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糊塗一點 瀟灑一點 快樂一點

糊塗一點 瀟灑一點 快樂一點

  
健康第一,活得糊塗一點,活的瀟灑一點,活得的快樂一點。忘記年齡,忘記名利,忘記怨恨,忘記煩惱。有個朋友,有個知己,有個家,有點錢。                    
       
健康做為我們的生命之本,是最重要的準則之一,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家庭,財富,名利,快樂,幸福將都是水中花,鏡中月。健康與我們的生活同行,健康與我們的生命同行,健康與我們的一切同行。
      
      
糊塗一點,讓自己的心隨風而動,隨雨而下,大事明白,小事糊塗,這也是做人的一種聰明吧。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就是這個道理吧。
­­ ­­瀟灑一點,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心態,做人拿得起,做事放得下。人生在世,有得就有失,有付出就有回報。生命總有它的輪回。人生苦短,就好好的瀟灑走一回吧。        
 快樂一點,珍惜自己的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享受自己的人生,過去的就讓它永遠的成為過去吧,希望在未來,讓心自由的飛翔,讓快樂伴隨一生。                
 有個朋友,財富不是一生的朋友,而朋友有時則是你一生的財富。朋友­不在多,而在精,所謂人生得一知己足易”“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這個道理吧。 
人只能活一次,就應該活得快樂,活得瀟灑。隨遇而安就是幸福。生活畢竟不是演戲,無須用太多的脂粉去塗抹自己,想笑就笑,想唱就唱,活得樸素自然,活得坦坦蕩蕩。
 ­做一個快樂的人,做一個幸福的人,做一個知足的人。

黑色精選壁紙

當別人指出我們缺點毛病的時候

菩提心的第三個學處就是忍辱。修忍辱非常的殊勝。別人辱罵你、毆打你、詆毀你、欺騙你、傷害你的時候,你能心平氣和、心甘情願地承擔,這才是真正的忍辱。 別人說你的缺點、過失的時候一定要耐心忍受,沒有一絲一毫的嗔恨心,這才是真正的忍辱。如果只是在表面上沒有反抗,但是心裏還是很怨恨,很生氣的話,還不 算忍辱。

際上,我們的敵人、仇人正是我們的恩人。我們根本看不出來自己的缺點和毛病,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我們的親朋好友在我們的身邊,他們能看出來,但是他怕我 們傷心,怕我們受到傷害,捨不得說,也不指出我們的毛病,還繼續隨順我們。

他們不僅讓我們的福報消耗了,還讓我們再繼續迷茫、愚癡。但是我們的敵人、仇人 就會直接指出我們的毛病和缺點,這不是讓我們開悟、證悟嗎?有的人,為了避免別人看不起自己,批評自己,然後就去努力,精進,結果他就成就了。

所以,所謂 的敵人、仇人才是我們真正的恩人,也是我們的善知識。什麼叫善知識?指出你的缺點,使你改變你的毛病的人,就是你的善知識。所以我們怨恨他們是不對的,我 們應該心平氣和地面對,心甘情願地接受。

他們傷害我們、欺騙我們,是幫我們消業,讓我們修忍辱。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把握住,不能生起嗔恨心。我們是修行人,哪怕在相續中生起一?那的嗔恨心,也會摧毀自己在一千個大劫中積累的福德資糧。嗔恨心的過患多可怕啊,你還敢生氣啊?

德要回向,善根要回向,福德要回向,立即要回向,不能留著。回向給菩提,回向給眾生,這就是存款,能存住,生氣了也不能摧毀。我們把所有的這些功德、福 德、善根都存上,將來我們需要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如果你不存,嗔恨心、邪見就像個特別厲害的賊子,他就會偷你的功德,搶你的福德,你留不住。

菩薩願行中沒有挫折、也沒有苦!

