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畫個問號給自己

人生的基礎課—25個安慰

 
        第一個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現在的心情,何必為莫名的憂慮而惶惶不可終日.過去的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再怎麼悔恨也是無濟於事.未來的還是可望而不可及,再怎麼憂 慮也是會空悲傷的.今天心,今日事和現在人,卻是實實在在的,也是感覺美好的.當然,過去的經驗要總結,未來的風險要預防,這才是智慧的. 
     昨天已經過去,而明天還沒有來到,今天是真實的.
  第二個安慰:自己的心痛只能自己療;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現在的心情.偶爾的抱怨發洩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無休止的抱怨只會增添煩惱,只能向別人顯示自己的無能,抱怨是一種致命的消極心態,一旦自己的抱怨成為惡習那麼人生就會暗無天日,不僅自己好心境全無,而且別人跟著也倒楣.
抱怨沒有好處,樂觀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個安慰:好心境是自己創造的;   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恰恰只有我們自己.壞的生活不在於別人的罪惡,而在於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讓生活變好的金鑰匙不在別人手裏,放 棄我們的怨恨和歎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們主觀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觀上卻沒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總想等待別人來改善生活,
     不要指望改變別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第四個安慰:用心做自己該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暫,哪人心思去浪費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經說過:大街上有人罵我,我是連頭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這個無聊之人!"我們既不要去傷害人家,也不要被別人的批評左右,還是按照自己的願望,先踏踏實實學好本領再說.
特別是在少年時要全力以赴學本領,不要分心.
       第五個安慰:別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等於擁有了獲取快樂的金鑰匙,欣賞自己不是孤芳自賞,欣賞自己不是唯我獨尊,欣賞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賞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給自己一些息信,自己給自己一點愉快,自己給自己一臉微笑,何愁沒有人生的快樂呢?經常要自己給自己過節,學會尋找愉悅的心情.
       第六個安慰:不要追逐世俗的榮譽;
   終生尋找所謂別人認可的東西,會永遠痛失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庸俗的評論會煙滅自己的個性,世俗的指點會讓自己不知所措.為錢而錢使自己六親不認,為權而 權會使自己膽大妄為,為名而名會使自己巧取強奪,真實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會變成一張張碎片隨風飄揚,世俗的我已變得面目可憎.  得到了媚俗,失去了真實,要堅定信心,擁有自我.  
     第七個安慰:極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為憂慮過度,而導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卻因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對任何事情都無動於衷.前者常為尋找理性而痛苦,因聰明過頭而衰,愚蠢的根源在於什麼都懊悔.後都不知悔恨為何物,整天稀裏糊塗地生活,活著與死去沒有什麼區別.
走極端總是慘遭失敗,尋找人生的智慧.
   
       第八個安慰:不要過於計較別人的評價;
  沒有一副畫是不被別人評價的,沒有一個人是不被別人議論的.自己要是沉默,有人會指責"城府太深";自己要是善於健談,有人又會指責誇誇其談;自己要是讚美別人,有人會指責別有用心,自己要是善意批評,有人更會暴跳如雷,認為多管閒事.  光看別人的臉色,自己還活不活,擁有自我,又不囿於自我.
  第九個安慰:惡念越多痛苦越深;
  為什麼不能心平氣和地生活?關鍵是沒有及時驅趕心中的惡魔.因為心存邪惡的念頭,就不會理智地克制自己,經常會做出悔恨的蠢事.因為沒有及時清掃心靈的灰塵,意志薄弱者就不時掉進深潭.因為時常鬼迷心竅,就會讓愚蠢蒙蔽雙眼,進入錯誤的岔道還不知道.  心中有惡,就會心神不寧,去惡念.  
  第十個安慰:注意不要活得太累;
  常有人感歎,活得真累.,是精神上的壓力大;, 是心理上的負擔重.累與不累總是相對的,要想不累,就要學會放鬆,生活貴在有張有馳.心累,使人長期陷於亞健康狀態;心累,會使自己精神不振.  心別太累,學會解脫自己.  
  第十一個安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傷痛自己清楚,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自己的快樂自己感受,也許自己眼中的地獄,卻是別人眼中的天堂,也許自己眼中的天堂,卻是別人眼中的地獄,生活就是這般的滑稽,不要總疑春色在人家,關鍵在於自己心態的調整過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不攀不比.  
 
 第十二個安慰:不做欲望的奴隸;
  人們總歎息"飛蛾撲火",人們總譏諷"魚兒上鉤",人們總是笑話"自陷泥潭".但是如果自己仔細想一想,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這種欲望的悲劇還少嗎?人心不足蛇吞象.放縱自己靈魂的人,最終會失去真正的自由!必須時刻警惕不良欲望.
   第十三個安慰:要活得輕鬆和快樂;
  不與別人盲目攀比,自己就會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標定得太高,自己就會歡樂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會遠離痛苦,不是時時苛求自己,自己就會活的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會輕輕鬆松。
  活得太累就會痛苦不堪,知足常樂!
  第十四個安慰:喜歡自己才會擁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驕傲無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棄,是消極悲觀的人生。瞭解自己比瞭解別人更困難,喜歡自己比喜歡別人更不容易。擁有健康的恰當的自尊心 理,面對挫折會表現得格外堅強。不為外界的誘惑而丟失自我,不為一時的挫折否定自己,時時客觀冷靜地評價自己,每每樂觀中肯定地讚賞自己。
第十五個安慰:多用善眼看世界;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處處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那麼人人都變成壞人,也就無法和平相處.以惡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無處不是破殘的;以善眼光看世界,世界總有可愛處.自己多看別人的長處,就會越瞧越可愛. 
第十六個安慰:不必一味討好別人;
  討好每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討好每一個人,等於得罪每一個人,刻意去討好別人只會使別人產生厭惡,親近別人要自然,投機心態要改變,有時間討好,不如踏踏實實做事,討好別人總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實實在在。
一味討好別人就會失去自我,充實自己很重要。
  
