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幻覺繪畫 驚歎創意

寬容別人,快樂自己

寬容別人,快樂自己
 
寬容別人,快樂自己
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
故天空廣闊無比
高山收容每一塊岩石,不論其大小
故高山雄偉壯觀;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
故大海浩瀚無比。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生活中需要有寬容
緊握拳頭,抓住的只是空氣
伸開五指, 觸摸到的是整個世界
生活中你學會了寬容,你學會換位思考
既磨練了我們的心志,自己也快樂了
假期看了幾部作品更加體會到:
寬容包容的魅力
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
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
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
你要是一直想改變
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要學學怎樣忍受才是
你要學學怎樣包容才是
人生苦短,就那麼幾十年
愁也一年,樂也一年
何不寬容別人,快樂自己呢?
 
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高萬仞無欲則剛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
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
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人之初,性本善。
凡事只要我們用一顆平常心對待
寬容了別人 實際上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業。

生活中說話的機會很多,但是,要說得有意義則不簡單。例如:解決他人煩惱,彼此溝通了解,引導他人學佛……等等,如果只是在製造是非,則自己與他人,常常都會兩敗俱傷。

常常聽到別人說'××人很壞、很差勁!'等的評論。如果,我們沒有與當事人相處過,也並不了解他的做人,如此,聽一聽也就算了,千萬不要再二度宣傳,因為,人往往透過主觀來評斷人、事、物,難免與事實是有所差距的。

而一般學佛的人,常會犯的一種毛病,那就是到一個道場參訪,如果看到不好的現象,常喜歡妄加批評,而忘了自己是為了修行以及聽聞佛法,才來親近道場。

所以,高雄文殊講堂的四大根本戒規就是: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打妄語。全部跟我們的這張嘴有關。

說話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如果我們將說話視為一種'享受',不想負責任,最後很可能因為話太多而傷害了自己。

有時候會聽到一些人告訴我:'××人不好!'

我只是隨便聽聽,如果真的聽進去了,又依據他的話加以二次誹謗,那不就太沒有自己的主見了嗎?

所以,我常勸這些講別人的人:'修行人不該談論他人是非。'但是,一般說人是非的人,都會不自覺地辯解道:'他真的就是這樣!不是我在說他的是非。'

'薄薄兩片皮,說好說壞都是你。'

談論是非,只會蒙蔽自己的心性,障礙解脫之道,談是非時,內心呈現的是紛擾的情況、不安的狀態。而且,'說人者人恆說之',若不謹言慎行,可以預見的,這個人將永難掙脫是非的困擾了。

生活禪

學佛要能有正確的修行觀,才能開啟內在本有的智慧。

有的佛教徒在尚未學佛以前還算是很快樂的,但是學佛以後,他自己覺得痛苦,旁人也跟著難過。

曾有一位女信徒的先生跑來找找,向我'討回'他的老婆。他抱怨:'從他太太學佛以後,每天都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做修行的功課,家事不做,小孩子上、下課也不接送;而我下班回到家裡,肚子餓得不得了想吃飯,她卻叫我帶著小孩去館子吃。'如此,平日和諧的生活不再,增加的是每日固定的爭吵。

在家居士有心學佛是一件好事,但必須認清楚自己與出家的法師在修行上是有分別的;不論修行的基本態度或修行的方法都應該不相同。

出家人以修行為他一生的職志,每日必須花很多時間在念佛、拜佛或打坐等等,與修行相關的功課上。而在家居士就無法做到如此,因為如果你每天花十多個小時來做功課,結果住住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親子疏離,友情消失。因為你為了'修行'而忘了自己的本份,自然而然,學佛就變成了一種痛苦與負擔。

事實上,修行一定要落實在生活當中,絕不是有了師父不要老公,有了佛法就不用吃飯。

學佛了,更應先盡到自己為人婦、為人母的本份,將家庭料理照顧好之後,這樣,你用多餘的時間來念佛拜佛、親近三寶,不僅家庭和諧美滿,而自己也更能以觀照的工夫來突破貪欲與執著,巧妙地思惟如何運用佛法待人處事,如此,智慧才能獲得提升與開發。

六祖慧能大師曾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學佛之人若無法將佛法落實在平常的生活上,不能從身、口、意三業之中徹底的反省與改變自己,以得到革新與超越,那麼,你對佛法的追求將也會是虛妄一場。

勸反省不造業

眾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習氣,隨著自己的習性去造業,那就是放縱擴大自己的錯誤;如因著而不改變自己的惡習,就會永遠受到習慣的支配,不斷地在六道中輪迴。

平日除了隨時修正自己外,必須避免自已'造業'。業,是思想的累積與行為的總和。有淨業、善業、惡業、無記業之分。但我們通常所說'造業'是指造惡業;如果是善業,就會用行善、布施、持戒、忍辱等名詞直接說明。

人,如果時常造業,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力量障礙著我們,這就是所謂的'業力'。例如一個有菸癮的人,他第一次抽菸的時候,不覺得什麼,但是今天抽幾支,明天抽幾支,時間一久,不抽菸就會覺得很痛苦;喝酒、賭博也是如此,習慣養成後要戒掉是很困難的。

