愛談得非常入迷時,對方的容貌、笑顏、聲音總是縈繞在腦際,放也放不下、丟也丟不開。即使對方遠在千里之外,卻好象就在眼前,這就是患了相思病。如果不是兩情相悅,而是單相思、單戀,那就更加痛苦了。

我們可以好好分析,這種縈繞腦際的影像和音聲究竟是不是真的?腦海中的影像在睜開眼睛以後,可能就不見了;耳朵聽到的聲音只要經過仔細分辨,也就消失了,一切都只是腦子裏的想像而已。所以,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這些都只是內心的幻覺,而不是真正的快樂。

如果還是想得很痛苦,我們可以不斷地注意自己的呼吸,用注意呼吸的感覺來享受呼吸。如此一來,就會產生移情作用,心裏揮之不去的念頭,在注意呼吸後可能就會轉移了。

此外,分析自己的念頭也是收攝六根的方法之一。我們的念頭都是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地出現,所以 當出現粗鈍、強烈的念頭而又無法擺脫時,就可以試著數呼吸、享受呼吸。當再有其他念頭出現時,就能慢慢體會到,剛才明明還在想的事情,現在又不想了,而現 在不想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正在注意呼吸,所以剛才的念頭已經被切斷,變成一段一段的。

然而,我們的腦袋會不由自主地繼續想別的事,「注意呼吸、享受呼吸」這個念頭本身,也會不斷地 再被其他念頭切斷。每當我們發現其他念頭出現時,不必理會那些念頭,還是繼續回到呼吸的感覺,藉此把那些念頭切斷。像這樣交錯著把念頭切斷,這些念頭就變 成片斷的,既然是片斷的,那就是幻覺、幻相,便可以漸漸把這些念頭放下了。

另外,妄念太雜亂、無法控制時,拜佛也相當有用。拜佛時,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覺受,專注在拜下、 起立每一個動作的感覺,一般人如果不知道怎麼拜佛也沒有關係,跪在佛前專心磕頭也是有用的。此外,也可以出去散散步,散步時注意每一個腳步踏出去的感覺, 當我們這麼做時,會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體上,也就能收攝自己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時間,我們的心其實是向外發散的。我們要經常練習把它向內收攝回來,回到自己的呼吸、念頭以及動作的感覺上。透過這樣的練習,就能夠逐漸放下外在的幹擾,達到收攝六根的目的。

為王負機喻

昔有一王,欲入無憂園中歡娛受樂。敕一臣言:汝捉一機,持至彼園,我用坐息。時彼使人羞不肯捉,而白王言:我不能捉,我愿擔之。時王便以三十六機置其背上,驅使擔之,至於園中。如是愚人,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若見女人一發在地,自言持戒,不肯捉之。後為煩惱所惑,三十六物一時都捉,不生慚愧,至死不舍。如彼愚人擔負於機。

從前,有一個國王,想到「無憂園」裡去,遊行娛樂;便命令一個臣子說
「你拿一張椅子,到『無憂園』去,好讓我休息時坐。」
這時,那個臣子,竟覺得:拿椅子,是羞恥的事,不肯拿椅子,便告訴國王說「我不能拿椅子,但我願意用擔的。」
這時,國王便拿了三十六張椅子,放到他的背上,驅使他擔負著椅子,到無憂園去。
像這樣愚笨的人,是被世人所譏笑的。
如果看到:女人有一根頭髮,掉在地上,自謂「持戒」嚴謹,所以:不肯拿掉頭髮,後來,卻為煩惱所迷惑,三十六物「髮、毛、爪齒、屎、尿」等等,種種不淨物,卻不以為恥,三十六種不淨物,一時,全都捉拿了,竟也不生慚愧,到死也不肯捨離。
這就像那個傻臣子一樣,不肯拿一張椅子,反而擔負了三十六張椅子

證嚴法師說故事:機智的童女

古時候的人很迷信,例如從前在一個小地方常有大蟒蛇出來作怪,當地的人都認為蛇已成精,所以常常祭拜牠,並且每年送一位童女給牠果腹。

過了九年,已經有九位童女喪失寶貴的生命,全鄉的人都很煩惱。到了第十年,送童女祭蛇的時間又接近了,但哪有為人父母者願意讓女兒去送死呢?鄉長很擔憂,必須設法去買,若有父母逼不得已要賣女兒,也是痛不欲生啊!

