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發心



 發心的因地非常重要,因此他在決定所有的案子中,都以利益眾生為發心之要。

菩提心為成佛之道的根本,智者大師於《摩訶止觀》中,以一心圓觀的思想,說明何謂「真正發菩提心」,文云:
發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境,知一苦一切苦……思惟彼我,鯁痛自他,即起大悲,興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眾生雖如虛空,誓度如空之眾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無所有之煩惱……今則非毒非偽故名為真,非空邊非有邊故名為正……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名誓與虛空共鬥,故名真正發菩提心,即此意也。又識不可思議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兩誓願,謂法門無量誓願知,無上佛道誓願成……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是名真正發心菩提義。[1]
「發 心」指所抱持的心態、動機,而十法界眾生因為發心的殊異,也相應不同的業道。若沒有發真正的菩提心,則無法正行於佛道,因此首先要簡除不當的發心。而所謂 的真正發菩提心,就是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依圓教無作四諦而發心,體達法性與一切法無二無別,起大慈悲,發三諦圓融的四弘誓願。智者大師並進一步說 明,真正發菩提心是以中道的觀點,「深識不思議境」,三觀圓融,不著空有,悲智雙運,真正做到人悲己悲、人樂己樂,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的大慈悲心。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