我認識一個人,他有一次去參加懺雲法師所主持的齋戒學會,七天皆吃素且過午不食。他戒期結束後下山回家,看到魚、肉就拼命地夾著吃。他母親告訴他吃慢一點,他就回答:'七天都沒屹肉,要趕緊補一補,均衡一下。'母親說:'哪不是枉費了七天的齋戒嗎?'他說:'這是業力所牽,沒辦法的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業力,無時無刻牽引著我們的行為、思想,不是一時就能轉變的。所以,一方面要觀照自己的心,令不造惡,另一方面,要時時反省,反省以前所做的錯誤、所犯的毛病,現在足否改正?如還有缺點,就要下定決心修正,不要再為業所轉。

反省,就像一面鏡子。不僅可以知道自己的缺點,也比較會接受人家的好意和勸告;而一個懂得反省的人,也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生命的本質。

觀點改變,視界改變

觀念上的小小改變,對生活的看法有時會大大的不同,用不同的眼光重新看世界,人生也許會因此改觀。「開發新觀念並不困難,難的是從舊觀念中跳出來。 

詹宏志曾說:「觀念就是力量,僅僅認知上的改變,就是力量無窮的創意,創意不一定是改變了東西,有時候只是改變了自己,改變了想法。」

家郭泰認為,「所謂改變觀點就是用不同的看法,去看早已習以為常的事物,別小看改變觀點這個行為,它經常是解決難題與開發新產品的創意之鑰。」很多人在固 定的生活圈裡待久了,思維模式變得有些僵化,反而造成創意及活力的日益減損,無法打破習慣思考的模式,逐漸在狹小的領域裡打轉,框住了自己的世界。

變觀點看似容易,實則難也,所謂「知易行難」,一般人都有些先入為主及固執的因數存在,要改變既有的想法及觀念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通常從事較有變化性工 作的人,較能接受新的看法及觀點,例如廣告創意者、作家、藝術家、演員、美術指導、創意總監、時勢觀察者、傳播媒體工作者等等,都會比一般人更能提早嗅出 趨勢的傾向,而引導潮流走在時代的尖端。

轉換思維模式最大的敵人便是習慣。

要改變觀點,首先要改變自己對認知上的一些看法,要放開自己在形式的一些想法,避免因自己太主觀而產生閉關自守的觀念,因為唯有先放棄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才能有新的創意及點子產生,並發揮新的想法、新的創意。

星雲法師對話劉長樂:明知是空為何還要奮鬥

者按:本書是星雲大師與劉長樂先繼07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後的又一次智慧互動。平易之處與我們交流人生的閱歷,世間的故事,生活的感知,從心治、義利、 篤學、慈愛到忍辱、舍得、財富、格局。書中觀點和態度更加與時俱進,也更入世、更實用、更貼進讀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動人。這也就決定了它在風格 上的時代感。會讓讀者進一步的體會古老東方哲學與現代都市人呈現出的完美交融。

劉長樂先生:按照佛教的觀點,人生的所有一切,包括幸福、煩惱、快樂、悲傷、財富、貧窮,都會過去。請問大師:明知人生是一個「空」的結局,我們為什麼還要奮鬥呢?

星雲大師:過去的雖然 過去了,也還會再來。像春夏秋冬,冬天會過去,春天會再來;像人生,生老病死,老病死了,還會再生。就如時辰鐘「123456789 101112」,轉了一圈,它又會再回來。這個世界永遠是一個環形,所謂因緣果報,前世、今生、來世都有關係,來的會來,去的會去,來來去去,去去來 來,所謂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命不死。

在我們瞭解,人死亡的只是身體,物質的東西無常,但是心靈、生命不是,它等於木柴,這個木柴燒了,另外一個木柴又 生長了,生命之火一直會延續。所以,為善事、做好人,不要灰心,不要以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都落空了,所謂「一江春水向東流」。不管水流到哪里去了,還會 再流回來。

劉長樂先生:大師剛才所講人之一生,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短信,叫「八然堂」:忙時井然,閑時自然;順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褒則常然,貶則泰然。悟通八然,此生悠然。

大師一定還記得我那位 得了肺癌的老友,當時醫院診斷說他的生命只有四個月了。在疾病的折磨下,老友越來越煩躁易怒。無奈之中,他弟弟對我說:你和星雲大師很熟,能不能帶我大哥 去見見大師,給他點撥點撥?我知道您非常忙,也很勞累,但人命關天,安撫一位垂危者也很重要,躊躇再三,還是向您說了,您立刻爽快地答應了。見面那天我感 冒了,但不願錯過當面求教的機會,就戴著口罩和老友一起去了。
您當時對我們講了兩層重要的意思。

星雲大師: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
在覺悟者的眼中看來,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轉換。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憂喜?
有些人臨死的時候,苦 苦戀棧世間的七情六欲,放不下子孫家產,不想死、不肯死,好比烏龜脫殼之被撕裂、被銼刮一樣痛苦。佛教不是這樣,在佛教裏,人死亡之後,脫離了千鈞萬擔的 軀殼,感到無比的輕鬆,就像「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般飄然瀟灑,悠遊逍遙。
經過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裏。

