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菩薩不是你求什麼,就滿足你的願。菩薩是又要安樂你、又要利益你,和我們凡夫一般社會的慈善家不一樣。佛菩薩主要是要你開智慧,不要再做惡事,你若能不做惡事才會永久的安樂自在。

菩薩不是你求什麼,就滿足你的願。菩薩是又要安樂你、又要利益你,和我們凡夫一般社會的慈善家不一樣。佛菩薩主要是要你開智慧,不要再做惡事,你若能不做惡事才會永久的安樂自在。


「菩 薩念與眾生利益安樂」,菩薩的心情,他的慈悲心於眾生有利益,也要他有安樂,菩薩菩薩的心情是這樣子。「非為安樂而不利益」,不是說我給你衣食住、給你生 活美滿就完了;不是!我一定要你開智慧,叫做利益。菩薩是又要安樂你、又要利益你,和我們凡夫一般社會的慈善家不一樣。

社會慈善家就是我造房子給你住、造醫院給你看病、給你麵包,叫你生活飽暖就好了,到此為止;菩薩也是這樣做,但是還要教你開智慧,要相信善惡果報,教你品德增上,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所以一方面是安樂,一方面要利益,不是只有安樂而不利益。

「若 性有罪」,要是做的這件事的性質是有罪過的;「無益」,沒有利益,要是這樣的話。「非所宜者,不應授與」,那就對他不合適了,菩薩就不會這樣子做法的。 「若性無罪有益」,要是這件事的性質是沒有罪過的、是有利益。「是所宜者,即應授與」,菩薩就會幫助他,這樣做!「不唯隨彼,心樂欲轉」,不唯獨是隨你心 裡面歡喜的就這麼做,若你歡喜但是那件事有罪過,菩薩不會幫助你。菩薩是:你要求什麼,菩薩要想一想,不是說什麼都「無求不應」,不是這麼回事;這句話不 對的。菩薩要看你的要求合不合道理,要對你有利益的菩薩才幫助你;如果你歡喜這件事,而這件事對你有傷害,菩薩不做。

說 有一個人失業了,看見報紙上有一個廣告,一艘船上面要請人,這個人看到這個消息好,就去報名。一方面念觀世音菩薩慈悲加被能錄取我,結果那艘船沒有錄取 他,他認為觀世音菩薩不慈悲、不靈感,對觀世音菩薩就埋怨了。那麼這艘船過幾天在大海裡邊遇見颶風,這艘船斷了,報紙上發佈了這個消息,「唉呀!菩薩慈悲 我啊!」菩薩不是你求什麼,就滿足你的願,不是無求不應,這句話不對;不是那個意思。

這 件事還容易懂,另外菩薩的意思是說:我令你有健康安樂的生活,滿足你這個願望,但是佛菩薩還擔心,若你又要去做惡事,還會得惡報的,又不安樂了!所以現在 給你一個麵包其實是小小的意思,佛菩薩主要是要你開智慧,不要再做惡事,這件事是重要的,你若能不做惡事才會永久的安樂自在;所以說不唯隨彼,心樂欲轉。

「非 欺罔彼,是名無諂」,不欺騙!佛菩薩有慧眼、有法眼是真實的能看得清清楚楚,這件事對你有害還是有利,對你有害不幫助你。若幫助你就是欺騙你,你將來因此 而倒霉了,所以「非欺罔彼,是名無諂」。「非惑亂彼」,不迷惑他愚弄他,佛菩薩不這樣做。「是名無誑」。「由是能作利益安樂」,菩薩的大智慧能作利益的事 情、也能作安樂的事情,「令彼怨者」,令這個於菩薩有怨恨的人「心自了知」,他看菩薩這樣做就明白「此是菩薩」,這是有大悲心的菩薩。

「於菩薩所,終不更起怨恨意樂」,再不怨恨菩薩了,菩薩對你那麼好,你還怨恨菩薩嗎?「及由彼發身語加行」,不起怨恨意樂還 有別的事情,及由彼發身語加行傷害菩薩的這些事情都沒有了。「乃至令彼歡喜攝受」,使令這個有怨恨的人沒有怨恨,於菩薩非常歡喜,願意和菩薩作朋友,所以 叫做「攝受」。「起親愛想」,和菩薩起親愛想再也不怨恨了;「不生嫌厭」,不會嫌棄菩薩、厭惡菩薩。「是名令彼怨者意樂加行,所有過失及怨嫌心自然除 斷」。 

孝順的人都很發達!閱人無數老醫師如此說:.

