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誰──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行菩薩道──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一般人總是先求安身,才求安心,也就是說,以為自己的身體得到安全的保障,內心才能安定下來;也認為自己應先求得安全的保障,然後再考慮到社會上其他的人。
但是學佛的人,一位菩薩道的修行者與實踐者,觀念恰好相反,是以安心來作為安身的基礎原則,以安人來完成自安的功德。因為心安定了以後,身體自然也會安定。 心理健康,身體即使有病也算是個正常健康的人;如果心不健康,身體再怎麼好,這個人也是有問題的,對社會、對家庭,都可能造成困擾。
如果能夠隨時隨地,以他人的安全、他人的安定、他人的幸福,以及他人的利益為首要考慮,你一定是個很安定的人,你的家人、親友,也都會因此而得到安全。
因此修行菩薩道的人,一定是捨己而利人,安心而安身。
如何安心?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的心不受環境污染,也不因個人心念的蠢動而影響社會環境,這就是法鼓山所提倡的「心靈環保」。
如何安身?就是要落實法鼓山提出的「禮儀環保」,其中包括了心儀、身儀、口儀,要我們從語言、身體,乃至於面部的表情、動作,都表現出對他人的尊敬、尊重、感謝、感激與感恩。由於我們對人真誠有禮貌,所得到的回響也一定是安定的、安全的,當然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會是安全的。
身心平安──身心的平衡與安穩
身體不安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身體機能不平衡,佛法稱為「四大」──地水火風失調,也就是冷熱不調、飲食不調、睡眠不調、運動不足或運動過度、生活作息不規律 等,這都會使我們的身體失衡。此外,不能夠控制內心的浮動,而造成種種心不由己、身不由己的狀況,也會使得身體的健康受損。
此外,外在的誘惑,環境的壓力,也會讓我們失去平衡。本來不想生氣結果生了氣,本來不想喝酒結果喝了酒,本來不想賭博結果卻賭博,本來不想暴飲暴食,為了克制煩惱就拼命地吃喝……,凡此種種,都是根源於內心的不平衡,最後終將演變成身體機能的失調。
平常生活中,當你發現心中有矛盾、痛苦、不平衡的時候,首先要注意你的呼吸,然後注意你的心在想什麼?然後把自己客觀化,觀察自己為什麼會生氣?生的是什麼氣?看一看你生氣時的呼吸如何?心臟跳動得如何?接下來注意你自己的感覺,是不是很不舒服?
也就是說,在內心不安定時,不妨馬上把心念移轉到觀照自己身體的種種反應,心情便會立刻平和下來。這種平衡與穩定身心的方法,非常有用,但是要經常練習。
所以,落實「心靈環保」,實際上就是運用佛法來調整我們的心;雖然不可能一下子就頓悟成佛,但至少可以用這些簡單的方法,使得身體平衡,心理平衡。
除此之外,當遇到重大困難,光是著急、痛苦,是沒有用的,應該提起心念,持誦阿彌陀佛、觀音菩薩聖號,祈求佛菩薩的護佑,給你信心和力量。其實,當你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的時候,你的心情已經是平靜、穩定下來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