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聖嚴法師:如何祈福才能有福

社會由於迅速轉型而隱藏了種種危機,總括來說有以下三點:
一、競爭激烈,缺乏安全感工商業 社會,人與人之間缺少守望相助的精神,卻有你爭我奪的敵對意識,因此人際間普遍存在著極度不安全感。所謂「商場如戰場,同行是冤家」,競爭似乎是免不了 的,然而社會之所以進步,文明能不斷的創新,多半是因為人和天爭、人和人競爭的結果,所以商場上講求競爭,似乎也不是壞事,只不過如果拿捏得不恰當,就會 變成自相殘殺。

二、功利主義,人際疏離現代社會 是一個功利主義的社會。所謂功利主義,就是人們所做的一切都以得到利益、成功為目標。為了獲得利益,為了追求成功不擇手段,因而使得人與人之間彼此相互猜 疑、衝突,缺少唇齒相依的一體感。由於猜疑而產生矛盾,由於矛盾而產生衝突,由於衝突而產生疏離感,甚至反目成仇。

三、自私心重,道德淪喪現代社會也是物質昌明的社會,大家為了追求物質的擁有,彼此你爭我奪、自私自利,想盡辦法排擠他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蹦、越來越冷漠,缺少人溺己溺的道德觀,同情心、同理心蕩然無存。

先從觀念上改善針對這三種趨勢,如果不徹底從觀念上著手開始改善,社會問題將層出不窮,永無寧日。近年來,世界各地天災人禍連連不斷,凡有識之士都非常關心,亟思解決改善之道。站在一個宗教徒的立場,所能做的除了信仰上的祈願,還應該幫助人們在觀念上做適當的調整。

以佛教來說,誦經禮拜、舉辦法會,當然是有用的,連僅僅一句「我為你祝福」,都能夠產生祝福的 功能,何況舉行隆重的儀式來祈福。但如果心態不正確,錯誤的觀念不轉變,僅僅只是參加祈福的法會,當下覺得有佛菩薩的護佑,有一點安全感和安慰感,一時間 內會覺得內心平靜,但這種感覺恐怕不能維持太久。最究竟的方法還是要從觀念的修正做起,調整偏差的想法,改善錯誤的行為,努力為自己、為他人修福修慧,如 此從內心發揮出祝福的誠意,我們的社會、家庭才會得到真正的平安。

《大悲咒》的大悲法門觀世音菩薩的法門就是觀世音菩薩自己修行、得道的方法。《大悲咒》彙集了 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以來所有一切修持的功德,所以持誦 《大悲咒》就等於獲得了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以來所修一切功德力的加持,這力量非常大。不過,觀世音菩薩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告訴我們,誦持 《大悲咒》應該先要對眾生起慈悲心。因此要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救濟,除了仰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力,給我們平安、給我們力量,更要學觀世音菩薩,先發起無上 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希望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而成就所有一切功德,這就是大悲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

「無緣」是指沒有一定的對象,因為沒有特定的對象,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濟永遠在、處處在; 沒有特定要度的眾生,卻時時都在度眾生,平等不分親疏。「同體」,是指所有的眾生都是生命共同體,人與人之間並不是互不相干、毫無關係的;中國儒家:「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思想,就是同體的大悲心。

一人持誦 《大悲咒》的功德很大,共修持誦《大悲咒》的功德更大,因為人與人之間是生息相通的,所以共修時能夠得到所有修行者的功德累積。修行的功德既然是共享的, 做壞事的結果自然也要共同分擔。所以不要認為只要壞人都下地獄,社會就不會這麼亂了;反而應該反省到這些兒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沒有盡到責任,沒有把 正確的觀念,推廣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心裏。

為了善盡生命共同體一分子的責任,我們應更進一步將祈福的觀念和行為具體落實在生活中;祈福的方法有四種:
知福:知足常樂,安貧樂道知道自 己有福報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碼都還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於擁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滿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貴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 怕沒柴燒」,若能知福,則更應該說「我還有呼吸,當然滿足了。」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福報。尤其現今的臺灣社會豐衣足 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別人有的,也不管對方是如何努力獲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擁有,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自害害人。

