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菩薩戒淺釋(一)

菩薩戒淺釋(一)(慈誠羅珠堪布)
一、總義
(一)學受菩薩戒的重要性
在貪心熾盛、私念猖獗的這個世界,人人都為自己打算,甚至親戚朋友、兄弟姐妹之間,也是爾虞我詐、互相算計——錯誤的價值觀已經把所有的人情、品德、信仰等棄若敝履,而把金錢奉若神靈了。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放棄自私去奉獻,如理如法地受持菩薩戒是非常難的。
正 因為如此,所以佛經中會說,在其他佛刹中多世累劫積累資糧的功德,也沒有在娑婆世界裏受持戒律的功德大。因為像極樂世界那樣的佛刹,眾生的煩惱十分微弱, 面對的誘惑也少之又少,在這樣清淨的佛刹裏持戒,就不是很困難,但在娑婆世界這樣的環境中就大不相同了。雖然只受 一兩 條居士戒,比如不殺生、不妄語、不飲酒等等還問題不大,絕大多數人也能做到,在持戒的過程中,也不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或太大的衝突,但菩提心、菩薩戒的出發 點,是放棄自私去奉獻,這就非常難了。
但人生是很短暫的,在這短暫的時間裏,如果只是以物質享受方面的幸福為目標,絲毫不考慮他眾與來世,那就跟畜生沒有差別。為了名利而付出一生所有的代價,其收穫卻微乎其微,這是多麼愚蠢與悲慘的結局啊!
事實就是如此,世間人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在佛菩薩看來,簡直不值一提。就像從大人的角度去看幼兒的遊戲,會覺得天真幼稚、毫無意義一樣。不要說佛菩薩,就是修行層次比我們稍高一點的人,也不會把我們孜孜追求的東西看得多麼了不起。
思想層次不同,看問題的視角也大不一樣。從解脫或修行的角度來說,我們目前尚處於最低層,所以對問題的認識也是錯誤而片面的。隨著境界的逐步提升,看問題的清醒程度也會相應提高,最後只有佛菩薩才是最正確的——他們認為有意義的,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他們認為沒有意義的,就不值得去下功夫。
雖然凡夫還不能完全按照菩提心的要求去做,但誰也看得出它是非常偉大,值得花費精力而為之奮鬥的。《入行論》雲:佛于多劫深思維,見此覺心最饒益,無量眾生依于此,順利能獲最勝樂。三世諸佛反復研究以後,發現菩提心對眾生最有利。我們跟著佛的教導去修,就絕不會有任何錯誤。
發起菩提心、受持菩薩戒,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佛經中也講過,只要有菩提心或菩薩戒,修行或解脫道路上最大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受菩薩戒。
當然,在家人不可能完全脫離世間生活,適當地發展自己的事業和工作是需要的,但我們一定要清楚,世俗享受不是我們的生存目標。我們的追求目標,是菩提心——成佛並利益眾生。成佛實際上是一種方法,就像電腦升級以後,可以更好地工作一樣,成佛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利益眾生。假如沒有菩提心,建立在菩提心基礎上的所有事情——包括成佛在內——都無法成功。
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如果還是沒有菩提心、菩薩戒,這一生就白活了,來之不易的人身也就空耗了,那是非常可惜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在修行體會方面始終是一片空白,大乘種性成熟的標誌一直沒有生起,而我們很多人的人生的五分之三或四都已經過了,剩下來的五分之二或一也會很快飛馳而去。
在釋迦佛圓寂的時候,在場的阿羅漢因為了知輪回的真相,所以都沒有哭。只有阿難因為沒有證悟阿羅漢果位,所以悲痛欲絕、號啕大哭。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我很早以前就給你們說過,所有我們認為最珍貴、最心愛的,都終將失去。
這句話提醒我們——圓滿的人生、修行的機會,也即佛陀說的最珍貴、最美麗的東西,都是會失去的。
