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我們要活的精彩,不要死的隆重

我們要活的精彩,不要死的隆重,活得窮,死得富?
我有一個荷蘭朋友,有一回到南太平洋渡假,偶然發現一個小島,島上景色絕佳,但無人開發。
他在島上流連愈久,愈不捨得離開。
一股莫名的衝動從心頭升起,他想把小島買下來,變成自己的世外桃源。
經過一番東奔西跑、東敲西問,這個小島沒有島主,當地政府也無權把島賣給他。
…… 政府可以租給他,價錢由他開,只要他不獨立建國,愛租多久就租多久,而且可以一次簽長約。
好,拿下小島沒問題,問題是他一個人在島上怎麼生活?
當「魯賓遜」可沒法享受人生,搞不好還會死於非命!
有想法還得有辦法,於是他決定打造一個渡假天堂島。


我們要活的精彩,不要死的隆重
建了 5 間獨立的精緻小屋,1 間自己住、 4間租給遊客。
遊客來到島上,基本的服務與五星級旅館一樣,更可以在藍天綠蔭下做 SPA,可以在沙灘上就著夕陽紅霞吃晚餐! 菜色都是白天現抓的龍蝦海鮮……真的彷彿在天堂。
但是享受天堂的價錢呢?
他知道懂得這樣享受人生的客人,不可能像迪士尼的遊客那麼多。
而且來到島上,交通的費用、時間都不少。

所以他把4 個小屋的外觀、內裝都設計得完全不同,屋外的景觀也完全不同,還有獨立的院落、沙灘、游泳池、裸體日光浴,不怕有任何打擾。
所以4 間屋「不分租」,14 2,000 美元,等於你可以包下整個島。
小島天堂開張,生意奇佳。
出得起錢的名流貴人趨之若鶩,這種狗仔無處藏身的地方,才能讓人真正的放鬆。
我的朋友不只建立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他靠這小島賺的錢,比他原來的工作還多呢!

我們要活的精彩,不要死的隆重
有一次,一群台灣朋友經由介紹,要到小島渡假。
因為有朋友關係,他們向荷蘭島主商量,看能不能有點交情折扣?
就是想殺價。

荷蘭人聽了,露出蒙娜麗莎的微笑,說了一句中式的英文:「 You Chinese, live poor, died rich !」
有沒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你看我們有多少人就是這樣 「活得窮,死得富」。
發財有道,生活無門。處處小氣將就, 唯一捨得花的錢,就是醫療保健費 ,想盡千方百計讓自己活得更久,可是活的時候又不好好享受人生。

我說的享受不是大魚大肉、花天酒地,而是去經歷、體驗世界無限美好,如同電影《一路玩到掛》;否則每天活得一模一樣,無聊地像白開水,雖然無害,但實在無趣,活多久也無差。
結果生命結束,反而死得風光講究, 死一趟花的錢。

我們要活的精彩,不要死的隆重
反而是他活一生都花不到的金額。

更麻煩的是身後留下龐大財產,不但沒有造福子孫,反而財產愈大,留下的火藥庫愈大,是不是遺產變遺禍?
所以,活著的時候要捨得花錢對自己好、對愛人好、對孩子好、對親人朋友好、對需要幫助的人好 ……

菩薩的用心-捨

幾十年前,在日本一個臨海的小山村裡,發生一件很感人的故事──
某年七月,山下的寺院舉行法會,所有村民都去參加了,只有住在山頂的八十多歲老人和孫子不便遠行,留在家裡。

近黃昏時,老人走出房子散步。陣陣山風吹來,老人覺得奇怪,風吹在身上黏黏的,和平常不同;忽然他感到有地震,雖然不強,但和平常的地震也不一樣,是慢慢地發生,也緩緩地搖盪,他從來不曾遇到這麼奇怪的地震。

老人想起小時候阿公曾告訴他,如果遠方發生大地震,這裡也會感到震動。他不經意地望向海面……咦?海水怎麼變成黑色?而且海浪和平日不同──平常的海浪是從遠而近,一波波地捲來又退去;現在卻像一層堅硬的牆壁,愈來愈近!

