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

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村生活,她嚮往都市,想

去看看自己

透過收音機所想像的那個華麗世界。

  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身邊。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

家出走了。

  「媽,妳就當作沒我這個女兒吧。」可惜這世界不如她想像的美麗動人,她在

不知不覺中,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淖中,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的過錯。

  「媽!」

  經過十年後,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回到了故鄉。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

祥的預感。

女兒扭開門把時嚇了一跳。「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母親

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

  「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

疲憊的肩膀。在母親懷裡哭了很久之後,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妳怎麼沒有鎖

門,有人闖進來

怎麼辦?」

  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妳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所以十年

來門從沒鎖過。」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裡的擺設一如當年。這天晚上,

母女回復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佛經故事] 一缽飯,佛都不能消受,父母能消受

我們的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間最大的福田。

以 前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年遇到饑餓災荒,許多人都餓死了,到處都是白骨,比丘們都很難乞到食物。當時世尊等待比丘們都出去乞食後,獨自一人到城中乞食,但是 從早上一直到中午,挨家挨戶乞食,都沒有乞到食物,世尊只有空缽而返,第二天再去,但第二天仍然沒有乞到食物,第三天同樣乞食同樣沒有得到,這天忽然有一 位比丘,在路上見到世尊,看到世尊的面色異常,好像很饑餓的樣子,就對世尊說:世尊,今天乞到食物了嗎?

世尊對比丘說:我三天以來,乞食沒有乞到一匙,我今天饑餓虛弱,沒有力氣和你說話。

比丘聽佛這麼說,悲傷流淚不能控制,即自己想到:世尊是無上福田,眾生覆護之處,我自己的三衣就賣掉,再買取一缽飯,侍奉給世尊,現在正是時候。

比丘如此想完,就取賣衣買了一缽飯,趕緊給世尊拿去,世尊已經知道了這一情況,故意對比丘說:比丘啊,現在恰逢災荒,人們都餓死了,你在什麼地方得到這一缽白白的大米飯的?

比丘就一五一十的給佛說了整個情況,世尊又說:比丘啊,出家人的三衣,即是三世諸佛的幢相啊,這衣服的因緣,極尊、極重、極恩啊,你今天用這三衣換得一缽飯給我,我完全領受了你的好心,但是我消受不起這缽飯啊。

比丘又對佛說:世尊您是三界的福田,聖中之極,都說不能消受,那除了佛之外,誰還能消受呢?

世尊說:比丘啊,你有父母嗎?

比丘答說:有。

世尊就說:你拿這缽飯供養你的父母去吧!

比丘說:世尊您都不能夠消受,我的父母豈能消受呢?

世尊說道:你的父母能消受,為什麼呢?父母生育了你的身體,對你有非常大而重的恩,因為這樣所以能夠消受。

世尊又問:比丘,你的父母信佛嗎?

比丘答言:我的父母對佛都不信。

世尊說:你的父母他們今天會對佛有信心的,見到你供養他們飯,會大生歡喜,因為這樣而大發信心,然後你就教受他們三皈依,就可以吃這缽飯了。

這位比丘就按照佛的教誨,湣仰而去。

以此義故,大須孝養父母。
又佛母摩耶生佛,經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後成道,至 四月十五日 ,即向忉利天,一夏為母說法,為報十月懷胎之恩。佛尚自收恩孝養父母,何況凡夫而不孝養。故知父母恩深極重也。

[人生智慧] 一切都會過去的.

[人生智慧] 一切都會過去的
/ 李焯芬
古希臘有一位國王,統治着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人民安居樂業,國境內一片昇平的景象。

國王崇尚智慧和學問的追求,經常請來一些有學問的思想家和大學者。
一天,他請來了當時最負盛名的智者蘇菲,並要求他找出一句人間最富哲理的箴言。他希望這句濃縮了人生智慧的話必需有一語驚心之效,能讓人勝不驕、敗不餒,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悲傷,始終保持着一顆平常心。

蘇菲答應了國王的請求,條件是國王要將佩戴在手上的那枚寶石戒指借給他。
幾天後,蘇菲將戒指奉還給國王,並再三勸告他: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輕易取出戒指上鑲嵌的寶石,否則它就不靈驗了。

過了一段時日後,鄰國波斯大舉入侵,國王率軍拼命抵抗,但最終整個國家淪陷於敵手。國王只得四處逃命。

有一天,為了逃避敵兵的搜捕,他藏身在河邊的蘆葦草叢中。當他掬水解渴時,猛然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不禁傷心欲絕。
誰能相信這個如今這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陷入絕境的逃難者,就是當年那個氣宇軒昂,威風凛凛的希臘國王呢?

