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佛教故事]死亡的壓迫

[佛教故事]死亡的壓迫
摘自:《阿含經故事選》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蘭陀竹園精舍。
那時,有四位修得了五種神通的婆羅門修行人,聚在一起議論如何躲避死亡,最後,他們的結論是:「當死神來時,再強悍、再有權勢的人也躲不過,我們應當各自以神通隱藏起來,讓死神找不到。」

第一位修行人飛翔在空中,想要以這種方式躲避死亡,結果死在空中。
第二位修行人潛入深海中,想要以這種方式躲避死亡,結果死在海中。
第三位修行人鑽入山腹中,想要以這種方式躲避死亡,結果死在山中。
第四位修行人鑽入地岩中,想要以這種方式躲避死亡,結果死在岩中。

佛陀知道了這件事,就藉此教導比丘們說:
「比丘們!想要免死的人,應當思惟四個道理,哪四個呢?
一切行無常,這是第一個道理,所以應當念念不忘修行;
一切行是苦,這是第二個道理,應當好好思惟這個道理;
一切法無我,這是第三個道理,應當好好思惟這個道理;
滅盡為涅槃,這是第四個道理,應當好好思惟這個道理。」
~~~~~~~~~~~

另一次,佛陀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天,憍薩羅國波斯匿王來見佛陀,身上穿的衣服還沾著灰塵,很像剛在外面忙完什麼事,沒回皇宮換衣服就過來的樣子。佛陀因而招呼他說:「大王!您從哪裡忙完過來的?」

「世尊!我身為一國之王,為眾人的首領,在眾人當中自由自在,我得努力于統理國政,保有我的王位。一 國之 君,領有廣大的土地,有國王必須做的事,我就是剛剛結束了今天的巡察過來的。」

波斯匿王這樣的回答,好像有「當國王是很忙的,不像你們出家人那麼閑」的意味,所以佛陀回應他說:「大王!現在我來問你,請依你心中所想的照實回答。
譬如,有一位你信得過的人,從東方來,告訴國王說:『我剛從東方過來,看見那邊有一座既堅硬又廣大石山,正朝著這裏磨地而來,大石山所經之處,所有的眾生、花草樹木之類的東西,都全被壓碎了。』
不僅是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同時都有你信得過的人來告訴你,說在他們來的方向,也有那樣的大石山壓過來,大王!你想想看,人身難得,面對這麼恐怖、險惡的災難,沒有眾生可以倖免,你應當怎麼辦呢?」

「世尊!這樣滅盡人類的死亡大災難,要再得人身恐怕更難了!除了行正法、修善行、積功德,於佛法專心精進外,別無其他好的選擇了。」

「大王!怎麼你不再說:身為眾人的首領,自由自在的一 國之 君,有廣大的領土與人民必須統理呢?」

「唉, 世尊!那只是沒事時的高調罷了,一旦與他人發生語言、財寶、軍事衝突時,即使貴為一國之王,也無法自由自在,因為衝突有輸有贏,輸贏是不一定的。更何況, 當死亡壓到頭上來時,國王即使有再強猛的軍隊、再厲害的咒術大臣、再多的黃金財寶,也抵擋不了啊!所以我會說,當那險惡、恐怖的災難突然發生時,眾生都無 法倖免,人身難得,除了行正法、修善行、積功德,專心歸依於世尊所教導的外,是無計可施了。」

「這就對了,大王!老、病、死經常折磨、逼迫眾生,怎麼辦呢?只有在正法中好好地精進修學,才是辦法。」

佛陀曾經為比丘們說了一個比喻,來鼓勵人們努力修學佛法。
佛 陀說:「譬如,有個時期,我們這個世間大地都被海水淹沒了,海上有一頭壽命難以計量的海龜,因為眼瞎了而在海裏毫無目標地飄遊,大約一百年才會將頭伸出水 面一次。同時,海面上有一塊中間破個洞的木頭,隨者風浪任意漂浮。這樣,那只盲龜每百年將頭浮出水面時,能恰好鑽入那塊浮木的破洞嗎?」

「太難了,世尊!盲龜漫無目標地遊,浮木隨浪任意地漂,要經過多少時間才遇得上啊!」尊者阿難回答。

所 以,佛陀勉勵比丘們說:「盲龜與浮木很難相遇,但相較起來,愚癡凡夫在生死中漂流,能夠生得為人,暫得人身的機會比這個更難。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缺乏正法 與正見的指引,所以行為上缺乏正行與善行,多是弱肉強食,殺來殺去,造了無量惡業的緣故。因此,比丘們!如果還未能現證四聖諦,應當想盡辦法,努力修學以 體證四聖諦。」
~~~~~~~~~~~~~~~
按語:
一、五種神通,原譯文作「五通」,應是指「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種神通,這是第四禪定力所開發出來的超常能力。

