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成就別人,也能造就自己
8:20:00 PM |
Labels:
佛教浅谈 Buddhism
成就別人,也能造就自己
單憑自己的能力無法高飛、翱翔。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成就才能更大。
生命裡有兩個很重要的需求,那就是——安全感與成就感。
總是一個人,生命難免會感到孤單與寂寞,所以,我們「命定」要去尋找朋友建立人際關係,因為,我們希望在人際關係裡,尋找成就感和安全感。沒有人願意成為一座孤島!當你不願意分享、幫助、成就別人的時候,你就會慢慢的變成一座孤島。
人緣很好,被眾人接受的程度就愈高,內心自然也就會有一種安全感,反之亦然。人際關係好不好,可能是影響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雖然,這並不是唯一的關鍵。安全感是每一個人天生的基本需求,而成就感則是欲望的追求。
你認為,要達到怎樣的境界,才算是一種成就呢?
是 人際關係良好、八面玲瓏的社交名人?世界排名第一的首富?年紀輕輕就拿到博士學位的資優生?把事業經營得很成功的大老闆?電影界呼風喚雨的超級巨星?文壇 屹立不搖的暢銷書作家?還是叱吒風雲的體壇明星呢?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如果,身邊沒有一路支持、始終相依,並給予鼓勵與協助的合作夥伴或是親朋好友, 很可能就沒有那麼順利就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了。
一個人無論想要爬到什麼樣的位階上,或者想擁有什麼令人稱羡的成就,單靠自己的力量,畢竟有限。所謂「團結力量大」,團隊裡的集體智慧,當然會比一個人赤手空拳來得強。
我 記得小時候,我們常做一道數學題目:即一項工程,由甲單獨去做,五天可完成;乙單獨去做,四天可完成;丙單獨去做,三天可完成,今甲、乙、丙三人去做,請 問幾天可完成?這個題目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就是說明了人類相互合作的可貴與團隊精神的效率性。成功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也就是說,一個人之 所以會成功,除了上天要幫助他,大地也要幫助他,當然,更少不了眾人心悅誠服的幫忙,如此,他才能獲得成功,或者說是贏得較長遠的成功。當一個人願意幫助 別人成功,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獲得成功。
如果,你害怕別人成功,那麼,你也不可能成功。
如果,你嫉妒別人成功,那麼,你更不可能成功。
讚美別人、肯定別人並不會讓你變得不如人,相反的,如果你能看見別人的優點,就能學習別人的長處;能夠看見別人的好,就能讓自己變得更好;能夠看見別人的美麗,才能讓自己變得更美麗。能夠欣賞別人的成就、榮耀,是一種很美的心靈感動。
不會欣賞別人成就的人,內心不但沒有被感動,反而還嫉妒別人的成就。看到別人得到了榮耀,或者是有了很好的成就,還會酸溜溜地說:「這有什麼了不起。」我覺得,這種人最沒有出息。自己做不到,又不肯為別人鼓掌的人,永遠都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同。
能夠因為欣賞別人的成就,讚嘆別人的能力,看到別人的榮耀、成功,心裡就升起了「有為者亦若是」的感動,心想:這個人真是了不起,能夠這般努力,完成了這樣好的成果,這就叫做「見賢思齊」。
當 我們讚嘆別人的時候,同時,也會希望自己能夠向他學習。當我們把值得感動的事,或者是感動的心情傳遞出去,這對於本身所處的生活環境、對自己、對當事人, 以及對周遭的事物來說,都是一種很正面的心靈氛圍。企業界名人辜振甫先生,有一次在受訪時提到,前美國總統雷根曾送他一方小匾,上面寫著:You can accomplish much if you do not care who gets the credit,中文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假如不計較功勞歸屬於誰,他的成就就會更大。」辜振甫先生說:「一個人要以樸實真誠的態度,一心不亂地去做他應 該做的事。」
孔夫子則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必因為別人不知道你的本事而憂心,要憂心 的是,你不知道別人的本事比你大。了解他人的本事,足以激勵自己更加努力,並且精益求精,知道別人的長處以後,可敬為師友或邀為同事。 心中無私,方能用人。培植人才就像是在「下棋」一樣,只有智慧高超的人,才能下得好棋,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心中無私」。
哲學上有個很重要的觀念——見識決定氣質。
