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把別人當自己

曾經談過印度智者的四句話。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學習應該「把自己當別人」、「把別人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把自己當自己」。今天來說說「把別人當成自己」的狀態。

「把 別人當自己」是一種慈悲。每個人的際遇不同,有些人一輩子順遂,很難想像別人遇到不幸的日子怎麼過。但是若我們有同理心,把別人當自己,就會有感同身受的 情懷,於是我們見到別人的苦難與傷痛時,覺得我的心也揪在一起,便會用一種人性的關懷去對待那個人,理解別人的需求,並再別人需要的時候可以得到適當的幫 助與溫暖。

在工作上,有人以為慈悲心會牴觸目標或影響工作效率。其實兩者並不衝突。紀律與慈悲兩者應可並存。慈悲並非放任或濫情,要求紀律也是可以人性的考量。紀律是硬實力,慈悲是軟實力。兩者相互運用反而能創造出驚人的團隊與組織。

企 業的經營最終還是回歸人性。很多人都同意,有快樂的員工才有快樂的客戶,有快樂的客戶才能創造更好的利潤與成長,尤其在服務業。這也為什麼現代企業致力於 創造一個安定又舒適的環境給員工,還有郭台銘為什麼要為員工跳樓事件勞心勞力,這不是只有企業聲譽問題,還有經營管理上的效應。

放點慈悲在管理及待人上,反而可以順暢完成任務,並且得到尊重。

以前工作上有一位主管非常受員工愛戴,大家喜歡跟他共事,團隊的績效也非常高。有一次問他管理的秘訣是什麼,他說:「將心比心」。

頓時突然明白,他可以感受到別人的需求,因此他可以用最適當、最貼心的方式幫助那個人。

這四個字在管理的工作上一路走來,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考量,假想對方的感受。於是知道用什麼語言來溝通可以恰到好處,這包括正面的回饋可以言之有物,也包括困難的負面回饋可以言之精確卻柔軟。

若希望求得更好的福報而去幫助別人或做善事的話,並不是真正的同理心,這樣想的人只是一種自私的念頭而已。倘若我們真正的把別人當自己,反而可以從幫助別人中釋放了自己。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