就在他掩面痛哭,欲投河輕生之際,他看到了自己手上的戒指,猛然想起了智者蘇菲的話。他於是急忙地除下了戒指,摳下了戒指上的寶石;細心一看,只見寶石底下鎸刻了一句話:「這也會過去的!」

國王心中頓時一震,重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從此,他忍辱負重、臥薪嘗膽,重
招舊部東山再起。經歷了無數艱辛和不懈努力之後,終於趕走了波斯人,重建他的王國。而當他重返王宮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也會過去的」這句箴言鎸刻在象徵着王位的寶座上,並終身以此為訓。

佛 教的「緣起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世間萬事萬物的背後,都是有其因緣的,而因緣亦是隨着時空而變化的。這樣看來,世間沒有永久的幸福,也沒有永 久的不幸。一切苦難、一切逆境都是暫時的,都是會過去的。國王的厄運,和任何人的厄運一樣,都是會過去的。只有我們努力不懈地去改善事物背後的各種因緣, 積極地去創造有利條件,事物就會朝有利的方向發展。多種善因,自得善果。

[佛教故事]死亡的壓迫.

[佛教故事]死亡的壓迫
摘自:《阿含經故事選》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蘭陀竹園精舍。
那時,有四位修得了五種神通的婆羅門修行人,聚在一起議論如何躲避死亡,最後,他們的結論是:「當死神來時,再強悍、再有權勢的人也躲不過,我們應當各自以神通隱藏起來,讓死神找不到。」

第一位修行人飛翔在空中,想要以這種方式躲避死亡,結果死在空中。
第二位修行人潛入深海中,想要以這種方式躲避死亡,結果死在海中。
第三位修行人鑽入山腹中,想要以這種方式躲避死亡,結果死在山中。
第四位修行人鑽入地岩中,想要以這種方式躲避死亡,結果死在岩中。