如果我們能夠知福,就能知 足,知足就能常樂。不過知足並不等於什麼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歡喜」,這才是真正的知足。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說,他是世界上最窮的人,因 為他是「無殼蝸牛」,他忿忿不平的說:「這個社會很不公平,我努力了一輩子,到頭來連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都沒有。」

我則告訴他:「有房子也是一種負擔、累 贅。」有房子的人,就要照顧房子,每天為房子花很多心思,尤其那些擁有很多房子的人,一下子這間房子要整修,一下子那幢房子要裝潢,每天為了房子忙來忙 去,如果住不了那麼多房子,還得想辦法租給別人住;我勸他:「沒有房子,反倒可以快快樂樂的,想到哪就到哪,所以沒有殼的蝸牛,也是不錯的。」以出家人來 說,「出家無家,處處為家」,沒有自己的家,所以處處都是家,何其輕鬆,何其自在。

惜福:珍惜擁有,感恩圖報我們除 了擁有呼吸外,還擁有很多東西,包括生命、財物等,而且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人緣,也是我們所擁有的。有的人雖然事業並不輝煌騰達,也沒有什麼錢財,但 是他的人品高尚,待人和善,他也算是一個富有的人;因為人格的財產比有形物質的財產,更有用、更珍貴。惜福,就是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包括自然資源、社會 資源等一切資源。

珍惜而不浪費、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體,不要傷害名譽、品格,甚至理念、理想,進一步還要飲水思源、感恩圖報,這就是惜福。法鼓山所推 動的惜福運動,就是請大家把不再需要用,但還可以用的東西拿出來與別人分享,不要讓它們變成垃圾;同時還勸導大家過簡樸節約的生活,少買一些不需要的東 西。

很多人都是因為精神空虛、心理寂寞,所以不斷買東西,這是很愚蠢的;不充實內在心靈,房子裏堆滿了買來而無用的東西,頭腦裏卻空洞得缺乏思想,精神沒 有得到提升,內心一樣是寂寞、空虛的。

種福:成就自己,廣種福田釋迦牟 尼佛告訴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來種福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種,例如自己的家人、朋友、社會上貧苦無依需要幫助的人,以及社會、國家的利 益和一切眾生的幸福,都是我們的福田。

有的人非常吝嗇,空偶知識、學問,卻不肯傳授給人,捨不得與人分享;自己的財產,不願意拿來利益社會、回饋社會,這 種自私的人是最貧窮的人,就算他富甲天下,也是窮光蛋一個,因為他不懂得種福田。

這就好象一個人擁有許多種子,但是他不懂得耕種,將種子種在沙漠裏,不但 不會發芽,反而讓原本可以吃的種子變成了廢物。知道要隨時隨地種福的人,是有福的人;為了要種福,必需要努力成長自己,在知識、人格、智慧,以及技能各方 面都要增長;才能有更多的資源來種福田。

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大多數 人都喜歡享福,所以人老了,就要享老福;兒女孝順,就享兒女福;太太賢慧,享太太福;丈夫可*,享先生的福。一般人的觀念總認為有福不享的人是傻瓜,但是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限的,所以享福的人不是真正有福的人,廣種福田、歡喜培福的人,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

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報,種到田裏邊,它就可 以培養出更多、更多的福來。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眾生,都當成是培福的對象,不斷的培福,那就是有大福報的人,最後就會和佛一樣福德圓滿。

以大眾為造福的良田如能實踐「四福」:知福、惜福、種福、培福,並且為別人祝福,就是有大福報的人。法鼓山目前正在努力提升人品,把淨土建立在人間,做的就是造福的工作。但願大家永遠都是有福的人。