很多人發願時會說:「唉唷!發願那麼苦!發的願做不到怎麼辦呢?」當願一發起的時候,不要看成業障來臨!其實「沒有苦不苦的問題,別擔心!」痛苦來臨,而是在歷練我們與增長智慧和德行的,所以不苦,假如認為會苦,一定有投機的心。
很多發心的同修帶領一群人,他苦不苦呢?苦啊,怎麼不苦!可是,他無苦的逼迫,一點都不覺得苦。真發願行菩薩道,是沒有苦這件事的,假如認為還有苦的存在,不是真發菩薩願,發的是相對願亦即世間願,發世間願的人一定會抱怨也會發牢騷!
發願行菩薩道,記得要盡形壽做到底不要改!所有的苦難、挫折、壓力──所謂八風起時,就趕緊一O八拜,每天透過一O八拜積累德行,所以不能間斷。假如在每天反省檢討時還說著:「我根本就沒有什麼問題啊!」實因覺性不夠!也要一O八拜,我們逢喜事一O八拜,遇不如意的事也一O八拜,看不到也找不到問題時更要拜,別躲!躲不過去,菩薩道就是這樣!
什 麼時候可以不拜?其實不拜就不要拜!此時那個拜或不拜已經不重要了,因還有比拜更重要的事要做,千萬別在還沒開始就問拜到什麼時候可不要拜?這就如同還沒 讀書就想畢業,開學都還沒註冊,就想什麼時候可畢業,書讀到那裡自然就畢業,何必擔心呢?懂得拿捏並掌握核心,這些媒介已不是問題。
發願行菩薩道是不談人情的,我們以十年方見功效的 和 上為例:他因與同學爭論,誰才是真正認識佛法的人,特以五年為期再一爭高下,不能輸的好勝心一發起,即刻把工作辭掉,發願運用五年好好充實佛法,和同學拼 一拼,可是五年不到的日子裡,已發現「不對了,我們都錯了!」,肯定同學錯得更厲害,而且更發覺全世界的人,對於真理與佛陀的教法,有嚴重的誤解,立即下 定決心講經弘法。
  發大願後為了世間職責,首要安頓好家庭,沒有也不能馬上出家,再以十年做準備,為了完全投入修行弘法又要兼顧家庭,先決條件要有份餬口的工作,適時經濟部尚有職缺,一切又符合生存條件制度,有願有力終究圓滿任職如願以償。就這樣五年、十年……,滿願出家至今二十餘年,接了中觀論派的賢首宗暨慈恩宗以及大乘瑜伽行派,大乘法今全匯集在大華嚴寺裡,這些殊勝法不是特別求得的,是資糧因緣具足呈顯的!
   行者只要真行菩薩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與歷代祖師都會在法界中盯著我們,看我們怎麼做?過程中當然會有挫折!要抱怨嗎?不能抱怨啊!法界的安排就是這 樣!有那些挫折,自有那些因緣,所以,不用抱怨,能不能堅持菩薩願才是重點,這個願力一定在法界裡和眾生的業力相應,緣起法界就是這樣,在這裡與華嚴相 應,就把「華嚴學會」好好代為經營,別想其他,關鍵就在此,只要堅持這個願力與眾生業力相應,一切交給法界、一切交給因緣、沒有得失心,這樣就好了,其他 的不必管。
   行菩薩道務必要發願,這個願本身就有很多挫折,不用擔心,沒有挫折的不是願,而是二、三十年後再講的一種心態。發願後心一定要清淨,不要去在意其他,更 不要一直急著想要成功,自己的德行怎麼積累才是重點。要留意!行菩薩道是個人生命因素與靈性的成長,絕對不要夾雜任何東西,心才能夠清淨。

財為五家共有

福 田有三。「一恩田」,對於父母、師長、和尚、阿闍梨等,於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報恩,可生福德,如田地之能滋生長養穀物,故稱「恩田」。「二敬 田」,對於佛、法、僧三寶恭敬供養,由恭敬而生無量之福,如田生穀物,故稱「敬田」。「三悲田」,以悲愍之心救助貧困,則能得無量之福。
因此,有財富要布施供養,種三種福田,福報則生生世世永遠享之不盡。縱然世界毀滅了,福報也不會毀滅。諸佛菩薩福報之大不可思議,原因就在此。
佛說「財為五家共有」:一,洪水沖毀;二,不慎而招致火災,或是因戰亂而毀失;三官府,罰沒充公;四盜賊,為賊偷竊;五敗家子,揮霍一空。   

財富乃是修財布施而得之果報,佛勸眾生廣種福田,即是修福。福田有三。「一恩田」,對於父母、師長、和尚、阿闍梨等,於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報恩,可生福德,如田地之能滋生長養穀物,故稱「恩田」。「二敬田」,對於佛、法、僧三寶恭敬供養,由恭敬而生無量之福,如田生穀物,故稱「敬田」。「三悲田」,以悲愍之心救助貧困,則能得無量之福。因此,有財富要布施供養,種三種福田,福報則生生世世永遠享之不盡。縱然世界毀滅了,福報也不會毀滅。諸佛菩薩福報之大不可思議,原因就在此。   

世間芸芸眾生,各人際遇不同。有人一生過得很幸福,家庭美滿,事業順利;有人一生都不如意,災禍綿延不斷,困苦不堪。同樣是人,何以差別如此之大?因各人所造的業因不同故。所以,一切的「不平等」,非他人決定,而是自己過往的業因所造成。「人生酬業」,人出生到世間來,就是受果報。過去生中造善業,這一生得善報;過去生中造惡業,這一生受惡報。人們迷惑顛倒,受報時不肯安分,又造新業,於是因果報應持續不斷。如不能徹底覺悟,所造惡業多,善業少;只有徹底覺悟之後,方能盡斷惡業,真修福善。

