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一切處都是我們的善知識,都是我們的好老師【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

會修行的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每天看到些人、事,要在這裡頭修定、修慧。 你在家庭,會念佛的人,會修行的人,家庭就是非常好的道場。 這個人給點氣讓你受,那個人說幾句難聽的話 ,你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你在修一心不亂 那些人是你的大善知識,沒有這些人,你的忍辱波羅蜜從那裡成就? 這些人給你甜言蜜語的,你不生愛戀的心;給你一些是是非非的,沒有嗔恚之心。 這些人統統是善知識,成就自己定慧的功夫,也就是淨宗裡所講的'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是在這個地方修成的。


換句話說, 聽到些是是非非、閒言閒語,心裡就動了念頭了,你立刻就要懺悔啊! 我怎麼又錯了,又被境界所轉了。 你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處,念念都能夠覺,都不迷,你念佛的工夫不必要三年就成功了。 所以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我們的善知識,都是我們的好老師。


《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五十三個人,說明白了,就是我們從早到晚,所看到的那一些人,就是這五十三個人。 這五十三個人代表社會裡面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是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 善財會參,我們不會參,我們天天和這五十三位善知識鬧彆扭、過不去啊,善財和這些人成就無量的智慧。

你看他參訪,看清楚了,聽明白,增長智慧。 最後一章是'禮辭'''是禮拜,''是告辭、告別;他的用意,我很清楚,很明白,我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禮辭'的意思


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 念佛求生淨土,他修這個法門;但是參學呢? 什麼法門他都參學,參什麼? 如如不動 啊,我還是念我的阿彌陀佛;你參禪,我並沒有跟你學啊,你那個禪我都懂得,我念我的'阿彌陀佛' 你那個'',我也都懂得,我還是念我的'阿彌陀佛',絕定沒有受干擾啊,這是'',這個就是念佛三昧成功,一心不亂。 我去參訪,我樣樣清楚,樣樣明白,這是'' 有定、有慧,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


不是說我跟那個學就跟那個走了,不是的,他是 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 ,我們怎麼知道他是念佛的? 我過去講《華嚴經》,講了十六年了,我這個念佛法門是從《華嚴經》上學來的,'難信之法',我從前也不相信啊,我對淨土的信心是從《華嚴經》上得來的。

有一天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善財學什麼? 他修那個法門? 仔細把《華嚴經》從頭到尾看一遍,恍然大悟,他修的是念佛法門,怎麼知道的? 他的老師是念佛法門,他的老師文殊菩薩在《華嚴經》上是念佛求生淨土, 文殊和普賢都發願 求生淨土。 善財是他最得意的學生,最得意的學生,一定傳授最得意的法門。

文殊菩薩發願求生淨土,文殊菩薩是菩薩當中智慧第一,他選擇的法門一定是第一殊勝,一定也將此傳給他的學生,所以我們就知道善財必定是和他的老師一樣,念佛求生淨土。 然後我們再細細看,看他參學,第一個是德云比丘,德云比丘是第一個善知識,教給他的是念佛法門。

我們中國人常說'先入為主',第一個老帥很重要;再看最後一個,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就曉得,自始至終,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我在《華嚴經》上看到這個事,才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重新來觀察,重新來肯定,這才真正發心念佛。 以前雖然在李老師會下十年,天天勸我念佛,我也不敢違背,但是不甘心、不情願,所以真的叫'難信之法' 我還是真的要把事情搞清楚了,搞明白了,才肯相信,才肯把這些經教捨棄掉,專修了。 所以那放下也實在是不簡單哪。


我對於大乘經論,從初學就非常喜歡, 這個'喜歡'就是污染,所以佛法也會污染人,一定要曉得,要真正能做到'無愛無厭。 亦無希求不希求想。 ''希求'是錯誤的,'不希求'也是錯誤的,落在二邊啊。 所以佛菩薩行的是中道,'中道'簡單的講就是'隨緣',隨緣不攀緣,攀緣就不是中道了,一切隨緣。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