第十七個安慰:木已成舟便要順其自然;
   生米已經煮成熟飯,再去悔恨以前的行為,一點益處都沒有,唯一明智的辦法是,如何妥善處理後面的事情,別讓事情弄得更糟糕,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已 刻成舟的木頭是無法恢復原狀的,知道了這些簡單的道理,就能心平氣和地處理遺留問題。悔恨無任何益處,別把事情弄得更糟。
第十八個安慰:物質雖貧乏心理不潦倒;
  物質貧乏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貧困。貧困常與潦倒相連,人窮常與志短想關,心理貧困,富也會淪為貧窮,心理富足,窮也能轉為富裕。物質貧乏加上萬念俱灰,會很快摧毀一個人的身體,自信自強,雖暫時物質貧乏,但好日子也會很快到來,
人窮志不短,自強不息。
第十九個安慰:福中有禍 禍中有福;
  莫被一時之得失衝昏頭腦,一味陶醉于暫時的勝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勝利,意味著駐足停頓,陶醉勝利,意味著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忪懈,勝利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路標。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莫為一時之得所迷惑,誰笑得最晚,誰笑得最開心。
第二十個安慰:重要的是活得充實;
  把每一天過好是最大的幸福,快樂源於每天的感覺良好,總憂慮明天的風險,總抹不去昨天的陰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總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總幻想那些不能實現的,今天的心情怎能安靜?任何不切實際的東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殺手是憂愁和焦慮,
  痛苦源于不充實,生活充實就不會胡思亂想。
第二十一個安慰:人生應當歡樂有度;
   適當的娛樂活動能調節情緒,無休無止的歡樂卻易轉益為害。物極則反,數窮則變,大凡快意處,即是多病處。”“棋可遣閑,易動心火。。。。一鼓味狂歡 盡興是膚淺的人生,換來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盡興有度是達觀的人生,樂極生悲不局限於娛樂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歡樂與悲哀是伴生的,歡樂有度會歡樂常伴。
第二十二個安慰:換一種活法也許更快樂;
  當自己在工作中極不順心,處處感覺都是圍牆時,是否有必要換個環境?當自己在婚姻中極不開心,時時感覺都是冰窖,是否有勇氣衝破圍城?當自己已習慣逆來順受,是否會挺起胸膛說?有自信、能自強的人,善於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
  別太窩囊地活著,舒心是快樂之精靈。
第二十三個安慰:不妨暫時丟開煩心事;
  人生實在是太苦短,自己何必總是活得不開心。有煩惱是正常的,沒有煩惱才是不正常的。要是自己心情不好受時,不妨去看一次電影,不妨去聽一段音樂,不妨去唱一支歌曲,不妨去打一個電話,不妨去享受一下陽光。。。
讓煩惱心事見鬼去吧,先開心一樂。 
  第二十四個安慰:愉悅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總是將人生的愉悅,寄託在外界的事務上,依附於世俗的認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財產,以及待遇、名譽等東西,自己一旦失去這些,便是沉重的打擊,常 會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樂的根基也隨之毀滅,假如自己真是這樣過生活,那麼快樂離我們是想當遙遠的,為什麼要讓別人來評價自己的快樂程度,把握好自己。
  第二十五個安慰:感覺幸福就是幸福...
  許多都在刻意追求所謂的幸福;有的雖然得到了,其代價卻巨大無比,許多哲人都說,幸福是種感覺。幸福的感覺隨滿足程度而遞減,與人的心境、心態密切相關。先哲們說:得之愈艱、愛之愈深,擁有幸福,常思艱難。一個人總是感覺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
  幸福是種感覺,不知足,永不會幸福。


佛佗的格言


正面思考,避免憂鬱情緒

懂得正面思考的人,能夠面對生活中的逆境,而慣於負面思考的人,則常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人的一生不可能沒有挫折,生活中必然有許多逆境,好比職場上的升遷、學業壓力、經濟問題,甚至人際關係..等,重要的不是如何避免挫折,而是如何用正面思考解決問題。其實有時候遇到的狀況並不如自己所想的那麼嚴重,不如換個角度思考,也許會發現新的契機,正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面 對同樣一件事,正面思考的人,是從挫折中發現希望;負面思考的人,是在成功中尋找挫折!因此我們應該提醒自己永遠做正面的思考、說正面的話、做正面的事。 社會發展快速,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腳步也不斷的加快,生活經常處於緊繃狀態,因此物質上的獲得或是心理上的成就感,都是人們精神上很重要的支撐。一個會做 正面思考的人,不管人生怎麼坎坷,都會在每一個階段性的生命歷程中,創造出令人意外的成就。我們發現有很多人常被負面思考的模式制約,遇到問題很容易浮 現:「我怕我會做不好」、「事情不可能改變」、「我覺得沒希望了」、「一定沒辦法」、「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等 念頭,呼籲市民朋友們,若多數時間都存沉浸在負面思考,越想越可憐、越想越不幸,認為自己是全世界最倒楣的人,最後甚至可能引發憂鬱症。其實不是『沒有辦 法』,而是跟面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有關。正面思考會幫助你冷靜下來,好好面對問題;而負面思考只會更加逃避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改變思路,勇於面對挫折, 從正面思考開始!