佛陀知道了這件事,就藉此教導比丘們說:
「比丘們!想要免死的人,應當思惟四個道理,哪四個呢?
一切行無常,這是第一個道理,所以應當念念不忘修行;
一切行是苦,這是第二個道理,應當好好思惟這個道理;
一切法無我,這是第三個道理,應當好好思惟這個道理;
滅盡為涅槃,這是第四個道理,應當好好思惟這個道理。」
~~~~~~~~~~~

另一次,佛陀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天,憍薩羅國波斯匿王來見佛陀,身上穿的衣服還沾著灰塵,很像剛在外面忙完什麼事,沒回皇宮換衣服就過來的樣子。佛陀因而招呼他說:「大王!您從哪裡忙完過來的?」

「世尊!我身為一國之王,為眾人的首領,在眾人當中自由自在,我得努力于統理國政,保有我的王位。一 國之 君,領有廣大的土地,有國王必須做的事,我就是剛剛結束了今天的巡察過來的。」

波斯匿王這樣的回答,好像有「當國王是很忙的,不像你們出家人那麼閑」的意味,所以佛陀回應他說:「大王!現在我來問你,請依你心中所想的照實回答。
譬如,有一位你信得過的人,從東方來,告訴國王說:『我剛從東方過來,看見那邊有一座既堅硬又廣大石山,正朝著這裏磨地而來,大石山所經之處,所有的眾生、花草樹木之類的東西,都全被壓碎了。』
不僅是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同時都有你信得過的人來告訴你,說在他們來的方向,也有那樣的大石山壓過來,大王!你想想看,人身難得,面對這麼恐怖、險惡的災難,沒有眾生可以倖免,你應當怎麼辦呢?」

「世尊!這樣滅盡人類的死亡大災難,要再得人身恐怕更難了!除了行正法、修善行、積功德,於佛法專心精進外,別無其他好的選擇了。」

「大王!怎麼你不再說:身為眾人的首領,自由自在的一 國之 君,有廣大的領土與人民必須統理呢?」

「唉, 世尊!那只是沒事時的高調罷了,一旦與他人發生語言、財寶、軍事衝突時,即使貴為一國之王,也無法自由自在,因為衝突有輸有贏,輸贏是不一定的。更何況, 當死亡壓到頭上來時,國王即使有再強猛的軍隊、再厲害的咒術大臣、再多的黃金財寶,也抵擋不了啊!所以我會說,當那險惡、恐怖的災難突然發生時,眾生都無 法倖免,人身難得,除了行正法、修善行、積功德,專心歸依於世尊所教導的外,是無計可施了。」

「這就對了,大王!老、病、死經常折磨、逼迫眾生,怎麼辦呢?只有在正法中好好地精進修學,才是辦法。」

佛陀曾經為比丘們說了一個比喻,來鼓勵人們努力修學佛法。
佛 陀說:「譬如,有個時期,我們這個世間大地都被海水淹沒了,海上有一頭壽命難以計量的海龜,因為眼瞎了而在海裏毫無目標地飄遊,大約一百年才會將頭伸出水 面一次。同時,海面上有一塊中間破個洞的木頭,隨者風浪任意漂浮。這樣,那只盲龜每百年將頭浮出水面時,能恰好鑽入那塊浮木的破洞嗎?」

「太難了,世尊!盲龜漫無目標地遊,浮木隨浪任意地漂,要經過多少時間才遇得上啊!」尊者阿難回答。

所 以,佛陀勉勵比丘們說:「盲龜與浮木很難相遇,但相較起來,愚癡凡夫在生死中漂流,能夠生得為人,暫得人身的機會比這個更難。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缺乏正法 與正見的指引,所以行為上缺乏正行與善行,多是弱肉強食,殺來殺去,造了無量惡業的緣故。因此,比丘們!如果還未能現證四聖諦,應當想盡辦法,努力修學以 體證四聖諦。」
~~~~~~~~~~~~~~~
按語:
一、五種神通,原譯文作「五通」,應是指「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種神通,這是第四禪定力所開發出來的超常能力。

二、 死神,原譯文作「伺命」,意思是掌管人們命數的神,這是印度當時傳統婆羅門教的信仰,不是佛陀的主張。佛法說「緣起」,說「生」是「生的因緣」具足了, 「死」是「生的因緣」消散的結果。因緣是相互關聯,錯綜複雜的,每個因緣的背後,又是一連串的因緣,所以不存在獨立的因緣,因此也不會有「主宰者」、「創 造神」,「死神」當然也不存在了。此處的「死神」,應當以「死亡」來理解。

三、《雜阿含第1205經》中說:「生者必有死,生則受諸苦。」《增壹阿含第32品第6經》等更說:「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死亡,對任何眾生來說,都是不能避免的巨大壓迫,要徹底地解除這種壓迫,只有在佛法中精進修學,以得解脫──滅,也就是不再流轉生死。不再流轉生死,才是不生;也只有不生,才能不死。

四、故事的末段,佛陀以「盲龜與浮木」說明「人身難得」,目的還在於四聖諦──佛法的勸學。

[佛法] 為什麼要共修-共修的殊勝功德利益

法師精闢開示:

為什麼要共修?——共修的殊勝功德利益

大家初學佛法,難免會在共修生活中,會因為彼此修學的不善巧而生煩惱乃至衍生出大大小小的人我矛盾,於是就有人心中會生起如是疑惑:只要虔誠,一個人在家裡隨時隨地的獨修豈不更好,何必一定要因共修而生煩惱呢?