不得了!這一定是阿公說的──大地震引起的大海嘯!
老人趕緊叫孫子拿火把來,然後毫不猶豫地引燃剛收成的稻穀和一堆堆乾草,火勢一下子就蔓延到倉庫……

當時所有村民正聚在海邊看變色的海水,一發現山上失火了,紛紛跑上山來要滅火,老人卻阻止大家滅火。山下的村民繼續衝上山來,直到全村的人都到齊了,老人才讓大家滅火。
村民問老人為什麼會失火?為什麼阻止大家滅火?老人的孫子在一旁害怕地說:「阿公瘋了!一直點火!」

老人指著海面說:「你們看!」大家轉頭一看,不禁嚇得目瞪口呆……
海水似千軍萬馬般衝上海岸,山下所有房子都像火柴盒一樣在水上漂浮。
幾十分鐘後,海水才慢慢退去,所有房子也隨著流入海裡了。
這時村民才明白,老人點火燒了自己所有稻穀和倉庫,是為了拯救大家啊!

平常就要時時刻刻善用其心地聆聽、觀察、思考,才能在緊急狀況發生時,發揮非常的勇氣與智慧,幫助自己及別人度過難關。

菩薩的佛心雖旁人的肉眼看不見,甚至被誤會其用心,但還是能從憂國憂民的勸善諫言中,體會到菩薩對眾生的無盡慈悲與那一份關愛的用心。

你所說的話就是所修的路

弟子跟著師父進城化緣。
進城後車水馬龍好不繁榮,弟子說:「師父,今天我們肯定能化到不少東西。」師父不語。

弟子剛說完,有人狠狠地從店內扔出一個玻璃酒瓶,碎了一地。


師父駐足,彎腰撿拾玻璃碎片。

弟子不解問道:「多管閒事幹什麼?反正我們不經常到城裡來,玻璃又紮不到我們,還是趕緊去化緣吧。」

師父指著不遠處向他們走來的一個人說:「看見了吧,他拄著枴杖,走在盲道上,肯定眼睛不好,萬一被玻璃紮到怎麼辦?

這大街上人來人往,碎片很容易紮破車輪,還有許多人穿著涼鞋,不小心踩在上面會傷著腳。」

弟子為師父的善舉油然起敬。他們將玻璃碎片全部撿起來倒進垃圾桶裡,然後開始化緣。

在一家店舖門口化緣時,店老闆一臉的不屑,不懷好意地罵他們:「像你們這樣穿個和尚服,騙人錢財的我遇到太多了,你以為穿個馬甲我就不知道你們行騙的行徑?
還沒開張就來要錢,晦氣,真晦氣。滾開,滾開,趕緊消失,不要影響我的生意,否則我要報警。」

面對無理的指責謾罵,弟子準備和店老闆論理,師父拉住了他,說:「施主,息怒。對不起,打擾了。祝你生意興隆,廣結善緣。」
他們剛準備離開,附近的一個店主人走過來對剛才無理的那個人說:「他們肯定不是騙人的,因為我剛才看見他們扶著盲人過街,而且還把地上的玻璃片撿到垃圾桶。如此心存善念的人怎麼會騙人呢?」

說完,他主動給師徒兩人送上一份心意,並熱情地祝他們一路平安。師徒兩人微笑著鞠躬,表示謝意。

弟子說:「師父,世上還是有好人相信我們。」
師父說:「記住,我們所說出的話,付出的善舉就是自己所修的路。
心存無邊善念,路不會斷頭!手付舉手之勞,緣不會盡頭。總會有人扶你一把。」


我國古代禪師寒山和拾得有這樣一段對話。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酷夏寒
善良的話是春風,使萬物萌動生機,明媚燦爛;惡言是一把毒劍,阻擋友愛,使愛意彫零,善良枯萎。
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就是鋪在今後道路上的每一塊磚。
好人緣就是好材料,好材料鋪就好未來。
 

獼猴把豆喻

昔有一獼猴持一把豆,誤落一豆在地,便舍手中豆,欲覓其一。未得一豆,先所舍者雞鴨食盡。
凡夫出家亦復如是。初毀一戒,而不能悔。以不悔故,放逸滋蔓,一切都舍。如彼獼猴,失其一豆,一切都棄。