禪門公案 回向

有一個農夫,禮請無相禪師到家裡來為他的亡妻誦經超度,佛事完畢以後,農夫問道:「禪師!你認為我的太太能從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無相禪師照實的說道:「當然!佛法如慈航普渡,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無不得益。」

農夫不滿意道:「可是我的太太是非常嬌弱的,其他眾生也許會佔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奪去。能否請您只單單為她誦經超度就好,不要回向給其他的眾生。」

無相禪師慨嘆農夫的自私,但仍慈悲的開導道:「回轉自己的功德以趣向他人,使每一眾生均霑法益,是個很討巧的修持法門, 『回向』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內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眾,就如天上太陽一個,萬物皆蒙照耀,一粒種子可以生長萬千果實, 你應該用你發心點燃的這一根蠟燭,去引燃千千萬萬支的蠟燭,不僅光亮增加百千萬倍,本身的這支蠟燭,並不因而減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觀念,則我們 微小的自身,常會因千千萬萬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樂而不為呢?故我們佛教徒應該平等看待一切眾生!」

農夫仍是頑固的說道:「這個教義很好,但還是要請法師破個例,我有一位鄰居老趙,他對我可說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眾生之外就好了。」

無相禪師以嚴厲的口吻說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農夫茫然,若有所失。

人 性之自私、計較、狹隘,於這位農夫身上可以完全看出。只要自己快樂,自己所得所有,管他人的死活?庶不知別人都在受苦受難,自己一個人怎能獨享?如論世 間,有事理兩面。事相上有多少、有差別,但在道理上則無多少無差別,一切平等。等於一燈照暗室,舉室通明,何能只照一物,他物不能沾光?
 

詐言馬死喻

昔有一人騎一黑馬入陣擊賊,以其怖故,不能戰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詐現死相,臥死人中,其所乘馬為他所奪。軍眾既去,便欲還家,即截他人白馬尾來。既到舍已,有人問言:汝所乘馬今為所在?何以不乘?
答言:我馬已死,遂持尾來。
旁人語言:汝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無對,為人所笑。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殺害眾生,加諸楚毒,妄自稱善,無惡不作。如彼愚人詐言馬死。

從前,有一個人,騎著一匹黑馬,衝入敵陣,打擊賊人——因為:他很害怕的原故,不能跟賊戰鬥,便用他人的血,塗抹在臉上,裝作死了的樣子,躺在死人堆中;他所乘坐的馬,就被別人給奪去了。
等到敵軍、眾人都離去了,他就想要回家去,便割下他人所乘的、死了的白馬的尾巴。回到家裡之後——
有人問他說「你所乘的馬,現在在哪裡,為何不乘回來呢?」
他回答道「我的馬,已經戰死了,所以:拿了牠的尾巴回來!」
旁人問道「你的馬,本來是黑色的,尾巴為何是白的呢?」
他一時間,目瞪口呆,無言以對,被人所譏笑。
自己說道「我很好!我修行慈心、不飲酒、不吃肉。」
然而他卻常殺害眾生,加諸苦楚、毒害於眾生,卻謊稱自己很善良,其實是無惡不作。
就像那個愚笨的人,謊稱自己的黑馬死掉了,帶回白馬的尾巴一樣。

你也在井裡嗎?

你也在井裡嗎?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

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牠救出來,

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

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剷進枯井中。

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

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

當剷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

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牠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剷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牠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

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裡,

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

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

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

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

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

實際上卻幫助了牠,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

【心得感想】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

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

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

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如何化阻力為助力是驢子脫逃的關鍵,

凡是多思考一下,

說不定再難的問題,

多有解開的一天。

法華饗宴,食法義等,是則名為真法供養




  最近連續分享了二道簡單的菜,也在FB說明「印隆菜」的特色是「二省一有」--省錢、省時、有營養,因此有網友建議印隆,要不要考慮出食譜書?
  如果能讓大家喜愛素食,印隆當然很願意囉!只是印隆希望,在轉食輪的當下,也可以轉法輪。因此,如果有機會出食譜書,希望是與佛法相結合的,願大家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以下引用印隆的碩士論文的部份內容)