當時有一戶家庭非常貧困,這對父母生了六個女兒,最小的女兒對父親說:「今年是第十年,鄉長一直四處找人選,我可以自願去,這樣爸爸可以收一些錢來應應急,維持家庭生活。我身為女孩不能負擔家計、改善家庭的貧困,所以我願意去。」

她的父母親再怎麼窮也不肯讓孩子去餵蛇,可是女孩已下定決心,因此她偷偷跑出去了。她去找鄉長說:「我自願去蛇洞,但是你必須把錢送去給我父親。」說完,她就走向蛇洞。

在這之前,她準備了一些摻了香油的飯團,並且帶一隻狗和她同行。到達蛇洞時,她把香噴噴的飯團放在蛇洞前,不出所料,那條大蟒蛇果然立刻爬出來了!牠一聞到飯香,立刻大口、大口地吞食那些飯團。

當牠吃得渾然忘我時,那隻狗猛然衝向前,咬住大蟒蛇的脖子。儘管大蟒蛇不斷掙扎,但那隻狗還是把牠的脖子緊緊咬住不放。女孩順勢制服了大蛇,結束牠的生命。

她走進洞內,果真看到九具屍骨。女孩黯然地說:「你們真可憐啊!因為缺少了勇氣、智力,所以不幸都喪命了。」

她平安地回到家裡後,地方上的人都很敬佩這位女孩,因為她竟然毫髮無傷,甚至還能夠為地方除害。這消息傳到國王那裡,他也很敬佩這位奇女子,於是請她入宮。由於她既有智慧又常常幫助人,深受國王喜愛,所以後來還封她為皇后。

這雖然是一則故事,但也是一種教育。面對人群或一切事物時,若恐懼怯弱,沒有勇氣面對現實,抱著逃避的心理,就會迷茫。有的人常常去求神、問卜、算命等等,這就是因迷惘、逃避所產生的無所適從之行為。

我們在人生道上一定要有智慧、毅力和果斷力。信仰,一定要選擇「正信」;假如一時茫然誤入「迷信」之途,了解真相後就要及時回頭,不用害怕,因為正信才是最正確可靠的教育!

釋迦牟尼佛佛像集錦

我只有你一個【圖文】

 

你我都是佛.


心中有佛心中求

心中無佛莫強求

佛在你我心中.

心中寶何必遠求.

你我都是佛.

讀誦大乘經典的意義




  誦持經典是許多佛弟子的功課,但是誦經的意義到底是為何呢?
  印隆覺得,應是讓自己轉換生死的習性、改變觀念,真正能解脫生死的妙方吧!
  如果不改變錯誤的觀念,則就會一直重複與輪迴類似的不愉快經歷,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都會造成業因,待這個因成熟之後,又興起新的緣。行為與結果的不斷循環,就是業的循環,在我們不斷的經歷生老病死之流轉時,同時又造了未來的業因。
  因此,觀念影響行為,也就是影響業力。要不再受苦,就要從改變自己的觀念開始,即是改變習性。之前有寫一篇:要不再受苦,就不要讓自己的心出軌,也是在說明同樣的觀念。因此,最重要還是在自己的心。否則生生世世,若不改變,則問題都是一樣的-生死輪迴之苦,只是呈現的樣貌不同而已。
(以下引用印隆的碩士論文的部份內容)

讀誦大乘經典即是思維第一義諦的修持,屬於「法華三經」之一的《普賢觀經》中,及說明誦持大乘經觀為重要的觀修法門,經文云:
一切眾生誦大乘經者、修大乘者、發大乘意者、樂見普賢菩薩色身者、樂見多寶佛塔者、樂見釋迦牟尼佛及分身諸佛者、樂得六根清淨者,當學是觀。此觀功德,除諸障礙、見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誦持故,專心修習,心心相次,不離大乘,……「見諸佛已,心大歡喜,復更誦習大乘經典……以誦大乘方等經故,即於夢中見釋迦牟尼佛與諸大眾在耆闍崛山說《法華經》,演一實義。……汝今讀誦大乘經典,汝所誦者是佛境界。』……汝誦讀大乘經故,十方諸佛說懺悔法。菩薩所行,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心無心……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懺悔惡不善業,但當誦讀大乘經典。此方等經是諸佛眼,諸佛因是得具五眼,佛三種身從方等生……其有誦讀大方等典,當知此人具佛功德,諸惡永滅,從佛慧生。……若誦大乘經、觀法如實際,永離諸惡業,後世不復生。……當誦大乘經、念諸菩薩母。無量勝方便,從思實相得,……其有眾生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一彈指頃除去百萬億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力故……因由是法,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諸佛如來從此法生,於大乘經得受記別。[1]
智者大師相當重視讀誦大乘經典,本身也是在行普賢道場時,因為誦持《法華經》而證得法華三昧之前方便。如《普賢觀經》所云,大乘經典是諸佛得具五眼之因、成就三身之源,讀誦大乘經典可滅除罪障,助成觀修第一義諦之理,證佛智慧。而聖嚴法師也有云:「凡以虔誠懇切,感念求法之心來讀誦經典,他必能有得於心,有了心得,他又必不甘心永滯於讀誦的一個境界,必定會油然生起弘法度生的利他精神。」[2]讀誦大乘經典有助於內修理觀之功夫,因此在水陸法會的各外壇中,均是安排誦持大乘經典,已輔懺罪觀修之功。