二、 死神,原譯文作「伺命」,意思是掌管人們命數的神,這是印度當時傳統婆羅門教的信仰,不是佛陀的主張。佛法說「緣起」,說「生」是「生的因緣」具足了, 「死」是「生的因緣」消散的結果。因緣是相互關聯,錯綜複雜的,每個因緣的背後,又是一連串的因緣,所以不存在獨立的因緣,因此也不會有「主宰者」、「創 造神」,「死神」當然也不存在了。此處的「死神」,應當以「死亡」來理解。

三、《雜阿含第1205經》中說:「生者必有死,生則受諸苦。」《增壹阿含第32品第6經》等更說:「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死亡,對任何眾生來說,都是不能避免的巨大壓迫,要徹底地解除這種壓迫,只有在佛法中精進修學,以得解脫──滅,也就是不再流轉生死。不再流轉生死,才是不生;也只有不生,才能不死。

四、故事的末段,佛陀以「盲龜與浮木」說明「人身難得」,目的還在於四聖諦──佛法的勸學。

[人生智慧] 以退為進話彌勒

[人生智慧] 以退為進話彌勒
                      作者:王世瑞 

彌 勒菩薩是最受中國民眾喜愛和尊崇的菩薩,他那大肚能容的寬廣胸懷,慈顏常笑的慈悲面容,給人留下了很多為人處世的人生思考。彌勒菩薩有很多詩偈,勸化世人 忍辱寬容,知足常樂。其中有一首《插秧偈》,勸人在處世時應當學會以退為進,才能擁有更美好的人生。《插秧偈》的原文是這樣的: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
 這首詩偈是以農夫在田間插秧這一退後是向前的動作,來啟示我們以退為進的人 生哲理。在我們與人相處時,應當對別人懷有寬容之心。特別是在與人發生爭執時,更應當學會謙虛退讓。很多時候,你對別人退讓寬容並不表明你軟弱無能,而恰 恰證明你的謙虛大度。當你做出退讓之舉時,往往會使對方自我反省,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學會對人寬容。這首《插秧偈》告訴我們,學會退後一步,是為了更 好的前進。

在佛門中,歷代有很多高僧大德在為信徒說法時,都勸信徒學會以退為進的處世方式。在佛典故事中,就曾有則故事說明以退為進的哲理。

傳說宋朝時,浙江龍虎寺禪院中的學僧曾在寺前的圍牆上創作一幅龍爭虎鬥的壁畫。圖中龍在雲端盤旋將下,虎踞山頭,做勢欲撲。壁畫完成後,大家雖經多次修改,但總覺得其中動態不足。這時,正巧無德禪師從外面回來,學僧就請禪師為大家做點評。

無德禪師看過大家畫的龍虎圖後說道:龍和虎的外形畫得不錯,但你們並不瞭解龍與虎的特性。龍在攻擊之前,頭必須向後退縮;虎要上撲時,頭必然向下壓低。龍頸向後的屈度愈大,虎頭愈貼近地面,他們也就能衝得更快,跳得更高。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威力。

學僧們聽後恍然大悟,大家非常歡喜地對無德禪師說:師父真是一語道出我們的缺點,我們不僅將龍頭畫的太向前,而且虎頭也太高了,怪不得總覺得動態不足。

無德禪師借機說教道:為人處世,與參禪修道的道理是一樣的,退一步的準備之後,才能取得更大的超越,謙卑地反省之後會讓我們成就更高。

學僧不解地問道:師父,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謙卑的人怎能更高?

無德禪師嚴肅地說:你們且聽禪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諸位能明白其中的妙理嗎?

