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清.雲閒沈荃拜手識



勿謂一念可欺也,須知有天地鬼神之鑑察;
勿謂一言可輕也,須知有前後左右之竊聽;
勿謂一事可忽也,須知有身家性命之關係;
勿謂一時可逞也,須知有禍福子孫之報應。

農曆十五元宵節(週四) .大般涅槃經 中之 供燈願文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燈明時,常作是願:
                              大般涅槃經 中之 供燈願文 :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燈明時,常作是願:
 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光明無量安住佛法。
 願諸眾生,常得照明。
 願諸眾生,得色微妙,光澤第一;
 願諸眾生,其目清淨,無諸翳網;
 願諸眾生,得大智炬,善解無我、無眾生相、無人、無命;
 願諸眾生,皆得覩見清淨佛性猶如虛空;
 願諸眾生,肉眼清淨,徹見十方恒沙世界;
 願諸眾生,得佛光明,普照十方;
 願諸眾生,得無礙明,皆悉得見清淨佛性;
 願諸眾生,得大智明,破一切闇及一闡提;
 願諸眾生,得無量光,普照無量諸佛世界;
 願諸眾生,然大乘燈,離二乘燈;
 願諸眾生,所得光明,滅無明闇,過於千日普照之功;
 願諸眾生,得火珠明,悉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黑闇。
 願諸眾生,具足五眼,悟諸法相;成無師覺;
 願諸眾生,無見無明;
 願諸眾生,悉得大乘大般涅槃微妙光明,示悟眾生真實佛性。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燈明時。常應勤發如是誓願。           
                          

禪修中的五種念頭

禪修靜坐做什麼呢?不外做兩件事情。一件是對抗自己的昏沉,一件是對抗自己的妄想。妄想是怎麼來的呢?就是由我們的念頭而來,這些個念頭總結起來不外五個:故起念、串習念、接續念、別生念和即靜念五種。

《禪宗永嘉集》奢摩他頌第四中記載:

複次初修心人。入門之後。須識五念。一故起。二串習。三接續。四別生。五即靜。故起念者。謂起心思惟世間五欲。及雜善等事。串習念者。謂無心故憶。忽爾思 惟善惡等事。接續念者。謂串習忽起。知心馳散。又不制止。更複續前。思惟不住。別生念者。謂覺知前念是散亂。即生慚愧改悔之心。即靜念者。謂初坐時。更不 思惟世間善惡。及無記等事。即此作功。故言即靜。串習一念初生者。多接續故起二念。懈怠者有別生一念。慚愧者多即靜一念。精進者有串習。接續故起別生四念 為病。即靜一念為藥。雖複藥病有殊。總束俱名為念。得此五念停息之時。名為一念相應。一念者靈知之自性也。然五念是一念枝條。一念是五念根本。

從這裏我們知道第一是故起念,就是我們有心在座上去想一些事情,使得時間好過一些。用意無非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自己就常常教人,如果腿子實在太疼, 就在心裏面默寫《心經》,這樣時間就會感覺過去快些。當然用功(數息、參話頭、持咒、念佛等等)也是一樣,也是給我們一根「救命稻草」,讓我們在這根「救 命稻草」上緣慮。但是用功是專注的,容易舍掉的,是前人給我們指出的最好用的「救命稻草」。只有達到無念的時候,也就是功夫很深,念而無念的時候才脫離得 了這個故起念。

第二是串習念,就是無心而想起的一些事情。它和故起的區別是無心生起的念頭。這個念頭如果不是用功的那個「救命稻草」就不要理它,一會兒它自己就會消失。 我們做功夫也正是利用這個串習念,使得我們的功夫加深變成串習念,把這個「救命稻草」串習到一切時、一切處,最後在功夫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舍去。

第三是接續念,就是自己做不了主的念頭,自己控制不住就會去想的念頭。一般的念頭你不理它,一會兒它自己就會消失,而接續念頭則不然,它是因為念頭過分強 烈而難以消失。但時間長了也一樣是會消失的,所以不用害怕,依然可以不理它。我們用功時間長了,功夫也會變成接續念。這時候你想打個妄想都打不起來,遇到 這種時候依然是不理它,隨它去,久而久之,功夫的念頭也就消失了。

第四是別生念,就是覺察到自己這些念頭,有意生起一個對治的念頭。生起對治的念頭,還是念上生念,因為這個時候發現了自己的問題雖然是個好事,但是好事不如無事,覺察了便了了。因為我們用功就是一直做到念而無念。

第五個即靜念,就是用功深了以後沒有任何念頭,坐下來一片清淨,感覺很寧靜,認為自己得到禪定了,聽見外面的一切聲音反而很討厭,這就是「即靜念」,只是 一個靜的境界。好像很好,但不究竟。因為「死水不藏龍」,不是真正達到無念的境界,仍屬法塵分別影事。這個時候仍然要繼續抓住「救命稻草」用功,把功夫延 續到動中去,這樣才能有機會開悟。

前面所說的五種念頭都是我們用功的障礙,也是我們用功的途徑。因為用功就是以妄治妄,最後將功夫延續到生活的每時每刻、任何場所。不但是在靜中有功夫,在動中也有,在病中還有,在一切時、一切處都有。這樣我們在機緣到來的時候就有可能開悟。

元宵節祝福

       

獨守一份平淡 就擁有了一份幸福

 

時光•記憶•眼淚…

 

人生哲理圖解

            
 

如何才能判斷誰是惡友誰是善友呢?