從前,有一隻獼猴,握著一把豆子,不小心,掉落了一粒豆子到地上,便放下手中的豆子,想去尋找掉落的那粒豆子——
結果:未能找得那一粒掉落的豆子,而先前所放下的豆子,全被雞鴨給吃光了。
初時破了一戒,而不能悔改,因不悔改的原故,便愈加放逸,使得一切戒都捨棄了。
就像那隻獼猴,為了失去的一粒豆子,而把所有的豆子都捨棄了。

財富的應用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的活動。經濟活動是廣義的說法。從某個角度說,經濟學可以被分成三大部份,即財富的創造、財富的分配、財富的應用。而實際上,創造和分配財富同樣是應用財富的活動。因為無論是生產、經營、分配等,都與財富的應用有關。財富包括精神和物質。
以佛教的觀點,國家或個人的收入應該被分成四份來用:
1、一份應用到日常所需,如衣、食、住、行、醫藥等;
2、一份應用於儲蓄以備急需;
3、一份應用於做功德,如福利事業等;
4、一份應用於投資,如農業、商業。

財富該用於人的最基本需求。人不是經濟動物,是物質為人而活,而不是人為物質而活。人需要物質只是為了生存和幸福,沒有其他的任何意義。
有了財富,我們應該應用財富做如下五件事情:
(1)使自己高興;
(2)使父母高興;
(3)使妻兒高興;
(4)使同事、朋友高興;
(5)供養遁世的修行者。

佛陀在《Vasala Sutta》中說,我們應該用財富照顧好父母,不能照顧父母者,不能繁榮。
另有巴利文典《Pattakamma Sutta》說,財富要被應用在親戚、客人、公職人員,付稅收給國家。

佛教認為,稅收是需要的。因為國家可利用稅收的資源去幫助窮人,做福利事業、公共事業。但稅收不應拿去鋪張浪費。佛陀就主張不該以稅收用於大規模的祭祀活動。佛教還強調稅收應不給百姓添加大負擔為宜,要如蜜蜂采蜜而不傷及花朵,反對苛捐雜稅。

在另一部經典《Dhammajani Sutta》中,佛陀說財富要用於自我的幸福、他人的幸福、自我防衛、付稅收、積累功德。

什麼是功德?一些人以為功德只是佈施東西給修行者或寺院,這是不正確的看法。佈施給宗教,只是功德之一種。凡是利人、合理的利己的活動皆可視之為功德,如一杯水澆樹、一杯土培樹,也是一種功德。

佛教經典中曾分析了三種人用錢的方式:
(1)一個人堆積財富,不用於自己,也不用於別人,也不做功德;
(2)財富用於自己幸福,不與別人分享,不做功德;
(3)財富用於自己幸福,同時與別人分享和做功德。

陀說,第二種人比第一種人好得多。第一種人空有財富,不用於己,不用於人,不做功德,枉費了 財富。佛陀鼓勵第三種用錢方法,既為自己,也為別人。佛陀說:一個人應該常懷與人分享財富之心。世界是因緣的,人無法單獨存在,個人生存依賴他人的幫助。 為此,個人考慮自己需要的同時,也該去考慮別人的需要,與之分享。

佛陀鼓勵人們去消費自己的財富,而不要空堆積財富而成吝嗇者。但這不意味佛陀鼓勵人們去做無意義的浪費。佛教向來講「惜福」,反對浪費,反對走兩個極端。所以,佛陀曾教導說:「應用財富不應該吝嗇,不應該浪費,不應該用於罪惡,不應該用於潛伏的危險之中。」

佛陀曾教誡人們,以下六種通道會將你的財富流失:
(1)飲酒;(2)時時遊蕩於街市;(3)賭博;(4)結交壞友;(5)懶惰;(6)沉溺於異性。
佛說,一旦這些活動流行於國土,則國將不國,走向衰弱。

巴利文典《Dasaraja Dhamma Sutta》中,佛陀指出,一個國家或個人應當脫離各式困境,佛陀用了一個巴利文「samma Jivikata」來表達,以說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換句話說,個人或國家應用財富必須據其收入的能力。佛教主張低水平的消費,高消費是佛教反對的。