樂 觀的人,會努力從挫折中「發現希望」。負面思考的人,都會從不愉快的事件中感受到「無助」,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現況,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到最後都會壞的後 果,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事件的理性判斷,而選擇負面決策。但這時候,只要在思考路徑裡加入兩個步驟,分別是反駁與激勵,就可以將負面轉成正面思考。反駁 意指,對自己預設的負面想法與決策進行反駁;激勵則指,強化自己轉向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能量。如何培養及發展正面的思想,方法包括:1)多去體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2)多作反省,發掘及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3)日常作息有序,做好時間管理(4)開放自己,關心以及幫助別人(5)與別人交流,體驗及不同的生活經驗,擴闊視野及思想(6)透過累積及成功經驗提昇自信心(7)隨時提醒自己丟掉負面的想法,學習轉念。

當自己不論如何轉念都無法擺脫負面思考及憂鬱情緒時,可以尋求他人協助、宗教的心靈慰藉,或求助心理諮詢管道,如:生命線、衛生局免費心理諮商、精神科門診、心理診所..等,讓專業人士幫助你解開心中的結,建立正向能量,轉向積極、樂觀的思考模式,避免憂鬱情緒。

皈依三寶的利益

皈依三寶的利益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皈依三寶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現世樂,可以求得後世樂,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槃寂靜的究竟樂。綜合起來,約有八種:(1)成為佛的弟子。(2) 是受戒的基礎。(3)減輕業障。(4)能積廣大的福德。(5)不墮惡趣。(6)人與非人均不能嬈亂。(7)一切好事都會成功。(8)能成佛道。

如要分別舉例,佛經之中,實在太多,現在選擇五條,用語體文譯述於下:

1.人若皈依三寶的話,將來所得的福報之大,.,大得不可窮盡。譬如有一個寶藏,全國人民,搬運七年,搬之不盡,三皈功德,比這還要大到千千萬倍。(《優婆塞戒經》)

2.過去,有一位忉利天的天子,在天福享完後,.,身體也變得衰敗不堪,同時壽命也將在七天之後終了。他自己知道,命終之後,將在豬中投胎,所以恐慌 極了,於是請教天主,但天主也沒有辦法,天主要他去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他皈依三寶,死後不唯免墮豬胎,得生人間,並逢舍利弗,請佛說法,因此而證得聖 果。(《折伏羅漢經》)

3.過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天福盡了,.,還有七天就要死了,昔日的歡樂都離開他了,美麗的天女不再親近他了,本來是威威堂堂的相貌,現在變得 毫無氣色了,他的身體既衰弱且垢穢不堪,兩腋之下整日流著臭汗。他也看到自己將生到豬胎中去,因此躺在地上哀傷、流淚、訴苦。天主知道了此事,指示他誠心 皈依三寶,教他口念「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他便照著天主的指示,皈依了三寶。七天的期限一到,他便死了。天主想知道這位天子死後 究竟生到何處去,但是以他的能力看遍所能看到的所在,都無法看到那位天子的下落,只好去問佛陀,佛陀告訴他:「由於皈依三寶的功德,已經轉墮為升,升到兜 率陀天去了。你們天人,只能看下面,看不到上面的。」(《嗟韈曩法天子受三皈依獲免惡道經》)

4.如果東西南北的四大部洲之中,全數都是二乘果位的聖人,有人盡形壽供養,乃至為其一二造塔,那個人的功德之大,是不可計量的,但遠不如皈依三寶功德。(《校量功德經》)

5.過去有一位莎斗比丘,專誦三寶之名,經過.十年的歲月,便證得了初果須陀洹,如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木槵子經》)

從上面所舉的五例,便可知道皈依三寶是極為難得的事。同時,佛陀也曾說過,只要有人皈依三寶,便有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隨身護持,並且希望受了三 皈以後的弟子,將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寫下來,隨身攜帶,便可辟除邪惡,出入無畏。現在不妨將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照抄如下,以備行者應用:

1.彌栗頭不羅婆(善光),主疾病。

2.彌栗頭婆呵娑(善明),主頭痛。

3.彌栗頭婆邏波(善力),主寒熱。

4.彌栗頭抗陀羅(善月),主腹滿。

5.彌栗頭陀利奢(善見),主癰腫。

6.彌栗頭阿婁呵(善供),主顛狂。.

7.彌栗頭伽婆帝(善捨),主愚癡。

8.彌栗頭悉坻哆(善寂),主瞋恚。

9.彌栗頭菩提薩(善覺),主淫欲。

10.彌栗頭提波羅(善天),主邪鬼。

11.彌栗頭呵裟帝(善住),主傷亡。

12.彌栗頭不若羅(善福),主塚墓。

13.彌栗頭苾闍伽(善術),主四方。

14.彌栗頭伽隸裟(善帝),主怨家。

15.彌栗頭羅闍遮(善主),主偷盜。

16.彌栗頭修乾陀(善香),主債主。

17.彌栗頭檀那波(善施),主劫賊。

18.彌栗頭支多那(善意),主疫毒。

19.彌栗頭羅婆那(善吉),主五瘟。

20.彌栗頭婆馱(善山),主蜚尸。

21.彌栗頭三摩馱(善調),主注連。

22.彌栗頭戾禘馱(善備),主注復。

23.彌栗頭波利陀(善敬),主相引。

24.彌栗頭波利那(善淨),主惡黨。

25.彌栗頭虔伽地(善品),主蠱毒。.

26.彌栗頭毗梨駝(善結),主恐怖。

27.彌栗頭支陀那(善壽),主厄難。

28.彌栗頭伽林摩(善逝),主產乳。

29.彌栗頭阿留伽(善願),主縣官。

30.彌栗頭闍利陀(善固),主口舌。

31.彌栗頭阿伽馱(善照),主憂惱。

32.彌栗頭阿訶婆(善生),主不安。

33.彌栗頭娑和邏(善至),主百怪。

34.彌栗頭波利那(善藏),主嫉妒。

35.彌栗頭固陀那(善音),主咒咀。

36.彌栗頭韋馱羅(善妙),主厭禱。

上面所抄的三十六位善神,出於《灌頂三皈五戒帶佩護身咒經》,該經說,凡是受了三皈的人,就有四王天王派遣他們來為之護持,同時,此三十六位神王,各 個還有萬億恆河沙數的鬼神,為其眷屬,輪番護持受了三皈的人。如能書寫神王名字,帶在身上,那是最好。其中第二十四及第三十四的兩音譯名字相同,唯其意譯 不同,當無妨礙。