罪從心起將心懺

為什麼懺悔可以消「業障」呢?我想,應該要先對「業」有正確的認知。「業」的巴利文為「Kamma」(梵文:Karma),包含在五蘊的「行蘊」中。佛陀對於Karma有非常清楚的定義:「It is volition that I call Karma. Having willed, one acts through body, speech and mind. Volition is ‘metal construction, metal activity. Its function is to direct the mind in the sphere of good, bad or neutral activities.’從這一段解說,可以讓我們很清楚的明白,所謂的「業」就是意志(思),也就是《地藏經》所說的:「起心動念,無非是業」。因為有了決意(Volition, 意志, 思),才經由身、口、意發為行動。所以從心的造作、心的活動,就是業的產生,不論善、惡、無記的意念均是。「Kamma之所以被歸類在「行蘊」,即使因為此意志(心的造作、心的活動)能指揮心智發動身、口、意的活動,而產生業果,所以身、口、意被稱為「三業」。
  但這個「業」,是造成生死流轉之因,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都會造成業因,待這個因成熟之後,又興起新的緣。行為與結果的不斷循環,就是業的循環,在我們不斷的經歷生老病死之流轉時,同時又造了未來的業因。
  當我們「看見」了這個宇宙的實相之理,也正信之(真正的相信),那就是能開始踏入修行之路。因為起 心動念,舉止動作,無非是業,這是實觀的因果法則。所以修行者的把握當下,就是要善護心念,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能修福的時候,盡力為之,就 會得到福業;反之若常作損人之事,一定會常遇到不順。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業」是只要造作了,就會產生其應有的果報。但我等佛弟子應該好好利用此法則,修福增慧,也就是佛陀教導我們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修行就是要照顧好自己時時刻刻的心念,如果每一心念都能照顧的好,絕對能利於眾生,這就是修行。證嚴上人說:「『修』就是修身養性,『行』就是端正行為時時刻刻照顧好我們的心,愛護我們的心,不要讓自己的心出軌」。

   天台智者大師教導懺悔之法,對於初學者或根鈍者,當依懺悔文或一定的儀式,以達滅除修道之障的事懺之功;而對於久行或利根者,則須於靜中觀諸法實相,以 達了悟罪性本空的理懺之功。因行者若能深悟實相,了達罪性本空之理,則能罪從心起將心懺,真正的滅除罪業,究竟破除煩惱無明的罪緣,是名真懺悔。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1]中,智者大師說明作法懺、觀相懺(取相懺)及無生懺三種懺悔的方式。智者大師並再引文譬喻,說明這三種懺悔的服藥不同、病癒不同。若能觀無生懺悔成就,則滅罪、證得三昧皆可具足:

一 者作法懺悔,罪滅或復不復,如冷病人服於薑桂,所患除差,身有復不復。二者觀相懺悔,非唯罪滅。能發禪定,此則過本。何以故?本無禪定故,如冷病人服石散 等,非但冷除,亦復肥壯過本。三者觀無生懺悔,非唯罪滅,發諸禪定,乃得成道。此為增上過本。如病服於仙藥,非直病除,乃得仙通神變自在。[2]

智者大師對於懺悔的思想,是以「無生懺」為究竟懺罪的方式,觀罪性空方能達成滅除罪障、清淨解脫的目的。智者大師以「觀法性空慧」的「理懺」為正法,[3]以「事懺」為助法,[4]若以這三種懺悔來分析,作法懺及觀相懺偏重於事懺,無生懺則是偏重在理懺。所謂「無生」,於《摩訶止觀》云:「無生門能通止觀到因到果又能顯無生使門光揚。何者止觀是行無生門是教依教修行通至無生法忍因位具足。淨名三十二菩薩各說入不二門皆是菩薩從門入位而無生為首。[5]可知「無生」即是觀察「諸法無生」,以止觀之修持,能達成「無生」之理懺。《釋禪波羅蜜次地法門》卷二中,對於「無生懺」的說明:「夫行人欲行大懺悔者應當起大悲心憐愍一切深達罪源。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本來空寂尚無有福況復罪耶!但眾生不善思惟妄執有為而起無明及與愛恚。從此三毒廣作無量無邊一切重罪皆從一念不了心生。[6]以體悟「一切諸法本來空寂」之理,了解一切重罪,皆從不能覺了諸法實相之理,而心生妄念,造作種種惡業,妄受生死苦報。《摩訶止觀》云:理觀觀心論持戒者......所言觀心為因緣生法者,若觀一念心從惡緣起,即能破根本,乃至破不雜戒。[7]認為中道妙觀方是戒的正體,為上品清淨究竟的持戒。持戒清淨,須從正觀一念心起,「即空之觀能滅見思之非,即假觀能滅塵沙之非,即中觀能滅無明之非……又波羅提木叉,名保得解脫者,觀心亦爾。若不觀三諦之理,三惑保不解脫;若見三諦,三惑保脫。如此解脫遍法界脫,非止解脫三途及出生死而已。」因此若能善自觀心,方能真正了達「罪性本空」,不只是解脫生死之苦,更是能成就菩提之道。