眾學僧聽完禪師的解釋,徹底明白了禪師借龍虎爭鬥圖來比喻人生的哲理。

受彌勒菩薩以退為進思想的影響,古往今來有很多高僧都十分注重勸誡世人遇事退讓。宋代著名高僧慈受懷深禪師(10771132) 就是其中的代表。慈受禪師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詩僧。他一生創作了數百首詩歌。他的很多詩歌都充滿了人生哲理。他曾作有一首勸世說理的《退步詩》。在這首詩歌 中,慈受禪師勸人凡事要學會退讓一步,認為只有遇事退讓,才能夠以平靜的心態來為人處世;只有學會退讓了,才能夠在平淡的生活中品味出生活的樂趣,也才能 夠沒有名利之爭。慈受禪師的這首詩分別從多方面來勸人要學會退讓,認為退讓是正確為人處事的最好方法。詩云:

『萬事無如退步人,摩頭至踵自觀身;
   
只因吹滅心頭火,不見從前肚裡嗔。
   
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
   
松門十里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萬事無如退步人,淡中滋味最天真;
   
爐邊向火慵開口,睡裡抓頭忘卻身。
    ……
   
萬事無如退步居,青山僻處結茅廬;
   
聽他人笑生涯拙,自喜閑身得自如。
   
萬事無如退步看,個中生死不相干;
   
兜兜怛怛從他做,兀兀癡癡我自安。
   
萬事無如退步僧,髮長懶剃貌棱層;
   
出言吐氣多山野,逆耳之談誰肯聽。
   
萬事無如退步眠,放教癡鈍卻安然;
   
漆因有用遭人割,膏為能明徹夜煎。
   
萬事無如退步眠,松床紙帳暖如氈;
   
夢中說話無花草,況是山僧不會禪。』

從以上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出,慈受禪師認為凡事退讓一步是去除嗔心、淡泊名利、以苦為樂、遠離是非、安樂度世的最好方法。慈受禪師的話語,字字珠璣,給人啟迪,發人深思。

不僅佛門中主張遇事退讓一步,在世俗生活中,同樣認為遇事退讓一步是重要的為人原則。中國民間很早就流傳有俗諺: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雖然歷經時代的變遷,這兩句俗諺卻越來越顯示出其深邃的哲理內涵。這就告訴我們,在我們遇到憤怒和悲觀失望的心境之時,應當學會忍讓一時,在你忍讓的過程中,所有的煩惱痛苦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逝。

中國古代勸世名著《菜根譚》中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這 是我們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它告訴我們,在為人處世時,凡事退讓一步是高明之舉。在某種程度上,退讓一步是為了更好的進步。所以,我們在做人時,不要過分 計較個人的得失,能容人之處就要讓一步,對人要有厚道之心,而不是處心積慮。要以真誠和寬容之心待人,其實容人就是容納自己,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己。同 時,寬容別人,也會給自己帶來福氣,這樣做才是處世基本原則,也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人以為,如果把自己應得的利益拱手讓給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巨大的損失。其實,人們對待同一事物會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著名畫家鄭板橋曾說吃虧是福,說的就是事物禍福相依的兩重性,也就是事物總是有兩個方面的互相轉化。有人認為寬容和退讓,是自己吃了虧,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未必就是自己真的吃了虧,有失必有得也許說明的就是這個道理。而有的人雖然通過自己的爭取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某種利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許他失去了最本質的東西,未必能謀取到真正的福氣,也許這裡會暗藏著什麼他將要面臨的某種不利因素,也就是說福和禍是互相轉化的,如果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終究是要失去的,歷史上有那麼多的事例充分說明了這個事實。

以退為進,欲取先予,這是老子最早提出的處世哲學,也是為人處世的人生態度,如果不是以真誠為基礎,那麼很可能就會變為一種虛偽的策略,所以說待人必須要以真誠為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說明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對別人的真心付出,同樣也會獲得別人的回報,這就是真心待人,寬容忍讓,先人後己,不僅使我們有了平和的心態,而且同樣我們也獲得了利人實利己的根基,所以寬待別人也就是寬待自己,有失也必有得……

中國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自己的詩歌中勸人學會忍辱退讓。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11271206)曾作有一首《悶歌行》十二首組詩,其中之一為:

『風力掀天浪打頭,只須一笑不須愁;
 近看兩日遠三月,氣力窮時會自休。』

詩 歌通俗淺易如白話,使我們在輕鬆的閱讀中體會到其中的人生哲理。詩人在詩歌中提出了以笑解愁、耐心等待等處理不快之事的方法。詩人告訴我們,在人生的旅途 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和不幸。當你遇到人生的大風大浪的時候,不能感情用事,應當學會退讓一步,保持一顆平常心。

詩人還告訴我們,即使在最悲觀失望的時候,也要相信這種艱難困苦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憂愁煩惱自然會過去。因此,詩人說,少則兩天,多則三月,加在我們身上的風力就會逐漸減弱,浪頭就會逐漸平靜下來。你只要穩住心,耐著性,把好舵,就會迎來風平浪靜的好日子。

