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

某大公司招聘職業經理人,應徵者雲集,其中不乏高學歷,工作經驗豐富的人。
最後,老闆將親自面試最後的六名應徵者。

可是當面試開始時,主考官卻發現考場上多了一個人,就問道:『有不是參加面試的人嗎?』
坐在最後面的一個男子站起來:『先生,我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參加一下面試。』

所有的人都笑了,就連站在門口為客人倒茶水的老伯也忍不禁笑。

主考官不以為然的問:『你連考試第一關都過不了,又有什麼必要參加這次面試呢?』

這個男子說:『因為我掌握了別人沒有的財富,我本人就是一大財富。』

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了,認為該男子或許是頭腦有毛病,或許是狂妄自大。

該男子繼續說:『我雖然學歷不算太高,也沒擔任過重要職務,可是我卻有著十年的工作經驗,曾在十二家公司任過職 ... .

主考官插話:『雖然你的學歷和職稱都不高,但是工作十年倒是不錯。不過你換了十二家公司,這可不是一種令人欣賞的行為。』

男子說:『先生,我沒有主動要換工作,是那十二家公司先後倒閉了。』

大家又是一陣大笑。一個考生說:『你真是一個道地的失敗者!』

男子笑了笑:『不,這不是我的失敗,而是那些公司的失敗。這些失敗積累成我自己的財富。』

這時,倒茶老伯走上前,給主考官添茶水。

男子繼續說:『我很了解那十二家公司,我與同事努力想挽救,雖然沒有成功,但我知道錯誤與失敗的每一個細節,並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這是別人所學不到的。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經驗避免錯誤與失敗!... ...

男 子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我知道,成功的經驗大部分相似,容易模仿,而失敗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用十年學習成功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經歷錯誤與失 敗,所學的東西反而更多,更深刻。我認為,別人的成功經歷很難成為我們的財富,而恰恰是別人的失敗過程卻是我們不可多得的財富!』

該男子說完,做出轉身出門的樣子,又突然回過頭:『這十年經歷的十二家公司,培養鍛煉了我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敏銳洞察力,舉個小例子吧?真正的主考官,不是您,而是這位倒茶的老伯』。在場所有的人都感到驚訝,目光轉向老伯。

老伯在驚訝之際,很快恢復了平靜,笑了笑:『很好!你被錄取了,因為我想知道 - 你是如何知道這一切的?』




啟示:
相信誰不也願意從事十二家公司,而公司都相繼倒閉。
更多的時候,我們埋怨我們倒楣,卻沒有換個角度想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從這個故事,我們也能得出一個結論: 錯誤和失敗並不是100%的,錯誤和失敗多了,只要懂得去總結整理,就是一筆財富,因為可以讓我們學會去避免同樣的錯誤與失敗。 另一方面,我們也明白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這名男子能從倒茶老伯的神情,氣質,舉止等看出他是這家公司的老闆,說明他是一個觀察力很強的人。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樣的洞察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成的,這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在每一個細節的觀察中不斷的訓練和提升。
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
打擊你最深的人,一定是你的敵人? 錯了,他可能是你最親密的朋友,親人。 打擊你最深的人,一定是負面的? 錯了,他可能造就一個更堅強的你。
原諒敵人往往比原諒朋友容易。因為,我們從來不會對敵人付出感情,
但是對朋友,親人,我們也許付出了最真摯的情感,
付出了,就希望得到回報,得不到回報,反而被出賣,背叛, 在情感上就會有著被欺騙的傷痛和悲哀。

原諒敵人,那是一種風度和器量的表現;我們之所以可以原諒敵人,那是因為覺得自己在他之上,有權力去赦免他,甚至可憐他,原諒他,就是不想跟他一般見識。但是,我們對朋友卻是小器的很,在內心始終無法真正的原諒他。
人生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地方,看似弔詭,其實透著玄機,例如說,越是親密的人,往往互相傷害;愈是自己的親人,反而傷你最深,那些看輕你的人,傷害你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丈夫,妻子,情人,兄弟,姐妹,甚至是你最好的朋友,同事。

