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征服與屈服

「不要問我能贏多少,而是問我能輸得起多少。」 ——美國股票大亨.賀希哈先生


如果,你覺得人生有什麼不如意,你是要向挫折棄械投降,還是勇敢的去征服它?

人生就猶如戰場。我們都知道,戰場上的勝利不在於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於誰才是最後的勝利者。人生也是如此,成功的人不應只著眼於一、兩次成敗,而是應該不斷地朝著目標邁進。

當然, 一兩 次的失敗確實有可能讓你血本無歸,甚至負債累累。但最要緊的是,你不應該洩氣,而是應該從中吸取教訓,並想辦法東山再起。

只有輸得起的人,才能不怕失敗。

人在學會管理自己時,不能缺少自信心!自信,是源自於內心對自己行為、實力、成就的肯定,也就是對自己的認同與讚賞,以及自我內在的控制。

認不清自己的定位,加上自信心不足,就會經不起一次次的打擊。

因此,生活中我們除了要培養自信心之外,也要有充分的忍耐功夫,這才能讓我們遭遇困難時,有力量支撐;在層層磨鍊中,激發出無限的潛力。

有些人,為了保持心靈上的清靜,遠離世緣,獨自在深山中修行,這種方法雖可以獲得暫時的清靜,卻難以有很大的成就。

一個人不經過重重的難關挫折,永遠難得金剛不壞心,所遭遇的環境愈艱困,才愈有機緣練成堅強的自己,也就是愈刺激,愈痛苦,愈有可能成就,這也就是煩惱即菩提。

自信的人生是「彩色」的!凡事有信心,就會有明確的方向,砥礪自己去處理它,完成它!

生命是一張寶藏圖,若能一步步的去挖掘自信的人生、有意義的人生,就能成就你的人生!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贏了多少?而是你能輸多少?

輸不起的人,也同樣贏不起。

懂事、懂理才能圓融和樂

出家是為服務社會、眾生
近日有關「出家」的新聞引起社會熱烈討論──一群年輕人到寺院參加佛七或夏令營、學佛營而未回家,家人擔憂的四處尋找,才知道孩子已在寺院剃度出家。

      這些年輕人有些剛畢業,有的還沒畢業,也有十幾歲的青少年。很多父母親不諒解,到寺院前去示威、抗議。

      出家是要為社會、眾生服務,用父母賜給我們的身體奉獻給佛教及眾生,報答父母恩;因此必須要以成熟的心態去抉擇,而且最好是先完成學業,然後獲得父母的同 意,才會皆大歡喜。能讓父母了解佛法、歡喜布施,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假如父母捨不得,讓他們起煩惱,那就不圓融了。

      其實為眾生奉獻也不一定要出家,有句話說:「在家菩薩智慧長。」為眾生、為人群付出,在家人的力量不比出家人少,只要我們存善念 及一顆愛心,有為人群奉獻的心行,就已經在報答父母恩,「眾生恩」了。

      佛陀在世時,佛子羅..羅沒有經過祖父和母親耶輸陀羅的同意就出家了,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就向佛提出要求:「但願將來要出家的人必定要經過父母長輩的 同意。」佛陀接受了淨飯王的建議,向弟子       宣佈,未來發心出家的年輕人,一定要經過父母同意、起歡喜心,才可剃度出家

 譬如兒女與父母,在人倫道德上,阿公、阿嬤、父母是長輩,我們就應該要孝順、尊重。在社會上工作也是一樣,每一個人若能守住自己的本分,發揮良能,即是最快樂的人生。

 要懂事、懂理,才能圓融和樂。  一切人事問題,就在於道理能否透徹、人事能否圓融?我們若能做到道理透徹、人事圓融,則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如此就有「好因、好緣」,就會有「好果、好報」。

      請大家時時多用心!(八十五年九月五日 證嚴法師講於靜思精舍)
「其實,若能人事圓滿,自然真理就圓滿了;也就是人格圓滿,佛格就圓滿。所以,學佛就是在學做人,人事不懂,道理絕對不通,所懂的只是理論而已。人事圓融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希望你們在投入人群後,透過人與人之間的磨練,能學得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對人事壓力,證嚴上人提出幾個抒解方法。「人要抱著『菩薩遊戲人間』的態度來做事,凡事看開些,不要計較、比較,自然與人相安無事。看到別人臉色不好,就 要問問自己,是否因心裡不舒服而產生爭執我們應該面對別人的責罵、嫌棄,都不要與之計較。要做個包容別人的人,而不要做個拿別人錯誤來懲罰自己的人。」

「如果沒有人事的困難,如何評估自己的能耐有多少?就如磅秤一定要有秤錘,秤出重量。所以,我們應該感恩逆境的磨鍊,使我們認清自己的應該加強的地方。」

「所 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在團體中執事,就像在證嚴上人生課程。看到很有責任感,努力為大眾付出而受人尊重,我們就要效法他;看到有人做事情緒化、反彈 多、被人厭煩,我們就要自我警惕。即『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事之間充滿學習的機會,端看自己是否用心去看、去分析,在化為自己修身養性的資糧。」
嚴上人最後叮嚀:「領導人時,不要碰到挫折就失望。在我認為,沒有無法帶動的人,只要我們願大、心切,必然沒有困難。所以,要對自己及別人有信心—-相信 自已做的到,也相信別人可以得好。在營隊中,大家都做得很辛苦,但不要心裡苦。要以菩薩遊戲人間的態度做事,不要對任何事斤斤計較;心存感恩,沒有埋怨, 那麼在菩薩道上一定走得很愉快。」