劉長樂先生:您講得泰然,朋友聽得入神。回去之後,我這位朋友的情緒變化很大,非常和順平靜,甚至能用一種詼諧的豁達對待生死。一年之後,這位朋友走了,他的兒子和太太請我轉告大師:他走得很安靜很坦然。

星雲大師:人的一生, 都生活在五欲六塵的追逐裏。世間什麼是我們的?世間有沒有永遠存在的東西?所謂「真理」,必須符合「本來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恆如此」這四個條 件。「無常」,就是如此。因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所以會精進修行;生理細胞有新陳代謝的無常,因此能常保身體的無限活力:「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 人換舊人」,人事的新舊更遞也是無常的變化,如此社會有機體才能常顯生生不息的青春生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無常」,而且「無我」。所謂「我」,是恒常不變的實體,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然而,世界上有沒有能單一獨立、自我存在、自我決定的永恆事物?當然沒有!
能夠明白這些真理,人生才能如行雲流水般自由自在、任運逍遙。

劉長樂先生:大師所說,正如達摩祖師的教誨:如果你害怕生活的激流,總想脫離這個激流,表示你執著於激流。你越是與激流拼搏,你遇到的阻力就越大。怎麼辦呢?應該與生活的激流融為一體,萬事隨緣,讓因果自作定論,這樣反而能度過,獲得更廣闊的空間。

生命是激流,我們只有先認識到此身為人的弱小,才能「向死而生」,勇敢地面對恐懼,面對死亡,在萬丈紅塵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度過不得不過的這一生。
心治

心正則一切皆正,心淨則一切皆淨。治人先治心,心治則身治,身治則一切皆治。不是用規矩來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場互換,要讓人「感動」後心甘情願地發心奉獻,是一種「無為而治」。

觀作瓶喻

愚人亦爾,修理家務,不覺非常。今日營此事,明日造彼業。諸佛大龍出,雷音遍世間。法雨無障礙,緣事故不聞。不知死卒至,失此諸佛會。不得法珍寶,常處惡道窮。背棄於正法。彼觀緣事瓶,終常無竟已。是故失法利,永無解脫時。

有二個人,到了製陶師的地方,看製陶師,踩著圓輪,在製作瓶子,覺得有趣,就一直看個不停。
其中,有一個人,便先行離去,去參加大集會,吃了一餐,極為豐盛的美膳,還獲得了許多珍貴的寶貝。
另一個看製陶師製瓶子的人,卻這麼說道「等我看完再走吧!」
就這樣,時間漸漸的過去了,一直的日落,看製作瓶子,也看不完,結果:失去得到豐衣美食的機會。
天天為整治家務事,而忙碌奔營,不覺「人世非常」。
「今日營此事、明日造別業;諸佛大龍出,萬劫所難值;
雷音遍世間、法雨無障礙,緣事故不聞,不知死猝至;
失此諸佛會,不得法珍寶,常處惡道窮,背棄於正法;
彼觀緣事瓶,終常無竟已!是故失法利,永無解脫時。」

證嚴法師說故事:魚兒的痛苦

佛世時代,為了將佛法普及大眾,佛陀常常因材施教,尤其在簡單的言談對答中,便能賦與教化的功能。

當時僧團以托缽維生,有一天,佛陀從精舍至王舍城托缽,在返回精舍的途中,經過一個小小的湖泊。有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孩,在湖邊快樂地嬉戲玩耍,佛陀就停下腳步,站在湖邊觀賞。

忽然間,有個孩子很大聲地喊:「抓到了!抓到了!」原來他手上抓了一條魚,只見魚兒不斷地掙扎,其他孩子看到了也都圍過來,爭先恐後地抓著玩。魚兒離開水後不能呼吸,嘴巴張得很大,魚鰓不停地顫動、張合,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

佛陀趕緊走過去告訴孩子們:「小朋友,你們怕不怕痛呢?」孩子們回過頭看到佛陀,立即同聲歡呼:「是佛陀耶!」佛陀親切柔和地對他們說:「這條魚在喊──好痛!好痛啊!你們知道嗎?」抓到魚的那個孩子,聽到佛陀這麼說,趕快回到湖邊,輕輕地把魚放了。那條魚兒再度回到水中,立即逃遁而去。

佛陀很高興地向孩子們招招手,他們也歡喜地爬上岸,圍繞在佛陀身邊,佛陀摸摸孩子們的頭說:「你們要記得──如果是發生在你們自己身上,會讓你們覺得痛苦的事情,就不可以加在他人或小動物身上;若是不小心做了不該做的事,會使自己也無法脫離苦難,所以,不能做錯事啊!」

孩子們聽了似懂非懂,不過「不能做錯事」這句話,他們都能夠明白。佛陀以這幾句簡單的話,就能啟發小孩的良知,讓他們回歸純真、清淨、善良的本性,這不僅是佛陀的慈悲與智慧,更是他的德行身教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