雖然如此,這些人都可能是你人生中的“逆境菩薩“,也是你人生中的”逆增上緣 “,
因為,有了他們的”激勵“,你才有向上的勇氣及能量。

人 生到底是上升,或者下墜,完全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人生,倘若在遭受打擊時,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之處,當你細細品味痛苦的滋味,慢慢咀嚼失意帳惘之時,你就 永遠都不會忘記這種“刻苦銘心”的感受。此時若能化挫折為動力,化困境為動能,那些打擊你的人,就是上天給你最好的禮物,也是上天給你最好的成全。
其實,我們都應學會感謝,感謝那些曾經讓我們跌了一大跤的朋友,因為,成功是來自貴人的提攜,也來自小人的激勵,若沒有重重跌倒過,就不會想要風風光光再站起來。

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英雄往往就是誕生在這樣的時刻,這也是你重新認識自己的關鍵。只有面對挫折時,還能夠微笑以對,在困境中學會了感謝,你才能掙脫人生的困境,走向光明未來。

因為,真正有價值的人,是在逆境中含笑的人。

每個人都具有不可思議的潛能

每個人都具有不可思議的潛在能力,當你在迫切需要的時候,便會像火山的噴焰一樣爆發出來。

有很多人的能力都是潛藏起來,在外表上也看不出來,就好像大自然一樣,它的潛能就藏在天地之間。

一個人要戰勝外在環境的任何困難,並不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我們的身體內,本來就潛藏著一股非常驚人的能量,當我們可以把內在的力量慢慢誘發出來時,就能發揮很大的創意與能量。我在一本雜誌裡看到一篇,讓我非常感動的報導。

內容是說,統領臺灣康柏六大主管的何薇玲成為一位馬迷,是緣於一匹不合格的馬兒,也是創下賽馬界傳奇的一匹馬。

這匹馬它一出生就因為略為彎曲的前腳與不勻稱的身形,被它的主人判定為不合格的賽馬,也因此沒有受過任何訓練與特殊的照顧,只能參加一些小比賽,賺著不起眼的幾百塊美元的獎金,它的前半生一直都是個輸家,直到它的伯樂出現的那一刻開始。

這是它生命的轉捩點,它的主人替它找了訓練師,騎師讓它找到了衝刺的動力,由於它長期被人疏於照顧,因此連體重比起一般的賽馬還要來得輕,每次比賽時,它總得比別人多背負三 十磅 的沙袋以示公平,但是,這不僅打不倒牠略顯彎曲的前腳,也沒有擊垮牠的高齡。 

牠最驚人之處是牠轉彎時永遠不減速,這對賽馬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傷害,也是體力極限的挑戰,但是牠卻可以不顧一切,當牠衝刺時,完全不像是一匹十九歲的老馬。

因為牠知道,他想贏。即便是身體的缺陷,也阻擋不了想贏的意志與念頭。雖然牠每每跑到鼻血滲出來也不停止,但牠創下了美國賽馬界傳奇的一頁。

 牠和三個相關的人,包括牠的主人、騎師、訓練師,在遇到牠之前,都是失敗者,而牠卻締造了一場場勝利的奇蹟。

即使會死,牠仍然在彎道上全力以赴,因為勝利就是牠的一切。

在人生競賽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人會想辦法把攔路的石頭撞開,即使撞得頭破血流也不在乎;而有的人會撰擇繞道而行,因此,這也代表了每個人面對人生困難時處理的方式和結果。   在這個傳奇馬匹的故事裡,己深深的探觸到,每個人的生命中的要害與弱點。

當你遇到阻礙時,是努力地排除萬難、撞開攔路的石頭,還是會選擇繞道而行呢?

一匹賽馬場的輸家變成美國的一頁傳奇,那麼在人生的競技場上,是不是也會充斥著無數個反敗為勝的例子呢? 

也許我們感動的不是牠的勝利,而是牠最後一博的勇氣。其實人生路不也是如此嗎?即使是要拚盡全身的力氣,也不能選擇放棄。 

一匹馬的啟示,你學到了嗎?