滿足之道 - 克己、克勤、克儉、克難

人類生活所需,只在食、衣、住、行;如果把這四項複雜化一味追求「好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逐物迷己,心失去控制,將衍生病態。

生活簡單知足、心靈愉悅健康,有和煦陽光、清新空氣與清澈河流,就是最好的享受! 今年五月在馬來西亞北海慈濟幼兒園,老師安排了「精舍的一天」攻站活動。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學習做蠟燭、插燭心,還挑著柴火過溝爬山體會克勤克儉、「知福、惜福、再造福」的生活。

愛護大地之母地球,也是慈濟幼兒園的教育重點;十月,李康維小朋友去靜思書軒買書,看到對面巴士站附近草地上,垃圾很多,於是跟老師提議,大家一起去做環保。

這群六歲的孩子們排著隊,在老師帶領下去社區撿垃圾。問他們不怕髒嗎?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回答:「不怕。垃圾太多會淹水,我們要做地球的救護車,趕快做環保!」

赤子之心真誠無染,心寬念純、即知即行;雖然童言童語,卻是滋潤人心的妙法。看到這群孩子們,讓人感覺未來還是有希望!

透過衛星拍攝的畫面,人類共同的家地球,實在是宇宙中最美的一顆藍色星球;然而,在人們放縱私欲、不擇手段破壞下,它已經唱起了悲歌。

期待人人能喚醒清淨自性,自我警惕大地不斷受毀傷,若再不好好地照顧地球,一旦資源消耗殆盡,下一代將承受苦果。因此,能疼惜地球如疼惜自己的孩子,愛護地球如愛護自己的家,後代子孫才能擁有生存的空間。
  
天災人禍頻繁 生活回歸基本需求 
位於南亞的孟加拉,十一月十五日遭超級氣旋「西達」侵襲,死亡及失蹤人口估計上萬人;中美洲的多明尼加,十月底因為熱帶風暴引發大水和土石流,有一百多人死亡或失蹤;同樣是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九月初遭「菲利克斯」颶風襲擊,摧毀兩萬棟房屋,奪去近兩百人生命

放眼地球,短短兩個半月內,天災如此頻繁,想到災民受災受難的驚惶,令人不捨。慈濟人雖盡力勘災、關懷,但是也要因緣具足,才能將關懷的眼與援助的手,深入每一個待援之處,救拔苦難。

禍造成的社會動盪,更令人無奈;十一月初,南非慈濟人前往鄰國辛巴威,探勘多個村落與學校,發現當地人民生活實在很苦。辛巴威的土質和氣候利於農業發展, 曾經是非洲糧倉,因政局長年動盪、種族紛爭,致使民不聊生、通貨膨脹嚴重一條吐司要價一百萬辛幣;連續三年乾旱,窮人家甚至以「觀音土」(一種白色軟 泥)拌玉米粉果腹

根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有超過八億人口吃不飽;在此同時,也有人過著奢侈的生活。數日前看到一則新聞,美國有家餐廳推出一種新甜點,一份就要台幣六十多萬元這些錢,可以讓多少飢餓、無醫無藥的人們獲得救助啊!這種「消福」的行為,實在令人憂慮。

人類生活基本所需,無非「食、衣、住、行」大地生長的五穀糧食足以供應人們營養;衣著乾淨端莊就好;居處能遮風蔽雨、交通能暢即可。如果把這四項複雜化不滿足「有」,一味追求「好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生活就會很辛苦了。

貪圖味覺而殺食眾生肉、滿足虛榮追求華服、好逸惡勞浪費能源任由眼、耳、鼻、舌、身、意無止境追求,讓心靈彷彿遭遇亂流,而失去控制;人心的貪婪無度,會使社會、甚至宇宙大乾坤失調,災禍因之叢生。

其實,生活簡單知足、身心愉悅健康,有和煦陽光、清新空氣與清澈河流,就是最好的享受!

證嚴上人開示於2007113

愿為王剃須喻

昔者有王,有一親信,於軍陣中,歿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歡喜,與其所愿。即便問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
臣便答言:王剃須時,愿聽我剃。
王言:此事若適汝意,聽汝所愿。
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國之治,大臣輔相,悉皆可得,乃求賤業。愚人亦爾。諸佛於無量劫難行苦行自至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遺法,人身難得。譬如盲龜值浮木孔,此二難值,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為足,不求涅槃勝妙法也。無心進求,自行邪事,便以為足。

從前,有一個國王——國王有一個親信的臣子,在敵陣之中,拚命的救了國王,使得國王能夠安全。
國王非常高興,就想給他一些報酬,便問他說「你有什麼要求?我都會隨你所願的!」
臣子便回答說「國王在剃鬍鬚時,但願能讓我來剃!」
國王說「這事情,如果是你所想要的話,那我就聽從你所願的吧!」
像這樣愚笨的人,是為世人所譏笑的。
就算他:「要求分一半的國家給他治理;或是要求當一個大臣、宰相」,也都可以得到的,可是:他卻求一個「剃鬍鬚」的差事!
諸佛如來,從無量劫以來,難行苦行,自知自證而成佛。
「若能得遇佛陀在世,以及適逢佛教遺法;人身難得,譬如瞎眼的烏龜,要想遇到浮木的孔洞一樣」,這「二難」難遇,而今已遭遇,然而:卻因心志卑劣,所以:只是奉持少許的戒律,就以為滿足了,而不求取涅槃、勝妙的無漏法——
因無心精進求道,而自行邪事,便以為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