儘管我們的物質生活不一定都很完美,但從修行的角度來說,能值遇大乘佛法,有修菩提心的機會,就是非常完美的生命。但這個完美的生命也會失去,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要重視菩提心。
現在很多人在怎樣掙錢、工作、發展事業方面,都有一整套的打算,但怎樣提升自己的慈悲心和智慧,卻茫然無措。
要 知道,去廟裏拜佛、燒香,並不是真正的學佛,而只是供佛。如果動機純正、發心清淨,則像某些宗教那樣拿錢去幫助窮人、照顧病人、救濟災民,也只是佛教中的 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佛教最重要的內容,是自利利他。除了修證以外,金錢、名利、地位都不能徹底地自利利他,所以,凡是佛教徒,都要重視修行。受持菩薩 戒,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佛經講過,沒有戒律,就不會有禪定;沒有禪定,就不會有無我的智慧;沒有無我的智慧,就不能斷除煩惱。戒、定、慧之間,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其中缺少了一個因,就不會有後面的果,所以受菩薩戒很重要。
很多居士喜歡供護法、修本尊,幾乎沒有一個人不問:我的本尊是哪個?但我認為,修本尊現在還不是很重要,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即使修本尊,本尊也不會理我們,修了也是白修,沒有什麼意思。
修 護法也是一樣,在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前提下修世間護法,或許可以得到一些臨時、短暫的幫助。比如事業順利、生意興隆等等,但世間護法卻無法讓我們得解 脫。至於出世間的護法,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根本沒有辦法修。因為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所修所做的一切都是世間法,出世間的護法不喜歡我們修世間 法,所以不會幫助我們。
只有當出離心和菩提心修好以後,想修什麼法都很容易,而且都會成為解脫之因。
但如果受了菩薩戒,卻對菩薩戒的學處一無所知,就有可能今天受戒明天犯戒,所以,瞭解菩薩戒的大概內容,也是很重要的!
(二)傳戒者的要求
傳 戒的善知識需要具備三個條件。首先,就像傳授別解脫戒的人必須具備其所傳授的戒體一樣,傳授菩薩戒者也一定要有菩薩戒;第二,通達大乘佛法;第三,傳戒過 程中,能聽懂傳授菩薩戒儀軌中相關問答的詞句內容,能如實表達儀軌的詞義。這是傳戒者的基本要求。第一次受戒時,應該在具有上述條件的善知識面前受。
但也不是只要有願菩提心,就可以在其座前受菩薩戒。不行六度,對度化眾生不是很積極、很投入的人,即使有願菩提心,也不能當作受菩薩戒的善知識。
宗 喀巴大師也說過,他十分感謝釋迦牟尼佛允許後人在佛像前或者觀想佛菩薩來受菩薩戒。因為找一個真正有菩提心的大乘善知識很難,雖然在知識方面,精通佛教三 藏十二部的人很少,但比較聰明的人學上七年八年也可以懂得一部分,所以不是很難。從漢地三步一磕、五步一拜地到五臺山、拉薩也不是很難。但有真實無偽的菩 提心很難,即使有,那些善知識也不會向別人表示自己有菩提心。如果佛陀一定要我們在真正的大乘善知識面前受戒,那就算我們的菩提心發起來了,也很難得戒。 所以建議你們先在佛像前觀想受戒。
(三)受戒者的要求
菩薩戒不同于別解脫戒,別解脫戒只有人可以受持,人以外的眾生,則不能得到別解脫戒的戒體;而菩薩戒在受戒者種類方面沒有什麼限制,只要對大乘佛法有信心,具有菩提心,願意受菩薩戒,任何眾生都可以受。
關於受菩薩戒,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的傳承與戒條有些不同。按照無著菩薩的要求,只有在別解脫戒的基礎上,才能受菩薩戒;而龍樹菩薩的傳承卻沒有這樣的要求。
但無論如何,二者的實質內容是一樣的。無著菩薩所說的別解脫戒的意思,不一定是指別解脫戒的真實戒體,而是說必須按照別解脫戒的要求去做——斷除殺、盜、淫、妄、酒等等。如果一條戒都不能守,而隨意殺人、偷盜,就沒有辦法受持菩薩戒。所以,在受菩薩戒之前如果有居士戒,那就很完整;即使沒有受居士戒,也不成問題,因為受菩薩戒的時候,同樣也受了不殺生、不偷盜等戒條,所以沒有太大差別。
