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唯美!溝口修的數碼繪畫藝術

如果下輩子我還記得你

下輩子 如果我還記得你 我們死也要在一起
 
下一個輪迴裏 我們一定要有勇氣面對 一定要在一起···
 
也許有一個能夠思念的人 也是一種幸福吧 至少在漫長的等待中 我可以有一種期盼
 
一縷如煙如緲的憂鬱 雖然總在身邊縈繞 但我不會哭泣 因為你曾說過你的淚是上天賜予我最珍貴的珍珠
 
如果 如果可以有天能真的牽你的手 那麼 我願把所有的想念積在手心裏 悄悄地傳給你 讓你慢慢地看
 
今生你不能讓我牽你的手 就讓我等下輩子 好嗎


何謂十二因緣法

聲聞和緣覺二小乘,常被稱為 二乘。聲聞乘是依『四聖諦』之理而起修,而緣覺乘則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這是二乘之不同處。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這十二緣起是說明吾人生死之由 來,換言之,是有情生死流轉之說明。一切眾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緣起互相依存的,是故個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都是形成相依之狀態。十二緣起,是由十二 項互緣之支數,來說明現實人生之成立,茲分析之如下:
(一) 無明:即是愚昧,是由煩惱而起之惑。
(二) 行:即是業,是在迷惑之下,盲目行動造作之後果。這二支,是過去所造下之業因。
(三) 識:即是輪迴之主體,小乘佛教稱六識身;大乘佛教稱第八阿賴耶識。
(四) 名色:名是心識,屬於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屬於物質,故名色,為成立有情生命體之要素。
(五) 六入:受精卵發育成胎兒,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具備。
(六) 觸:嬰兒出生後,根境接觸而生認識作用,唯尚無強烈之分別心。
(七) 受:兒童年齡漸長,有了分別心,這就有苦樂愛憎之感受。以上五支,是由過去世所造之業因,今生承受之苦果。
(八) 愛:兒童發育成人,生理成熟,就有性慾之需要,但對於其他方面猶未廣為追求。
(九) 取:年歲漸長,貪欲增長,由愛而取,周遍馳求,執著不捨。愛與取二支,是今生之迷惑。
(十) 有:因馳求執取,貪得無厭,這就積集成來世果之業因。此與愛取二支,就成為今生所造之業因。
(十一) 生:以現世之業力,報盡命終之後,復引輪迴主體,即業識之受生。
(十二) 老死:未來受生之後,再循著名色、六入諸支,而步向老死。生與老死二支,是未來世所承受之苦果。
由 此觀之,無明是前世之『惑』;行是前世之『業』;感招今世之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之『苦果』。而愛與取是今世之『惑』;有是今世之『業』;而感招來 世生與老死兩種『苦果』。如此在『惑』『業』『苦』之循環中,形成三世兩重因果。然而,緣覺乘如何觀修『十二因緣法』而證得辟支佛果?原來十二因緣法有 『流轉門』、『還滅門』兩種。前者,即在說明六道凡夫輪迴生死之相狀,凡夫之生死無盡,猶如水之流動不息,輪之旋轉不止,故稱『流轉生死門』。所謂『無明 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也。後者,即是指示聖者解脫生死之法門,聖者只要 依法修行,最後就能滅除煩惱生死,還歸涅槃真性,故稱『還滅涅槃門』。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 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是也。
總而言之,有情眾生之所以生死流轉,窮達壽夭,不是神意創造,不是宿命所定,不是偶然而成,亦不是無因而生,唯是有因有緣,才有人生與世界;而吾人之人生與環境,可以由個人及社會眾生之意志與努力,加以改善及淨化,肯定社會道德,肯定個人意志,這就是 釋迦牟尼佛所開示之『緣起論』,不同於其他邪說之處,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所不可不知也。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也稱十二緣起),佛教重要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緣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1