其實許多發達的人你看起來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有一點,你會發現,就是對父母孝。真的。僅此一點好處,天地都給如此豐厚的賞賜,更別說一心向善,茹素念佛了。

   孝順的人都很發達!
                 閱人無數老醫師如此說:

    這位女醫師,在臨床幹了一輩子,剛退休。為人和藹,善與人交往,在醫院 接觸人本來就多,又能與人聊天,別人的生老病死、家事命途知道很多。那晚她感慨,在醫院裏閱人無數,發現,那些孝順父母的都境遇都不錯,事業發達,反之那些混得差的,都是不孝父母的。她在醫院這個特殊的地方,看得很清。                                

        她隨便給我舉了一些例子,先從她自己的親人中說:
    我的侄子是個孝順人,他總說,父母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他確實也在行動中表現出來。他得到了好報,他一個平民子弟,到加拿大留學,先是到一個小城市,後來考到了多倫多大學(全世界排名第16,比北大往前100多位)
    侄子在加拿大聽說她奶奶身體不好,他知道他媽媽跟婆婆(即他奶奶)關係不好,特意給我打電話,讓我照顧她奶奶去。我的家在北京,但感侄子一片孝心,還是特地趕到鄭州去照顧他奶奶去了。
    他還打電話給他母親,說一定不能對奶奶不好。他母親看在兒子的面上,也負擔起照顧婆婆的任務。這侄子現在事業很發達。
    我們醫院裏有一個工人的孩子,高中畢業沒畢業不知道,平常打架罵人說髒話,是個混小子。但就是對爺爺奶奶好。我們都知道他媽媽對婆婆並不好,就是這個孫子對這兩個老人好,要報恩,因為從小是爺爺奶奶把他帶大。在他的帶動下,他妻子也對老人很好。夫妻倆一起行孝,雖然他媽媽對奶奶不孝,但他對媽媽也孝順,每次看望母親都是一掏一大把錢,也沒個數,就扔在那裏。總之這人很實稱。就這個沒文憑的主,現在混到北京一個五星級大酒店的採買,極肥缺,總有人請,甚至請到澳大利亞玩。現在車房都買了。
                       
    我看病認識了一個老婦,一家人住在一個大四合院裏,要知道在北京,能自家有一個四合院多顯貴呀!跟她聊天,她感慨,過去窮死了!青年守寡,帶著三個小孩, 還要養老母,孩子很小就要跟她一起幹活,什麼纏線頭、剝雲母啦,城市貧民維生的活計。即使這麼窮,她也不扔母親(大概她還有兄弟姐妹,她要獨養母親盡孝)孩子從小就跟她學會了要贍養老輩,後來她二女兒嫁了一個好夫,兩口一起奮發,發了。買了大四合院孝敬母親,把下崗的妹妹也接過來住。把自己的房子給了另一 位妹妹,一家人紅紅火火,和和睦睦。
    我還認識一個事業有成的女性,北京人,從小功課特好,但文革一聲號令,16歲的她也得到內蒙臨河插隊,後來嫁給了一個農民。她人特好,對父母孝,對自己的農民老公也不錯,一直不棄不舍。
    二十年前,她在內蒙一個小鎮工作,工資每月才38元,她竟給父母寄15元,她父母都是北京的知識份子,根本不缺這錢,但她就是要盡這份孝。每年回家,她也要買很多東西給父母。
       後來做生意越做越火,同時她還升了官,是縣裏管知青的頭。
    她弟弟對父母不好,不聽父母勸,不要父母給找的一個護士,硬要找一個汽車售票員做老婆,那女人可能素質較低,滿嘴髒話,結果她媽媽硬是不讓她進大門,孩子都出生八個月了,還沒進過婆家。過年了,弟媳回到了順義老家,她弟弟回不了媽家,沒地去,孤孤清清。
       內蒙這位女性心裏著急,自己買了許多禮物拿給弟弟,讓他回家對老人說,這是對方親家給買的,這樣,她父母坐不住了,也要送禮物給對方,她又跑去買了很多東西。就這樣,雙方開始走動起來。
    過去弟弟是從來不給家裏錢,在她的帶動下,也按月給錢了。
    其實許多發達的人你看起來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有一點,你會發現,就是對父母孝。真的。僅此一點好處,天地都給如此豐厚的賞賜,更別說一心向善,茹素念佛了。
                         
    不孝的人很多障礙、窮困
    我的一個親妹妹,很自私,什麼總是先為自己考慮,不管父母。前些時候為了父母的事我還跟她大吵了一架,她說我照顧父母是另有圖謀,我氣急了,說咱倆發誓,我說一句你跟我說一句:我要是有私心,我要是做過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老天在上,出門讓車……”結果她哪敢跟我念呢,出溜一下跑了。
    她做什麼都很有障礙。做安利十幾年了,也有點小才,到處給人講安利的課,可還是沒發起來,到現在還很困難。而同時一起做安利的,雖然看起來沒她那麼能說,現在都發大財了。
    我家對面胡同裏,住著一下崗職工,吃低保,兩口對公公婆婆不好,那男的爸爸腦血栓癱在床上,這漢子有的是時間,沒錢能出把力吧?也不去照顧一下,他媽媽跑過來罵這兩口子,我們街坊都看見了……結果這家混得很慘,生活很困難,小女兒才八九歲,長得也不好看,一個耳朵失聰,帶著助聽器,很可憐。
    總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現在算知道這一點了。
    聽到這位女醫師說到這,我想起著名的音樂人李亞蓉曾說她的見聞,她過去以為農村人都很孝呢,畢竟保留了很多傳統嗎,誰知她到山陝採訪,發覺不是那樣,那西部的老人都很可憐,許多老人雖然有兒有女,但都被扔在一個獨窯洞裏,沒吃沒喝,有的時候兒女想起來了,扔進來點冷饃,大冬天,西部冷得很,也沒個柴草…… 她問陪同的,你們這怎麼這樣?當地人說,這都是這樣,許多老人都是餓死凍死的……李亞蓉這才悟到,西部的貧困是有原因的,那裏的人那麼窮,不思改進,國家和個人給一點捐助,他們有的就拿去換酒喝,還有這不孝,能不貧困?     
    不孝之人發了財也守不住
    是否都是孝順能發大財而不孝的不能發財?我問這位退休醫師。她說也不一定,但不孝的縱使發了財最後也會破滅。她舉了一個例子。她同學的弟弟,改革開放後做生意,她家還借給他兩萬元。這個人對父母不孝,不尊敬,罵父母狠著呢。他一度生意做得很火,做電視機生意,做螢光屏生意,生意遍佈全國,賺了很多錢。後來趕上國家政策性調整,破產了。現在,多少年了,當初借他的兩萬元錢還沒還。人們背後議論他說,那傢伙沒積德,賺了那麼多錢,又賠了進去。
    中國古人最重一個孝子,認為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這還是很有些道理的,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忘恩負義,是否對他人厚道,是否能夠與他人有福同享的一個標準,有一位富人說過,他結交人就看那人是否對父母孝,如果對父母都不好,更不可能對朋友好了,怕多是奸妄之徒,天地也不喜歡。
                   