不過,我們應當知道:皈依三寶,雖可求得現生的平安與快樂,皈依三寶的最終目的,乃在回到三寶的懷抱,並使自己也成為三寶皆可以成佛,切不要自暴自棄

觀音菩薩是倒駕慈航的正法明如來

觀世音菩薩之所以如此被我們尊敬,是有其原因的。這是因為觀世音菩薩具有無量的功德。現在分別說明一下。
  一、觀世音菩薩是倒駕慈航的正法明如來
   觀世音菩薩本來已修成了正果,成就了佛道,名號是「正法明如來」。既然已成了佛,為什麼現在又稱他為菩薩呢?是不是由佛位退失為菩薩位了呢?絕對不是! 是因為正法明如來具有無比的大願力,要度脫一切的苦難眾生,所以倒駕慈航,自願回歸菩薩位,來救苦救難。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上說:
  「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
   由這一段話,就可以知道觀世音菩薩完全是為了救苦救難,要給我們得到安樂,所以才由佛位倒駕為菩薩位的。這種偉大的情操是我們一般人所不能及的。例如一 位當上了董事長的人,要他倒轉過來作一位外務經理,他一定不願意;一位作了政府部長的人,要他轉過來作一位科長,你想他會幹嗎?觀世音菩薩不但樂意倒轉他 的果位,成為一個菩薩,而且要成為一位千手千眼度眾生的菩薩;更要做一個以三十二相來度眾生的菩薩。我們一般的人,不要說叫他們發揮千手千眼的精神去工 作,他們不願意,就是叫他們犧牲星期六,星期日例假,去為民服務,他們也不願意。由這一比較,就知道觀世音菩薩是多麼偉大,多麼值得我們來恭敬了。
  二、觀世音菩薩不計身份地位救眾生
  釋迦牟尼佛曾在《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經》內說:
  「觀世音菩薩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十方如來,皆此觀自在教化故」
   由這幾句話,更知道觀世音菩薩本來是佛,釋迦牟尼佛是他的一位苦行弟子,可是現在釋迦牟尼佛已成了佛,他卻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來這娑婆世界幫助釋迦 牟尼佛度眾生。這種偉大的情操,也是我們所不及的。例如一位已當過縣長或市長的人,要他再回到縣政府,市政府去當科員,為現代的縣長,市長幫忙去做一些交 際工作,他會願意嗎?由這可以看出觀世音菩薩,他只要是為了眾生的苦難,有度眾生的因緣來到,他就毫不考慮自已身份的高低,一心地去度眾生,使苦難的眾生 得到安樂而後止,像這樣具有大忍大悲心的菩薩,是不是值得我們恭敬呢?觀世音菩薩不但在娑婆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還在極樂世界與大勢至菩薩一道,或 為阿彌陀佛的脅士,幫助阿彌陀佛來娑婆世界以及其他任何佛世界度眾生,接引眾生往生極樂國。所以觀世音菩薩是一位極為忙碌的大慈大悲大菩薩。我們這世間, 一個人只能作一份工作,若叫他一個人做二個人的二份工作,他就不耐煩了,會怨言怨語,心內很不高興;可是觀世音菩薩一人做無量人的工作,他都快快樂樂,從 來沒有說過怨言。各位曾看見過那一部經上記載,觀世音菩薩埋怨工作太多,眾生太多過嗎!絕對沒有!工作再苦,眾生再多,觀世音菩薩都是歡歡喜喜度眾生。所 以觀世音菩薩這種偉大的行誼,是最值得我們學習,更值得我們感激的。
  三、觀世音菩薩的孝行值得我們學習
   觀世音菩薩還有一項美德,那就是他的頭上戴了一個天冠,我們平時看見觀世音菩薩頭上高高的,有一塊素白色的布幔覆蓋著,看起來非常莊嚴,令人一看就生歡 喜心,沒有人看了觀世音菩薩不生歡喜心的。你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的頭頂上那高高的東西是什麼嗎?那是一座佛龕,唐代的大畫家吳道子,將那麼佛龕畫成為髮髻的 樣子,看起來是很美,很莊嚴,各位不可以將它當成髮髻看啊!那是佛龕啊!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將一座佛龕安在頭頂上呢?因為他要供養恭敬一尊佛,那尊佛就是 「阿彌陀佛」。如《觀無量壽經》上說:
  「『觀世音菩薩』以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位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那尊被觀世音菩薩供在頭頂佛龕內的佛,有二十五由旬那麼高大,一由旬是四十里,二十五由旬就是一千里了。那尊佛真是很高大了。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在頭頂上供奉阿彌陀佛呢?原來是為了報答阿彌陀佛的慈恩,所以將阿彌陀佛供養在自己頭頂上的佛龕內,如《般舟贊》上說:

