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幾乎就是日復一日地上班、下班,好象沒有什麼重心可言,內心常感覺到空洞無聊,即使是看電影、唱KTV、打保齡球、登山、旅遊,有種種的休閒活動和娛樂,仍然沒有辦法彌補內心的空虛,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解決。
現代人的情況如此,古代人也差不多,我相信未來的人也會有這種情況。可以說這種空虛感,是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有的。為什麼會空虛?什麼叫作空虛?
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是什麼的時候,就會感到空虛。很多人日子一天一天過,好象就是為了把肚皮喂飽,讓身體有地方住,滿足了衣食住行所需,就覺得夠了。仿佛「開門七件事」,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可是當飯吃飽了,衣服有得穿,房子有得住,也有自己的車子了,日子過得雖然不是最好,但還過得去的時候,就開始思索人生究竟還有什麼呢?如果找不到方向和目標,心中茫茫然的,空虛感就會出現了。
空虛的原因,往往是無聊和無奈。像一條在茫茫大海裏的船一樣,沒有盡頭也沒有方向,又沒有大風 大浪的刺激。好象隨便往哪邊開都是一樣,即使不動也無所謂。只是,不動時好象沒事可做,動了又覺得不是自己的方向而感到無聊,最後陷入一種茫茫然的空虛感 當中。
有這種空虛感的時候,無論是打保齡球、看電影、喝酒、去卡拉OK、看MTV等,各種各樣刺激的娛樂,都不可能給你一種真正落實的安慰感,不過是暫時 麻醉了你、刺激了你,讓你的感覺因忙著一件事情而產生移情作用。一旦時間過了,空虛感又會回來,實際上內心永遠是空虛的。
另外一種情況是,當想求的求不到,希望獲得的得不到,一次一次的落空;想要努力又努力不上去,想要往上爬也爬不上去,日子就會過得非常無奈、難過。
曾有人跟我學佛,一開始就說:「師父,我要修行。」我說:「好呀,你打算怎麼修行?」他說: 「我要出家。」我說:「好呀,讓你出家。」出了家以後,他天天希望受戒。於是,我就讓他去受戒。受了戒以後,他又天天希望開悟。偏偏開悟這件事,不容易如 其所願。
結果,有一天他對我說:「師父,我想我不適合出家,也不適合修行。我覺得很無聊,一天到晚,一天一天的過。我是在家人的時候,也是過日子;出了家 以後,也是這麼過日子。還是一樣吃飯、睡覺、上廁所。我現在覺得很無聊,我想我不適合出家,還是回家好了。」
這種人的空虛、無聊,就在於他不斷追求一個比現在更好的東西,可是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因為永遠 都有更好的東西在前面。只有追求到最後進了棺材,才會告一段落,因為再也沒有機會了。即使是這樣,臨到死的時候,他還是會覺得空虛,因為:「要的東西還沒 有追求到,怎麼就要死了?」
以我個人來說,身為一個學佛的人,我覺得人生非常充實,非常踏實。為什麼?因為我知道我現在所作所為的目的是什麼,也知道我現 在接受的一切是為了什麼?這都是因果而來的:現在所得,過去所造;未來所得,現在所作。現在我得到的就是過去的因果,而我現在的所作所為,我的努力,都是 為了準備好我未來的方向。
當一個人的生命沒有目的,欠缺意義,生活便會顯得十分空虛,甚至像行屍走肉一般。我曾經說過,人生的目的是來受報、還願的,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則是在於奉獻,自利利人、成己成人、增長福慧。
如果真有這樣的體會和這樣的實踐,你的生活或生命,一定不會是空虛無奈的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