以病苦為師(如觀法師)







       

           「以病苦為師!」
因為病苦,
令我們不得不反觀自照,
思維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因為病苦,
令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
探求生死之路,是否已明?
「病苦」,是我們最嚴厲的老師,
也是我們最慈悲的善知識!
發現病苦,
我們才願意將此生此世全部的心力,
放手一搏,
期望達到剋期取證;
發現病苦,
我們才願意將一向躍躍欲動的心靈,
徹底沉澱,
悍勞忍苦精進修行!
感恩病苦,
讓我們的法身得到一個全然滋養的機會;
感恩病苦,
讓我們的慧命得到一個無限豐足的契機!
故病苦是良師、是益友,
是千金難買、萬金難尋的莫逆忠朋!
向病苦致敬,
向病苦頂禮,
沒有病苦的巡禮,
我們會誤認這個世間永遠那麼絢麗;
沒有病苦的垂愛,
我們會以為這個色身永遠不會敗壞!
稱它為良師,
是因為它讓我們獲得生死的解脫,
讚它為益友,
是因為它讓我們獲得究竟的安樂!
向病苦虔誠懺悔,
邀請它和我們一起共修佛法,
邀請它和我們一起共發大願,
邀請它和我們一起共證菩提,
邀請它和我們一起共成佛道!


── 釋如觀 ──

佛----善言100句

----
1.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
  2.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3.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4.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招煩惱。清貧樂道真自在,無牽無掛樂逍遙。
   5.靜 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 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餘步。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切勿貪意外之財,知足者人心常 樂。若能以此去處事,一生安樂任逍遙。
  6.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
  7.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8.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9.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10.受思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11.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14.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飲清靜之茶,莫貪花色之酒。開方便之門,閑是非之口。
  15.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17.“我欲是貧窮的標誌。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惡聞己過。
  19.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20.莫妒他長,妒長,則己終是短。莫護己短,護短,則己終不長。
  21.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4.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25.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26,恐人知,便是大惡。,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為美事。能不自誇,則其德厚矣!
  28.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祥,才是下手之處。
  31.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32.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長者,取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足者,博聞。
  34.積金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35.積德為產業,強勝於美宅良田。
  36.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38.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後也是兩手空空。
  39.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40.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並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昇華到最高點,就是聖人。
  44.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於把生命交給別人。
  45.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46.誹謗別人,就象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於無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50.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51.謊言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
  53.人不求福,斯無禍。人不求利,斯無害。
  54.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時而動。
  55.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56.見己不是,萬善之門。見人不是,諸惡之根。
  57.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減一分福澤。
  58.念頭端正,福星臨,念頭不正,災星照。
  59.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60.心慈者,壽必長。心刻者,壽必促。
  61.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不遠,憂亦近。
  62.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63.你目前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佈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64.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65.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騙。
  人生最可憐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癡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獻媚。人生最危險的境地是貪婪。人生最煩惱的是爭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過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憐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產是絕望。
  人生最大的債務是人情債。人生最大的罪過是殺生。人生最可惡的是淫亂。
  人生最善良的行為是奉獻。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佈施。
  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進。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學佛。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念佛。
  66.心好命也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轉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實造於心,禍福為人招,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亦聽命,天地自相保。
  67.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寡念養性。
  68.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69.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70.凡夫迷失於當下,後悔於過去.聖人覺悟于當下,解脫于未來。
  71.節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治家法,隨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72.人生就象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鄰居親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侶。
  73.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74.忍耐好,忍耐是奇寶。一朝之念不能忍,鬥勝爭強禍不小。忍氣不下心病生,終生將你苦纏繞,讓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
  75.寒山問拾得:世人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jian我,我當如何處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76.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77.惡是犁頭,善是泥,善人常被惡人欺,鐵打犁頭年年壞,未見田中換爛泥。
  78.氣是無明火,忍是敵災星,但留方寸地,把於子孫耕。
  79.你能把功夫做到多大,你將來的事業就能成就多大。
  80.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81.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82.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智慧,辦事以盡力為有功。
  83.萬事得成於忍,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84.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
  85.時時好心,就是時時好日。
  86.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87.得理要饒人,理直氣要和。
  88.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89.真正的佈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著、通通放下。
  90.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91.學佛就是學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覺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見解。
  92.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93.凡夫轉境不轉心。聖人轉心不轉境。
  94.知因果即知進退。知佛法,即得開心果。
  95.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96.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97.智者知幻即離,愚者以幻為真。
  98.世間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99.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癡呆,學佛的少年永不敗。
  100.不惜光陰過時悔,黑髮不學白髮悔。酒色賭博致禍悔,安不將息病時悔。官行賄賂致罪悔,富不勤儉貧時悔。不孝父母老時悔,遇難不幫有事悔。動不三思臨頭悔,盲目草率錯時悔。


《睡蓮吐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