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淨界法師:經常行善的人,他以後的果報必有餘慶!

「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這個是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十法界的因果法則,就是一個恒轉如暴流。

我們再看約世間法,就是依儒家的思想,「約世法論,何不獨然。」就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他也是強調因果。

「故孔子之贊周易也,最初即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孔子他的思想也不是一種斷滅見,也不是自然有。怎麼知道呢?因為孔子他在贊,這個贊就是讚美,用文辭來讚美,讚美什麼呢?就是讚美《易經》。

讚美《易經》的在剛開始就講出一句話說: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以看的出來孔子的思想,也是講一切法有因緣的,有一個軌則的,不是一切法自然有的。

怎麼說呢?就是「積善之家」,這個家庭裏面經常行善的人,他以後的果報「必有餘慶」,這個指出以後會得到良善的子孫,以後的家庭,可能就是財富、聲名、富 貴、眷屬等等,會有各式各樣的可樂果報。反過來這個家庭「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家庭經常造惡業,這個家庭以後會怎麼回事呢?「必有餘殃」,這個家 庭以後要出敗家子了,有災禍的事情出現。

在《太上感應篇》 也講一件事情說:
在揚州有一個賣米的人,這個賣米的人,本來是一個很貧困的人,白手起家。這個人有點小聰明,他把這個賣米的秤鬥做了手腳。做了手腳以後,就是看起來比實際 的還重,事實上沒有,但是它看起來比較重,就偷斤兩。經過幾年以後,他努力的經營,也富貴起來,生了兩個兒子,非常可愛。有一天,他在家裏面喝酒,很高興 就跟太太說:我是一個本來什麼都沒有,現在有錢,你知道怎麼回事嗎?他太太說:我不知道。

他說:我就是把這個秤鬥,如是如是的做了手腳,所以現在這麼快有 錢。他太太聽了以後,就很傷心,就準備要跟他離婚,這個先生說:你為什麼要離婚呢?我們現在很有錢。這個太太她可能是多少讀過儒學,她說:我們這樣子做是 傷陰德的,以後這個家庭會出不吉祥的事情,所以我要跟你離婚。

這個先生他也有點善根,他聽太太這樣講,他也有點懺悔,他說:那我已經做了,應該怎麼辦呢? 她太太說:你過去偷人家斤兩,你現在也做手腳,把這個斤兩還給人家,就是你秤起來比實際的少,我們補償別人。他就如法做了,他也起慚愧心,斷相續心,一方 面就開始補償。過了幾年,他兩個兒子都死掉。他內心當中就很不平衡,「我過去造惡業的時候,事事順利,我開始修善的時候,兩個多可愛的兒子都死掉,這個世 間上真的有軌則,有因果道理嗎?是不是這樣子呢?」信心就動搖了。

晚上睡覺,這個天神就告訴他說:你過去造惡業的時候,上天派兩個兒子,要敗壞你的財富, 這兩個兒子是上天派來的;你現在造善業,這兩個兒子上天收回去,你繼續造善業,你以後還會得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都是良善。他這個做夢以後,就有信心,就 繼續不斷的,一方面開始斷惡念的,把這個念頭弄清淨;一方面就是用這個米,來補償別人,當作佈施波羅蜜。果然他也次第生了兩個兒子,而這兩個兒子,後來都 是很有功名。 

所以這個世間上的因果,有時候的確我們肉眼是看不出來,因為這個因果的事情,三世因果,有時候我們看不出來。

所以儒家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的。其實你注意現在的人,有些人家裏很貧窮,但是他人窮志不窮,他能夠堅持原則,在窮困當 中,他能夠堅持他應該有的人的本性,這個家庭以後,遲早要出良善的子孫,不知道哪一代而已。這個家庭,他做官貪汙,你看好了,遲早出敗家子,遲早,這個事 我們很容易看得到的。就是儒家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也等於是一種因果法則,只是它講的不明顯而已。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