每次親近他,會讓自己內心得到淨化,更加明清,增上信心、精進等善心,這就是善友,能帶來善的影響,讓自己煩惱降低。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如何才能判斷誰是善友呢?
                                                            大堪布益西彭措 講授
  猥雜者,謂隨學惡友非善士夫。
  猥:猥即卑下、鄙陋,即混,能令心惱亂,趣向下流之法,就是猥。此是指隨學惡而不是善知
        如何才能判斷誰是善友呢?以外相很,即使表面的名、地位、眷、穿著、是善友,實際並得。關鍵要看此人自己心的影。如果和他交往,增上自己的嗔,或者令身心更散就是猥。相反,每次近他,會讓自己心得到,更加明,增上信心、精等善心,就是善友,能帶來善的自己煩惱降低。
        為雜會長煩惱?因為與人相,自己身心受之影,如果友某種煩惱盛,你隨學他,也增上此煩惱。比如,幕中人物的言行,對觀眾起著示範作用,如果效仿,自己的心就會轉變。若是面的言行,會讓人增上嗔等煩惱,若是正面的言行,也能人增上善心。
         銀幕上光色與聲合的假相,且能影自己,更何況現實生活中,有心友,其影力更強。如果友的力量強大,所受的感染也越深,往往不由自主地模仿、隨學他的解言行,不知不被他同化而淪為下流。比如,一位村姑娘到大都市做保姆,女主人的生活方式成為她追求的目,相時間一久,心就有化,原先好的品德逐消失,虛榮、追求物享受、喜打扮、心不誠實。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猥必定增上煩惱
         相反,如果依止善友,因他有清淨解、善的心理以及行自己的被他感化,心、行為會被他持而趣入正道。
         以下公案明:宋代潭州的福良雅和如喆的緻可,但是不知他平常近什人。一日,他和大寧道寬禪師禪師、翠岩可真禪師同行,良雅禪師欣慰,對真如喆:“大士法門龍象,子得之遊,日支吾道之傾頹,新祖之利,固不在予之多。”幾位大士都是法門龍象,能和他交遊,日後拯救佛傾頹,彰祖道的利,就不用我再三咐了。)由此公案,就能看出依止善友的重要。一人一生能有何等成就,和他跟什隨學大的

最勝忍辱彼岸

當山擋在前面,一味退讓,永遠也過不去,可是,若橫衝直撞的話,山還在那裡,人已經行不過了。
最省力的辦法,就是繞過去,所謂「山不轉路轉」,繞一吓就過去了。 不過爬山與繞路不同,爬山可盡覽山上的景致,繞路只在熟悉山下風光,所得經驗並不相同。
所以重點不在前進或後退,要看忍讓或後退的目的是為甚麼:為了前進而退讓,或是為了慈悲而忍辱,這是非常好的;僅只知道讓,看到甚麼都是讓,讓來讓去,自己反而沒有目標,沒前途亦沒後路。
忍耐不是沒有理由,沒有原則的事事退讓,而是在前進的原則下,可以暫時先退;在努力向上的原則下,可以暫時先忍。
忍一時之氣,是為了以階段性的退讓,換來無限光明的前途,絕對不是無目標的一味退縮!

 例子:檢回先生
佛教認為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是未來的佛。 所以要尊敬眾生,即使對方不尊敬我們,甚至受到虐待,也要認為這是讓我們成長的逆增上緣。
 這不是要大家逆來順受,而是如果實在無法避免的時候,就要學習接受事實,並由衷感謝一切成長的順逆因緣。
夫婦要生活美滿,一定要亙相禮讓。如果對方一時不能改變,不妨先調整自己,以尊重的態度與對方相處,視其為未來佛、為菩薩。夫妻之間互敬、互重,才能令家庭生活和諧。
 人心愈剛強愈易受損,愈柔軟愈能保護自己,忍耐心愈強,力量就愈大。

 受不了就瘦不了
在一切的學習過程中,不論家庭、事業或學問中,都需要由忍來成就
曾經有個受肥胖所苦的人問如何減肥,我建議她可多多打坐、運動或慢跑。 經過兩個星期後,她抱怨向我說:「師傅我辛苦半天還是瘦不了,我們減肥與打坐、運動是沒有關係的,應該只要少吃就可以了,再這樣運動下去,我快要受不了。」
我說:「我修行已多時,自覺亦沒多少進步,但還得繼續,所以你還是忍耐一吓,繼續運動下去吧!

