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四無量心的修持方法


   由上知四無量心的修習並無一定次第,慈、悲、喜、捨之間是相互滋益。基本上四無量心的修持應先知障惑之過患及修持功德,並發願修持。然而對於實際修行的方法,經論中則有不同的強調論說。
() 《阿含經》 
前述四無量心是通於有漏,亦通於無漏。究竟該如何修持。《中阿含經》卷3云:[62]
多 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 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脫無量善與者,必得阿 那含或復上得。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即捨身、口、意不善業,修善業,心分別與慈心、悲心、喜心、捨心相應,無任何煩惱、瞋恚,與空相應[63],圓滿善修,由緣一方眾生,再逐漸擴展至十方無量眾生。此一方眾生就如同是於同一器界內的所有眾生,由此一器界逐漸擴展至十方器界,遍滿一切眾生,令其圓滿成就[64]。如是,行慈心解脫[65],修無量善者,可達三果或三果以上的果位;悲、喜、捨心亦然。因此,修行四無量心如前所說,可通達梵天屬世間有漏善法,亦可通向解脫道屬出世間法。
() 《大毗婆沙論》
對於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大毗婆沙論》則將所緣對象分之為親品(親友)、中品(處中者)、怨品(怨敵)三種。其中親品與怨品分為上、中、下三等;而中品即無另作分別。因為既然是處中者,則無須進而分出上、中、下層次。其所緣的順次為:[66]

 
四無量
 
 
慈、悲、喜
1
2
3
4
7
6
5
7
6
5
1
4
3
2
尤 於慈、悲、喜心是屬於增上的作用,所以從上品親開始作觀是較容易。次而擴展到無關的處中者,其次再由下品的怨敵作觀。因為對於最憎怨的人往往是最不易給予 正面的增上作用。但是,捨心是一種損減的作用,所以先從無關的處中者起捨心是最容易的。其次對上品怨敵修捨,最後再逐觀至最上品親友。因為對於最親愛的 人,染著心是最深重的,是最不易捨的。
也就是說,四無量心之間的修習方法是有異的。隨心所的作用而改變所緣對象的次第。慈、悲、喜無量心是由上品親乃至中品,繼而緣下品怨、中品怨、上品怨;而捨無量是由處中者起觀,次而下品怨乃至上品親。
         前述部派論師認為四無量心只是勝解作意,並不能依此修行而達到真正解脫。因為勝解作意是於所緣事相上增益作意,並不能以自相、共相作如理思惟[67],只可說是有漏的世間法。
() 《大智度論》
對於四無量心修持方法,《大智度論》則提出不同的看法。「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68]《大智度論》卷20云:[69]
眾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是心遍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君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
行者心雖與慈相應,遍滿十方眾生,不生親怨,皆以慈心平等對待;但仍必須緣眾生相,如此只可說是眾生緣慈,多在凡夫或是未得漏盡的有學人。而「法緣者」為漏盡聖人,即二乘、辟支佛、菩薩、佛。因為諸聖人初緣眾生,後緣法緣[70],破無我相,觀一切乃是因緣相續而生,無眾生相,為慈念眾生不知無我,慈念眾生而隨順與樂[71],稱為法緣慈[72]。然而,唯有佛能如實了知諸法實相,觀緣起無自性,當下顯了緣起的假名眾生,一初畢竟空不可得,心無所著。佛慈念眾生不知諸法實相,以種種方便令其了解諸法實相,使眾生真正得度。這是智慧即慈悲,智慧與慈悲的調如。此稱為無緣大慈,是與般若相應的無量慈。[73]
由 上可知,真正的慈無量除了與樂,更須與般若空慧相應,即無緣慈。同樣的悲、喜、捨無量心的修行亦如此。因此真正的四無量心必緣眾生相,初是執著眾生有實性 的;次是不執實有眾生,觀緣起慈愍眾生;惟有無緣慈,是通達我法畢竟空,而僅有如幻假名我法的,才能真正與樂拔苦,怨親等視,解脫生死,成就四無量心。所 以佛法的修行,必須與般若智慧相應。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在討論「慈愍所緣」(maitri/ a^lambana)時,對於所緣的對象談到了親友、怨敵、處中三品的有情。[74]
若於無苦無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與其樂,當知是慈。若於有苦、或於有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慶其樂,當知是悲是喜。有苦有情是悲所緣,有樂有情是喜所緣,是名慈愍所緣