    上天有厚生之德,最喜歡人厚道孝順了,這樣的人即使身處絕境也會有天護佑的,以後能起死回生,發達振興也就不奇怪了。
    以下內容摘自《地藏菩薩本願經》。不孝會有天地災殺報,然後死了是地獄報應。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人生札記

好好活,慢慢拖,一年還有幾萬多;
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氣自己;
少吃鹽,多吃醋,少打麻將多散步;
按時睡,按時起,跑步跳舞健身體;
父是天,母是地,盡孝父母要牢記;
夫妻愛,子女孝,家和比啥都重要;
行點善,積點德,多做善事多積德;
只要能吃飯,錢就不會斷;
不怕賺錢少,就怕走得早;
官再大,錢再多,閻王照樣土裡拖; 本月是觀音菩薩出家月,福祿壽喜財各路財神都來保佑你.

如饮大海之水,饮一滴而知全味。

《中阿含经》里有个比喻:有一个人被毒箭射到身上,马上就要毒发攻心了。人家说:“赶快拔起来医疗。”他还在说“不行!我得先问清楚这支箭是谁射 的?这支箭的做法是怎么个做法?这只箭上面那个乌溜溜的到底是沉木还是檀木做的?然后这种毒药为什么这么烈?我得要先分析它的化学成分以及是哪一国进口 的?我得先弄清楚了之后呢,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射的这么深?我想要去搞清楚他那把弓为什么这么有力?而且是谁射的?”

那你去问好了。就算没找到答案,你先止血总可以吧?你先消毒总可以吧?你先吃一颗药丸子总可以吧?

佛 教不浪费时间,苦苦去追究对脱离生、老、病、死无关的问题。所以,不要那么样说:“我得准备找到所有的教法,把它总整理了之后,我才开始修。”得了,得 了。一句一句都能修是不是这样子?如饮大海之水,饮一滴而知全味。你不要去捞大海的水,没有功夫啦!你只有斗量的心,你怎么去捞大海的水呢?生命在呼吸 间,坟前也有年轻人。人身难得,应当精进修行来自我惕励。所以呀,我们现在学多少就用多少。不要等啊!

擦 净 心 灵

伯父病危时,让儿子拿来一个旧皮箱,从皮箱里拿出一件黄色的旧呢子大衣,撕开衣角的线,取出一块银元。
 
六十 年前,伯父在县城开书店。一日,一个年轻人来买书;因为柜台上只剩一本,所以伯父便向买书人多要了一块银元。从此,这块银元常被伯父托在手上,沉重得如同 托着一座大山。开了五年多书店,伯父只做了这么一件亏心的事,而且只是一块银元。尽管如此,仍让他日夜不安,决心退回这块银元。然而,六十年过去了,他无 缘了却这桩心愿。

“生命终结之际,伯父给儿女留下的遗嘱是:一定要找到那个买书人,买书人不在了,找到他的后人也行,务必把这块银元退回。这样他才能安睡九泉之下。

离开人世时,伯父的最后心愿是擦掉心灵上的那一丝灰尘。

三个儿女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坐下来研究怎样实现老人的遗愿。他们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块无法退回的银元,因为父亲没有留下那个买书人的姓名,或许父亲也不 知道?深陷悲痛中的三个儿女此时才深刻地悟出老人留下的又一个遗愿——让儿女在世上干干净净地做人。人生在世,需要不断地为心灵除尘,自省、自责、自悟、 自重……擦净心灵,既是一种自我重塑,也是一种品德纯化;既是对从前的一种跨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追求。

传说著名高 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心镶着一颗历时五百年在千尺海下育出的硕大的夜明珠。得灯者,受到珠光普照,便会品性高洁,备受世人敬重。有三个弟 子跪拜求救,怎样才能得此稀世珍宝。一灯大师说,世人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为下品,因其心灵已落满灰尘;偶尔损人利己者为中品,心儿红、白相浸,如立 悬崖之边;终生不损人者为上品,情清心洁,为世人所敬。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灰尘蒙蔽。所以,红尘之人常要擦抹,方可进得品位。