其 實,人生處處充滿了坎坷與不平,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很多令你無法釋懷的事。但是,人世間沒有一直的不幸,也沒有一直的幸運。任何不幸的事都會隨著時間 的推移而煙消雲散。成敗相伴,禍福相依是自然界永恆的運行規律。所以,當我們遭遇不幸之時,不要對生活失去信心,並要保持一種樂觀豁達的胸懷。要相信風雨 終將過去,陽光燦爛的日子就在眼前。

學 會以退為進的處世方法,將會使我們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從而能夠在各種境遇下保持平常淡泊的心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運用以退為進的 思想為人處事。他們遇到事情不是退讓一步,而是感情用事,以致遭致無法挽回的後果。在我所居住的鎮上,就曾發生過因發生口角互不相讓引發的悲劇:在去年春 天的一天上午,有一個人到一家賣肉的攤位前想買兩斤瘦肉。結果,那位賣肉的人給他割了三斤帶了很多肥肉的肉。那個買肉的人見賣肉人不按照自己的意思割肉, 便生氣不買肉了。賣肉人見買肉的人轉身要走,就一定要這個人買下,邊說口中還罵不絕口。這個買肉人也邊與之對罵邊走開了。眼看到手的生意黃了,這個賣肉人 快步跑上去,一把抓住這個買肉人硬要他買。買肉人便與其拉扯起來,賣肉人人高馬大,一下就把買肉人絆倒在地,然後將這塊肉狠狠地砸在買肉人的頭上。買肉人 從地上起來之後,順手從肉攤上操起一把尖刀,對著賣肉人的腹部狠狠刺去。頃刻之間,賣肉人腹部血流如注,昏倒在地。等到賣肉人的家人將其送往醫院,早已氣 絕身亡。那個買肉的人也因為殺人罪被捕入獄。就這樣因為一點本可避免的小事,一個人命喪黃泉,一個人鋃鐺入獄。如果他們中的一個人能夠在發生爭吵時,主動 退讓一點,也不至於有這個令人惋惜的結局。

退即是進,予即是得是富有深刻含義的哲理。彌勒菩薩的以退為進的思想應當成為我們的座右銘。以這種思想方法來為人處世,不僅使我們能夠全身遠禍,而且還能使我們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尤其是那些年輕氣盛的年輕人,他們年輕幼稚,天真爛漫,而又爭強好勝,就更應該引以為戒。要想使自己有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就應該做到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這樣他們才會有對自己的約束力,也會控制自己衝動的情緒,不至於發生不必要的事情,于己於人都有好處,也會給整個社會帶來安定的團結的氣氛。