「見 識」,指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視野及格局,就好比一個人的眼光,有的人只在方寸之間斤斤計較,所以,他的成就必然有限。倘若,一個人能用較寬廣的格局,不以現 階段的成敗來論英雄,只爭千秋、不爭一時,那麼短暫的失敗和困頓,就成了他最佳的激勵元素。眼光短窄之人,只看見眼前的繁花美景,卻不知鏡花水月不可憑 恃,若能把格局放大,眼光看遠,即使是一時的不如意,有了心理上的因應和準備,反而是造就日後成功的本錢。有人說:「一個人的成就高低與其思想格局成正 比。」然而,什麼才是思想的真正高度?而成就的最終依據,又是什麼呢?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功,或者有所成就,和他的思想深度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要有正 確的觀念,才能有正確的行為。
成就別人,也能造就自己;造就自己,也要懂得分享給別人。
一 位成功的企業家,若想讓事業永續經營,他需要的是一群素質精良的員工;名揚國際的影視巨星之所以能夠誕生,是因為有一組絕佳的幕後工作人員在背後全心全意 無私的付出;而暢銷作家的幕後推手,則是由一群優秀的編輯及無數位工作人員耗盡腦力與心血的代價。一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應只歸功於導演或是男女主角;燈 光師、攝影師、化妝師、場記、配角都是這部電影成功的關鍵。只是,鎂光燈的焦點,永遠都只對準了幕前風光、亮麗的主角,卻忘記了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
每 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與資質,有的人適合在幕前發光,有的人則適合在幕後發展;有的人適合坐轎,有的人則適合抬轎。不管你是坐轎還是抬轎的人,在幕前就要努 力展現台前的美麗,而在後台,也要更努力地,讓別人能夠散發出動人的光彩。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能量,就無法承載別人的成功;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度量,也無 法造就別人的成功,當然,也就無法讓自己更成功。美國散文作家愛默生說:「人生最美好的一項補償,就是凡事誠心誠意的幫助他人,最終自己也一定會受益。」
塞內卡也說:「讓自己獲得好處的最佳方法,就是將好處施諸別人。」
你想要獲得好的成就、好的因緣,就是要布施、要服務、要幫助別人。分享與回饋就如同在黑暗中點燃一支小小的蠟燭,它能像太陽光一樣的照亮黑暗,讓黑暗中的人得到光明與溫暖,同時,也能讓自己得到溫暖與亮光。
有 句英文這麼說道:「I made it because of you。」一個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憑著個人的努力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理想境地,有時候,還要適時地遇上貴人的幫助,這也是很重要的。當一個人平時養成「功 成不居」的習慣,願意將自己的成就與別人分享,那麼,你的成就也會因為和別人分享的緣故,而變得更加耀眼。
你要常常對別人說:「因為有了你,我才能更成功。」
不必害怕別人太成功,如果,別人因你而成功,也毋須把榮耀都歸於自己。
慧律法師:心無所住就是安住
8:19:00 PM |
Labels:
佛教浅谈 Buddhism
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有 信徒問我:「心要安住在哪里?」我告訴他:「無所住就是安住,想要安住在那裏都不對。」他又問:「無所住是什麼?」「無所住就是清淨心的工夫,它無法透過 語言來表達。」無所住就是自在,無所住就是解脫,無所住就是不著相,無所住就是沒有分別,雖分別不作分別想,清清淨淨又明明白白的這顆心,用這顆心來修行 就對了。
如果我們假設立場,我要到達某種境界才叫做快樂,我要某種環境才覺得舒適,那麼,這個假設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只是用取捨的心 在期待什麼,或是妄想明天,或哪一天,情況會變好,這種透過時空假設的期望或追求,都是不對的,反而會引來痛苦。因為在佛法中,所有的解脫自在,當下就 是,那是你現在就可以掌握的。
禪宗說:「不離當下」。當下是什麼?就是解脫的現在。因此,我們要多觀照,觀照一切法都是空性,觀照一切法畢竟空寂,當下就是清淨的本性。否則,永遠不能解脫。
今 天想盡辦法解脫,然後又痛苦、掙紮,明天還是一樣,如果今天心性不明,明天依然不能解脫,因為用的是錯誤的心,今天不悟,明天還是不悟!如果不能當下明白 自己的心性,想要期待明天會更好,認為我的未來不是夢,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悟,那不是「如果還有明天」,而是「我倆沒有明天」,未來依舊是個顛倒夢想, 明天也不可能會更好。
所以,我們學佛要有般若的智慧,惟有大般若智慧,才能斷煩惱。若想要求生極樂世界,也要有清淨的心,要知道極樂淨土、阿彌陀佛都是我們的心,如果不是我們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那麼佛法講「無生」,不自生、不他生,不來不去,那怎麼能得生淨土呢?