大师给三个弟子各发一本“良知薄”,嘱其分头下山化斋,与世人交往时凡做损人利己之事都要详记下来,每记一笔视为心灵除尘一次,二十年后持“良知薄”回 来见他,由他亲自审阅评定宝灯得主。二十年后三人回来见大师,被告知说大师出游需耐心等待,在等待大师回来的日子里,三人不断地看自己的“良知薄”,回味 上面记下的大大小小的损人利己的行为。后又相互传阅,相互评鉴,进而反思,自责。终有一日,三人忽然醒悟,那盏“人生之灯”本就挂在自己的心里。心灵没有 灰尘,就能华光璀璨……

人的心灵是一座“库房”,每个人的所言所得,不管是否愿意,都要一次不少地真实地存放在里边,面对世人,敢敞开自己心灵“库房”的门窗,经得起他人的察看,这个人的一生就能高挺着自己的脊梁,活得堂堂正正。

人生最完美的结束,不是拥有多少财物,也不是创下多少家业,更不是如何地威名远扬,而是在走的时候,能带着一颗干净的心。那久,生命之灯便永不熄灭。
   

二十随烦恼 - 小随烦恼

跟随贪、瞋、痴、慢、疑、不正见六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叫做随烦恼,共有二十个。随烦恼根据作用力的强弱可分为三种类:一者大随烦恼,二者中随烦恼,三者小随烦恼。小随烦恼的作用虽最弱,然而它是最容易发觉到;反之,大随烦恼的作用力最大,却是最难觉察到的。

小随烦恼行相互违,各别生起,共有十种
 
1.忿:对现前逆境,如:有人责骂你,你不能忍受,起瞋心。

2.: 对过去的忿境怀怨不舍,在内心热恼的心理,比如说:现在人家骂你,你在做其他事务,不理会它,过后再想起就生起瞋恨之心。豪爽粗犷的人怀恨心少,忿怒后就 没事了;城府很深的人,忿心起时不出声色,但怀恨在心,机缘成熟就会报仇,此种人高深莫测。有些人现在你讲他几句,他若无其事,但过后越想越恨。有些瞋心 重者,可怀恨一生;有些则要与其所瞋恨的人同归于尽,把瞋恨的心延续到下一世去。

“忿”与“恨”都是属于瞋心,但它们生起的因缘不一样。忿是有境界当前,遇到不如意的境而起瞋心;恨是忿怒后一直想起刚才的事故,怀怨不舍。
 
3.:当忿或恨时,越想越苦恼,身心不自在地烦躁恼热,心跳加速,热血奔腾,并以粗暴言行强扰他人,或疾言厉色地怒骂别人,使他人也苦恼。但有些人生气时,并非损害他所瞋恨的对象,而是以丢东西来发泄心头之恨,这就是恼的行为。他不打人,但打东西,过后才满意。
 
4.: 恼后就无悲愍及爱心,常以打、杀、恐吓等侵损逼害众生。就好象他对我不仁,我就对他不义。恼与害之差别:有些人“害”的烦恼少,被人欺负,只会在那儿 “恼”罢了,即使他很苦,也不敢害人,这种人就是有良知,有慈悲心者,他没能力反抗,因为不敢害人;反之,有一些人有害的烦恼,心肠毒辣、残酷,苦恼之后 就要去对付别人,这就是由“恼”转为“害”。有些人很残酷,路过见到一些猫、狗等小动物,他都无缘无故地踢一脚,这是没有恼,但是有害的心理,没有慈愍 心;看到蛇、蟑螂就一定要打死,看到蟑螂讨厌是因为恼、忿、恨、害,所以打;但是看见青蛙也要打死,那就是单纯的害心在作用,他并没有瞋恨,但有此侵犯众 生的业习。害心重的人才狠心做出杀人放火、抢劫等丧尽天良的勾当。这世间就是有一些没有慈悲心的人,经常损害别人。

以上四个心所,都是属于瞋心的一部分。“害”心也是一种瞋心,虽然有时害心不随伴忿恨心生起,但是,有害心的人前世必定瞋心重,经常损害众生,形成了业习,结果遇到众生就要损害。

5. : 即妒忌,不能忍受他人之成就、优胜而起瞋心。有些人妒忌别人的名誉、地位、才学、仪表、财富等等。爱美的女人妒忌别人比自己漂亮;妒忌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 聪明;别人做事有成就被赞叹,而令你生起妒忌。如果一个爱美的人,也会妒忌别人的太太比他的漂亮。此烦恼是与他人无关,没人惹你,是自己不能忍受别人比你 优越,而生起妒忌的心理。这几种心所,相信在座各位或多或少都会有吧?大家应该心知肚明。