  「天冠化佛高千里,念報慈恩常頂戴。」
  又,《往生禮贊》上也說:
  「西方阿彌陀佛,觀音頂戴冠中住。」
   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對阿彌陀佛是多麼的恭敬,他報慈恩的心又是多麼悲切呀!各位聽了這故事,是不是由心底發出敬仰之心來敬仰觀世音菩薩的孝心呢?是不是 要學習呢?現在我請問世間的人,有那一位弟子為了報師恩,而將師父的像頂戴在頭上的呢?又有那一位子女為了報父母的恩,而將父母的像頂戴在頭頂上的呢?絕 對沒有!這樣一比較,就更顯得觀世音菩薩的偉大了。現在我有一個想法,每一位男居士身上都帶有一個皮夾子,女居士手上也提了一個手提包,建議在皮夾子或皮 包中一邊插一幀你所敬仰的師父及父母的照片,如果你再插一幀佛菩薩像更好了。當你取皮夾或皮包內的鈔票或物品時,一打開就可以看到佛菩薩、師父及父母的照 片,在那一瞬間,對佛菩薩、師父和父母生出恭敬之心,這就是在修孝道的功德了。天天這樣修功德,一年、十年、一生之中,就可以修無量功德,修這樣的功德輕 而易舉,可是得到的果報卻非常大。在《地藏經》中有一個故事:
   一位名叫光目女孩,她母親死了以後,非常的想念母親。有一天有位羅漢到她家門口化齋,光目女就供養羅漢。羅漢受供之後,問光目女說:「我能為你完成什麼 心願嗎?」光目女說:「我的母親死了沒多久,我非常想念母親,但不知母親生在那一趣?」羅漢聽了,就入定中,看見光目女的母親墮落在惡趣之中受苦報,痛苦 得很。羅漢出定以後問光目女:「你母親現在墮在惡趣,非常痛苦,她生前有什麼惡行,造了什麼惡業嗎?」光目女說:「我母親生前很喜歡吃魚鱉之類的眾生,尤 其喜歡吃魚子鱉蛋,不知吃了多少?現在我怎麼救我的母親脫離惡道呢?」羅漢告訴光目女說:「你要以志誠之心,念清淨蓮華目如來的名號,而且要畫一尊如來形 像,以這樣的功德回向給你母親,就可以救你母親出離惡趣,脫離痛苦。」光目女立刻遵照羅漢的話去做,結果真的將母親救出惡趣,脫離痛苦。 光目女,就是後來的地藏菩薩.
   由這個故事可以知道在身上供養一尊佛菩薩形像,每天以志誠之心向佛菩薩行恭敬供養,日子一久,那功德多大,若將這功德回向給任何人,任何人部會受大利 益,若不回向而自受,利益也是無量的。若每天看到師長、父母的照片,也生出恭敬供養的志誠之心,也會有無量的功德,會獲得無量的善根福報,這麼容易的事可 以去做。  

一切法得成於忍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 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 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三皈依文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以布施開闊心胸 以持戒護道修行 以忍辱堅定意志 以精進步步增上 以禪定持守正念 以智慧明心見性
除滅三障當興七種心: 一者慚愧 二者恐怖 三者厭離 四者發菩提心 五者怨親平等 六者念報佛恩 七者觀罪性空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消災)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回向偈(超度)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華為父母  華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話說修忍辱

在學佛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還有一個名詞叫忍辱;
     在學佛以後;隨著對佛教逐漸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我們才得知忍辱二字;
     忍辱;也是我們每一個學佛之人最難度過的一個問題,但是不管有多難,我們又必須闖過這一難關。
     因為;忍辱在一個家庭裡面,非常的重要;比如夫妻之間有一個什麼誤會或者口角言語,這個時候,假如其中的一方是學佛的人,能夠多多少少懂得一些忍辱,多多包容,謙讓另一方,那麼兩夫妻的誤會什麼很快就會平息。
     在 比如婆婆和兒媳婦假如有了什麼誤會和矛盾,如果其中一方是佛門弟子,懂得忍辱二字的重要性,一方大度一些,多多體諒另一方,少說幾句。雙方都不去咬文嚼 字;盡量的讓自己先冷靜下來,多想想忍辱二字,那麼;婆媳之間就不會產生是是非非和誤會矛盾。這樣的家庭就一定會做到家和萬事興。
     比如我們在單位,在同事、在朋友之間,能夠好好的運用忍辱二字,那我們的身邊一定會處處充滿關愛、團結、協作、融洽和溫馨的友好氣氛。
     所以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家庭中、在單位中等等地方,忍辱二字是非常非常的重要。說大一點,忍辱可以給我們帶來世界和平;說精華一點,忍辱可以促進社會和諧,可以帶來人民的安寧。

心態,決定你的人生

1.再煩:也別忘記微笑
2.再急:也要注意語氣
3.再苦:也別忘堅持
4.再累:也要愛自己
5.低調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
6.高調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
7.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過去
8.失敗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未來
9.有望得到的要努力;無望得到的不介意
10.無論輸贏都要高姿態
11.生活不是單行線,一條路走不通,你可以轉彎
12.淚水和汗水的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為你換來同情。後者卻可以為你贏得成功
13.變老是人生的必修課
14.變成熟是選修課
15.以鍛煉為本,學會健康
16.以適應為本,學會生存
17.學會放棄,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
18.當所有人都低調的時候,你可以選擇高調,但不能跑調
19.學會忘記是生活的技術
20.學會微笑是生活的藝術
21.懶惰像生鏽一樣比操勞更消耗身體
22.讓夢想成真的最好方法就是醒來
23.哲人無憂、智者常樂。並不是因為所愛就要擁有,而是擁有的一切都愛
24.不能失去的東西:自製的力量、冷靜的力量、希望和信心

醒過來

獻給所有的人: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所以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
「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
佛祖給的答案都相同:「只要放下,你就能不再煩惱。」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很不服氣,便專程去找佛祖,挑釁地問:
「世上有千千萬萬個人,就有千千萬萬種煩惱。
但是您給他們的解決方式都完全相同,那豈不是太可笑了?」
佛祖沒有生氣,只是反問男子:「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做夢嗎?」
「當然會!」男子回答。
「那麼,你每天晚上做的夢,都是一樣的嗎?」佛祖又問。
「當然是不一樣的。」
「你睡了千千萬萬次,就做了千千萬萬個夢。」
佛祖微笑地說:「但是要結束夢的方法,卻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醒過來』!」
男子聽到佛祖的回答,啞口無言。

我很喜歡這則禪宗故事。
這則故事把煩惱比喻成「夢」,只要我們願意放下,就能從夢中清醒來。
無論你的煩惱是什麼,方法都是一樣的。

PS:
有時,我們活在世間總是會遇上好多好多不如意的事,遇上了總是在裡面轉來轉去,想不開或者找不到去路,所以在那個時候我們總是會埋怨天埋怨一切的一切,甚至去傷害其他人。
是否我們有沒有想過,煩惱不是因你煩而會離去,也不會因你的不煩而留著不走。它的來去就是因我們是以怎樣的心情面對它。。。
其實,時間就是最好的選擇。給自己一些時間想想,別一直抱著那些苦難而不放,而讓它們一直在折磨自己。
也許,在生命里,我們有太多無法再能轉的痛苦也無法再從來的遺憾,唯有接受它們。