禮敬諸佛

很多初信佛的人,他們最常提出的問題就是:應如何開始學修行呢﹖現在,普賢菩薩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答案,普賢菩薩說:「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拜佛。」

古人說:「欲得佛法中利益,須向恭敬心中求。」有些人日日拜佛,但仍然覺得自己業障重,又或是覺得自己在修行上一點進步也沒有。問一問你自己,拜佛的時候,內心夠恭敬否﹖夠誠意否﹖普賢菩薩說:「禮敬諸佛。」

是禮拜,敬,是恭敬,內心恭恭敬敬的拜佛。無論我們修何種法門,一定要有恭敬心,無恭敬心,就不會有所成就。唸佛,不計較你唸得多,唸得少,最重要是心存 恭敬,敬如在,佛就在你眼前,若不恭敬,就好像與佛相隔千里,又怎會有感應呢﹖所以,一定要成就我們的恭敬心,由恭敬心生出誠意,有誠意,那就講的跟實行 的合一,即是心、口相應。若果沒有恭敬心,沒有誠意,就會口講的是一套,實行的又是另一套,心與口不相應就是虛妄,佛不會與你的虛妄心有感應。

我們拜佛的時候,應該萬緣放下,心內清清淨淨,能禮的心清淨,所禮的佛更是清淨,這樣拜佛才會感應道交,才可以消除業障,所以禮佛一拜,罪滅河沙。

果以清淨心,恭敬心拜佛,很快你會忘了時間性,不知道自己究竟拜了多久。再繼續拜,亡了我,即是亡了能拜的我相、所拜的佛相。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那時,你就見到法身如來。以法身的力量,一身化為無量身,一一身又見無量佛,一一身又禮拜無量佛,所以說:「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 佛。」

禮佛亦要禮法,因為佛寶是從法寶而出生,一切佛都尊敬法寶,何況我們縛地凡夫。佛法和合,就出生僧寶,所以亦要尊重僧寶。在無佛的時代,僧寶代表佛,法寶更要由僧寶傳揚,所以說:「佛法僧三寶,是眾生的良福田,若人恭敬心,福增亦無量。」

佛經又說,我們家內都有兩尊佛,就是我們的父母親,所以我們對父母都要尊敬孝順。

六祖菩薩云:「若欲當來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是教導我們從恭敬心入手修行。禮佛,代表自己的恭敬心、謙下心,禮到一心不亂之時,就能夠證入一真法界,那時,佛所有的功德,你都見到清清楚楚,既然見到佛的功德,你當然就會稱揚讚嘆,所以第二個行願,就是稱讚如來。

