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口善心不善,枉把彌陀念 心律法師
7:19:00 PM |
Labels:
佛教浅谈 Buddhism
王太太覺得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老公沒本事不會賺錢,兒子不學好,經常惹是生非,娶個媳婦也不勤快,還得自己做飯伺候一家老小。
相比之下,就更羡慕隔壁李太太,老公事業有成,女兒聰明漂亮,從小就是好學生,這不,還考上博士了。唉,人家咋就這麼命好呢?
於是,王太太就經常去裏太太家串門,向李太太訴苦,抱怨老公,指責兒子、媳婦。開始,李太太出於禮貌總是靜靜地聽著,後來就勸慰她,說自己經常在心境不寧的時候念念佛經,心情就會慢慢平靜下來,她也不妨學學佛,改變一下心態。
王太太聽了李太太的話後,卻是這麼想的,奧,原來李太太的好運氣是學佛念經修來的,那我也可以。於是就開始經常燒香拜佛,念經祈福。
可
幾個月過去了,王太太覺得生活並沒什麼改變,忍不住又抱怨開了兒子,罵兒子不孝順,卻被兒子一句話頂了回來:「從小我就見你經常罵我奶奶,我這是跟你學
的。」差點沒把王太太給氣死,直怨菩薩也偏心,不保佑自己。遺憾的是,即便到了這種情況下,王太太也不認為是自己的問題,全然不反思自己的過錯。
王太太的這種行為,不是誠心向佛,而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好像是在學佛,在行為上雖然表現得燒香拜佛念經,但正如老話所說「口善心不善,枉把彌陀念」一樣,如果心地不善良,行為上作壞事,那麼,嘴上說的再好也沒用,念多少遍經文也是假的。
向佛之人,首先要心存善念,對萬事萬物都有一顆善良關愛之心。心存善念,最簡單的做法可以換位思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常懷悲憫之心,常懷仁義之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想、去行為,就會少些煩惱,少些悲苦。善念常懷,以自己博大的胸懷,不斷地修煉,弱化己身之貪念,便會變得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心存善念便可學會感恩。在心底裏,在自己的潛意識裏,始終存有一個善的、美好的願望,並在自己的思想、行為中,用理性去約束自己,一直沿著善念走下去,就會覺得人人都友好,事事都不錯。
心存善念,把握自己,不迷失在這個紛繁的世界,才會真正地認識自己。
宣化上人:《心經》破除三障
7:18:00 PM |
Labels:
佛教浅谈 Buddhism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以做什麼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
三障是什麼呢?我給大家講一講這個三障。三障:第一就是報障,第二就是業障,第三就是煩惱障。
一、報障。
報障又分正報和依報。怎麼叫正報?怎麼叫依報?正報就是正當來受報的,也就是我們這個身體。依報就是依靠這個來生活而受報,也就是衣、食、住等。
我 們人這個正報的身體,有好的,有壞的。有的相貌生來就非常英俊、非常的圓滿,人人見著人人就歡喜,人人愛敬。見著這個人哪,人人都歡喜他,看著他有這種出 乎其類、拔乎其萃的樣子。什麼叫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英文就叫outstanding。這樣的人,人人見了都讚歎:「喔!這個人真是有智慧!真是有善 根!」這又分出兩種。
有 的人,你看他有智慧,但沒有善根,這是什麼呢?這種人多數是妖魔鬼怪來到世界上。什麼叫妖魔鬼怪呀?好像山精,在山裏頭藏的妖怪,就是那個精靈、魑魅、魍 魎等,這些妖怪年頭多了,成了老妖精,可以吃人的。
後來他也死了,死了來做人,他就比一般人多少聰明一點。但是他做事一點也不聰明,盡做糊塗事。什麼壞他 做什麼,啊!專門不守規矩。哪一種事情是對人最有害處,他大約就做這一種事情,所謂「唯恐天下不亂」,專門擾亂社會的秩序。這一類就是有智慧而無善根的。 又有些人在前生盡作好事,但是不研究經典,所以智慧就沒有那麼多,很愚癡的,這是有善根而無智慧。
又有的人,相貌既美滿,壽命又長,也富貴,也富有;有的 人相貌既醜陋,壽命也不長,很小的歲數就死了,這都是前因後果所現出來的正報。
依報,就是我們依以為生的衣、食、住、行。依報也是由前生所種的因來的。你前生種善因,今生果報就好;前生種惡因,今生果報就壞。所以,我們做事情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種惡因,將來就不會受惡的果報了,這叫報障。
二、業障。
業就是事業的業,不論出家人、在家人,一定都有一種事業來做。一做事業,就會有很多的問題,很多困難的事情發生。遇到困難的問題,就會生出煩惱,生出種種不愉快的事情,這就叫業障。
三、 煩惱障。
我們人都有煩惱,這煩惱多數由什麼地方生出來的?多數由貪心生出的,由瞋心生出的,由癡心生出的。你怎麼會有煩惱?你有貪心,貪不來,就生出煩惱 了。你有脾氣,事情不合你的意了,就生出煩惱。你愚癡,不明白了,就生出煩惱。為什麼你有煩惱?又因為你有一種慢心,你有一種驕傲心,你看不起人,於是乎 就生出一種煩惱。為什麼你有煩惱?又因為你有一種疑心,對一切的事情都生出懷疑,一懷疑也就生出煩惱。
