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在家人修家庭和睦是最實在的修行 . 堪布達真.
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你要知道這都是自心的顯現、自心的變化。我們能在日常的生活、工作當中,接待人、處理事的時候把握住自己的心,那樣的話就好了。一切殊勝圓滿、清淨平等都在我們的生活工作當中。我們的生活圓滿了,工作圓滿了,這才是真正的圓滿。如果我們的生活沒有圓滿、工作沒有圓滿,我們另外得到一個圓滿有什麼用?
家庭不和睦,天天吵吵鬧鬧,你還想得到解脫是不可能的。身體不健康,天天有這個病、那個病,那也還是不圓滿;工作不順利,總有事,這也還是不圓滿,你修行還是沒有到位。身體、工作、家庭都越來越好了,那個時候才有修行。
家庭有問題,不那麼和睦,你要去找這個原因,原因是什麼?肯定是自己的問題。你肯定沒有完全地把家人當成佛,把他放在自己的頭頂上。現在我們修慈悲心、菩提心,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眾生當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眾生當作佛。家庭不和睦的時候你肯定沒有做好,如果你真正把他放在自己的頭頂上,把他當作自己的父母,當作真正的佛,那個時候他對你怎麼都行。現在你肯定沒有做到。所以我們要努力去做,這也有過程,慢慢就做到了。如果你真正那麼去尊重他、照顧他,他不可能不被感化。如果你把他感化了,那個時候他也會有真心。
我們是學佛的,天天都說要發慈悲心,家裏這些都是眾生——與自己最有緣分、最需要自己照顧的眾生,你卻不去照顧他,不去關心他,不去尊重他。他成為你的兒女、他成為你的家人,這也是一種緣分,他是最需要你的關心愛護幫助的眾生,你把這個眾生忘了,那你怎麼發慈悲心?都是眾生,但是他不一樣,他是現在最需要你的,別的眾生不是最需要你的。最需要你的是誰?就是你身邊的這些人,你的家人你的兒女。你得懂得這個道理。
現在很多人都說,我對外面的人行,但是對家人不行。這是什麼原因?你對家人不行你徹底沒有慈悲心了,你對與自己最有緣分、最瞭解、最能接觸的眾生也沒有度化,你想度別的眾生是不可能的。這都特別重要,但是人都這樣,我學佛修行,家裏也不管了、孩子也都扔了,還繼續天天跟他們吵鬧,認為我學佛了、你不學。你要好好的想一想,這也太過分了吧?現在還執著形式上的東西,總是放不下這些!如果你真能夠放下了,沒有必要天天爭吵。好好的愛護、照顧自己的家人,這些身邊的眾生,慢慢擴大,擴大到一切眾生,這是最實在的修行。別的哪有什麼眾生啊?哪有什麼佛啊?這都是眾生,也可以說是佛啊,你幫助他們、照顧他們,也可以說是幫助眾生、照顧他們;你尊重他們,他們都有佛性,你也是尊重佛了。
我們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尤其是修密宗、修大圓滿法的人,一定要有五種圓滿的基礎。連這個境界都沒有,你想修大圓滿法,這是不可能的吧?自己在家裏的時候也是五種圓滿,你自己的家、自己的屋子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自己的家人就是無量光佛阿彌陀佛,自己的親朋好友就是蓮花部的尊眾,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是大乘法、大圓滿法啊!除了自己的家以外沒有西方極樂世界,除了自己的先生、太太以外沒有阿彌陀佛,你應該去尊重他,你不是信佛的麼?你不是信阿彌陀佛的嗎?這些都是佛講的道理。
不是把不清淨的東西觀想為清淨、不圓滿的東西觀想為圓滿,而是本來清淨的東西觀想清淨、本來圓滿的東西觀想為圓滿。雖然我們還沒有達到那個次第,但是一定要這樣明觀。你還沒有明白這個道理這很正常,但是你要去觀察,要去思惟。
答:很多人都說:“我對外人挺好,別人對我的印象也很好;但是我對家人不行。對其他人我有慈悲心,但是我對家人始終發不出來慈悲心。”這就說明了你沒有真正的慈悲心,你沒有修行。因為別人還不瞭解你,你在外人面前偶爾說幾句好話,關心關心、照顧照顧就行了,不用經常裝,這沒什麼可難的。難在哪里?對經常接觸的人要持之以恆地付出、照顧、關心,才是真正的難處。你能感化他,才是你真正的進步。
有些修行人夫妻關係處理不好,
過不下去還離不了,怎麼辦?