[佛法] 何謂法師

眾所周知,對於三藏十二部經典中,精通經藏者,稱為『經師』;精通律
藏者,稱為『律師』;精通論藏者,稱為『論師』;精通經律論三藏者,稱為
『三藏法師』。一般人都因民間小說『西遊記』,稱 玄奘法師之印度取經,為
『三藏取經』之誤導,而不知『三藏』乃指精通經律論三藏之法師的別名,而
玄奘法師之專有名詞。例如歷代著名之 鳩摩羅十三藏法師、 實叉難陀
三藏法師、 求那跋陀三藏法師、 大廣智不空三藏法師、 菩提燈三藏法師、
世高三藏法師等,都是精通經律論三藏之法師。
然而今日卻大加爛用,只要是出家眾,不管其有否受過『三壇大戒』,或
對經律論瞭解多少,或有無在從事弘法利生工作,甚至於只靠『趕經懺』而非真
正學佛修道者,或附佛外道、靈學術士、風水地理師等,都有以『法師』稱呼
之,而其本人也都以『法師』自居。又有人稱其皈依師為『大師』或『上人』,
不管其『修持』或『道行』如何,此亦為多位法師(如 淨空法師、常照法師、
如本法師)所曾批判的。蓋有資格被稱為『大師』或『上人』者,必是如 觀世
音菩薩等大士,或受公認有很高『道行』,且已往生之高僧大德,為尊敬其對佛
法之造詣,才能以『大師』或『上人』稱呼,但是現今大眾都錯用而造成紛擾。
本人認為所謂『法師』,至少要具備下列要件:
(一) 精通經律論三藏。至少亦須有相當之深究,而不是大乘經所說之『啞
羊僧』。
(二) 悲願具足。即是須具有『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和『眾生無邊誓願
度』之弘願,而非為『名聞利養』或『五欲六塵』而弘法。
(三) 無礙辯才。即是須具有法無礙智(通達諸法名字,分別無滯)、義無
礙智(了知一切法理,通達無滯)、辭無礙智(通曉殊方異語,能隨意演說)、
樂說無礙智(辯說法義圓融無滯,為眾生樂說自在)等四無礙智,而自在說法。
(四) 無量智慧。即是對於經典之『名相』,不但能透徹瞭解,而且能擅長
表達演說,令眾生心悅誠服,進而學佛修道,例如 舍利弗尊者能闡述『涅槃』
之真義,為期七天。
(五) 膽量具足。即是在弘法利生時,能夠談笑風生、表達自如,不因『眾
生威德畏』而怯場。
(六) 正見現前。即是必須具有『正知正見』,不致於誤導眾生,一盲引眾
盲,相繼入火坑。
(七) 相好光明。即是必須具有『莊嚴』之相,以引發眾生對佛法之信心,
例如 世尊之三十二相、八萬威儀,能令眾生望之而對佛法即生信心。
由 此觀之,能身為『法師』而當之無愧者,決定不是今日之滿天飛之法師所能承擔。雖然不必如同歷代高僧大德,對於經律論三藏之精通與修持,但是至少對於經律論 三藏要有相當之認知,而且具有上述之要件,才能對於『紹隆佛種』、『弘法利生』之工作,勝任愉快,也才不愧被尊稱為『法師』。
總 而言之,為了續佛慧命,為了延長法運,佛門四眾各有其任務,在家二眾之優婆塞優婆夷,其任務乃在出錢出力護持道場、供養三寶;出家二眾之比丘比、丘尼,其 任務乃在弘法利生、紹隆佛種,所以後二者,除了在自利方面,要多多深入經律論三藏之研究與修持,經由『聞慧』,進之『思慧』、『修慧』而『證果』,而且在 利他方面,更能將自己『所修』『所證』,教化眾生,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滿『菩提願』,才能上報 佛陀恩(《華嚴演義》之如來十恩:【1】發心普被恩【2】難行苦行恩【3】一向為他恩【4】垂形六道恩【5】隨逐眾生恩【6】大悲深重恩【7】隱勝彰劣恩【8】隱實施權恩【9】示滅令慕恩【10】悲念無盡恩),下報眾生恩,否則如同古德所云:「施主一粒米,勝過須彌山;今世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佛典的故事**波斯匿王的慈悲心懷**

過去,波斯匿王與阿闍世王兩軍交戰,二國戰力相當,但最後波斯匿王大破敵軍,生擒了阿闍世王。
波斯匿王打了勝仗後,讓阿闍世王與自己同乘一車,來到當時佛陀所在的祇園精舍。波斯匿王頂禮佛陀後,向佛說道:「我與阿闍世王並無仇怨,但他卻對我心懷憎惡、妒忌,然而他是我親友之子,所以我打算放他歸國。」
佛陀告訴波斯匿王:「這樣做很好,若能放其回國,對往後有很大的益處。」同時佛陀還說了一首偈子:
  「力能破他車,還爲他所壞,
   力能侵略人,還為他所略。
   愚謂為無報,必受於大苦,
   若當命終時,乃知實有報。」
一旁的比丘們聽完佛陀的教誨後,皆心生歡喜,信受奉行。

別用記憶來修理自己

英國有位詩人和他的妻小一塊兒居住在海邊。他的兒子漸漸長大,發現到爸爸有一件事始終令他百思不解。他看到爸爸無論是特別開心或是心情特別不好的時候,都會獨自一人到海灘散步,但奇怪的是,他高興的時候會帶著漂亮的貝殼回來,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兩手空空的回來。

兒子對此感到好奇。這天,恰巧有位遠方的朋友幫了爸爸一個大忙,事後果然爸爸又到海灘散步去了。兒了好奇地跟了出去,只見爸爸挑了塊漂亮的貝殼,帶回家清洗後,小心翼翼地在貝殼裡頭寫上了那位朋友的姓名與當天的日期。

幾天後,詩人爸爸遭受到某個人無理的批評,氣得不得了。當天傍晚,他又是獨自一人到海邊散步,兒子跟在後面,想知道爸爸為什麼不撿些貝殼回來,讓自己開心一點。這回他跟了半天,才發現爸爸將那人的名字與當天的日期全部寫在沙灘上,然後就回家了!