還為什麼生出煩惱?因為你有邪見,見解不正當,所以 就有煩惱生出來。如果你有正知正見,你有真正的這個智慧,對一切事情就都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既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始至終都非常的明瞭;你 既然明瞭,就不會有煩惱。所以煩惱障是由貪、瞋、癡、慢、疑、邪見生出來的。
這部《心經》能把這三障給破除了,破除報障、業障、煩惱障。它怎麼破除的?因為它有真正的妙智慧,有真正如如不動的真心,所以能把這三障給破除了。我們明白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才會有真正的智慧,有了真正的智慧,就能把三障給破除了。
心 無掛礙離報障。你這個心沒有掛礙,就離開你這個報障了。什麼叫報障呢?我們這個身體就叫報障。為什麼我們有這個身體?就因為有所掛礙。你若無掛礙了,也就 是苦樂一如,也無苦、也無樂;也就生死一如,也沒有生、也沒有死,生也就是死、死也就是生,生死都無動於衷了。苦樂一如也就是順逆一如,在順的境界是這樣 子,逆的境界也是這樣子。總而言之,沒有什麼可以把他的心給搖動的。為什麼不能搖動他的心呢?因為他無掛礙了。有所掛才有所礙,無所掛就無所礙。
這 「掛」是怎麼樣呢?就是吊上,在這兒掛著。「礙」,就是有所障礙。你若無所掛,根本就沒有一個掛,又怎麼會有個礙呢?你能無掛就無礙,所以說「無所掛 礙」。無掛礙,也就是了生死了,這時候是「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二乘人在他沒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你就告訴他:「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他就慌 上來了,就要跑了,說:「我從來沒聽見這個法,怎麼『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這個我不相信!」二乘人不相信這種道理,所以現在說的是菩薩。
菩 薩悟得「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只要你能回頭轉身,能以一回頭就是了;就是你一轉、一轉身也就是了。為什麼我們不明白菩提?就因為我們背覺合塵,你再 能背塵就合覺了。心無掛礙這個時候對一切生死、苦樂、順逆的境界都無動於衷,這就無掛礙。這個時候就離報障了,這個身體的障礙就會離開了。我們為什麼離不 開這個身體?因為我們把身體看得很重。所有的人求名、求利,日夜奔波忙碌,為的什麼?就為了這個身體。想法子給這個身體做個好好的奴隸,做個好好的馬牛, 不願意對不起這個身體。
可 是這個身體對你毫不客氣,為什麼呢?你對它再好,啊!好像那個波斯匿王在孩孺的時候,膚腠也潤澤,氣血也充滿;等到老的時候,就「發白麵皺,逮將不久」 了,發也白了、面也生了水波浪了。面上的皺紋就好像大海的波浪似的,在這臉上一層一層的走。「逮將不久」,很快就會死了。這都是因為有掛礙,掛著這個身體 就有報障。你若無掛礙了,不執著這個業報的身,就是無我了,無我就沒有報障了,所以才說「心無掛礙離報障」。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是說你若是無所掛礙,就沒有恐怖,就不怕了。沒有恐怖,就能遠離顛倒夢想,一切的顛倒、夢想都沒有了。沒有恐怖就破除你的業障,沒有顛倒夢想就破除你的煩惱障。
這 個「無掛礙」是很不容易做得到的,好像說我什麼都不想,我就想我的父親、母親,不錯這是孝道,雖然是孝道但這也是掛礙。或者說我什麼都不想了,我就想著我 的兒子和女兒,這是一種慈悲心,雖然是慈悲心也是一種掛礙,這是好的掛礙。又或者說我有個朋友,很久沒有見面了,我朝思暮想,早晨也想、晚間也想,雖然這 麼想,但是就見不著面,這也是掛礙。總而言之,你放不下的就是掛礙,你能放下就是無掛礙了,所以說「無掛礙名真放下」,這才是真正的放下了。
講 到這個地方,我想起我在中國的時候,在蘇州靈岩山遇到一個真正放下的和尚。我在去年暑假的時候講過一次,不過有很多人沒有聽過,所以再講一次。這個和尚是 參禪的,一天到晚參禪打坐,他的名字叫大休。這個大休禪師,他專門參禪打坐,以後他真放下了。怎麼放下呢?
我告訴你,他寫了一幅對聯,他說:「無大無小無 內外,自休自了自安排。」無大,也沒有大;無小,也沒有小;無內外,也沒有內、也沒有外,你說這是個什麼?「自休自了自安排」,我自己休、自己了,自己安 排自己的事情。他安排什麼事情呢?很奇怪的,他在那個石壁上鑿出個窟窿來,這窟窿正能坐下一個人。他又用石頭做了一塊石門,這個石門又用鐵鑿上,可以開、 可以關的。他就自己坐進那石壁裏,把石頭門關上,就圓寂了、入涅槃了,就了了!你說這多簡單。
無掛礙名真放下。什麼都不執著了。
再無恐怖業障除。為什麼恐怖?就因為有業障;你沒有恐怖,業障也沒有了。
遠離顛倒生相破。我們眾生就是顛倒;若能離開顛倒,就是生相無明也破了。
夢想粗細沙惑如。你若沒有顛倒,就沒有夢想了;沒有夢想,也就沒有粗惑、細惑,也沒有塵沙惑了,都是合真如的妙理了。
三障消融圓三德。這時候你的業障、報障、煩惱障都消融了。「圓三德」,解脫德、般若德、法身德,這三德也圓滿了、圓融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