因此當知:心淨則國土淨,要去悟我們的自性西方。要有清淨心,沒有煩惱的心,那才有辦法。否則,一樣也沒辦法。
佛教中為什麼不把吃植物當作「殺生」?
8:19:00 PM |
Labels:
佛教浅谈 Buddhism
佛教中為什麼不把吃植物當作「殺生」?植物不是生命嗎?你們佛教徒口口聲聲說不殺生,吃植物難道不是殺生嗎?你們真虛偽!經常有人這樣質疑。
有類似疑惑的肯定大有人在,而且有這樣的問題也並不奇怪,因為對於佛教的教育體系不瞭解的人,可以說對佛教充滿了問題,又豈止吃素這麼一個問題呢?
現代科學把生命的形式分為動物和植物兩種,因此受現代科學教育和薰陶的人們自然而然就認為植物既然是生命,那麼佛教徒的不殺生就是解釋不通的,甚至還有人以「佛教徒不是沒有區分心嗎?為什麼對動物一個態度,對植物是另外一個態度?」以此來說明佛教徒的虛偽。
這 真是大大冤枉了佛教徒。在佛教的教育體系裏面,沒有把生命分為動物和植物兩種,因為佛教認為,生命不僅僅是以這兩種形態存在的,還存在其他生命形式。佛教 對眾生的劃分是以有情和無情來區分的。我們所認知的植物在佛教裏是被劃分在無情眾生中的,我們吃的五穀、蔬菜、瓜果都在無情眾生行列。
看到這裏,相信很多人就會問了:如何區分或者定義「有情」和「無情」呢?在佛教中,「有情」是指有情識(也有一種近似的說法:心識)的眾生,這類眾生能感受八苦,有喜怒哀樂等種種覺受,人類和動物都屬於這類眾生,因為都有這樣的覺性。
什麼是八苦呢?八苦是悉達多太子總結的有情眾生所能覺受的痛苦,它們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蘊熾盛苦。以人類來說,略述這八苦:
1、 生苦:
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生時的眾緣逼迫,就是苦。我們住胎時,子宮是最小的牢獄、胎兒手腳沒法伸直、縮成一團,好像坐監牢,痛苦 極了。此外,子宮裏的種種不淨,如羊水、血等,我們都得忍受,真是痛苦。胎兒出世時,要從小小的陰道中鑽出來,有如兩座山壓頂,母親受苦,嬰兒也受苦,這 是每個做母親的人都曉得的,所以嬰兒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嬰兒的皮膚很細嫩,一出世接觸到冷熱空氣,身體好像針紮那麼痛苦。此外,胎兒在母親的肚 子裏,覺得比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無依無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種苦。
2、 老苦:
我們的身心衰損,朽壞,生出種種的苦受,身體老化,慢慢的不聽話,不中用;而我們的心逐漸沒力,想東西也越來越遲鈍,樣樣不如人,因而覺得苦不堪 言;人老不中用,皺紋滿面,腰彎背婁,老態龍鍾,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無所事事,又擔心被子女遺棄、孤寂與疏離難以掙脫,尋取溫暖與親情難 得;年輕力壯時,高朋滿座,意氣風發,神采飛揚,誰也沒料到晚年的境遇卻是如此的孤單,寂寞與淒涼。
3、 病苦:
身體的四大不調,百病叢生,所以苦。病有種種,有些病很輕微,有些病很嚴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結果暴病而終。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 都要讓你三分,真正來講,「吃」是病,貪東西也是病,但這些是屬於心病,這兒講的是身病。我們的身體有如機器,終歸會變壞,變壞就是病苦。
4、 死苦:
我們的壽命享盡,病逝,或是天災人禍,眾緣逼迫而終。臨命終時,死的境象令人難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時,嚇的面色變青,死相可怖;有 些人在死時,不願死去,雙手抓的緊緊。如果有一天我們發覺雙手不能動彈,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時候,身體各部分慢慢的動彈不得,內心一定很恐慌,這就是 死苦。大家都知道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經麻木了,無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說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麼?但是沒人講反正要病嘛,理它幹嘛?當你病了,會呱 呱叫,病苦來時,就受不了。當死還沒來臨時,你嘴巴大,愛講大話,當它來時,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著你,你會嚇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還沒動到 你,就嚇到如此這般,等死期到來時,更不用講了。
5、 怨憎會苦:
我們和冤家、仇人沒辦法避開,每每要見面,這就叫做怨憎會苦。比如一對夫妻,婚姻生活美滿,恩愛,過後吵架鬧翻了,但是為了兒女,夫妻之緣難 斷,必須常常以不情願的心態見面;或是打工仔,雖與老闆不和,但為了家計,為了五鬥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歡的老闆見面;還有某些同事,跟你吵過一次架 後,兩人見面就不說話,因為某種業因緣,你不能離開他,天天要會面,這就是怨憎會苦。
6、 愛別離苦:
與至親,相愛的人乖離分散,所以苦。因為某一些因緣,所心愛的人兒離你遠去,你捨不得,所以感覺到苦。比如做父母親的,女兒出嫁或是兒子出國留 學,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常掛心頭。有的傷心流淚,哭哭啼啼;有的睡不著,吃不下。這些還不太嚴重,嚴重的是男女之間的情愛,相愛的人卻偏偏被拆散,很多 情侶就因此跳樓殉情。在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東方有梁山伯與祝英台,這些纏綿偉大的愛情故事,常使同情他們的人淚流滿襟。
7、求不得苦:
我們用種種辦法與手段,希望獲得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結果還是得不到,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為人的欲望太多了,這樣多的欲望我們沒法實現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蘊熾盛苦:
我們對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身心產生執著,複被受、想、行、識種種妄念所困擾,這稱為五蘊熾盛。五蘊熾盛?那的生滅,它一直遷流變壞,困擾心識,所以是苦。
眾生因為可以感受上面所說的八苦,因此悉達多太子把這類眾生成為有情眾生。所以我們常看到佛教裏有「覺有情」、「有情眾生」、「一切有情」等字詞,指的都是這類能感受八苦的眾生。
而植物則屬於「無情」眾生,植物雖然有生機,但無情識(沒有心識的投入)。植物雖有生長的現象,有神經的反應,卻無知覺的心性,不能感知八苦,沒有快樂悲傷等感受。因此植物雖然是生命,但是它們不在六道輪回中感受生死。
有情眾生所造作的任何行為,都離不開「覺知」,倘若像草木一般無知無覺,如何能分辨善、惡價值?又怎會受善、惡業的牽引而輪回呢?