接受它們,我們才能從哪兒拯救出來。

修行者的大敵——我慢心

佛說眾生因久往以來的習氣薰習,形成了五毒惡習,即:貪、嗔、癡、慢、疑。有人將中間加了成了六毒。其中字 為傲慢之意。驕傲的心理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顯現的。對自認為比別人強的事物,人們就會感到十分值得驕傲,從而蔑視別人,吹捧自己。這一點在根基淺、度 量小的人身上顯現得特別明顯。自己比別人有錢,是驕傲的本錢;自己比別人聰明也是驕傲的本錢;甚至自己長得比別人美,也是驕傲的本錢;修行人多比別人看過 幾本經書,是驕傲的本錢;多修了幾年法是驕傲的本錢;如果得到了別人夢寐以求也沒有得到的大圓滿大手印大圓勝慧等無上大法,就大可以作為驕傲的本錢而吹遍天下;若有了特異功能,就更值得驕傲了,簡直可以達到與日月同輝,與佛相等的境地。甚至自己的師父有名,也會使人立感自己身價百倍,不可世,因而為此驕傲得不得了。

修 行人若具此傲慢心,就建起了修行的巨大的屏障,從而難以取得成就。提及這個問題是因為在當前這個問題有著極大的意義。尤其是瞭解了幾部法、幾本經、剛學了 幾天法,或有了一點特異功能的人,有的好似天地之間巳無法容納得下。在這些人眼中,任何修行的法也不如他的法高明,任何人的修證也不如他們高。於是,社會 上練功的人互相貶低、誹謗、互相爭鬥。

更有甚者,有人自創一功,要觀對面一字,認為自己是天上之爺,左腳踩著佛,右腳踩著仙,自己是何人呢?豈不是大魔麼?!

我慢心在修行上不是僅僅表現為態度,而是一種知見,一種意識。這種意識潛在於人的第八識之中,使人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不容許別人比自己強,處處爭強好勝。因緣具足時,就可以通過對人對事的態度顯現出來。同時,這種我慢心強的人也最具有名利心,任何一點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 樂) 的干擾,都可能改變他們心理平衡,甚至能影響到他們的一生。這種人的虛榮心也很強。修佛者有此種意識就不能接受佛法的正知正見,不能對照自己過去不正確的 觀點而勇於否定自己。面對批評,他們常堅持自己的邪見,很難冷靜地分析事物的對錯。他們容易隨意以自己的邪見曲解佛意,誹謗上師及道友,甚至呵佛罵祖,對 諸佛上師不恭敬供養,誹佛謗法,造下無邊罪孽,以至失去加持,最終自嘗苦果。

修佛法的人也有以我慢心法執心鼓吹自己的宗派,排斥佛法的其它宗派的。修顯宗的人說密宗是魔法,修密宗的人看不起顯宗,而不知顯宗是密法的基礎,修好了同樣可成佛……

如果自認為自己法力最高,不允許別人比自己強,自吹自擂,未證言證,甚至充當他人修行的魔障,則是心入狂魔,破根本戒,而不能入三昧耶,于正法相去甚遠。

觀世音菩薩在《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說:此咒的相貌為平等心、無為心、大悲心、卑下心……其中卑下心就是將自己看得不如別人,一切都不行,而絕不是老子天下第一。人們都懂得自滿必退墮、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而修行層次不夠的人則很難實際做到真正的謙虛,因為他們沒有破除我執心法執心。人們多喜與不如自己的人相比,以滿足自己比別人強的欲望。相比之下,三界中無有比佛更崇高偉大之人,以佛作比較,自己則渺小至極,無驕傲的資本。佛法認為,眾生是自己過去父母,是未來的佛,故不可以傲慢心對待。如果不以卑下心修持《大悲咒》,則縱然念破了嘴皮子,也不會相應。因為卑下心是與法界相應的根本條件。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說: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普賢菩薩尚且觀自身無始以來所造罪孽須懺悔無盡,直至眾生盡、虛空盡、我願乃盡。凡此種種教誨,無不是讓修行者將自己觀成差距很大,以卑下心,做罪人想。這樣才能不被我慢心魔擾亂。

有幾個當前流行的修行者的我慢心的表現形式:

一 是認為自己最偉大,開天闢地,天下無比,根基非同一般,開口閉口總是告訴別人自己是某佛、某菩薩、某大仙、某活佛轉世。我曾聽一人說自己是濟公轉世,可以 不必燒香拜佛,儼然是與釋迦佛平起平坐。試問濟公本人在世時是這樣嗎?濟公在世時對佛無限恭敬,是因其深知娑婆眾生無一福德智慧超過佛陀者。因度頑愚眾 生,才顯現狂顛。如只見他就仿效之,豈不是東施效顰!只會增上我慢心魔,造呵佛罵祖的罪過。另有幾位,各個說自己是釋迦牟尼佛轉世。學佛的人都知曉,佛已入涅槃,既已了生脫死,脫離輪回,還會到人間再示現一個凡夫嗎?況諸大菩薩化身來世救度眾生,都是以佛法教人入善道,修持而得解脫。非到必要時, 從不輕洩密因,告之自己的本來面目。而今練功者,僅憑幾分靈感,為滿足我慢心的虛榮,測問了一大堆自己偉大的前世。你希望自己是最高的嗎? 那麼心魔、外魔便會告訴你,你的前世是玉帝王母觀音,或是他們的女兒。這種希冀自己是聖人的妄想,由我慢心魔起,勾引外魔相應,致使邪魔附體,津津樂道自己為聖人,甚至引起瘋顛出偏。有一老太婆因練了當時最時髦的大自然中心功而出偏,心魔與外魔相應,而大顯神通。她在房頂上或公園裡,到處吹噓他是王母娘娘轉世,成了妄想狂。還有人說什麼:自己是玉皇大帝,觀世音菩薩是他的僕人。在前些時,一個地區竟會出現若干個練功者都自稱是玉帝的女兒,你是二女兒,我是五女兒。但這些人都沒有任何大福報、大根基、大修行的跡象。一時間,諸多仙女紛紛下凡,欺世盜名。我是哪位聖人轉世?的這個問題最好由修正法的大成就的上師來認定,即使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資本,若是真的已經成佛了,自己也就不會再來人間修行、受苦了。