子一回到家,就忍不住好奇地問:「爸爸,為什麼你要把對你好的人的名字都寫在貝殼上,把得罪你的人的名字卻寫在沙灘上呢?」詩人爸爸回答:「貝殼值得珍 藏,當我看到那些美麗的貝殼時,就會回想起世界上原來有那麼多對我好的人,心情就會好很多。而至於那些不好的回憶,就讓它們像沙灘上的字一樣,讓時間的潮 流沖逝,不要讓它們繼續影響我隔天的情緒和工作。」

的確,記憶應該用在美好的事物上,如果用記憶來「修理」自己,讓自己活在痛苦中,那是一件最傻的事。當一個人心中有恨的時候,自己就是最大的受害者。這是一句很普通,卻也是最值得深思的忠告。

且,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全人,我們都有犯錯的時候,也會有需要被別人原諒的時候:「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馬太福音六章十二節》「你們用 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加福音六章三十八節》當我們希望天父「免了我們的債」時,先決條件必須是我們先懂得「免了人的債」,一個 不懂得學習寬宏饒恕的人,上帝也絕不會寬待他,說不定那一天還會板起臉孔來『討』我們的債,如同我們『討』了人的債。」那不就太划算不來了嗎?學習成為一 個寬宏饒恕的人。

別用記憶來修理自己,學習免了人的債,也免了自己的債。
原諒別人就是釋放自己。

聖嚴法師:「佛」的理念,人的愛情

「佛」的理念,人的愛情
佛教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沒有感情,佛教稱眾生為「有情」,就是因為「有愛」的緣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飲食的養分,還需要精神的滋潤,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 滋潤劑,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說是息息相關的。感情雖然帶給人很多溫暖,卻也充滿痛苦。

相愛的人,感情濃烈,如膠似漆分不開,一旦愛過了頭,或失去了愛,就 變成了苦。也有人以為只要不動情,就不會為愛所苦,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既然情愛和生命息息相關,無論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斷,既不合乎佛法的 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佛教雖然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

遇上觸礁的愛情
然而,男女間的感情,往往非自己的期待所能控制。
假如有一天,你的女朋友或是男朋友突然跟你說:「對不起!我已經遇到更適合的人,請你以後不要再來找我。」你會不會覺得晴天霹靂?覺得自己被背叛、被拋棄了?


曾有位年輕男子,因為感情觸礁,非常痛苦,前來求助於我,他說:「如果是我要離開她,可能就不會這麼苦,偏偏是她要離開我,而我不想離開她,所以我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樣。」

失戀的人,常常悲觀地覺得生不如死:「連我最愛的人都不要我了,我還活下去做什麼?」有時候甚至還會罵說:「哼!你不要我,我本來就不想要你了。」或是 「真是有眼無珠。」有時候在報上可以看到,有人為情輕生,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人為情殺人,抱著「你讓我這樣痛苦,我也不讓你快活。」或是「我得不到你,天 下人也甭想得到你。」的偏激心理,而把對方殺了,甚至有的在殺了對方之後,自己也跟著自殺。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愛情是雙向的,既然如此,如果對方不愛你,就不要苦苦追求不舍,應該知趣地離開,可是,有些人偏偏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 不但為對方帶來困擾,也讓自己陷入困境。話雖這麼說,畢竟人非草木,誰能無情?一般的人,仍常常為情所苦,可見得要放下感情,其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以因緣觀化解愛恨
因愛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愚癡的行為,因為真正的愛情要雙方你情我願,有因有緣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

假使對方已經明白拒絕你的感情,自己卻還想盡辦法,想把對方追回來,就好像賭輸的人一樣,心中不服氣,老是想翻本,錢輸光了就想辦法再借,也因而愈陷愈 深,不可自拔。既然知道無法挽回,就不要再陷下去了,應該趕快撤退,就算是以此為戒,至少學到經驗,也就夠了,這樣就是對自己慈悲。慈悲不僅是照顧別人, 事實上,也是在保護自己。


我曾經見過一位女孩,在被男友遺棄時,希望自己能和男友同歸於盡,後來,她知道男友早已另結新歡,鐵定不可能再回頭來愛她,於是便來告訴我,說她已經想通了:「既然因緣如此,為了讓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就不想痛恨他一輩子了。」

當愛情受到挫折時,應試著化解自己心中的憤怒、不平。像這個女孩所體會到的「因緣」,即是佛法當中「空」的觀念,是最能夠助人擺脫痛苦的。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以尊重的心態經營愛情
曾有位太太向我訴苦:「愛情應該是犧牲自己,奉獻他人。我丈夫雖然口裏說愛我,卻從不奉獻他自己,反倒要我奉獻給他。我想,既然他不愛我,那我也不要愛他了。」為什麼奉獻愛情,卻還有要求回報的附加條件呢?

