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四無量心

四無量(catva^ry aprama^n!a^ni, catasso appaman~n~a^yo),即慈、悲、喜、捨四種無量之意,又名四無量心、四等心,或名四等。在《阿含經》中四無量又名四梵行、四梵室、四梵堂、四等心;南傳《清淨道論》則名之為四梵住(catubrahmaviha^ra)。然而,四無量心之義為何?《大智度論》卷20「四無量義」中云: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
  簡單來說,慈(maitri)為與樂,即饒益有情;悲(karun~a^)為拔苦,即除其怖愄、苦難;喜(mudita^)為慶賀,即見其得樂而慶慰欣喜;捨(upeks!a^)為等視怨親、無所著,即捨前三心(慈、悲、喜)。若分別來說,此四心的觀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綜合來說,慈、悲、喜、捨才是慈心的全貌。
  然而,何以言「無量」?《中阿含》卷21云: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量。比丘者!心與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量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梵行。
  即修習慈心時,心與慈心所相應,所緣由一方眾生,再逐漸擴展為二方、三方乃至十方無量眾生皆得樂,無任何瞋恚,圓滿善修即是慈「無量」。悲心、喜心、捨心亦如是修持。但是,修習四無量心其果報為何?《雜阿含》卷10云:
  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上,領千世界。
  換言之,修慈心其果報能生梵天,功德勝過布施與持戒的功德。但是,婆羅門亦是嚮往梵天,以梵為其最高神。因此,早期四無量心被視為世間定法,是有漏的。
  由上可知,早期佛陀說四無量心是希望佛弟子能依梵住而行。由於四無量心亦通婆羅門之修持,因此四無量心被視為世間善法。然而,《阿含經》中云:慈、悲、喜、捨四定若能與七覺支俱時而修,是可通向無漏解脫道。所以,四無量心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
上述四無量心中,慈為與樂,悲為拔苦,喜為見其得樂而欣喜,捨為等視怨親無所著。然而何謂「無量」?「普緣有情,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故名無量。」《大智度論》卷20將無量分為三層次,一、廣,二、大,三、無量
無 量
一方
高遠
下方及九方
緣四方眾生心
緣四維眾生心
緣上下方眾生心
破瞋恨心
破怨心
破惱心
畏罪畏墮地獄,故除心中惡法
信樂福德果報故除惡心
欲得涅槃,故除惡心
持清淨戒
禪定具足
智慧成就
以慈心念諸餘下賤眾生及三惡道
念諸天及人尊貴處
念得道聖人
以慈念親人
以慈念中人
以慈念怨憎
狹緣心
小緣心
有量心
即所謂的無量是依所緣的眾生、所斷的煩惱及依心之所念而有別。真正的「無量」是緣十方無量眾生,破瞋惱心,令得涅槃,心念得道聖人,並以慈報怨。然而,何以此處所言無量仍是有量心呢?《大智度論》又云無量有二。
  無量有二種:一者、實無量,諸聖人所不能量。譬如虛空、涅槃、眾生性不可量。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不能量。譬如須彌山、大海水斤兩滴數多少,諸佛菩薩能知。
  換言之,真正的無量是超越一切,是真正不可度量的。就好比虛空、涅槃等是不可度量的。觀一切眾生而不起分別,「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因此要達到真正的無量是必須與般若相應才可說是無量。也只有具般若空慧才能廣緣無量眾生,廣度無量眾生。又《雜阿含經》卷21云:
  尊者!謂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
換言之,一般所言的煩惱是有量的,真正的「無量」必須是與空慧相應。因此四無量心的修習是通向解脫道,依空慧緣廣大有情,斷一切煩惱
  然而部派論師卻認為四無量心只是勝解作意(adbimukti-manaska^ra,如《大毗婆沙論》卷81云:「無量不能斷諸煩惱,但能制伏或令轉遠。」因其所緣的無量眾生只是假想的眾生,並不能斷盡所有的煩惱,並非出世間善法。必須是與共相的真實作意相應,才可斷諸煩惱。
  另外,對於四無量心真正所緣的眾生,毗婆沙師認為只緣欲界眾生對於此說,《大智度論》卷20云:
  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是四無量心眾生緣故,但是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無量心無色界中,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
  鈍根弟子認為四無量心只緣欲界眾生,是有漏的。因為無色界中並無色法,所以無法緣無色界眾生。但《大智度論》則認為佛陀的本意為:四無量心是普緣十方眾生,當然也包括了色界、無色界眾生。
  承上,「無量」是普緣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有情。然而,部派論師主張四無量心只是勝解作意,只能緣欲界有情,不能斷無量煩惱,並非是出世間善法。然而,《大智度論》主張四無量心之修行是緣十方有情,真正的無量是超越一切。是慈、悲、喜、捨雖緣眾生相,但能與般若空慧相應,不取眾生相,而契入諸法實相,這也是佛陀的用意所在。
上述四無量心可緣無量眾生,又可對治無量戲論、煩惱。究竟四無量心是共同對治無量煩惱,或是分別對治不同的煩惱?《增一阿含》中云:
  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當修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當修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妒皆當除盡……當修行捨心;已行捨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
  又,《大智度論》卷20云:
  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喜心為除不悅樂故;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
      由上可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可分別對治不同的煩惱。修慈心可息瞋恚,修悲心可除惱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捨心可對治貪愛、憍慢。
  但是,「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究竟慈心所對治瞋覺與悲心所對治惱覺之差異為何?《大毗婆沙論》卷81云:
  慈對治斷命瞋,悲對治捶打瞋。復次慈對治應瞋處瞋,悲對治不應瞋處瞋。有作是說慈無量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對治瞋故;悲無量以不害為自性,對治害故。
       即由心中生起欲除彼眾生生命之起瞋念為瞋覺,進而想要捶打於眾生所生起的瞋念為惱覺。也就是說,由意念所生起的瞋念為瞋覺,由瞋念引起的身業、口業為惱 覺。瞋為惱之因,懷瞋心者能夠引起惱害。所以,慈是對治生起瞋念時的心念,應觀想饒益一切有情,不應生瞋念;悲是對治瞋念所引起的瞋害行為,應觀想欲拔眾 生苦,除其怖畏,不應加害眾生。
  一般來說,修禪定可降伏煩惱。為什麼在此卻要強調修四無量心來對治諸煩惱?《大智度論》云:「若欲得大福德者,為說四無量心。」換言之,修四無量心除對治煩惱外,因緣廣大有情,所以可獲無量福德。但是,既然是緣無量有情,又為何要修「捨」?《大智度論》卷20云:
  行者行慈、喜心,或時貪著心生;或時憂愁心生。以是貪憂故心亂,入是捨心除此貪憂,貪憂除故名為捨心。
  即修慈心時,與樂眾生,見其得樂,易生染著心;修悲心時,見眾生苦,易生憂愁心。如此,貪染心、憂心生,不但障礙修行,且所獲功德相對的亦少。所以,應觀修慈心、悲心、喜心所生之過患,而令生捨心,斷除一切貪染愛著,修捨心,才可成就四無量心。
  總之,修慈心可息瞋恚,修悲心可除惱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捨心可對治貪愛、憍慢,此為佛法修道的對治性。修四無量心時緣十方眾生,可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更可帶來無量福德。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