6. : 即是矫诳不实的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就会假装有德而大言不惭,以欺骗他人获得利养。有些人爱名,就假装有才有德。例如有些人暗地里专门做伤天害理的事, 但是他又爱名,就到处慷慨捐款,做社会名流。又有如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不会,但为了表示你的学问渊博,你就不自量力地乱答;或是原本你无能力,却假装自 己有能力办事,这些都称为诳。诳是欺骗心的意思,它的起因是贪求名利,这种人特别爱名。同
样地,贪求财利的人也会如此。有此心态者都有进取心,求上进,往上爬。

7.: 即是谄曲不直的心理。以言行隐藏过失,并奉承他人,以免名利有损。这是为了取信于别人。拍马屁是一种谄;小孩子做错事后,往往为了怕被打而表现乖;为了工 作或利益,而讨好别人,即是所谓的谄媚,这都是谄的心态。谄具有贪以及愚痴的心理,因为贪名是愚痴的。诳与谄之不同:诳是以欺骗来争取到名利,谄是用奉承 保存其名利。

8.:覆为行动并没有造善业或恶业,而是对于自己所做的罪恶,隐藏不愿让人知道的心理。不论好人或坏人都会有此种心理。例如犯戒后,心想幸好没人知道,这就是覆的烦恼。一个行为不好的人很可能诳与谄;但是一个行为好的人,经常会有覆的心理,因为丑事不可外扬,让人知道。
谄与覆之不同:覆是隐藏自己的过失,不愿人知,他并没有对他人有特别的意图;谄是当你知道某人能给予你利益时,就隐藏自己的过失,以便对方相信你,希望能从那儿沾到一点儿甜头,得到一些好处。

9.: 对自己的学德、财产、成就等染著喜跃,沾沾自喜,而生起骄傲的心理。即是执著我们的名利、才学、家族、地位等等,内心非常高兴、满意。此烦恼不一定要向人 家表示,只要内心生起“我是个了不起的人”,即是憍。甚至于写了几个字,有人欣赏,他都满意,也即是憍。这种心态并非和人比较,生起傲慢的心看低人,而是 认为自己的东西有人欣赏、很好,内心很高兴执著它。憍与慢不同:憍是自己做事有了成就,产生高傲的心理;慢是以自己的能力与别人相比,自己认为比他人高一 筹,而心高举。

10.:即是悋惜、悋悭。于财、于法,悋惜不肯惠施的心理。中国人的 秘方、秘法不外传人,即是悭的心理。悭是因为贪而形成的一种吝啬,它是贪的一种变相。但是悭与贪不同,“贪”是希求多;“悭”是拥有很多财物,而舍不得施 于他人。有些人有贪,没有悭;但悭的人一定贪,贪的人不一定悭;因为有些贪心重的人,有人来向他乞求,他愿意施舍;悭的人贪得无厌,哪儿愿意给人?所以悭 的人对于自己的财物、知识、能力都不愿与人分享。悭的人最怕见到乞丐,最怕别人叫他做好事━━布施。因为悭的烦恼很重,自己挨饿也愿意,好象有些财主因为 悭而饿死。
这十种心理都是贪、瞋、痴所引起,它们的活动是个别生起来的。即是你忿时没有恨;当你忿后,你恼、恨,就没有忿。它们个别间隔生起,忿了就恼,恼了又忿,但是忿和恼不会同时生起。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小,只局限某些外境,并且不是时时生起,故称之为小随烦恼。
 
作者: 广超法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一九八六年讲于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

六根本烦恼 - 不正见

对于因果道理等起不正确之知见,也叫恶见,共有五种
 
1.身见: 一名我见。即是对于五蕴假和合的身心,妄起实我、我所的迷执。梵名叫做萨迦耶见。执著世间有个身心是我,称为“我执”。我执有两种:在行为方面的我执就是 “我慢”,它是第七识上的执著;在思想方面的我执称为“我见”,也叫做“身见”,此是第六识上的执著。“见”即是“知见”,就是我们对世间起种种的见解。 它是一种知识,会误导我们,如果我们明白个中的道理,即可放弃它。“我见”是一种思想上的
烦恼,是知见上的执著,即是我们的 第六意识认为有五蕴假合的身心━━我、我的东西━━我所。我们可通过明了“无我”的道理,破除“我见”故不正见容易破除。证初果的圣者没有“身见”,也没 有“恶见”,他的第六识再也不会去思维有一个“我”,然而第七识中依然还有“我慢”,故“我执”尚未破除。我执并非是听完无我,相信无我,也确定无我的道 理是正确后,就无此烦恼,而是放下我见的烦恼罢了。我执中的“我慢”是我们内心中根深蒂固的烦恼,碰到任何一件事物,我们就有一个心境内、外的对立;外面 的是外境,里面的是我。因为有我执就会生起贪生怕死的念头,就会起贪、瞋、痴等烦恼。譬如对“无我”的道理深信不疑的人,被人用刀子威胁时,他会怕死,此 怕死的行为不是我见,而是我慢。“我慢”不可凭听讲道理来破除,它必须以修道来断除。
 