殊不知,彼此其煩惱、矛盾的根源不在於共修,而在於大家不知道如何將聽聞到的佛法在生活中活學活用。一個人單獨修,它要求高度的專注與禪定,故非初修者以未曾得以收攝的散亂心、浮躁心便可展開。

沒有長期修行的工夫與素養,恐怕無法得益。當知我們凡夫的念頭總是一個接一個,如野馬般飄忽、不定,很多初學的人沒有很強的專注攝心的能力,行者對自身修學的信心與把握是不夠的,通常不易察覺到一己意念、意識的散動。
世人有句話說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跑。一根木頭在波濤洶湧的河裡很可能會東奔西竄,無法把握去向;但一排排的木筏彼此綁緊,就能有序安全地抵達彼岸。初學者需要這樣依眾、合眾共修的善巧方便,修學就會容易得力。

在寺院共修,地方是清淨莊嚴。大家進入寧靜、安詳的道場,內心自然會收攝莊嚴起來。

同時,在修學過程中,由於梵唄、唱誦、誦經、聞法等儀軌不斷持續的舉行,即使心念偶爾流轉飄忽,終究也不會完全中止。由於大眾共修的巨大凝聚力,飄忽的妄念,自然敵不過大眾虔心專注的力量。

故個人的妄念瞬即打散,又融入強而有力的共修的主流中。如此相互的震撼與熏修;一如氣勢龐大的洪流,就能夠引領初學者不由自主地轉變身心。以大眾共修的力量,轉化每個人所可能有的身心散亂與懈怠。

這種方法,在我們佛法的修學中是常用的,同樣在全世界很多宗教團體舉辦宗教活動的時候,也是常常被採用的。大家採用類似的方式,舉行集體的祈禱、禮拜和誦贊,進而展開各自的信仰活動。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因他人的虔誠,而喚醒了自我的虔誠;因他人的慚愧,而啟發一己之慚愧;因他人的善好,而能激發自我的善好,我們的修學因而得以感應道交。

在相互輝映與激勵的共修中,我們的修學就會在具體的感受、經驗方面得到很大的進步與提升,而這些好處,是一個人在家裡閉門造車所無法得到。
于法不善巧的初學者,應該在共修的苦惱中,看清自己庸人自擾的面目,快樂的與法相會。否則自絕於法的困擾,必定會綿綿不絕。在師長和善友看來,真是情何以堪!

我們提倡利用共修力,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如果有更多人參與共修,可以形成一股合力,有更大的能力抵禦共業苦難。比如,千斤鼎一人抬不起,幾十人合作就可以抬起來。
同樣,面對強大的惡業勢力,如果有更多人修持觀___門,受持齋戒斷惡行善,在轉變共業上能更快、更有力度。

第二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共修功德。比如世間人入股,無非是想通過合作,大家共同來贏利,如果以某種入股方式能保證人人都獲利益,我想一般人都願意參加。誰都會想,這樣好的機會應當把握,因為這唯一給自己帶來利益。

有因果律作保證,我們敢肯定說,大家共修觀___門是修大善業,對每個人都有利益。大家想一想,共修大善業怎麼會有損害?共修觀___門怎麼會不吉祥?所以這樣的入股有利無害。
看清楚這一點之後,我們就有信心。我們業力重,本來就要受持齋戒;在苦難深重的時代,本來就要依靠觀音大士的加持;我們作為人類一員,本來有義務為世界謀求和平、安寧。

所以,我們的目標一致,所作的事一致,這就有共修的契機,可以把大家的心連起來,統一好共修的專案和時間,共同來形成共修緣起,讓人人都可以加入共修圈,為謀求世界和平而貢獻心力。
在佛經上講到以前有個婆羅門,聰明具有智慧,他和三十二個朋友共同修福德,後來命終都生到帝釋天,他作天主,另外三十二人都作大臣,因此就叫做三十三天。這三十三人不是單幹,單幹力量小,合作修福的力量大,他們各自都得到了共修的福德。

比如說,一條街道依次懸掛了一百盞燈,這一百盞燈一起來照亮街道,打開燈,光光俱照讓街道燈火通明,這就是合作而形成的效果。
在這件事上,每一盞燈都參與了,都發了自己的一份光,因為參與而創造了更大價值。

如果不合作,每一盞燈都只在自己的小屋裡照明,那發的是同樣大的光,但作用有限,價值遠遠不如前者。這是比喻單修不如共修的功德大。
所以《俱舍論》中就說,如果三人共建一座佛塔,每個人都能得到建一座佛塔的功德。

