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佛法,無疑是圍繞『了生死』這一核心問題而展開。古人對青少年,雖然有『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的警策,但死,對來日方長的青年人來說,畢竟 非迫切之事,要青年人成天把『死』字貼在額顱上,念念為求死後的究竟歸宿而精勤修行,顯然不易生起堅固道心,即使能由此生起道心,也容易使人喪失生活的熱 情,不利於青年的健康成長。聽說有個高中才畢業的姑娘,學了淨土法門後,便不準備考學、工作,整天關門禮佛念佛,計畫過 一兩 年及早往生,弄得她的父母好不 傷心。如此學佛,當然不是經論中所示淨土法門的正道。
人,既然已降生到這世上,在父母和社會的撫養教育下長到一二十歲、二三十歲,便負有不容推卸的責任和 義務,應好好走完應該走的道路。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前程似錦,國家和人類的美好未來,有待青年去創造,弘揚佛法的重擔,全賴青年來擔承。
如果說, 老年人學佛,不妨以『了死』為要,以解決死得好和死後的歸宿問題為重心的話,青年學佛,則應以『了生』為主旨。這裏所說『了生』,意謂參透人生的意義,提 高精神境界,珍惜此生,過好應有的合理生活,創造最高的人生價值。實際上,只要能真實『了生』,『了死』的問題也就自然解決;若不能『了生』,連現前人的 生活都過不好,即使孜孜念佛求生,責任未盡,資糧不備,恐怕也難遂往生『了死』之願。
人,渾渾噩噩、隨波逐浪地過一輩子不難,但要說到明明瞭了、合情合理地過好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亦即『了生』,可非簡單之事。這須對人存在的根本 問題和人心世態有深徹的觀察,對人生的意義有明睿的認識,有正確的人生觀和過好合理生活的智慧、技巧。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人生意義、人生價值等問顧,大 概是初上人生征程的青少年都會認真思考,而不容易得到正確答案的。
在這人欲橫流、價值觀念混亂的現代,唯有佛法,堪以提供究竟的人生司南,在青年時代便能 認准佛法這個究竟歸依處,從而能避免許多上下求索的困惑苦惱,避開誤區,少走不必要的彎路,是大善根福德因緣,應當慶倖,應當珍惜。但學通佛法,善於運用 它來指導生活,來『了生』,還須通過認真的思擇、觀修。
根據經教所示和自他修學的經驗,筆者認為,青年,尤其是在家青年,學佛的重心,不應在嚴格吃素,不應在課誦唱念,不應在持咒念佛,不應在坐禪入定,不應 貪便宜求即身成佛、神通自在,不應亟亟求往生淨土,而應把重心放在『了生』的大本上,通過學習、觀修,真實發菩提心,獲得正確生活的智慧,掌握過好生活的 方便。這其實是立志、處世、立身三大問題。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