有人說自己已出了神通,有天眼,可以看出某些圖像,那麼,誰能鑒別這些圖像是真的,還是假想的?是佛顯現的,還是魔變的?佛法認為修持達到初地菩薩以上的境界,才能見到空性,才能真正見到多維空間的現象。否則,皆不究竟,所見之相多屬幻相。而且 《金剛經》中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西藏多少活佛上師為佛菩薩化身應世,生來就具有大神通,尚且須修加行,不斷的懺悔罪孽。我等初學之人,有什麼可狂妄的?即便出了一點神通,也離解脫大道相距甚遠。越是為名為利生大我慢心,就越是遠離解脫道,而入於魔道。

你越是喜歡當大神,上面就越會封你的前世、今生、後世為大菩薩大仙等等,以滿足刺激你的貪心,使你生起我慢心,以形成修行的障礙,使你走上邪路,這是十分 危險的事。你喜歡濟公,認為你與他很有緣,進而認定自己是濟公的徒弟。請問上面,回答會使你大吃一驚:你既是濟公,驚喜之餘,深信不疑,我慢心立至,立即以活佛自居,編功創法,成了祖師大德

二是覺得自己聰明絕頂,與眾不同。可以不用學佛就成,不拜上師學密法,而可自創密法,甚至說可直接從上面請佛傳功。將不倫不類的一些邪法大全拿來騙人,則屬膽大妄為。此行從根本上違反密宗的傳承法則,必受極大的果報。

試 問藏地諸大菩薩轉世,哪一位不是從小即從上師學經學法?黃教祖師宗喀巴大師為文殊菩薩化現,尚且到處參訪學法,閉關苦修才得成就,同時修《三十五佛懺悔 文》不輟,才感得三十五佛現身。後來,文殊菩薩又親自現身傳法(不到八地菩薩的境界,不能見到菩薩真身)。故佛教的傳承十分清淨,絕無任何未成就的人敢以 某某祖師自居,胡編亂造佛法的。密法重師承,上下幾十代不改樣,口耳相傳,代代可得到大加持。而今漢地人剛學了幾天法,就急不可待地創編,儼然以佛法創始 人自居。此種人絕非佛法密宗中傳人。需要指出的是,密宗認為只有諸佛菩薩祖師才是創始人,其餘皆是繼承人,沒有任何篡改編創佛法的資格,否則必遭天譴。

老 實說,修行者若能以卑下心踏踏實實的將佛法全面繼承下來就不錯了,真要修成就那就更不易了。藏人沒有一個敢於在還沒學到佛法的精髓和證悟大空性的時候就改 編、創新,這點與我們漢人的習氣絕然不同。他們認為沒有哪一個凡夫的智慧可以超過佛菩薩,諸佛所創的無上密法,非一般凡夫可以測度,更無需凡夫去創編個字。祖師們也都怕後世之人以我慢狂心隨意篡改佛法,閹割了佛法的精髓,故將所有的甚深密法的後面都注有此法已交給護法空行守護,如有人擅改一字,必遭護法嚴懲的字樣。如有人欲將佛法移植到自己創編的功法中去,就必要倒大黴了。

三是隨便學了幾部法就以上師活佛自 居,愚弄學人。不是比學問上還有多少不懂之處,修證上有多少還沒有親證?自己修行的差距還有多大?距解脫道還有多遠?守沒守好清淨戒?人格好不好?習氣重 不重?煩惱多不多?對上師三寶真正恭敬了沒有?知見是不是都正確?所作的一切是不是按上師的教導去做了?自己的貪嗔癡比學法前少了,還是多了?大悲心是不 是多了?是不是證到了宇宙的空性?我慢心小了沒有?菩提心產生了沒有?所得的是正加持還是邪加持?……,而是比我的上師是否比別人的有名?他教給我的法是不是比教給別人的大?自己所得的名利是否比修法前大多了?自己是否已得到別人的崇拜?自己是否已將比自己強的人踩下去了……

直至成佛之前,這些橫向比較的問題都存在,是共性的,任何修佛法的人都不應回避。問題是應該如何比,比什麼。而現在又有多少人對這些至關重要的問題加以研究呢? 甘孜的紅教三大寺之一的竹箐寺有規矩,一進去學法要十五年不准離寺,從基礎理論到修證實踐,藏文與大小五明都要全面學習。三大寺中另大寺嘎妥寺亦規定學僧要學滿五年才能離寺。漢地有些人僅去了幾天,學了 一兩 個法回來即敢自稱上師,甚至狂妄的不得了。還隨便為別人灌頂,接受別人的頂禮,這不是我慢心魔在起作用嗎?