現在我們祈禱世界和平,如果大家能達成共識,向著相同的目標努力,那全世界有很多愛好和平的善良人士,大家的心力聚合在一起,就能發揮極大的作用。

知道以上的道理之後,我們要學觀世音菩薩,幫助有情消除苦難,這樣就成了觀世音菩薩的助手,成了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代觀世音菩薩為世界拔除苦難。
世界需要很多熱心腸的人來為眾生謀福利,如果人人都漠不關心,那人間還有什麼溫暖?所以,我們不僅要自修、不僅要口裡發願,還要在實際行動上做出來,從自己身邊做起,教給有緣人消除苦難的方法。

比如,教自己的父母、孩子,醫生教自己的病人,老師教自己的學生,企業家教自己的工人,這是對他們切實的關懷,是真正愛護他,能真正給他平安。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為人,凡夫為己。我們不該到苦難發生的那一刻,看著家人、朋友、學生和諸母有情無奈地感受果報。我們應當在因位時就盡心給他們講清楚消除苦難的方法,手把手把他們引進消除苦難的正道。如果沒有這樣做,果報降臨時,我們也難以彌補。

《俱舍論》說:萬人共造善惡因,每人均得萬人果。
對 大多數在家修行的佛子,由世俗瑣事牽累,很難有機緣念修足量的聖號和心咒,甚至很多道友沒有早晚功課的習慣。法會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道友們在日常的生活 中沁入修行,對一些簡單易行而又非常殊勝的日常修法重視起來。如轉經輪、供香、水、花、燈、果、茶、念佛、誦咒等等方式。

釋迦牟尼佛曾經指出,眾人共修之功德是各人所修功德的總和,也就是說,如果一萬人同時參加法會,每個人於法會期間所造善業都將增長一萬倍。然而,如今卻有很多人不相信這一點,世間學者對此也不予承認。
事實上,無論善業抑或惡業,若眾人共同協商、參與,每人都將得到一份相應的功德或罪業。

例如,一千人同時密謀殺害一人,待到果報成熟之時,千人中的每個人都會感受殺害一人之果報。而眾人所造之善業功德也與此理相同。
儘管這樣,卻仍有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個人念誦功德較大,集體共修功德較小,這些見解都是對因果關係不十分信任所致。
作為一個修行者,我們理應相信佛陀的教言,特別是對因果要生起堅定的信解,值遇大型法會時,一定要積極參加,從而得到大家共修的善業功德,這同個人修持的利益相比,相差十分懸殊。

而依靠共修的緣起力量,方能大大增上其不可思議的功德。滴水入海,同海廣大,參加共修活動的每個同修,均可同時具足共修的功德利益。
此功德之巨大,我們憑個人的力量需多少世中才能完成啊!更為殊勝的是,參加法會能得到藏地清靜寺院僧眾的共修加持和聖眾們的統一回向,其殊勝的功德利益更是不可思議。必能獲得殊勝的加持與體悟!

對於一般佛子,尤其對在家居士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增長福報,清淨業障與眾生結下清淨法緣的共修機會,獲得各種共、不共的利益。

以此種種善妙因緣,希望一切善緣道友都能加入共修,攜手精進,共同積資淨障,成辦二利功德。

生命最堅難的課題是選擇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來過,那該有多好!有多少人是這麼奢望過,很多人都是活在這樣的懊惱與追悔之中。但演戲可以彩排,但生命不能重來,該是多少人的當頭棒喝。

人總在選擇裡決定自己的路,不一樣的選擇常常造就了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所謂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只是有很多的選擇,在當時並不清楚是否正確,是否值得花費很大的代價,而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

我們都在這個城市裡,不斷的迷路,也不斷尋找出路。選擇,就成了人生裡最堅難也最重要的事,但不管你選擇了什麼?你還是會有遺憾;不管你擁有過什麼,你還是會懷疑是否自己曾經錯過了什麼?有時你也不免自問,到底是你選擇了命運?還是命運選擇了你?

人生有兩種苦,一種是努力掙扎的辛苦,一種是後悔焦慮的痛苦,但後者的痛苦遠大於前著。難道一個人的成就必須建立在失衡的狀態嗎?人生必須要學會生存智慧,才能談成就,但成就卻往往帶著些許的遺憾,難道這就是人生的宿命嗎?