天台智者大師的《觀心食法》中,《維摩詰經》之「於食等者,於法亦等」來彰顯「食法」之意趣。說明以一心圓觀,方能成就解脫生死的般若妙食,文云:
既 敷座已,聽維那進止。鳴鐘後,斂手供養一體三寶,徧十方界施作佛事。次出生飯,稱施六道,即表六波羅密,然後受此食。夫食者,眾生之外命。若不入觀,即潤 生死;若能知入觀,分別生死有邊無邊。不問分衛與清眾淨食,皆須作觀觀之者,自恐此身內舊食皆是無明煩惱潤益生死,今之所食皆是般若。想於舊食從毛孔次第 而出,食既出已,心路即開,食今新食,照諸暗滅,成於般若。故《淨名》云:「於食等者,於法亦等。」 是為明證。以此食故成般若食,能養法身;法身得立,即得解脫,是為三德。照此食者,非新非故,而有舊食之故,而有新食之新,是名為假。求故不得,求新不 得,畢竟空寂,名之為空觀。食者自那可食為新,既無新食那可得食,食者而不離舊食養身而新食重益,因緣和合,不可前後分別,名之為中。只中即假空,只空即 中假,只假即空中,不可思議,名為中道。又《淨名》云:非有煩惱,非離煩惱,非入定意,非起定意,是名食法也。[1]
觀 照齋食當體本不可得,此即是「真諦」;齋食當體雖不可得卻香味宛然,此即是「俗諦」;對齋食本身而言,既不是不可得,也不是香味宛然,雙亡對於真俗二諦的 執取,雙照運用真俗二諦,此即「中諦」。於齋食當下的一念心同時具足三諦,此即是天台宗所說的一心三觀。如此施食,即是無上第一法施,是為不可思議第一義諦。[2]
  因此若能以一心三觀來明瞭一食即圓具三諦,即能圓解諸法本來相融相具,彼此互遍互攝。齋食如此,其它一切供養亦是如此,因此能一多無盡,平等供養無有限礙。[3]而水陸儀文中,也處處彰顯平等普供的大悲精神。水陸儀法的殊勝,是平等供十法界的聖凡,且不僅是食施,還具備了法施,食法義等,是則名為真法供養。此即是大乘法食,於食施、法施皆平等。故《佛祖統紀》云:「若依出世法,用平等心修無礙供,則當仰觀淨名、南岳、天台三處之文,則理無不在。[4]一心三觀相即圓融為食法之旨趣,成就三智一心中得,故能圓融無礙,法法平等。

[1] 《觀心食法》CBETA,X55, no. 911, p. 687a
[2] 陳英善2009。〈從梁武帝的齋祭到志磐的水陸儀〉。
[3] 如《法華經》〈藥草喻品〉所云:「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恆為一切,平等說法。」CBETA, T9, no. 262, p. 20a
[4] 《佛祖統紀》卷33CBETA, T49, no. 2035, p. 322a

眾生剛強  軟實力相應




 

~【眾生剛強 軟實力相應】2011年8月20日

與一位主管談話,上人教勉,即使擁有專業實力,然引導他人時,應發揮「軟實力」。「眾生剛強,習氣難調;溝通時態度要柔軟,若過於直接與強硬,再有道理亦令人難以接受。」

忍辱負重 磨練心性

上人提醒,「理直」也不要「氣壯」,要時時以「感恩、尊重、愛」待人。「遇到瓶頸時,以『忍辱負重』自惕。忍辱負重不是口說,要真正做到。」

人各有習氣,沒有十全十美者;上人教示,莫與他人的凡夫習氣交纏。「不去看杯子的缺角,它仍是圓的;多看他人的優點,不要執著在其缺點上。藉他人習性磨練自心、了解眾生心,即是修行;人與人之間相互磨練,才會發亮。我的生命價值觀,就是把握能呼吸的每一天,用心付出,不要在人事中蹉跎。」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36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