照道理說,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無私的付出,但是多半的愛情還是以佔有、控制為出發點,這和人的不安全感有關,因此,要求情人對你做到全心的奉獻,恐怕是很困難的事。也因如此,甜蜜的愛情,卻往往是最痛苦的。
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對方「真心」的對待和付出。

可是,這種心是「真心」嗎?《金剛經》中有一段話:「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諸心」是指 每一個眾生的種種心理活動現象,這些都是虛妄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只要有心,就都不是真心,要「心無所住」,心中無物、無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說, 佔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煩惱心」。

古人說「相敬如賓」雖是老生常談,卻是能夠維繫長久愛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誤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斷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時,不妨以尊重的心態,心悅誠服、歡歡喜喜、平平靜靜去面對、解決,心中的糾結,其實在當下都能即得化解。

愛情裏的關係,並不是在互相執著、糾纏和佔有,而是互相的貢獻、成長和學習。能夠互相關懷、照顧、包容,不去彼此計較、相互猜疑,多溝通,並相互信賴,才能成為菩薩伴侶。

心律法師:成功屬於有心人

有一個小故事,說的是兩個犯人的故事:這兩位犯人都是無意犯罪,剛入獄都很傷心絕望。但是過了 一段日子之後,一位犯人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利用坐牢期間時間充足的條件,開始看書學習;另一個犯人則每天唉聲歎氣、心煩意亂,苦苦熬過漫漫的監獄歲月。

年過後,當他們都出獄時,第一位犯人成了一位學識淵博的人,並如願的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第二個犯人卻因痛苦的煎熬,成了一個落魄的老頭,並開始了他的另 一段監獄生活——心靈的囚禁,他仇視社會,仇視一切過得比他好的人。

十年,一樣的時間,對於不同的人卻又是如此迥異的結果。命運是公平的,他給了每個人同樣的機 會,但是每個人利用的方法卻各不相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就會結什麼果實。不要抱怨生命對你的不公平,當別人在為生命作積極的準備時,你在幹 什麼?如果你只知道怨天尤人、自暴自棄,那麼,就不要妄想會有神、佛來救你,神只就自救的人!

故事是故事,卻值得大家反省,當機遇來臨時,你準備好了嗎?在生活陷入低穀時,你是否只是在埋怨命運的不公,而沒有想辦法利用現有的條件,轉變劣勢為優勢呢?

·艾科卡1979年到克萊斯勒汽車公司任總裁時,接手的是一個債臺高築的爛攤子。萬般無奈,艾科卡只好求助於政府,希望得到美國政府的擔保,以便從銀行獲得10億美元的貸款,用於克萊斯勒公司發展新型轎車。

這一消息傳出後,在美國的各界引起了軒然大波,惹得一片斥責之聲。原來,在美國企業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認為依靠外部力量,尤其是依靠政府的幫助來發展自己的企業,是不合乎自由競爭原則的。對艾科卡來說,這無異於「雪上加霜」。

首先,他援引了美國人所共知的史實,有根有據地向企業界說明,過去,洛克希德公司、全美五大鋼 鐵公司和華盛頓地鐵公司都曾經先後取得過政府擔保的銀行貸款,總額高達4097億美元。克萊斯勒公司在瀕臨倒閉之際想請政府擔保一下,僅申請10億美元貸 款,卻遭到如此非議,同仁們緣何厚彼薄此?

接著,艾科卡向新聞輿論界大聲疾呼:挽救一個克萊斯勒,便是維護了美國的自由企業制度,保證了 市場競爭的公平。因為,在北美只有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一旦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破產垮臺,整個北美市場就會被通用和福特兩家汽車公司瓜分壟 斷。在一向以自由競爭精神引以為豪的美國,這種做法豈不使自由競爭精神蕩然無存?

對政府,艾科卡不卑不亢,提出了言辭溫和而骨子裏卻很強硬的警告。他熱心地替政府算了一筆帳: 如果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現在破產,那麼,將有60萬工人失業。僅破產的第一年,政府就必須為此支付27億美元的失業保險金及其他社會福利開銷。

艾科卡彬彬有 禮地向當時正為財政出現巨額赤字而萬分窘迫的美國政府發問:您是願意白白支付27億美元呢?還是願意出面擔個保,幫助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向銀行借出10億美 元貸款呢?

對國會議員們,艾科卡的工作做得更是滴水不漏:他吩咐手下的人,為每個國會議員開出一張詳細的 清單,上面列有該議員所在選區內所有同克萊斯勒公司有經濟往來的代銷商、供應商的名字,並附有一份一旦克萊斯勒公司倒閉將在其選區內產生什麼經濟後果的分 析報告。

這樣做的實質是暗示這些國會議員們:若是你投票反對政府為克萊斯勒公司擔保貸款,那麼,你所在選區內將有若干與克萊斯勒公司有業務關係的選民丟掉 工作,這些失業的選民對剝奪他們工作機會的國會議員必然反感,那麼,你的議員席位還會穩固嗎?