凡此種種,都是我慢心的具體體現,是極有害的。對修行人來說,是極大的障道法。

我慢心是心魔的產物,由於眾生有始以來業力熏習的種子藏於第八識——阿賴耶識之中,能使自己以假我為中心,將自己的一切看得比別人強,我慢心重的人會利用一切可能的 機 會顯示自己比別人強,遇到別人超過自己時會產生強烈的嫉妒心,因生怕別人各方面超過自己,故常採用貶低別人、誹謗別人的卑劣手段,或作別人修法的魔障。按 佛的理論說,我慢心重的人,是由於以往的習氣,引得心魔在作怪,特別是修行人,只要想修行求解脫,心魔就立即會使內心出現各種以為中心的念頭。這就是魔障的開始。有些人尚且不知,以為非得產生煩惱使得坐臥不寧甚至出偏發瘋,才是有魔障。殊不知,每個人都有心魔。如果沒有心魔,我們早就成佛了。 有業就有魔,只不過心魔大小不同而已。通過修行,會使業力減少,直至消滅,心魔也就會越來越小,直至消除。心魔小的人,能夠接受佛的正知正見,我慢心也小,就不會感得外魔前來擾亂。說自己是什麼偉人,而滿足自己傲慢的習氣。退步說,即使自己真是根基大得不得了的人物,修行的成就也大得不得了,這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任何人的根基法力與佛也是無法相比的,況且真正的大成就者都是十分謙遜的,沒有我慢心的言行表現。任何人有我慢,就表明他沒有成就。

古代有菩薩名常不輕,他見什麼人都要頂禮,說:你們未來都要成佛啊!我絕不敢輕視你們。觀一切眾生將來必定成佛,因而起恭敬心、卑下心,這就是菩薩的境界。是因他有能看到眾生成佛的大智慧。歷代成就的大德,沒有一位不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像霸王項羽之類的狂妄之徒是不會有成就的。

所 以,要學佛,就要首先承認自己不行,需要從現在做起。別人的優點比我多,別人的習氣比我少,諸佛菩薩大德祖師是我們的楷模,發誓以小學生的身份,恭恭敬敬 地學習,永不鬆懈。對眾生,觀為未來佛,決不輕慢。對自己,則觀久往劫來曾造無量惡業,惡業如有形,整個宇宙不能容納,乃大罪人。要發心修懺悔,不敢有絲 毫我慢之心。將無始以來一絲一毫的善根善行,即使是曾施與畜生一塊食物的小善德,也回向菩提,作解脫之正因。絕不可像世人說的那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式的人。對別人的成就,我隨喜、讚歎,向其學習,絕不嫉妒。以此知見培養自己高尚的情操和人格。

對於現世生活困苦不順、違緣極多者,應多觀自己前世所造罪業無邊,善根福報不具。更應以卑下心猛勵精進,不敢有稍許驕傲、懈怠,將三界觀成苦海,發願此生要後來者居上,發大出離心,非有所成不可。

對 於有大福報之人,吃喝不愁,萬事順利者,也不必自命不凡。什麼福大、命大、造化大,都是一時的。須知,此福皆為有漏福報,使去一分就少一分,如口袋中的錢 一樣。如今生不積善德,肆意揮霍造孽,不但今生要受報,恐來世難有福報可享,甚至墮於惡道。所以更應珍惜福報,用來修行,將所修福報回向為成佛之資糧。昔 文殊菩薩降生之時,家中的米皆變成金,可見福報無邊無量。雖如此,文殊卻沒有生我慢心,而是兢兢業業地出家苦修證道。釋迦佛出家前貴為一國太子,尚不迷戀 富貴,以卑下心拜師修法,何況我們這些罪苦眾生。

對於修到一定高境界的人,如果自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得道高人的話,就有麻煩出現。此念一發,即生魔障,要什麼有什麼,想什麼得什麼。定中現幻境,儼然自己已然成佛,受到成千上萬的崇拜者的讚頌,果然天上人間第一。此境一現,即已著魔,今生修行是定難成功了。

對 於大善根者,對自己的要求就應更高。這些人由於久往劫來,因歷代苦修菩提善根,故一聞佛法,即能生信,而發願解脫。這樣的人應觀為何轉生人世?若是因前世 業力所致,更應苦修,將宿債還清,了去塵緣,還自己的本來面目。世間的修行之人都是因未修成就,或造業才來人間受苦的,故沒有什麼可值得驕傲的。若為擔負 轉法輪之偉業而來,就應以平等心對待眾生,嚴格要求自己,從理論上、修證上、智慧上、戒律上都要有很高的要求,更應以平等大悲心,將眾生視為未來之佛而教 化之,對有緣的己之弟子、師長,絕不應存有絲毫我慢之心。應不為名、不為利,忍辱負重,苦修證果,才不枉自己的大願、諸祖師的培養教誨。這樣借前世的善 根、願力與今生的使命、功德,在上師的加持下,就一定會有大成就的。倘若執迷不悟,沾沾自喜自己的根基大、佛緣大,將前世的大根基用來騙人撈錢,修邪法, 篡改佛法或教人崇拜迷信自己,未證言證,詭稱是,打著佛法的名義造惡業,就等於拿著黃金換糞土,必將毀滅自己,使累世修持的功德功虧一匱,化為烏有,甚至直墮地獄。

修行人一旦有了我慢心,則人神共憤,本尊護法不悅,諸佛上師不予加持。因為我慢心從根本上有違佛訓。而外魔則對此極為歡喜,借此機會對狂妄的行人作邪加持,必欲將狂徒收為魔王眷屬方為稱心。此時,修者還不知曉,自認為是在修佛,已得到了的加持,事事遂心如願,心滿意足,自己的確比別人偉大,豈不知已作了魔王之眷屬矣。
任何修佛者,都是佛陀之弟子,都應對佛陀上師十分恭敬,不得有絲毫傲慢的態度,即使將來成就超過上師亦應如此。對上師的任何不如自己的地方不得蔑視,以防誘生我慢心,助長弟子在師前發生放肆的行為,世間豈有弟子應在師前狂妄的!一旦對上師生我慢不敬,必造成極大罪過,而失去切加持。

一 個人的一生十分短暫,在法界中只有一瞬,自己在人世間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都會成為未來之因,我慢心必將成為修行者未來成就的巨大障礙。由此而引發的身、 口、意業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可能將是難以估量的。特別是由此引發的魔障可能將無法擺脫。以此瘋顛發狂者不在少數,古來即有之。

總之,我慢心是心魔的表現,修行人如果不認識到這一點,任我慢心猖獗,就等於忘記了修行的根本。如果不滅自己的我慢心,不管你對外魔如何兇狠的降伏,都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你將會永遠在心魔的控制之下,難以得到徹底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