最好別生氣 身體會留下痕跡
五種氣最好別生
怨氣來源於一種怨恨的情緒。 2009年7月,媒體報道,家住甘肅蘭州市的七旬老人閻政平,在其居住小區附近的人行橫道上,對過往違章車輛投擲磚頭近30次,砸中14輛。老人為什麼產生這種過激行為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系 余淩雲 教授指出,這是一種情緒的發泄,來源於對違章駕駛危害生命的痛恨,也就是一股怨氣。
悶氣多發生在夫妻之間,兩人一生氣就沒完沒了,誰也不和對方說話,繃著臉,陰沉沉地總不見“晴天”。這種悶氣也是一種“冷暴力”,無形中會對人體進行傷害。衛生部生命倫理專家組專 家袁鐘 教授說,夫妻間生悶氣最傷害身體。
人們經常由於不滿意或受指責而賭氣。每個人大概都會有賭氣的時候,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新聞報道,某男子由於不滿銀行排隊時間過長,就分100次,每次1元,取出100元錢。這種賭氣的結果,往往最受傷的是自己。
對於性格急躁的人來說,很容易爆發怒氣。袁鐘指出,怒傷肝,憤怒使人肝氣不舒、胸悶、胸肋脹痛。這種氣如果不加控制,危害最大。
身體會留下生氣的痕跡 人之所以會生病,最原始的一種根源就是生氣,這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說明。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 張國璽 教授指出,生一次氣毀一次健康,生氣導致的疾病與由風寒暑濕等外因導致的疾病不同,會直接損傷五臟功能,發病更加嚴重。
長期生氣的人,會在身體上留下不同的痕跡。從外表看,脾氣火暴,經常處於發怒狀態的人,多數會禿頂。嚴重的還會使頭頂變尖;程度輕點的,則會在額頭兩側形成雙尖的M形微禿。美國《洛杉磯時報》也報道,愛生氣的人容易長色斑,而且腦細胞衰老明顯加快。從中醫角度分析,發脾氣時,氣會往上衝,造成頭頂發熱,導致脫髮。嚴重的暴怒,有時會造成肝內出血。如果血吐不出來,就會留在肝內,一段時間內形成血瘤。
生氣導致的肝熱,繼而會影響到肺,肺熱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失眠。張國璽說,他在臨床上曾遇到過一個五天五夜無法成眠的人,就是生氣造成的。血氣較差的人氣往下沉,形成腹部脹痛,會讓人誤以為是腸胃問題。
如果生了氣散不出來,比如悶氣,往往會在胸腹形成中醫所謂“橫逆”的氣滯,很可能導致婦女乳腺小葉增生和乳癌,也可能造成十二指腸或胃潰瘍,嚴重的會引發胃出血。
愛生氣的人還易得癌。袁鐘介紹,北京有個抗癌俱樂部,成員都是癌症患者,他們思考後認為,“氣、急、累”正是他們患病的真正原因。
讓“氣”在體內更順暢
當人生氣時,氣流在體內處於一種紊亂狀態。袁鐘介紹,要想養生,必須讓氣流和諧順暢起來。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學專 家羅衛芳 教授也告訴記者,調神順氣養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難得糊塗。還沒發生的事,別想太多;正在發生的事,別過於困擾;已經發生的事,就由它去吧。
二是順應季節。春季活潑,夏令暢達,秋天恬靜,入冬則藏而不泄。讓精神隨外界環境而變化。
三是節制情感。“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
四是要有精神寄託。可以欣賞音樂,也可以養花弄草。老人只要有了精神寄託,就會對生活充滿信心,減少不必要的生氣。此外,過於愛生氣的老人,也有可能是患了“老年抑鬱症”。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60歲以上老人患老年抑鬱症的幾率為7%—10%,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老人,發病率更高達50%。這樣的老人要想調整心態,每天一定要做到“ 325”:大笑 3分鐘,笑可以緩解疲勞、減少壓力,幫助肺臟擴張、促進消化,讓抑鬱慢慢減少;忘卻煩惱5分鐘,告訴自己“人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放下煩惱會感覺無比輕鬆。生氣不超過2分鐘,要記住,惹你生氣的人,不要氣他,原諒別人也就是原諒自己。
妙蓮老和尚: 以禮度眾生 度生先結緣
以禮度眾生
我們為眾生做事時,遇到善根深厚的人當然好;善根差一點的,不來幫忙事小,還不高興呢!那也要同他結緣喔!化解彼此的不愉快嘛!為什麼他不來護助、看到善事還不歡喜?這是缺少了緣,我們要想辦法,緣是人創造出來的;人與人之間各種的親厚關係也是一樣啊!