2.边见:具说边执见。就是执著己身的邪见。最基本、最普通的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边见生起之因是由于身见,在追寻“我”的存在时而生起的。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即使是下一世还是这个我,这是
“常 见”。执著世间有一个我,认为我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了,此称为“断见”,故有些人遇到困难、挫折,不能活下去的时候,就以为跳楼自杀能解决一切烦恼 问题。此边见是每个凡夫皆具有的烦恼,其中也包括科学家。常、断二见是最基本的边见,其余还有好多,好象:世界有没有开始与终点;它没开始而忽然形成的; 或者执著它原来就存在;永远就存在着等等,都是断见和常见在作怪。因为这种种的“见”都是两极端,故叫做边见。

 3.邪见: 谤无因果(业因果)、无作用(转世、父母),无事实(佛、阿罗汉)。谤无因果,起种种邪见。认为做善无善报,做恶也无恶报,此是无果。有些人认为人的出生 是“无因”的,就是由父母生出来;死后一了百了,即是“无果”。有些人认为鸡鸭是生下来让人吃的,杀死鸡鸭无需受报,此属于“无果”。世间有三世,即是过 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但他不相信,此即是“无作用”;对佛陀所说的三宝、四圣谛等,以为“无事实”,而加以毁谤。

 4.见取见: 执取诸见为己见,认为此见是最优胜的,最正确的,而生起斗争,称为“见取见”。执取前面四个见,认为是最正确的,也是见取见;比如:你认为人死了一了百 了,此是“边见”中的“断见”,而你却执著认为这种见解是正确的,这个执著称为“见取见”。世间人往往执著自己的思想、知见是正确的,别人的是错误的,乃 至执著正确的知见是对的,亦是见取见的烦恼在作怪,并非我见。
 
5.戒禁取见: 戒禁就是戒律。就是在戒律上所起的邪见,执著不正确之戒律。例如:执自己所持的戒律,可得到解脱,证悟涅槃的境界,当然其所持的戒律是随顺诸种邪见的戒律 ━━不契事理、不合解脱的。譬如在印度有人执持极端的苦行为戒,身无衣蔽体,夜里卧荆,甚至食草饮尿,以为如此苦行能修得涅槃之果。其实这般修法无利于解 脱和离苦,只能归为愚蠢的外道罢了。印度的一种外道,妄执不正确的戒律,他们持牛戒而食草,是知见上的迷惑,并且违反佛教基本教理,根本无助于修行解脱生 死轮回之道。如果有人认为一定要吃素才能解脱,所以他吃素,这也是戒禁取见。菩萨道行者,为了避免因吃肉而要杀害众生,故持素,此是慈悲心的表现,并非为 了要解脱而吃素。如果吃素能解脱,牛羊早就解脱了。
 
这六根本烦恼中的贪、瞋、痴称为三毒。贪、瞋、痴、慢、疑为“五钝 使”(思惑)要修道才能断除。不正见中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称为“五利使”(见惑)要见道时才能完全立刻断除。五钝使和五利使全称为十根 本烦恼,也叫做十惑。初果圣者断除疑、身见、戒禁取见三结。凡夫时常生起这些烦恼,但在听闻佛法后,我们就会除掉戒禁取见、身见、边见,然后慢慢地除去所 有的不正见。

作者: 广超法师

六根本烦恼 -疑

疑就是踌躇、怀疑的心理。即是对迷悟因果的道理,犹豫不决的心所,它会障碍我人的修行与修学佛法。

历史记载二千多年 前释迦牟尼佛修道成佛,解脱生死,你却认为有烦恼怎么能够解脱生死呢?对此真理产生不信的心理,称为疑。此怀疑使我们不能接受真理,并非真理不可让人怀 疑,而是我们内心对于任何事情都存有怀疑之心,这是一种烦恼。比如:我告诉你们,我的俗姓是“苏”,有人听了就相信,但有些人听了就会产生“是不是姓 苏?”此怀疑之心,就是他内心的一种烦恼。又再打个比方:“美国太空人已登上月球。”有人听了就产生“是不是真的呀?”他根本不想去寻找答案,不去了解, 就直接产生怀疑,这种“疑”的心理状态,就是烦恼。我们对某些事理,在还没有真正了解之前是可以持有怀疑的态度。当我们真正彻底明了后,就能接受、相信 它,这种怀疑的态度佛法可接受。

此“疑”根本烦恼是对迷悟因果的道理,犹豫不决。即是吾人听讲四圣谛的道理后,还抱着怀疑 的态度。在佛经中说:如果一个人还没证悟初果,他对四圣谛、三宝多少会有疑问。这疑问我们可以保留,但因此而妨碍我们证悟初果。有些人说他对某种修行方法 深信不疑,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修行后,如果没有证悟,就会生起疑问,怀疑起来。这并不表示当初他对某修行法门没有怀疑,而是他的疑心被信心遮盖住。“疑 心”是一个很深的烦恼,它是根本烦恼之一。例如:有人对“四念处”这个修行法有信心,他用十多年去修学,但没有什么成就,就怀疑此修行法;因为没证悟,更 怀疑那些证悟者修行证悟的成果是否是真实的,这就是疑的烦恼。对于一般凡夫来说,很深的“疑”烦恼是不容易发现的,除非我们面对修行、烦恼等磨练的时候, 才可知道我们对佛法的道理是否是深信不疑。证初果者断戒禁取见、我见,对世间看得很清楚,对佛法就毫无怀疑了。