  智者大師認為心具足諸法,有清淨(法性)及妄念(無明)兩面,因此了知心具足諸法即是對心作觀行,藉由懺悔而能破一切的生死顛倒,得到真正的清淨。若能以實踐觀心法門而了知罪福等一切法是空寂,則是真懺悔,如《法華三昧懺儀》中云:

一切妄想顛倒所作罪福諸法,皆從心起。離心之外,則無罪福及一切法。若觀心無心,則罪福無主。知罪福性空,則一切諸法皆空。如是觀時,能破一切生死顛倒三毒妄想極重惡業,亦無所破,身心清淨。念念之中,照了諸法,不受不著,細微陰界。以是因緣,得與三昧相應。[8]

觀照一念心即具足諸法,覺了此心即是法 性,為因緣所生,悟即空即假即中之理。一切法皆從心起,心若一念無明妄執,便生起煩惱;心若能清淨自在,便能與三昧相應,知罪福性空,破一切生死顛倒三毒 妄想煩惱惡業。因此智者大師教導懺悔之法,對於初學者或根鈍者,當依懺悔文或一定的儀式,以達滅除修道之障的事懺之功;而對於久行或利根者,則須於靜中觀 諸法實相,以達了悟罪性本空的理懺。因行者若能深悟實相,了達罪性本空之理,則能罪從心起將心懺,真正的滅除罪業,究竟破除煩惱無明的罪緣,是名真懺悔。如《普賢觀經》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9]由事懺至理懺,以實相正觀斷除障礙三諦的三惑,乃為真正懺罪清淨。


[1]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2T46no. 1916p. 486c
[2]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2T46no. 1916p. 486c
[3] 《金光明經文句》卷3T39no. 1785p. 59b
[4] 《金光明經文句》卷3T39no. 1785p. 59c
[5] 《摩訶止觀》5T46no. 1911p. 59c
[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2T46no. 1916p. 486a
[7] 《摩訶止觀》卷4T46no. 1911p. 37a
[8] 《法華三昧懺儀》,T46no. 1941p. 954b
[9]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T9no. 277p. 393b

證嚴法師說故事:獵人和小鳥的故事

佛教中有個故事說:有一群小鳥每天很快樂的飛翔,有個獵人很想捕捉牠們,用心織了一件大網,每到黃昏時他就把網撒下,等小鳥們自投羅網。時間一久,這些小鳥被他捕得快瀕臨絕種了。

這時從遠方飛來一群小鳥,其中有一隻很有智慧,牠看到鳥族們快絕種了,就告訴牠們必須用個計策,但是大家一定要團結。牠說明天開始,網子如果張開時,我們從網下一起飛進去,把頭昂起來,張開雙趐,我喊一、二、三時我們一起把網子扛飛上去。

就這樣這些小鳥們一起昂著頭,張開雙翅把這件網子扛著飛,一直飛到一片竹林時才把網子擱在竹林上,然後一隻隻小鳥從網下飛出來。而這位獵人眼睜睜的看著這件網子被小鳥扛著飛走了,而且擱在竹林上。他要收這件網子,有多困難你們可想而知。

這位獵人的太太,看先生一早就出門,可是回來時卻兩手空空,就問他原因。這位獵人回道:「妳耐心等吧!有一天我會帶回一網袋鳥的。」

他耐心的等待。有一天,有二隻小鳥為了爭吃一隻蟲而吵起架來,其中一隻就
說:「你認為你會扛著網飛就很了不起嗎?如果這樣,那以後就由你一個去扛好了。」那隻有智慧的小鳥看了,就向同伴說:「我們不要留在這裏,否則遲早會自投羅網,因為牠們團結的心已經散開了,我們趕快離開這個是非地吧!」

有一天早上鳥群又停在網上了,其中一隻就說:「你不是很行嗎?那就由你去飛吧!」另一隻又說:「你自己去飛吧!」其他的小鳥經這一吵忘了要飛,獵人輕而易舉的把網口一收,沒有一隻小鳥逃得了。

諸位,這雖然是個小故事,卻給我們很大的警惕,世間無難事,只要我們能團結,社會就能淨化,國家就可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