最理想的次第,是先受居士戒;然後精進修持菩提心,在自認自己有菩提心時,再受持菩薩戒;在菩薩戒的基礎上,再受持密宗誓言——灌頂。
(四)受戒方法
依照龍樹菩薩的傳承,菩薩戒的受戒方法有三種。
第一種,是在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善知識座前受持。
第二種,是在加持力不同尋常的佛像前受持。
雖然每尊佛像都有加持,但加持力卻千差萬別。比如拉薩大昭寺的釋迦牟尼佛像,就有著無與倫比的加持力。除此以外,很多古老的寺廟裏面,也藏有真身舍利。供養佛舍利和真佛的功德完全等同,在佛的真身舍利前發願,與在佛的真身座前發願也是一樣的。
第三種,在沒有善知識與佛像的情況下,根基比較好、善根比較成熟的人,可以觀想諸如皈依境之類的三寶福田而受持。
無著大師的菩薩戒比較嚴格,他說:如果實在找不到上師;或是在尋找善知識的路途當中有生命危險,或是在路途當中有可能犯其他的根本戒,就可以在家裏觀想受戒。除此以外,還是要在善知識面前受持。
在《慧燈之光》裏面,有《自受菩薩戒的方法》。在《喇榮課頌集》裏面,也刊錄了受持菩薩戒的念誦儀軌。依照後兩種方式受戒的人,可以按此儀軌念頌。
請注意,佛陀沒有開許可以選擇受持同層次菩薩戒中的戒條,比如在中等根基的四條戒裏,只受持其中的兩條,其他的不受,而只能在上等根基、中等根基、下等根基三種戒律當中選擇。如果選了其中某一層次的戒體,就必須守持該層次的所有戒條。
(五)受持菩薩戒的基礎——菩提心
很多佛教徒會說自己學的是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的基礎,是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不叫大乘佛法。要發菩提心,就要守菩薩戒。沒有菩薩戒的戒體,菩薩的修法、智慧、基礎就不存在,所以,大乘行人不僅要發菩提心,還要受菩薩戒。
漢地有三壇大戒的儀軌——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都一起傳授。以這種方式受菩薩戒非常好,但有兩種人卻不能得到菩薩戒的戒體。第一種,是只發願菩提心——為度化一切眾生而發誓成佛,卻不想行持菩薩學處——佈施、忍辱等六度的人;第二種,是連願菩提心都沒有,也即根本沒有發菩提心的人。
請注意,菩提心跟菩薩戒是有一定差別的,願菩提心和願菩提心的戒體不一樣;行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體也不一樣。願、行菩提心,只是在心裏發心而已,是菩提心,但還沒有形成戒體。把它們轉變成戒體以後,就叫做菩薩戒。
願菩提心,是受持菩薩戒的最低要求。在沒有受菩薩戒之前,一定要有菩提心,僅僅瞭解菩提心還不夠,還要有一定的修行,在修持了慈心、悲心等菩提心方面的修法之後,才可以受三壇大戒中的菩薩戒。
比如,在沒有出離心的前提下,受居士五戒等別解脫戒,也不能得到真正的戒體,而只能得到一種屬於世間法的戒體。只有具備了出離心,所受之戒才能成為別解脫戒。同樣,在沒有願菩提心或沒有修菩提心的情況下受戒,雖然屬於一種善法,也有一些善根——從此斷除菩薩戒的違品當然很好,但這還不算是大乘菩提心,所以即使受戒,也只是一個形式,而不能得到戒體。因為菩薩戒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之上,沒有菩提心的基礎,就不可能得到菩薩戒。就算到釋迦牟尼佛或觀世音菩薩座前受戒,也不會得戒。
由於缺乏佛法方面的關鍵知識,我們往往會作出自以為是正法,而實際上卻不如法的行為。比如,在沒有出離心的情況下受居士戒,自以為得到了別解脫戒,實際上卻沒有;在沒有發菩提心的前提下受菩薩戒,自以為得了菩薩戒,實際上也沒有等等。
誰 都知道,做工作上的事情,也要講究次第或順序,如果違背了這一原則,就連很簡單的世間法也做不成。佛法尤其如此。既然佛菩薩給我們制定了修行次第,修行的 時候,就要按照佛菩薩的要求去修。如果不依照次第,我們的修行也不能成為正法。所以,我們不必急著受菩薩戒,而應先修菩提心。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