估客偷金喻
8:18:00 PM |
Labels:
佛教浅谈 Buddhism
昔有二估客,共行商賈:一賣真金,其第二者賣兜羅棉。有他買真金者,燒而試之。第二估客即便偷他被 燒之金,用兜羅棉裹。時金熱故,燒棉都盡。情事既露,二事俱失。如彼外道,偷取佛法,著己法中,妄稱己有,非是佛法。由是之故,燒滅外典,不行於世。如彼 偷金,事情都現,亦復如是。
有 兩個商人,在一處作生意,一個販賣金,一個販賣棉花。一天,有人向那個賣金子的買金子,要當面試驗是不是真金,便把金子放到火裏去熔解。那個販賣棉花的商 人,私自偷了一塊,恐怕別人見到,連忙把這塊金子塞入棉花中,不料滾熱的金子,立刻把棉花燃燒起來了。這樣,偷竊的行為馬上被戳穿,他不但沒到偷金子,反而把自己的棉花都燒掉了。
對法跟法師應有的態度
8:17:00 PM |
Labels:
佛教浅谈 Buddhism
《楞嚴經》 〈聞法儀軌〉
淨界法師主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頁,「甲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身為一個大乘的佛弟子,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在一生當中會遇到很多的佛法,也會遇到很多的法師;但不是所有的法師跟佛法,對我們都是幫助的;甚至於我們遇到的法門、哪些法師的因緣,對我們反而產生一種障道的力量;問題點在哪裡呢?就是我們本身沒有掌握正確的聞法儀軌。
蕅益大師說:它本來是珍寶,但是我們在拿珍寶的時候不善巧,結果身體被割傷了。所以這個課程,在宗大師的《廣論》當中是當做「道前基礎」,就是你蓋房子,先要把地基打好,沒有地基,這房子蓋起來是會垮掉的。這樣一個基礎的教育,我們看這地方講到對法跟法師應有的態度。這當中有二段:
專信恭敬聽聞法,不應於彼起毀謗;於說法師供養者,謂於師起如佛想。
這地方是說明我們在面對法、面對法師的態度。第一個、面對法的時候,法有二種:第一種是你今生所專修的、主修的法門、或者說你根本的法門;那當然沒話講,你遇到了淨土法門、或者你所修的般若法門,這時候你應該什麼態度呢?專心、信仰的心、恭敬的心來聽聞。第二個、你也會遇到一些今生所沒有修學的法門,這個法門今生沒有把它納入你的根本法門,但是你也聽聞到了;但是這地方要注意了,「不應於彼起毀謗」,即便你今生沒有修學,也要保持一定的尊重跟隨喜讚歎,因為來生遲早會遇到,我們必須為來生結下一個善緣,這是對法的態度;包括你今生所專修、包括你今生暫時沒有修的,這二種態度。
我們對於這個「人」、對於說法的「法師」,在面對說法師的身口意供養,最好的心態,就是把法師當做佛陀一樣的轉想;把法師當「佛」的轉想,這地方有二個很重要的觀念要加以說明。為什麼要把法師當佛一樣的轉想呢?第一點就是講「萬法唯識」的道理,也就是說,一切其實是你心中所變現的,你看這個水,同樣是水,我們看到的是濕潤的水;餓鬼道的那念心看到水,他看到的是熱惱的火;因為他的心態跟我們不一樣;你看天人看到的水,是非常莊嚴的琉璃地,他的心態比我們更好。同樣的水,有些人的感覺是濕潤的水、有些眾生感覺是熱惱的火、有些眾生感受到的是莊嚴的琉璃地。所以說水對我們產生的效果,不是外境決定的,是你的心決定的。你看同樣的水,不同的心態去接觸它,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佛陀滅度以後,你今天能夠把每堂課的老師,都當做佛陀的轉想,先不管別人怎麼樣,至少對你是最大的加持,重點是你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你這堂課非常受用,何樂而不為!所以這一點是非常重要,就是說你把他當做佛陀,就等於得到佛陀的加持一樣,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從一個功能上來說,為什麼要把法師當做佛陀看待呢?宗大師講一個偈頌說:「佛非水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將己德移於餘,唯為說法令解脫。」說佛陀出世以後,是來幫助我們眾生修行的,我們現在有很多罪業,佛陀不能用祂清淨的甘露來洗我們的罪業,佛陀做不到;我現在很痛苦,佛陀不能用祂萬能的手來拔除我們的痛苦,佛陀也做不到;佛陀也不可以把祂所有的波羅蜜,送你一個,來讓你受用,也沒有辦法!不能把功德送給你。佛陀不能為我們拔苦、也不能給我們波羅蜜,那佛陀做什麼事呢?「唯為說法令解脫。」其實我們看,佛陀成道以後,到入涅槃之前,只有做一件事情,就是「說法」,佛陀把道理告訴你,讓你自己聽聞以後,讓你自己改變。