簡述
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簡述如下:
  • 「無明」是指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因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而生起貪愛,生起貪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稱為「行」。
  • 由此執為有我進而推動的意志行為,驅使「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此為內在活動。
  • 而我們真正可以觀察的現況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色聲香味觸法」,而升起六種覺知「六識」,上述為「六入」。
  • 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簡稱為「受」。
  • 由樂受引發貪愛,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
  • 由取而引發「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
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
  • 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稱為解脫者。不論是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從而覺悟,並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達到圓滿的解脫。
南傳佛教闡述
引述達摩難陀長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
1.      緣於「無明[2](貪、嗔、癡等煩惱)而產生「[3][4](造作諸業)。
2.      緣於「行」(造作諸業)而產生「[5](業識)。
3.      緣於「識」(業識)而產生「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
4.      緣於「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而產生「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
5.      緣於「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6](外境接觸)。
6.      緣於「觸」(外境接觸)而產生「[7](苦、樂的感受)。
7.      緣於「受」(苦、樂的感受)而產生「[8](對境生愛欲)。
8.      緣於「愛」(對境生愛欲)而產生「[9](追求造作)。
9.      緣於「取」(追求造作)而產生「」(業因完成)。
10. 緣於「有」(業因完成)而產生「[10](在受於身)。
11. 緣於「生」(在受於身)而產生「老死[11](未來身之老死)。
北傳佛教闡述
按《俱舍論》及其註釋[12]記載:
1.      無明,過去世煩惱帶來的,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無明。
2.      行,過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業,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3.      識,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13]
4.      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無形質;色指身體,指托胎後至第五個七日,身體各部分如手腳等都已形成。
5.      六入,指在名色之後,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功能都已產生,叫做六入,即六根。(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6.      觸,出胎以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能接觸六塵,但是未有苦或樂的想法,叫作觸。(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7.      受,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境界,但是未能起貪淫之心,叫作受。
8.      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圖享樂等境界,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舍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愛的目標。
9.      取,從二十歲後,貪慾轉盛,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10. 有,因為追求諸境而引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產生三有的結果,叫作有。(因果不亡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也。)
11. 生,指因為現世的善惡之業,後世還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
12. 老死,指從來世受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後又開始敗壞,叫作老死。(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面的幾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指的就是這十二因緣。從深層次的禪定中觀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十二因緣也只是空相而已,因此也可以說沒有無明,也沒有老死,在這一層次上,既然它們不存在,也就無所謂去窮盡或者消滅它們了。
 原始佛教闡述
原始佛教對十二因緣的觀點,不同於依「發智論」創出之後所闡述的十二因緣觀點(後世十二因緣之觀點),而以依經說所述,闡明如下:
1.      無明,不知五陰(色、受、想、行、識)因緣生,因緣實況是無常敗壞磨滅之法,不知者是為無明。
2.      行,以為五陰是我、我所擁有者,是名為行。
3.      識,為六識,是和名色相互依存而生的覺知,即「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4.      名色,色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和五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名即是受、想、行,為法境,指只有名相而無形質。其和識相互依存而生,即「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5.      六入,又稱六觸入處,為每一生之始,指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相緣而生的現在實況(眼色相緣眼識生、耳聲相緣耳識生、鼻香相緣鼻識生、舌味相緣舌識生、身觸相緣身識生、意法相緣意識生),叫做六入,即六根。
6.      觸,指根境識具足時的代名詞,即眼色相緣眼識生時,稱眼觸;耳聲相緣耳識生時,稱耳觸;鼻香相緣鼻識生時,稱鼻觸;舌味相緣舌識生時,稱舌觸;身觸相緣身識生時,稱身觸;意法相緣意識生時,稱意觸。
7.      (想、行),指在六觸發生時,所引發的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之感受,以及聯想、對比、分析和判斷,還有意志決定的行為。
8.      愛,由於對於因緣實況是無常敗壞磨滅之法不知,故於六根六境相緣六識升起引發樂受時,對此現況產生不當之貪著和想像,就是貪愛。
9.      取,就是無明緣行的行,以為五陰是我、我所擁有。
10. 有,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名色相緣(六根六境之相緣)升起六識,對識升起貪愛,希望識能夠持續呈現,故驅使六根追逐六境,令六識持續呈現的循環。
11. 生,指因「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未斷,此(五)陰敗壞已彼(五)陰升起,生命之流連綿不斷,有來生之六觸入處升起,即下一生六根生。
12. 老死,凡生者,因因緣自我敗壞的過程,必定歷經衰敗和死亡的過程,以及此過程所產生種種的不如意的痛苦。


紅花與綠葉

人生就是一個舞台。

俗話常說:「人生如戲。」

劇場藝術一書作者,柯戈登說:「劇場,是整個生命之美展現的地方,它不只代表世界的外在美,也蘊涵著內在美與生命的意義。」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都有其角色的扮演,有的人身兼多角,演得荒腔走板,有的人卻能盡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為一個出色的自己。

社會就是一個大舞台,在這個龐大的演出中,每一個人都安排了不同的角色和位置:在幕前或在幕後,或當主角或當配角,或做一朵獲得萬人喝采的牡丹花或僅做一片烘托的綠葉,他們或重要或不重要,但在整個的演出中,卻都佔有一個克盡厥職的位置。