作者: 广超法师

六根本烦恼 - 慢

慢就是贡高我慢,恃己凌人的心理。即是仗着自己的权威、势力,以及富贵、聪明、知识、漂亮、家族等,卑视他人的心理。这共有七慢:

1.慢:
于 劣计己胜:比己低劣者,我们执著比他殊胜,内心高举,产生傲慢的心理。比如:你是大学生,他是小学生,在学问方面你胜过他,本来你比他有学问就算了,但你 内心提高自己━━了不起,他是笨蛋,这就是慢在作怪。此种慢不太严重,是属于下品慢。于等计己等:于己平等资格者,你执著认为跟他一样。比如:有人提起某 某人是大学生,你的慢心一起,就说我也是呀!此属于中品慢。

2.过慢:
于等计己胜:于己平等资格者,你执著 认为胜过他。比如:他是黑人律师,你是白人律师,同样是律师,而你却认为白人律师比黑人律师殊胜。此种慢心是不符合事实的,它的生起是与平等资格的人相 比,却认为自己比他人殊胜。这种人特别爱名。此属于中品慢。于胜计己等:对于胜过己者,你认为他没什么了不起,你也能跟他一样。比如:某人的能力并不强, 但却认为如果他被当选为总理,他也能与李光耀总理一样,把新加坡治理得很好。此是属于上品慢。

3.慢过慢:
于胜计己胜:对于能力比你强的人,你执著胜过他。比如:做母亲的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最聪明。如果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聪明,她就要找种种理由来证明她的孩子比对方的聪明。

4.卑慢:
他多胜谓己少劣:对于能力比你强的人,你执著只输他少许,比如:别人称赞邻居的儿子考第一名,你的儿子刚好及格,你却不认输,认为自己的儿子也不差。这四种慢都是好强、好胜、爱名的心理在作怪,纯粹是属于傲慢。

5.我慢:
此 慢与前四种不一样,与别人无关,它才是真正的根本烦恼。此慢很严重,很多烦恼从此而生。此慢是于自最胜五蕴依身,计我我所自恃高举。此即是我们在五蕴的身 心中执著我、我所,然后自我提高,就叫我慢。前四种慢是与别人比较后所产生的,我慢却不需要,比如投生在无色界的众生,都是独处在定境中,没有其他众生和 他在一起,此我慢依然存在,执著自己是最殊胜的,认为其所拥有的东西是最好的。

6.增上慢:
于自少分胜德计己得全分胜德,此慢纯粹是指修行人而言。即当一个人修行时,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就是增上慢在作怪。例如:修行者还未证得阿罗汉果,却自以为已证得,他就跟人说他是阿罗汉了,此种人称为增上慢人。

7.邪慢:
于己全无胜德计己有胜德:自己本来是没道德、没德行的人,却表现出自己是世间最不起的大好人。比如:一些人在暗地里干见不得人的勾当,表面上却表现得象个社会栋梁,慷慨解囊的慈善家,然后也自以为是个大慈善家。

作者: 广超法师
 

六根本烦恼 - 痴

痴即是无明。为迷惑诸法的事理而不悟的心理,无明的范围很广,有时候包括一切的烦恼。此论中痴的无明纯粹是指于诸事理迷惑,即是非不明与事理无知。

不 明是非是对一件事没有判断的能力,不知正确与否,此即是愚痴。比如:你爱某某人的优点与美德,可是同时讨厌他的某些缺点与恶习,这使你混淆,把两件事当做 一件事,不知是对或是错,不能明辨是非,就产生愚痴。实际上世间的种种事物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你要美满、美好。好的你要,坏的你不要,好坏在一起时, 不能分辨是非,而产生不知取舍,结果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愚痴。

我们对事理不明白,不知晓,也是愚痴。比如:有人对四圣 谛、三宝的实、德、能(真实、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即是说对于真理的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这三件事情迷惑,没有信心;我们不知道 有业力的作用,这也是愚痴。当我们愚痴时,往往会做出各种傻事,比如:看到人受病苦的折磨时,我们可怜他,认为反正他是要死了,不如把他人道毁灭,让他早 曰解脱。因为我们不明白病苦自有病的因果业
报,绝不会因为断了他的命就可以解脱。今生他要受如此病苦,即使把他杀了,下一世还是要受这种苦,这是逃不掉的,这是对事理不明白而产生的愚痴。

这 两种痴都是属于第六识的痴,依《大乘百法明门论》说,吾人还有在第七识(末那识)中作用的痴,即是我慢、我爱、我执。所谓我慢是下面七慢之一,为踞傲的意 思。即侍从所执之我的贡高心。我爱是指贪爱自我之意。末那识念念恒审思量,执著第八识是我,即是执著五蕴中有一个“我”。“我执”有第六识与第七识的差 别,在第六识是思想上的迷惑,是一种错误的见解,所以称为我见。在第七识是行为上的迷惑,是业习造成执著我的心理行为,简称为我慢。

