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菩提堅固永不退轉




  早上看到格友法師的「柿子花」一文(引用於下),剛才又聽到一位發心格友於其父親今日往生時所發的大願:「菩提堅固永不退轉」!印隆十分感動,於此寫下今日的感恩心得。
  發菩提心是成就佛道的第一步,而恆持不退更是成佛的根本。
  發起菩提心,堅固不退是多麼的重要啊!因為六道眾生從無始以來,雖有因緣得逢遇善知識教令發心,但由於宿世煩惱業障深厚,而願行之力微弱,道心不堅,在稍微遇到一點不善的因緣,即便退失初發心。或者是生於未得聞受佛法之處與隨順世間種種邪見惡法等,而不能發起菩提心。  

智者大師於《摩訶止觀》中,以一心圓觀的思想,說明何謂「真正發菩提心」,文云:
發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境,知一苦一切苦……思惟彼我,鯁痛自他,即起大悲,興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眾生雖如虛空,誓度如空之眾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無所有之煩惱……今則非毒非偽故名為真,非空邊非有邊故名為正……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名誓與虛空共鬥,故名真正發菩提心,即此意也。又識不可思議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兩誓願,謂法門無量誓願知,無上佛道誓願成……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是名真正發心菩提義。[1]
「發 心」指所抱持的心態、動機,而十法界眾生因為發心的殊異,也相應不同的業道。若沒有發真正的菩提心,則無法正行於佛道,因此首先要簡除不當的發心。而所謂 的真正發菩提心,就是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依圓教無作四諦而發心,體達法性與一切法無二無別,起大慈悲,發三諦圓融的四弘誓願。智者大師並進一步說 明,真正發菩提心是以中道的觀點,「深識不思議境」,三觀圓融,不著空有,悲智雙運,真正做到人悲己悲、人樂己樂,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的大慈悲心。


[1] 《摩訶止觀》卷5CBETA, T46, no. 1911, p. 55c-56b

  印隆在每晚的總迴向時,除了個別的迴向之外,每一個迴向文中都會加上:願XXX永離生死輪迴之苦,發無上菩提心永不退轉,共成佛道!這是我最深也最根本的祈願!
----------------------------------------------------------------------------------------------------------------------------------------------------

柿子花


寺裡的那一顆日本甜柿樹已種了十多年,
不開花也不結果,好不容易去年開花
結了一顆果實,結果又被松鼠吃掉了。
幾個月前甜柿樹一反往常開滿了花,
師父們好開心喲這下子有水果可供佛了。
昨日,
願海用著極重度近視的視力,
怎麼看怎麼尋就是遍尋不到果實,
唉!看來今年收成真又掛零!!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一書中曾有這麼一段話:

「佛經中有一個比喻:
『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
  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
意思是說,世間有三樣東西,因的時候很多,
但真正結果的卻很少。
第一樣是魚子,因為魚一次可以產很多的魚卵,
但是從魚子變成小魚然後再變成大魚的數量很少;
可能還未長成小魚就被吃掉了,即使長成小魚也有
可能被大魚吃掉。
第二樣是菴樹華,就是芒果花;
芒果花很小又很多,一串花蕊上就有上百朵,
但最多只能結二個芒果,否則無法承載重量。
最後一樣則是初發心菩薩
就是剛剛發心要修菩薩行、修菩薩道的人;
發心修行菩薩道的人很多,但是能持續培養菩提
心,增長道心、道業的人卻很少,一遇到惡因緣、
逆境、障礙,很容易就退縮,放棄修行,
這是業障、報障。
所以我們修行,就好像一艘在海裡航行的帆船,
遇到了逆風,老是在原地繞圈子,沒有辦法前行,
也因此《大乘起信論》說,要堅固信心需要十大劫
之久,而且在這段時間內,必須非常努力,
否則很可能只修行幾次,就打退堂鼓了。」


修行之路有時看似簡單,
但當您修下去時才知道修行的現實
點點滴滴講的比較快,但要長久做
則有如滿樹柿子花收不到任何成果,
往往是初發心容易、長遠心難持啊。
如何在這過程中磨練出更深刻的更銳利的眼光
來看待修行的現實,
是需要時間的磨練與勇猛精進心的堅持。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