艾科卡四下出擊、分兵合進,終於收到了奇效:企業界、新聞輿論界的反對派偃旗息鼓;國會那些原 先曾激烈反對政府擔保貸款的議員緘默不語;政府也一改初衷,採取了積極出面擔保的合作態度。

艾科卡採用有效的公關策略化干戈為玉帛,爭取到社會各界的同情 與支持,他所需要的10億美元貸款終於順利地到手了。

他利用這筆來之不易的貸款,一舉開發出了幾種新轎車。從1982年起,克萊斯勒公司就實現了扭虧為 盈,翌年又賺取利潤9億多美元,創造了該公司有史以來盈利最豐的紀錄。

心律開示: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面對困境,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積極進取,直面生活的風雨,不畏挫折。

聖嚴法師:業障病




業障病又分為外病、內病兩種。

外病是由於福報不夠,所以修行時會發生障礙。譬如平時不肯放人家一馬的人,便會到處碰到荊棘;平時多給人方便的人,修行時會吉祥如意。如在過去世不結人緣,而且處處與人作梗,修行時就會有業障病。

另外一種是內在的業障病,就是由於惡業太重,所以不修行身體沒有事,一修行就頭疼、背痛、鬧肚子,或是火氣上升,或是氣息不調。

有業障病的人,要常行佈施,讀誦大乘經典,禮拜諸佛,懺悔先世罪業。修慈悲觀,發菩提心,願度一切眾生,盡心盡力,自利利他,多造福業,廣結善緣,增長智慧,開發心地,然後業障就會消除,而可以順利修行禪定了。

證嚴法師說故事:心不爭自圓滿

修行學佛前應先學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顧好,再去照顧別人的心,如此自利利
他,自然就能走上圓滿的道路。我常說:「將心比心,用同理心。」但這分同理
心,已經漸成專有名詞,而沒有人真正去實踐。

所謂「將心比心」是他人在起煩惱時,我們能否反省為何會起煩惱?就是因為內心的一股氣不順暢。這股氣就像大自然的亂流,或者是高低氣壓的不平衡,很容易變成颱風釀災。所以,大乾坤有時四大不調,心的乾坤也會有四大不調,往往就是一念貪瞋癡,引來無數心靈災難。

總而言之,修行不只是信仰正信,還要學習佛陀開闊的胸襟及遠見,否則,人生你爭我奪,無論怎麼爭,都很苦。

《阿含經》中有一則經文:有位頂生王很有福,妻妾、子孫,賢臣、明士無一所
缺,更遑論財富寶物之豐,要什麼有什麼,但是人的欲念實在是無底洞,即使如頂生王那麼富有的人,還是覺得不夠,他希望能到處走走,將天下都整治成他的國土。不久,果真如他所願,走遍四大洲,統治了天下。

過一段時間,他又覺得不滿足,心想人間都走遍了,也擁有了一切,接下來應該要到天上去。後來他也如願到了天界。天帝恭敬地迎接他,還把天帝的位子讓一半給他,二人平起平坐。當時他想:我只是來借坐而已,有朝一日我也要擁有這個大位。

後來回歸人間,心裡不斷想著天帝的大位,直到老了、病了。在病危時,他的大臣就問他:「國王,您到了生命的關鍵,假設有人來問,您對這一生有什麼心得,我們該怎麼回答?」

頂生王就說:「你可以告訴大家,我擁有一切,卻時時不滿足,心中總是苦,苦到臨死,才知道人生就只是這樣而已。」說完嘆了一口大氣。

所以我常說勸募,重要的是募心,而不是募款。對於捐款的善心人士,我都是衷心感恩、祝福他;但是,我對七、八十歲的老居士,或是帶病投入善行的人,我都會擁抱著他或拍拍他的肩膀說:「真是功德無量,你好有智慧!」這正是人生的真價值。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看看一些真正投入的慈濟委員到了生命的終點,輕安地向大家說聲:「再見!」有的甚至幽默地對我說:「師父您很忙,我替師父多睡一下!」多灑脫!

我相信那種解脫的修行,真正是付出到最後一秒鐘。所以我說「做就對了!」要記住,心要時時調好,所謂「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弟子」,人生苦短,能力有限,大家要把握當下、恆持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