換言之,是緣沒有苦、樂的親友、怨敵、處中三類有情,平等施與快樂。是緣有苦的親友、怨敵、處中三類有情,平等除其苦害。是緣有樂的親友、怨敵、處中三類。對此三類眾生依親友,其次處中者,最後則為怨敵,次第分別與下、中、上品的與樂、拔苦、慶悅。然而,四無量心的捨卻不為慈愍所緣所攝。前述曾說捨可對治貪愛,然而不淨觀(as/ubha^ bha^vana^)亦可治欲貪[75]。究竟二者的差別為何?何以捨不為慈愍所緣所攝。
不淨觀對治婬欲貪;修捨無量對治境界貪。復次修不淨觀對治顯色貪;修捨無量對治形色貪。復次修不觀對治細觸貪;修捨無量對治容儀貪。復次修不淨觀對治形貌貪;修捨無量對治有情貪。[76]
如是看來,捨與不淨觀皆可對治欲貪,只是所對治的內容有別。不淨觀可對治:婬欲貪、顯色貪、細觸貪、形貌貪;捨無量可對治:境界貪、形色貪、容儀貪、有情貪。但是捨無量「理實不淨能治婬貪,餘親友貪捨能對治。」[77換言之,不淨觀與捨無量是為對治貪煩惱,其中捨無量所能斷的煩惱仍有限。然而慈愍所緣主要是對治瞋煩惱,對於可以對治貪煩惱的捨無量則不攝屬。[78]
由上可知,《瑜伽師地論》的慈愍所緣並不含攝四無量心的捨無量心。
()《清淨道論》
四無量心於《清淨道論》云 四梵住(catubrahmaviha^ra)。然而,何以言「梵住」?考其原語早期應為bra^hmaviha^ra(崇高的境地),後期成為brahmaviha^ra(通向梵天之道)。可能是因為當時與梵天共住為當時婆羅門的理想,而形成的思想。[79]依《清淨道論》所述,梵住有二義。一、最勝義:對諸有情行正道。二、無過失義:梵天的清淨行為。[80]又《增一阿含》云「若有人戒律具足而無所犯,此名清淨修行梵行。」[81]《大智度論》云「離欲亦名梵」[82]。因此,「梵住」意為依修禪定而行清淨梵行,並以善心緣諸有情,如同諸梵天離欲而住。且修習四梵住的人多生色界梵天,所以稱之為「梵住」。
四梵住的修持方法,首先修習的對象應先以四種人為先。一、自己(atta),二、喜愛者(piya),三、無憎愛者(majjhatta),四、怨敵(veri)。[83]因為一般人最愛的是自己,所以以自己做為柔軟、善心的對象是較容易的。
       其次,培養四種意念來修慈心。一、願我免除危難(aham! avero homi),二、願我免除精神的痛苦(abya^pajjo homi),三、願我免除身體的痛苦(ani/gho homi),四、願我平安快樂(sukhi/ attAnam! parihara^mi)。[84]次而對喜愛者做此四種慈念的練習約三、四次之後,選其中最喜愛施與的慈念方式不斷修習直到初禪、二禪、三禪的禪支清楚明瞭。再修習其他三種慈念,令其達到清楚明瞭。接著,改變所緣的同性喜愛者,同上方法修習,讓每位都能達到如上的慈愛。[85]
       然後,再變換所緣的對象為無瞋愛者,仍依上述方法修習。最後再以怨敵做為所緣的對象,依原方法修習,願其得樂。至此,已無四種人的區別,應進而遍滿[86]二十二類[87]無量眾生。
       承上可知,修習悲心則是對所緣對象生起憐憫拔苦之悲心;修習喜心則是對所緣的對象生起歡喜慶悅之喜心,修習方法同慈心。在慈心遍滿、悲心遍滿、喜心遍滿的修行下,進而可修達第四禪的捨心遍滿。
簡而言之,《清淨道論》四梵住的修持是先以自己為所觀的對象修慈念,次而對喜愛之人修慈念,再次而對無瞋愛者修慈念,最後再對怨敵修慈念。悲、喜、捨亦同如是。且依四梵住修行之人,其福多生至色界梵天。
  四無量心之功德
承上討論了四無量心的種種,究竟修四無量心有何功德。《增一阿含》卷47云:[8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廣布其義,與人演說,當獲此十一果報。云何為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柱,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
  即修慈心解脫者,可獲十一種功德果報,且命壞終時可生至色界梵天。又,《大智度論》卷20云:[89]
  慈心好修、善修福極遍淨天;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如是世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
  前述三禪易修慈無量,而遍淨天為第三禪的最高境界,所以修慈無量感得遍淨天之樂報。其次,修悲無量時願眾生皆得離苦,行者觀眾生所受諸苦不外五蘊苦,為除其苦唯有無此色身;同時虛空處為此最勝之處,因此修悲無量順應感得虛空處。再者,修喜無量時願眾生心喜欣躍,又喜是發自內心,唯有心識自在才可得此自在;因為識無邊處已捨外緣,心識可無限自在為最勝之處,所以修喜無量感得識無邊處。最後,修捨無量時願一切平等,然唯有無所得才可說是真正捨;而無所有處捨一切苦、樂,寂靜,因此無所得為最勝處,所以修捨無量感無所有處。[90]