世間人嘛!沒什麼不好結緣的。大家彼此談談、客氣客氣,你敬重我一尺,我敬重你一丈;你敬重我一丈,我就把你頂在頭上。人都是這個樣子,都是向良善的學。
你要是說他是惡人、壞人,強盜可不怕惡人,他怕善人喔!強盜你要同他惡、想對付他,那你對付不了,他心裏暗暗在想什麼你不知道!但強盜最怕善人,我們自己決定要做個善人!可是也不要把自己說得那麼好,說自己是一個善人。要知道!自己道道地地只是一個無用的、最苦惱的人,這樣你就免卻好多的是非、好多人事的 苦惱。
我們要敦親睦鄰,化冤敵為好良友,所以眾生來到我們的道場,不管是看到什麼人,你臉上就是不能擺出死板板的樣子不理人;隨處見到人,至少也要點個頭、笑臉對人喔!甚至他也不知道什麼叫禮貌,但我們仍先向他合掌,這就是在教導他,他自自然然也學你合掌還敬你。
大多數人都是高傲自大-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你要是向他點個頭,他也會點個頭,甚至合掌。他不合掌是因為沒這習慣嘛!你做個樣子給他看,他也就會了。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們應該觀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年幼的當成妹妹,再小的看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有這個觀念。而且,一切眾生皆是未來的佛喔!我尊敬他是未來的佛,我先向他打招呼,這也是做人的基本禮貌,守禮不會吃虧的。
法華經上講到一位常不輕菩薩,他見了四眾,不但向人點頭、合掌,還磕頭禮拜、替人授記呢!他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有人討厭他,甚至用石頭擲他:「我不要你拜。」他還是一樣頂禮。常不輕菩薩是什麼人呢?就是我們釋迦佛往昔做菩薩的前身啊!
所以我們對人一定要以禮相待,最怕你頭昂昂的,人家就比你頭昂得還要高,根本不理你。眾生就是這樣子嘛!諸位!當然我們出家人是最尊貴,但一定要人家信仰你,你才尊貴。眾生的性情、心理我們要懂啊!
度生先結緣
諸位想要度眾生,要看有沒有福報;沒有福報,講經說法不見得有人來聽喔!這是什麼道理?雖有智慧,但沒有同眾生結緣,人不想接近你。所以與人結緣是最要緊的,福德是由利益眾生而來的啊!
我們現在有的人發心在外面出坡、有的在廚房煮飯、有的在當行堂,還有在客堂等等,這一切都是在為人。要多多利他、廣結善緣才有福報;不能說:「我到山上是來修行的、是要了生死的,還來做這些事情,那我來山上幹什麼?」這完全是打錯了妄想,根本不懂事!
說到慧與福,如果你有慧沒有福,那是沒有廣結眾生緣,任你怎麼會說,講得再好也沒有人聽。如果有福,與眾生有結善緣,就是講得怎樣不好,人家一聽到你的音聲就歡喜、看到你的人就快樂,乃至到這兒來也不必聽你講什麼,就是要看看你,同你在一起就好了。
所以佛家強調:「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與眾生沒結緣,就是成了佛,你的佛國土仍沒有菩薩,還是自己一個人。成了佛,國土有菩薩,是因為行菩薩道的時候,廣與眾生結緣,解眾生苦、與眾生樂。這一切談起來都是因果、因緣法;你得將因緣做好,果才能圓滿。
大家千萬不能想:「你們在這兒坐著,就要我來服侍,這樣享福啊!」有這種凡情,怎麼能夠學道?你沒道骨、沒道心、沒道氣,不與眾生結緣、不願服務別人,到那裏都沒有人緣!其實你也沒怎麼不好,可是人家一看到就是不順眼;真是奇怪,那個人也沒怎麼好,但是別人一看到就歡喜。這就是結惡緣、善緣之不同果報。
就有一位出家人,到外面參學,學法二十多年,經教皆通,智慧如海。此時他的菩提心充實圓滿,就想出去說法度眾生,可是到那裏說法都沒人聽。
有人告訴他:「人家一看到你的相就討厭、聽到你的音聲就煩惱,怎麼可能叫人聽你講?」他自己想想:「唉!這怎麼辦呢?辛苦研究經教二十多年,為了研究經教不知下過幾番苦功夫,還吐過幾碗血,怎麼現在說法都沒人聽?」他非常懊惱,就回到自己初出家的寺院去,見了師父就訴苦;慚得他流淚,愧得他嚎哭。
師父告訴他:「你現在的衣單還有多少?可以把它賣了,買幾十斤米,去山上餵鳥雀。」他就依師父的話做。做好後,師父再告訴他:「好啦!你現在好好用功,等個二十年再說法吧!」二十年後,他說法時很多青年歡喜跑來聽經。原來這些青年,就是他喂的那些鳥雀轉生的;在喂鳥雀的同時,他曾授三皈依使它們解脫。
你們也要好好用功,不要怕辛苦!在世間要想成就事業、學問、道德,都要經過一番努力,成佛更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怕苦,道業怎能成就?大家打起精神、鼓足勇氣,好好地學!研究經教的就好好研究經教、要念佛的好好念佛、要修苦行的好好修苦行,做什麼都要拿出成績來!好好地做就能培福培慧, 這樣自己得安樂,才能利益一切人,否則懶惰人人都憎厭!勤勞為人協助,所有工作都為人忙,這就行菩薩道與眾生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