佛教反對高消費,理由是:
(1)高消費帶來社會不穩定。高消費導致貧富兩極分化。富人享盡榮華;窮人三餐不飽。於是,窮人對富人產生嫉妒和不滿心理,而富人對窮人產生恐懼心理,想方設法保護他們自己,以致引起衝突。
(2)高消費導致對有限自然資源的快速用完。很能說明問題的就是石油,一旦用完,也就沒有了。
(3)當一個人被貪欲牽著走,那麼,他會不惜用任何手段去滿足他的貪欲。無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人,都是如此。一些國家為了保持它源源不斷的高消費資源,不惜動用武力,戰爭便是其結果。

高消費是建立在狂熱的貪欲上,不是基於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它背離了佛教經濟學的原理。佛陀一直教誡我們不該吝嗇,但也不該浪費。我們不該使消費超過收入,就如一把秤,應該平衡。

佛教還說財富應該小心保護,防賊、防火、防水、防敵人、防不良居心的親朋,小心不觸犯權威機關。
佛陀勸導人們去儲蓄四分之一的收入留於未來。這不僅為了保證基本需求,也為了預防不可測的水災、乾旱、瘟疫、病變等原因。

了未來的需要,儲蓄是必須的。但這儲蓄金的來源該是避免高消費的結果,而不是從克扣最基本需 求物中產生。換句話說,儲蓄金的來源關係到生產什麼產品的問題,假如製造生產最基本需求物品,那麼,高消費可以降溫,象軍火毒品等不必要的消費品就可消 除,市場就不會出現生活必需品缺乏或高價等問題,民眾和國家也就有錢儲蓄。

佛教認為,儲蓄金該用於最基本之需,不應用於生產武器、麻醉物、毒品、色情物等有害之物。儲蓄金要用於發展人本身和經濟。

談到儲蓄,必然想及債務。關於債務,佛教認為,四種幸福中,沒有債務是其中之一。認為落入沉重債務是一種災難。所以,國家或個人均應避免負上沉重的內外債,借債要儘量減少。假如借債已是必須,那麼,一定要用之於最基本的需求物品。

債務與貧窮經常連在一起。此世間,不管窮國或富國,窮困總是存在。在富國中,物品的增長高速,並沒有消滅貧困。就以美國為例,即使在今天,還有幾十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佛陀說,貧困是災難,應被消滅。

貧困的根源是什麼?佛教認為,不外三大原因:
(1)自然資源的不平衡分佈。當某些地方極缺少自然資源時,則窮困產生。這是自然的原因。
(2)一些人的窮困源於其自身。因為沉溺於酒色等不良行為,或懶惰等,這是個人的原因。
(3)國家的錯誤政 策。尤其是錯誤的經濟政策,這是導致貧困的最根本原因。

在巴利文典(Disha Nikaya)中,就例舉了一些君王採用錯誤政 策,或一無所用的政 策,導致個人和國家的貧窮。

消滅貧困是可能的。畢竟,自然資源可以通過地區或國家間的合作分享利用。人的不良行為可以通過精神的發展而得改正。而且,錯誤的政策亦可被減少到最少量。

柔軟心




  
  對於這個「柔軟心」,實是至最近才有一點點真實的體悟,實在是不容易。但能做到的話,的確才能好好修行。
  因為我等生死凡夫的習性,自性我執實在太重,凡事都以「我」為思考的出發點,不懂隨緣妙理。因此對境就背覺合塵,希望一切能如「我」所願,而常常做出強人所難、強己所難之事,反而讓許多是愈想愈煩惱,愈做愈複雜,痛苦不已。
  聖嚴師父說:「應以慈悲心看待任何一個人,只要具有慈悲,心就能柔軟。但是光只是內心有慈悲是不夠的,應該要表現在語言、行動,甚至臉部的表情上,並且以謙虛的態度,並將每一個人都看做是讓我們種福田、求福報、增長智慧的菩薩。
  柔軟心具體來說,就是要對人恭敬、有禮貌,當對方有任何要求、抱怨時,都能夠耐心聆聽、解說而不反駁;即使這些話聽來充滿了怨懟、痛苦,也要視之為一種慈悲的聲音,因為這是能夠讓我們增長慈悲心的助緣。
  能用這種心態與人相處,自己就能減少很多煩惱,也就多了一分智慧,有了慈悲和智慧後,對任何一個人,一定能用柔軟的語言來同情、接受、安慰對方。
   或許有人覺得問題不是自己的,都是對方有病,這種想法並不好;應該把對方當成自己,對方所講的,就是自己的心聲,這樣才能發自內心體會他的話。這時候, 你不但要有慈悲,還要抱著學習的態度,因為自己沒有這樣的經驗,可是聽了對方的一番話,增加你的經驗,所以是非常可貴的。
  說話時,並不需要講很多大道理,也未必一定要分析、說理,也許只要說:『如果是我的話,也會跟你一樣。』你就已經能夠讓他感到非常歡喜,非常平安了。 」(法鼓雜誌 125期 2000/05/15 第3版