所以我們一再講個觀念: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個情況,你自己願意改變,沒有一個人可以幫你改變。這意思就是說,其實佛陀是扮演說法的角色,而法師也是扮演說法的角色,從功能上來說,這二個效果是一樣的。你看佛陀滅度以後,就是靠這些天下弘揚佛法、諸大善知識來弘揚佛法。所以從這個地方念恩生敬,因為他今天扮演的,剛好是佛陀的角色,你把他當做佛陀一樣看待,而我們聽法者自己得到最大的加持,重點是我們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這地方講到我們對於法跟對於師這二種的心態。這地方是講到應該做的二種心態;以下說明應該避免的,看第二段:
又者不應作意五處所者:我們對於這個法師,盡量能夠避免去觀察五個處所:所謂戒穿缺,種性下劣,形貌醜陋,文辭鄙惡,所發語句粗不悅耳。便作是念,不從此聞,而棄捨之。
第一個、法師的「戒穿缺」有過失;不過這個地方宗大師強調:「戒穿缺不能破根本重戒。」善知識破了根本重戒,這個人就不是善知識了,因為它是一個指標,這個根本。這地方的意思是說,法師在身、口二業,有一些微細的過失、有一些威儀的過失,不圓滿,這個難免;但是也不能夠因為這樣,就不跟他學了,因為不跟他學,他有這方面的正法,你就失去了一個增上的機會了。就是這個法師的身口二業,有一些威儀上的過失。
第二個、法師的「種性下劣」。這個「種性」,當然我們現在沒有所謂的種性,但是意思就類似我們講:這個人學歷很低、出生卑微只有小學畢業、國中畢業;你是大學碩士,你就不跟他學習了。不跟他學習,你就失去了一個增上的機會。所以我們對於「種性下劣」,你不要管它,重點是他心中有法,這是重點。
第三個「形貌醜陋」,這個法師長得不莊嚴,你就不跟他學習了,這樣子也不對了。「文辭鄙惡」,這個法師講話不文雅,不能用美妙文雅的方式表達出來,可能書讀得比較少;但是他的法是真理,你還是要學習。「所發語句粗不悅耳」,這個法師可能經常會有一些粗暴、用來對治的言詞,我們也不能夠因為言詞比較粗暴,我們就不跟他學習了;因為良藥苦口,雖然有些粗暴,但是我們內心順著他所說的法義去思惟,我們真實能夠受用,那就可以了。假設我們對於前面的五種情況「便作是念,不從此聞,而棄捨之;」這樣子菩薩就失去一個自己進步的機會。
這個地方有個觀念,我們必須要了解:我們今天是生長在末法時代,而不是正法、像法時代;今天要是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你拜一個文殊菩薩做師父、你聽普賢菩薩說法,你就覺得很輕鬆自在,因為他的資糧力非常的圓滿,他的福德智慧都很圓滿。但是我們到了末法時代,這些所謂天下弘揚佛法的諸大善知識,本身的資糧可能都有欠缺;這地方就有問題了,就是說我們在學習佛法,本身要多一分的包容;為什麼呢?因為這說穿了,還是我們個人的業力,說你要是有本事,為什麼不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我們今天到了末法時代,才遇到這樣佛法的善知識,雖然表面上是說這個法師有過失,但實際上還是我們個人的業力淺薄,我們自己福德淺薄。所以我們還是要把握這樣的學習機會來增上。
智者大師說:一個貧窮的乞丐,他要得一個珍寶,不幸的是這個珍寶在垃圾堆裡面。智者大師問你說:你是要去拿,還是不去拿?你不去拿,就是一輩子貧窮;你去拿,你就必須忍受垃圾堆的這些過失。智者大師說: 有智慧的人會忍受垃圾的過失,而去得這個珍寶,因為垃圾的過失是暫時的,得到這個珍寶是永久的。所以我必須勉勵大家、跟大家互相勉勵;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 程當中,必須要跟很多我們覺得不滿意的人學習,這是不得已的;每個人都一樣,因為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整個眾生的共業,就是福德智慧資糧都差了。但是我們 得到人身,我們希望增上,就必須忍受垃圾、去得到珍寶,重點是我們要得到珍寶,重點在這個地方。你看法師身口意的過失,其實對你是沒有好處的、對你是沒有 好處的。所以宗大師提出五點,來提醒我們不要去看師長的過失。
早飯要早,中飯要飽,晚飯要少
8:16:00 PM |
Labels:
智慧指点 Intellegence
佛門中有云:「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後食,鬼夜食,佛弟子當學佛行,斷六趣因。」其實這樣的規制,不只是要我們在修行上注意心念,也是非常健康的!