      常言「四梵住」,是因為修四無量心可感得色界梵天果報,所以稱四無量心為四梵住。且於上《增一阿含》中云:「修慈心解脫者,可獲十一種功德果報,且命壞終時可生至色界梵天」。但是,在此《大智度論》等經論[91]中卻云修四無量心可獲得色界、無色界之功德。是否上述功德,眾生皆應修得?其實,《大智度論》已非常清楚的道出「如是四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如是,四無量心中無色界的功德果報為聖人所得,一般凡夫是不易修成[92]。所以,一般人多嚮往色界梵天,對於無色界所得之境界,非凡夫境界可以修得的。
      然而,無色界四處中空無邊處有悲無量,識無邊處有喜無量,無所有處有捨無量,唯獨少了非想非非想處。是否非想非非想處中沒有無量?《成實論》卷12云:[93]
       非想非非想處亦有無量,但細微不了故不說。又一切處有一切,隨多故說,遍淨中慈最上故如是等。
  也就是說,一切處皆有慈、悲、喜、捨,以最殊勝的為主而說。如,台灣的香蕉最好吃。然而台灣實際上有各式各樣的水果,但以香蕉最有名而說。因此非想非非想處亦是有慈、悲、喜、捨,但因太細微而不顯著,所以不說。
      於此禪中,不受味、不求報、不隨報生,為調心故入禪;以智慧方便還生欲界,度脫一切眾生,是時禪名為波羅蜜。[94]
      上述曾說到願為修四無量心之前方便之一,其是以「情」為主導;其次,由此方便配合正行而修得的境解脫是以「意」為主導。何以要修禪定?其最終目的不外是般若慧的開發,藉由禪定的修行,經如理作意而得智慧方便,再回到欲界的現實生活中度脫眾生,此是以「理」()為主導。[95]也就是說,行者在修四無量心的當時,也許會隨所對境而產生種種煩惱,時再藉由修定調心、斷煩惱,得更多的智慧方便,且不忘本願,又回欲界度脫一切眾生,成就所願。如是,四無量心的修習必須是具備知、情、意[96]。如此,才能具智慧方便於欲界中令一切眾生喜樂、離苦、欣悅、平等而無所求;如此,修四無量心可圓滿禪波羅蜜。
      總之,修四無量心其所獲的功德可至色界、無色界。修慈無量可感得遍淨天之樂報;修悲無量順應而感得虛空處;修喜無量感識無邊處;捨無量感無所有處。但是,所云無色界果報是聖人所為,非凡夫人能得。又因修四無量心易感得色界梵天果報,所以四無量又稱四梵住。
總結
  1. 四無量又名四無量心、四等心,或名四等;在《阿含經》中四無量又名四梵行、四梵室、四梵堂、四等心。南傳《清淨道論》則名之為四梵住。
  2. 慈為與樂,即饒益有情;悲為拔苦,即除其怖愄、苦難;喜為慶賀,即見其得樂而慶慰欣喜;捨為等視怨親、無所著,即捨前三心。
  3. 早期四無量心被視為世間定法,是有漏的。若能與七覺支俱時而修,是可通向無漏解脫道。因此,四無量心是通向有漏,也通向無漏。
  4. 部派論師卻認為四無量心只是勝解作意不能斷諸煩惱;必須依共相的真實作意才能斷諸煩惱。
  5. 修慈心可息瞋恚,修悲心可除惱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捨心可對治貪愛,普緣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有情,可獲得無量福德。
  6. 初禪易修得悲無量心,第二禪易修得喜無量心,第三禪易修得慈無量心,四禪易修得捨無量心。但四無量對四禪而言並不具次第意義,只是突顯出四禪的特性。
  7. 四 無量心的修行次第並無一定說法。《增一阿含》、瑜伽師中主張依慈、悲、喜、捨之順序;有人主張應依悲、慈、喜、捨次第;尊者僧伽筏蘇認為先修慈,次修悲或 喜,再修捨;毗婆沙師主張修四無量並無一定次第。筆者認為四無量心的修行依修行者根性,或是修行方法而有異,並無一定的次第。
  8. 依《大毗婆沙論》所云,慈、悲、喜無量心是由上品親乃至中品,繼而緣下品怨、中品怨、上品怨;而捨無量是由處中者起觀,次而下品怨乃至上品親。且其只是勝解作意,並不能達到真正解脫。
  9. 《清淨道論》四梵住的修持是先以自己為所觀的對象,次而對喜愛之人、無瞋愛者,最後對怨敵修慈念。依此修行其福可生色界梵天。
  10. 《大智度論》云「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初是執著眾生有實性的,為眾生慈;次是不執實有眾生,觀緣起而慈愍眾生,稱法緣慈;惟有無緣慈,是通達我法畢竟空,為真正的四無量心。
  11. 《瑜伽師地論》所云的慈愍所緣主要是對治瞋煩惱,對於可以對治貪煩惱的捨無量則不攝屬。
  12. 一般凡夫修四無量時可感得梵天的果報,但聖人修慈無量可感得遍淨天之樂報;修悲無量可感得虛空處;修喜無量感識無邊處;捨無量感無所有處。對於無色界的果報,凡夫之人無法修得。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