[禪門公案] 就是這樣嗎? ~~ 抱嬰求乳

十八世紀日本江戶幕府中期,有一位原之白隱禪師,他道行高深,素負盛名。
白隱禪師居住的松蔭寺附近有家豆腐店,
店主夫婦尊崇禪師宛如活佛,不惜為禪師效犬馬之勞。
可是有一天,那店主的未婚女兒被發覺懷孕了,
店主夫婦怒不可遏,一定要她說出「經手者」。
女兒起初保持緘默不答,可是懾於父親的嚴辭威嚇,
想起父母素來敬重白隱禪師,如果提起禪師之名,
或許能暫消父母的怒氣吧,
所以不覺喃喃自道:「那位大師.......。」
豈料店主夫婦一聽對方是白隱,心中憤怒直達沸騰,
母親立刻跑進禪寺找白隱禪師的晦氣,當著眾人之前又哭又鬧。
白隱禪師明白了怎麼回事後,沒做任何辯解,
只是淡然地對母親說:「就是這樣嗎?」

~~~~~~~~~~~~~~~~~~~~~~~~~~~~~~~~~~~~~~~

不久,女兒生下個男嬰,店主怒氣沖沖的抱著嬰兒直闖白隱禪師居室,
當著寺院所有僧人面前,對著正在翻閱祖錄的禪師大聲喝道:
「和尚!你可記得這孩子?我倆夫婦向來奉你如活佛,
豈知你這禿驢居然和小女幹下不可告人之事!
此番壞了小女名節,你說究竟如何交代?哼!
這是你的兒子你自己去養吧!」店主扔下嬰兒,
拂袖而去,從此以後不再踏進寺門一步。

----------------------------------------------------------------

白隱禪師既然被人當眾痛罵一番,兼且被強塞不義之子,
當然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同情和幫忙,只好把嬰兒抱返自己的內室,
孩子哭了就得哄抱安撫,孩子便溺則須換洗尿布,
禪師一概細心的親手包辦到底。最麻煩的是寺中並無女眾,
孩子的哺乳問題無法解決。禪師只好抱著嬰兒,穿梭村落鄉里之間,
乞求婦人授乳。此事很快便傳遍整個江戶,
本來德高望重的禪師頓時淪為花和尚、淫僧,尊敬變成輕蔑,所到之處,
咒罵之聲四起:「要不是看在孩子可憐的份上,我才不會為那臭和尚授乳呢!」
「看他平時道貌岸然,原來是個六根不淨的花和尚,看了教人嘔心!」
就在群眾交相辱罵之下,白隱禪師依舊淡然地四出乞討授乳。

---------------------------------------------------------------------------

多年以後,女兒受不住良心的責備,也按捺不住對孩子的牽腸掛肚,
終於向父母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店主聽了大吃一驚,恍如晴天霹靂,
直呼:「女兒呀!你竟然會做出這種荒謬絕倫的事哩?!」
店主立刻連同女兒奔往松蔭寺,見了白隱禪師便跪倒在地,
叩頭連稱不是:「大師啊!弟子真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
數年來無緣無故誣陷大師,讓大師蒙受不白之冤,...............乞求大師寬恕!」

只見白隱禪師面色平靜,仍是淡然地說了句:「就是這樣嗎?」

輕輕的幾個字,包含著多少威力和內涵!什麼樣的魔墻不坍塌,什麼樣的利刃不鈍折,什麼樣的操行敢與之齊肩?

面對詆毀和陷阱,有的人畏懼,有的人抗爭,有的人處之泰然,更有的人不問不聞,依然故我,一副閒雲野鶴之態:風來拂面,雨來刷身,悠然自處,不著痕跡。

世事冗雜反復,不虞之事甚多,很多人都學會了明哲保身,小心從事,這就是所謂的「魚的哲學」:水底的魚兒,危機四伏,一方面要巧妙地躲避大魚的侵襲,一方面又要偷閒自由自在地遊弋。做到這一點就是一條明智的魚,一條能長大的魚。

白隱禪師不做那條魚,他寧做海底的礁石,固守住心中的熾熱和堅硬,讓時間去考驗,讓沙浪去淘洗,等到所有的水退去,露出的才是自己真正的本色。

誰能說白隱禪師不明智?他的智,是大智,是佛智,無人能及。所以日本有首家傳戶曉的謳歌:「過駿河者有二,一是富士,一是白隱。」數百年來白隱禪師能受世人如此讚頌,能與富士山齊名,可見其道德之崇高矣

得金鼠狼喻

昔有一人在路而行,道中得一金鼠狼,心中喜踴,持置懷中,涉路而進。至水欲渡,脫衣置地,尋時金鼠變為毒蛇。此人深思:寧為毒蛇螫殺,要當懷去。心至冥感,還化為金。旁邊愚人見其毒蛇變成真寶,謂為恆爾,復取毒蛇內著懷里,即為毒蛇之所蜇螫,喪身殞命。
世間愚人亦復如是。見善獲利,內無真心,但為利養,來附於法,命終之後,墮於惡處,如捉毒蛇被螫而死。

從前,有一個人,在路上行走,途中,撿到了一隻金子打造的黃鼠狼,心裡非常高興,便把它放到懷裡,沿路走去,到了水邊,想要渡水,便脫下衣服,放到地上。
這時,金鼠狼竟突然變成毒蛇。
這人便想〔我寧可被毒蛇咬到,也要把它帶走!〕
由於他的心意精誠所感動,那條毒蛇,又變成原來的金鼠狼。
旁邊有個傻瓜,看到——毒蛇變成了珍寶,以為永遠都是這樣的;便去抓了條毒蛇,放到懷裡去——
結果:被毒蛇給咬了,喪失了生命。
看見善人,獲得利益,而他內無真心,但為名聞利養,便來依附於法;然而:命終之後,還是墮落到惡道處。
就如捉毒蛇入懷的傻瓜,被毒蛇咬到而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