--------------------------------------------------------------------------------------------------------------------------------------------------
早飯要早,中飯要飽,晚飯要少
早飯要早,中飯要飽,晚飯要少。
少吃一口,舒服一宿。
要想壽而安,須減夜來餐。
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睡前不可飽食,亦不可饑餓。
飯後莫急躺。
吃飽就上床,壓斷肝和腸。
飲食即臥,乃生百病。
《老老恆言》說:“《內經》曰: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虛,故早飯可飽,午後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虛。”李東坦在《東垣十書》中說:“饑而睡不安,則宜少食;食飽而睡不安,則宜少行坐。”
我國飲食習慣,一日三餐。三餐時的勞動工作情況和生理情況大不相同。
早餐時,相距昨天晚上進食時間長,幾乎佔了一天的一半時間,這時胃內的食物已經消化乾淨,而一天的工作即將開始,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早上應儘量吃早一些,而且吃好一些,吃一些體積小而富有熱量的食物。
中午雖然距早飯時間只有四至五個小時,但人在上午的活動較多,消耗的能量較大,需要補充富有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而且可以吃得稍飽一點。
晚飯後一般人都較少活動,必須吃低熱量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少吃,否則:
一、增加胃腸負擔:睡眠中胃腸蠕動減弱,消化功能減退,晚飯過飽,腸胃內食物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
二、影響睡眠:胃內過飽的感覺對大腦皮層有刺激,使其興奮不易入睡,影響睡眠,久之導致神經衰弱。
三、影響肝臟胰臟:飽食使胃及十二指腸充滿食物,躺臥時,身體重壓肝臟胰臟,易造成胰管及胰腺腺胞破裂,或膽汁受壓迫而逆流入腋管,引起胰腺水腫、出血及壞死,導致胰腺炎的發生,甚至暴死。
四、增高血脂和體內脂肪:晚餐吃得過飽及油脂太多,使夜間血脂猛然升高。夜間血液中經常保持高脂肪含量,會造成脂肪沉積,人很容易發胖和產生動脈硬化,易患心血管疾病。因此,“要想壽而安,須減夜來餐。”
當然,“晚餐要少”不是盲目地越少越好。這個少應指食物所含的熱量,而不是指飲食的數量。
因為晚餐與第二天早餐相距的時間長,如果腹內空空,會產生饑餓感而影響睡眠。
晚餐可多吃些含纖維素多而產熱量較少的粗糧、蔬菜、薯類,不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所吃食物含的熱量,以佔全天總熱量的25-30%為宜。
發心
8:15:00 PM |
Labels:
佛教浅谈 Buddhism
發心的因地非常重要,因此他在決定所有的案子中,都以利益眾生為發心之要。
菩提心為成佛之道的根本,智者大師於《摩訶止觀》中,以一心圓觀的思想,說明何謂「真正發菩提心」,文云:
發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境,知一苦一切苦……思惟彼我,鯁痛自他,即起大悲,興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眾生雖如虛空,誓度如空之眾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無所有之煩惱……今則非毒非偽故名為真,非空邊非有邊故名為正……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名誓與虛空共鬥,故名真正發菩提心,即此意也。又識不可思議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兩誓願,謂法門無量誓願知,無上佛道誓願成……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是名真正發心菩提義。[1]
「發 心」指所抱持的心態、動機,而十法界眾生因為發心的殊異,也相應不同的業道。若沒有發真正的菩提心,則無法正行於佛道,因此首先要簡除不當的發心。而所謂 的真正發菩提心,就是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依圓教無作四諦而發心,體達法性與一切法無二無別,起大慈悲,發三諦圓融的四弘誓願。智者大師並進一步說 明,真正發菩提心是以中道的觀點,「深識不思議境」,三觀圓融,不著空有,悲智雙運,真正做到人悲己悲、人樂己樂,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的大慈悲心。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