  以正見來學習、實踐佛法,自然能生起慈悲心、柔軟心。因為,當能對「法」瞭解其緣起性空的實相真諦,自然能消弭我執習性,懂得隨緣,以積極的心去成就善法,以自在的心去面對逆境。緣起時把握,緣滅時不執,安祥自在,不被境所轉,令一切眾生(自己也是)幸福安樂。

聖嚴法師:感同身受,就能放下執著

凡人都有七情六欲,當我們剛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淖裏時,都會覺得很甜蜜、很美好,但最後一定苦不堪言。《四十二章經》中說:「財色之於人,譬如小兒貪 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意思是說,受財色所誘惑的人,就像用舌頭在刀口上舔蜜一樣,雖然嘗到一時的甜頭,結果舌頭卻被割掉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小心,不能夠一看到美好的事物就受不了誘惑,如果能有這樣的警覺心,就能為自己減少很多麻煩、煩惱和痛苦。例如,某位女孩已經有一 個要好的男朋友,但是當另外一位英俊聰明、體貼多金的男孩出現時,她又心動而捨不得放棄原來那位。

像這樣腳踏兩條船,就是在玩愛情遊戲,這比玩火更可怕! 如果她心裏能夠有所警覺,知道這樣下去,不但會引起自己與別人的困擾,甚至可能會把彼此的性命送掉,就能在鑄成大錯之前,趕緊懸崖勒馬。

如果沒有這種警覺 心,明明知道有問題,卻還自我安慰:「也許不會出問題,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管他會有什麼後果。」一旦存著這種心態,就無法抗拒自己的欲念了。

所以,在誘惑當前時,我們可以選擇遠離,或是轉變自己的觀念,只要能夠保持警覺心,就能調和理性和感性,而避免被七情六欲的執著所苦。不過,如果只 是不斷地告訴自己要遠離誘惑,通常還是不容易徹底做到,這是因為沒有充分感受到問題與自己的生命息息相關。因此,除了糾正觀念,隨時隨地保持警覺、自我提 醒之外,我們還需要具備「感同身受」的胸懷。

曾經有一則新聞提到,美國的牛肉大多是從南美洲進口,巴西熱帶雨林的農夫為了蓄養牛只,便將雨林砍掉,改種植大片牧草,但如此一來卻破壞了大氣層, 危害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有一位年僅十三歲的美國小孩,在報紙上看到這則報導以後,便毅然決定不再吃牛肉、漢堡等。他的父親認為大家都在吃牛肉,他一個人 不吃是沒用的,熱帶雨林還是一樣會被破壞,這個孩子卻堅定地回答:「少了我一個人吃牛肉,牛肉就會少消耗一點,就可以多保留一棵樹,所以我絕對不吃!」這 個小孩果真從此以後就不再吃牛肉,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行為和整個地球環境息息相關,所以他能夠貫徹自己的決心。

像這樣感受到自己與其他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的迫 切性,就是「感同身受」,這種感受能夠幫助我們興起進一步改變自我的動力。

所以,當七情六欲的誘惑出現時,除了隨時隨地保持警覺心,用正確的觀念來糾正自己,還要用心感受自己與萬物是息息相關的生命共同體。如此一來,就會 發現,一旦順從自己的欲望,會對自己及他人造成多大的傷害,也就不會讓自己陷入欲望的泥淖裏。只要我們依循佛法的智慧,就能減少七情六欲所引起的煩惱,輕 鬆自在地過生活。