佛陀曾說:「忍辱是最大的財富,如果我當時不能忍耐的話,今天我也不會成佛了!」一個人如果沒有耐心,做甚麼事也不會成功。

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
在佛經裡:「忍辱」的意涵是很豐富的;挫折、打擊固然要忍,成功、歡樂也要忍,逆來要受,順來亦要受。
所謂「受」,並不是被動的接受及認可,而是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把境遇轉化超越,讓自己從中得到學習成長的機會。
人生的各種境遇,都是我們學習的功課。「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許多人在失意的時候還能刻苦自勵,一旦春風得意,就放蕩起來,得意忘形,言行舉止失去分寸,於是災禍很快隨之而來。
 所謂忍,既要忍苦也要忍樂,既能忍辱也能忍榮,忍即是不受境界所動。』

 提昇自己的機會
一個人會用甚麼樣的心態面對自己所處的環境? 這就要用他的「忍辱」功夫做得夠不夠。
一般人受到委屈挫折,心理上總是忿忿不平;然而,正因為憤恨難消,痛苦煎熬也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如果藉著面對打擊來鍛鍊自己的心性品格,甚至把打擊你的人看成來度化你的菩薩,謝謝他給你試練自己,提昇自己的機會,心裡沒有怨恨,自然就不會感到痛苦。
不論外在境遇是順還是逆,都是人的主觀認定,客觀事實未必如此。」 因此要自己保持客觀化,以免心被外境攪得團團轉,才能斷煩惱、生智慧。

 真的忍不住時
有一次朋友訪說,他們的辦公室裡有人只追求個人成就,不顧其他人的想法,應怎辦?
那人對上司都說馬上照辦,長官交托的事全都推給下屬做,有功就領,事情沒做好就推,最後他步步高昇,沒人不恨他。
我對他們的建議是,一是考慮辭職,不讓自己覺得委屈、不公平。第二就是要忍辱,把他當成菩薩看待,而不要成為他一樣自私的人。
我們不做爛好人、沒有原則的鄉愿。雖然不爭功諉過,但是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感受。如果他還是不斷欺負人,只好讓一讓吧能夠轉變他就轉變他,不能轉變,那就是因為我們是凡人,不是大菩薩,不要因此太難過而自生煩惱。
 人人有忍苦耐勞的權利,心甘情願為眾生的享福忍苦耐勞

 忍不是沒有反應
佛陀曾經說過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還要大,意思是說,例如當別人生氣時,我們要能夠忍辱。
忍辱的意思有兩種,第一是對逆境現前要忍,第二是對順境亦要忍。順境出現時,許多人往往會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點挫折,瞋恨心馬上會起來,所以不要得意忘形,時時刻刻要保持平靜的心態,這便是「忍」的表現。
忍並不是遇到任何事都說:「好吧那我就好好的忍著吧。」忍並不是逆來順受,完全沒有反應,而是「先瞭解發生了甚麼事,不作衝動的決定,能夠在恰當的時機做出恰到好處的反應,才是最圓滿的,也才是真的忍辱」。
 「煩惱結不除,我們的心便經常處在不平和的狀態而不自知。

生命了解觀

生命是什麼?人這一生到世界上走這一趟有何意義呢?人生應採取怎樣的策略呢?我相信大家都想了解多想知!
如果生命只包含身與心、死了之後什麼都沒有了,一了百了,那很多人就會採取這樣的人生策略:增加此生的歡樂、減少此生的痛苦。為了增加此生的歡樂、好好享受這一生,有些人縱情於聲色之娛,以滿足感官的慾望,甚至以吸毒來刺激腦部而獲得快感。為了減少此生的痛苦、當生理上有了重大病痛或年老麼衰孤苦伶仃,或是受到心理壓力、感情挫折所折磨,而覺得生不如死之時、有些人就選擇自我了結。這當然不是好的生活方式、不是好的做法、這樣做會產生很多的後遺症、給自己和親人帶來更多的痛苦。可見「唯有身心」、「唯有此生」並不是正確的生命觀。
如果人不只這一生,死了之後還有來生;或是靈魂還繼續存在,而且更好或更差的去處(如上天堂或下地獄),那麼們我的人生策略就是必須同時顧及此生和死後、做整體的考量。
佛教認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所以我們應該利用這一生難得的機會來修行(修正心靈的瑕疵),以淨化心靈、提高心靈的素質。如果修得好。死後靈魂就有機會昇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修得非常好,甚至可以成佛而脫離生死輪迴之苦。
所以好的人生策略應該著重心靈的修行。心靈提升之後,即使還不夠資格昇天或成佛,至少下半生和下一世的命運會好多了。因為靈是身與心的根源、而人的身心(體質、性格與智慧)狀況,影響他對外在環境與人生際遇所做的回應,所作所為決定了下半生和下一世的命運。因此如果一個人的靈質好、心性好,命運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