命運有時很殘忍,它讓你沒得選擇,因為命運已經擺好了棋譜,你只能一步一步地往下跳,雖然,你也曾經試圖力挽狂瀾,但人的渺小與不足,根本無力對抗命運的擺弄。

人生在世,隨時都在面對選擇,而選擇,就像是人生裡一場理性與感性的拔河,每一次的選擇就像是站在十字路口上,有種手足無措的徬徨,然而,究竟哪一條路才是真正正確的道路呢?

我們不斷的捫心自問?但誰又會告訴你真正答案呢?

正因為人生是無法預測的未知,所以,每一個選擇裡,都埋藏了同等的機會和陷阱。

在生命的選擇裡,我們要學會勇於承擔後果,也不能輕言後悔。

宣化上人:隨喜和譭謗造塔的兩種果報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淺釋 1981-宣化上人講述
在佛教裏邊常常建立寶塔,這寶塔叫高顯處,又叫方 墳。那麼這裏邊供養佛、法、僧這個舍利,所以把它造得很高的,令人有所恭敬。

這個佛塔,有的七層,有的九層,有的十一層,有的十三層,多數都是單數。有的 用七寶造的,就是金、銀、琉璃、玻?、硨磲、赤珠、瑪瑙來造這個寶塔。有的用木石造的,有的用磚瓦造的,種種的不同。

總而言之,這個塔越大越好、越高越 好。這個塔越大,那麼它蔭覆的的範圍就越大,凡是見著這個塔的形相這個地方,都會得到佛光普照;那麼見不到這個塔的地方,那個佛光也是一樣照,不過照得慢 一點。

以前在佛住世的時候,有這麼一個人,這個人粗就有七 尺多寬那麼粗,高有多高呢?誰也猜不著,只有三、四尺那麼高。打橫有七、八尺那麼粗,高只有三、四尺那麼高,你說這個人像一個磨盤似的,那麼兩條腿在地下 走路也那麼唼巴唼巴的,頭在這個磨盤上邊,就好像那個磨棋子似的。

他若唱起來歌,唱得非常響亮,聲音猶如洪鐘一樣,中氣十足。有人就不明白:「為什麼這麼 矮一個人,他聲音這麼大、這麼響亮?」就問佛說:「這個人這麼矮、這麼矬,他為什麼聲音這麼大呢?他橫著有七、八尺那麼寬,高只有三尺多高呢?這真是一個 奇怪的怪人。」

佛就笑一笑,說:這個人哪!當初人家造一個寶塔,造 有七由旬那麼高。他一看,他就說了,說:「那個寶塔造那麼高幹什麼?造一個塔就得了嘛!造那麼高有什麼用啊?」因為他不願意那個寶塔高,所以他受果報就矮 了,就給割去一截,高只有三、四尺高,寬就有七、八尺那麼寬,好像一個人怪似的。

為什麼他聲音那麼好呢?因為他說:「我不管你們造佛 塔高矮了,我送一個鈴鐺。」在寶塔的轉圈掛的那個鈴鐺,風一吹它就響,鈴鈴琅地響。那麼他因為送這麼一個鈴鐺掛到那個寶塔上了,所以他得到的果報,聲音就 非常響亮、非常大,一唱起來什麼,哦!他這個聲音是很宏亮的。

但是那個身量的高度很矮的,是個矬子。因為他說這個寶塔太高了,所以他受矬子的果報;因為他 掛一個鈴鐺在那個寶塔上邊,所以他聲音就響亮了。

由這兩種的因果,你們各位想一想,凡是有人要造寶 塔,無論造多高,你若不想做矬子的話,你就不要說:「哦!你造這麼高幹什麼?」不要說這個話,一說這個話,將來你也矬了,也像那個矬子那麼樣子,橫著七、 八尺寬,豎著到頭頂上就只有三、四尺那麼高。你們各位想一想,你們沒有看見這麼個人,你想一想這是不是很奇怪的一個人?他因為送個bell、送個鈴鐺,送個鈴子,所以那個聲音就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