我 们心中的见解与行为不一定是一致的,譬如有些人认为抽鸦片对身体好、能治病,那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即是思想上的迷惑;如果是贪抽鸦片,是一种贪的行为,即 是行为上的迷惑。当一个明白鸦片不好,思想上不想再抽,然而心理行为上却戒除不了。同样的,听闻佛法后,相信“无我”只不过是减轻了第六识上的“我执”, 甚至于证悟初果的圣者已无“我见”,但还有第七识的“我执”。无明即是愚痴,此是每个众生皆具有的烦恼,除非是证悟阿罗汉果的圣者,无痴的心所念念现前, 才不再愚痴。凡夫经常生起愚痴之心,虽然有时也有能力分辨是非,生起无痴的心,但不是念念现前,所以经常都在愚痴当中。

作者: 广超法师

六根本烦恼 - 瞋

一 般人对瞋的了解是:发怒,生气等,但佛法中说瞋是于三苦及资具(逆境)憎恶不能忍受,而生产憎恚之心,为恶业的根本。

三苦即是:

1.苦苦:身心之苦受。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
2.行苦:身心变化无常,我们作不了主,即是五蕴炽盛苦。
3.坏苦:乐受变坏或得不到。即是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对 于这三苦,凡夫不能忍受,不想要它,但业报又是如此这般作不了主,挥之不去,丢之不掉,所以对这三苦起瞋心,然后对引起三苦的东西也起瞋恨心。又如有人驾 一辆老爷车,半路抛锚了,不能准时赴约,结果苦恼起,瞋心生,连那辆老爷车也被敲、被踢,这就是对此资具也讨厌。贪是对顺境起贪爱之心;瞋是对于逆境起瞋 恚之意。贪与瞋刚好相反,它们不是同一种心;贪与瞋所执的境是绝然不同的。即是贪、瞋的心绝对不会同时生起,贪爱那个东西,绝不会瞋它;瞋那样东西也绝对 不会贪它。打个比喻:我们闻到檀香的味道。就是产生贪爱;但是闻到大便的味道,就生起瞋心,故我们贪爱顺境,瞋不可爱的逆境。

贪 与瞋的顺、逆境是不同时候发生的境,不同时候生起来的心。贪心所与瞋心所在一刹那不可能同时存在,但是贪与瞋可以同时发生在一件事上。比如:有人爱上某个 人━━贪;但所爱的人做出令人讨厌的事情时,他就生气━━瞋。这里贪心就不存在了,可见贪与瞋绝对不会同时生起,但它们可以间隔生起。又比如:一对恋爱中 的男女,结婚前觉得对方有许多优点与美德,结婚后却发现对方有一些缺点与恶习,结果有时贪爱他,有时又瞋恨他,但贪爱与瞋恨的起因是不一样的。两种心情混 在一起时,他就搞糊涂了,到底我是爱那个人呢?还是恨那个人?所以贪爱与瞋恨之心绝不会同时生起,但贪爱与瞋恨之间,取舍不定时,则产生愚痴。

 作者: 广超法师

六根本烦恼 - 贪

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的心,为苦的根本。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众人贪欲界、色界的种种事物,及贪无色界的种种心态, 使他们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中受生,再度轮回生死。若众生对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欲界;对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色界;对 无色界的种种心态有贪爱,则生在无色界。当一个人无欲界的种种贪爱,就不来欲界,他会生到色界、无色界。当他对欲界、色界之种种贪爱已断除,则不来欲界和 色界,只有在无色界受生;若断除这三界的种种贪爱,就再也不来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贪著这三有了。

贪著三有及资具是 讲贪著三界中的种种事物。我们生长在人间,贪求人间所享有的物资。比如:贪著住富丽堂皇的房子,睡高广的大床,穿华丽的衣服,坐舒适的椅子,此种贪著使我 们再来欲界受生。在佛法中说:一切众生皆因有贪而不能跳出三界,因为淫欲而不能出欲界。贪有很多种:一者欲贪(欲界的贪):即是财、色、名、食、睡。二者 色贪(色界的贪):假设一个人通过修行弃除了这欲界的贪后,他就会进入色界的定境中,对此定境生起贪爱;好象入禅定者在定境中不想出定,这就是对定境生起 了染著之心,因为此贪使他将来生
在三界中的色界。三者无色贪(无色界的贪):同样地,当一个修行者通过修行出 了色界,到达无色界,无色界中有更深的定境,感觉到更加快乐,他也会生起贪爱。因贪著这些定境,就不能解脱生死。我们欲界众生都拥有此三种贪,但经常生起 的是欲贪,色贪与无色贪不生起是缺少禅定的因缘,因为色贪与无色贪是在定中的贪,而欲贪则是我们欲界凡夫的贪,并非在定中生起,平时就有了。

贪 从六根中来,我们对六根的境生起贪爱,因贪而产生执著,而形成将来的业,就会继续轮回,因此说一切众生皆因贪而在三界中轮回生死。此贪心是过去的业习,它 在我们过去业中形成了这种心理,比如一个人本来没有抽烟,后来有人叫他抽,他慢慢地学习,对香烟染著,上了瘾,生起贪爱的心,看到香烟就想抽,以后没看到 香烟也想要抽。凡夫对三界的事物也好象染上烟瘾一样,没有在眼前,内心都想要,所以造成下一世再来三界中任何一界受生死轮回,所以贪是三有之贪。

作者: 广超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