見和同解

六和敬中所提出的「見和同解」,就是讓團體的成員見解有共同的交集,並能達成良性溝通。「見」就是意見,也就是所謂的見解或知見。「見和」指的是群體有共 同立場的見解,彼此有共同的方向和原則。例如夫妻兩人共同的原則是要維護家庭的和諧幸福,共同的立場就是締造出共同的命運,一如我們常說的:「同命鴛 鴦」,夫妻兩人終身都朝著共同的方向,走相同的一條路。

做為一個人,一定要有做人的標準及立場,所作所為要與這些標準和立場一致,例如,身為員工,如果立場和公司的方向相衝突,那麼就不會被這個團體所接受;又 例如,一個父親的所言所行或是見解如果和其他家庭成員互相矛盾,所有家人的安全、福利,也因為他受到損失或傷害時,那麼不管是太太、孩子或是父母、兄弟, 都會覺得他不可理喻。所以,一旦違背了整體原則,所作所為是不會被大家認同的。

不過,共同點雖是相合、相同的,但在此一原則下,每個人仍然可以自由發揮、不受限制,否則大家的意見完全一致,變成一言堂,這樣也不對。見和同解並不等於 是一言堂,大家可以各自表述,剛開始時雞同鴨講也沒有關係,雖然因為誤會而產生一些爭論,但是真理愈辯愈明,誤會也有機會化解,到最後還是可以找到交集。 只要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同一個方向,在同一個基礎上爭論,都沒有問題,這就是「見和同解」。

也就是說,這個意見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是代表大眾的,由大眾來共同判斷,而不是由個人的主觀意見來決定。釋迦牟尼佛說:「依法不依人」,不要因為是釋迦牟 尼佛所說的,或他人傳說是佛說的,就以為那句話絕對可信、非聽不可;只要合乎佛法的標準與基礎,就是佛法,不要因人立言或因人廢言。因人立言,那是個人崇 拜,是一種迷信;因人廢言,則更是損失。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個準則。

此外,在一個團體裡難免會有各種不同的意見,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大多數人的想法都很主觀,但是要多聽聽他人的意見,互相溝 通,當雙方都把意見講出來,並找到交集點後,就會變成共同意見了。開會的目的在於溝通協調、達到共識,如果各自堅持己見,會議談不出結論,那就失去開會的 功能與意義了。

見和同解,實際上就是達成共識,在共識的指導下往前走,期間如果偏離了,就再度溝通協調,修正方向。這是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人必須遵守的條件,如果沒有這種修養,一定會常起爭執,吵鬧不休。

劫盜分財喻

昔有群賊共行劫盜,多取財物,即共分之。等以為分,唯有鹿野欽婆羅色不純好,以為下分,與最劣者。 下劣者得之恚恨,謂呼大失。至城賣之,諸貴長者多與其價,一人所得倍於眾伴,方乃歡喜,踴悅無量。猶如世人不知布施有報無報,而行少施,得生天上,受無量 樂。方更悔恨,悔不廣施。如欽婆羅後得大價,乃生歡喜,施亦如是。少作多得,爾乃自慶,恨不益焉。

從前,有一群賊,一起打劫偷盜,得到很多財物,便一同分贓。
大家以本領、地位的高低來分,其中,有一件「鹿野」出產的毛衣,色澤不是很好,被列為下品,便分給地位最低的人。
地位低下的人,得到了毛衣,心裡很生氣,直叫道「我太吃虧了!」後來,他到城裡去賣——
有個富貴的長者,卻給了他很高的價錢。
他一個人所得到的,倍於其他的人,這才高興得跳了起來。
就像世人,不知道佈施,有好果報,還是無好果報,而只做了一點小佈施,竟然就得到生天的果報,享受無窮的安樂,這才更加悔恨,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會廣加佈施?
就像是那件色澤不好的毛衣,後來賣得了高價,才高興起來。
佈施也是這樣的!雖是少作佈施,卻多得果報,到時才自生慶慰,卻後悔:為什麼當初,不多佈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