過分的誇張自己或藐視了自己,都會使整個演出失去應有的光彩。

社會就是一個大機器,它是由許多小螺絲釘,以及其他零件所構成的,它們有大有小,有的放在耀眼的地方,有的則放在陰暗的角落,但無論它們的地位如何,卻也是整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倘若你認為自己是一朵萬人囑目的牡丹花,其實你也可以成為一片襯托別人展現風華的美麗的綠葉。

當你應該是被萬人喝采的演員,但機遇卻只把你安放在幕後,這固然是一種委屈,反之,若你在這舞台,本只該說三五句的台詞,而你卻故意地賣弄起來,這不但顯示出你的淺薄,而且也將整個地,破壞這齣戲的完整性與美好。

這就是劇場裡的演員應當的本分,每個人都應該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好壞、高下就在於個人的表現,一齣戲若要表演精彩,劇情和舞台便必須搭配得當。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人生舞台上的唯一主角,有時候,你也該當個稱職的配角,因為,你不可能永遠都演主角,你也不是台上唯一的主角,學習在劇場轉換的時候,適時轉換角色,這也是在人生舞台上,你必須了解的人生智慧。

世界也有所謂的遊戲規則,那就是要能互相幫襯、彼此烘托,如此友誼才會久長。

自己只想當主角,卻硬要別人來當配角,即使再有風度的朋友,久之,也會興味索然,在人生的舞台上,生旦淨末丑,大家儘可以輪番來扮演,所以,你不必搶著當紅花,偶而,做一片綠葉,也不錯。

人若能適度隱藏自己的鋒芒,偶而懂得把機會讓給別人,也是結交朋友的方式之一。

其實當配角比當主角還要難,因為配角是襯托主角,把鋒芒留給主角,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尤其是,在每一個人都想當主角的前提下。

紅花也需要綠葉來襯托,只有主角而沒有配角的戲,也沒辦法唱下去。學會做個稱職配角也是必要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當上主角的。在不同時空能夠扮演好不同角色,就是一種智慧。

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讓自己更出色。

不管你是主角或配角,都要懂得自己的分際在哪裡,不要把主角演成配角,也不要明明是配角,卻硬要演成主角,只會徒留笑柄。

生命是一段長遠的歷程,大自然有四季更迭,那麼,人生也是如此,豐華正茂時,能夠扮演主角,當年華老去時,也要認份的做好配角的工作。

懂得適時地拿捏自己的角色扮演,人生的這場戲,你才算沒有白演,不是嗎?

明瞭心對修行是相當重要的, 修行就是明心、修心、最後了悟自心之本性, 開悟成佛。許多學者都提出「宗教」一詞對佛法是不適用的,根據 氏大辭典,宗教一詞的意義是『信仰神、向神祈禱,並從神那兒獲得賜福….』,這跟佛法根本是兩回事….

這是十分正確的觀念,為什麼呢?因為佛法的觀念是:人如果沒有從自己的本性之中去獲取圓滿與幸福,光從外在要找到圓滿是不可能的,如果神或佛陀可以解救我們的話,那為什麼現在祂們還放著眾生於苦難而不顧呢?

佛之所以開悟是因為祂曾精進地修行,淨除了無明,而我們如何開悟呢?我們的心是因為受著無明的蒙蔽,才造作諸業,故只要將無明淨除,即能明心見性,開悟成佛,這才是佛法的宗旨。

佛法是佛陀教導眾生如何開悟的方法,佛曾在樹下打坐修定長達六年,其目的一方面也就是表示眾生要成佛,必須和祂一樣的精進。

定是安住於一種甚深的定境之中,簡單地說,定境就是一種開悟的精神過程,這種境界是難以凡夫之智來揣測的,好比說看東西需要視覺,不能用耳朵去看東西一 樣,要看清開悟的心境,你需要另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並非來自無明迷亂的心,迷亂的心受著各種念頭所迷惑,是無法明心見性的;然而念頭是什麼? 為什麼它會不斷地湧現?這便是我們應該去了解的問題。

眾生被無明所蒙蔽的心,就好比閉上的眼睛一樣,雖然什麼都看不到,但 視力仍是完好的;同樣的,我們的自心本性也仍然是完好如初的,只不過不幸地被無明所遮蓋住了,所以我們見不到自心本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你也可以說心是 被外象所迷惑了,因為它不識自己的本性,能知能解的覺悟本性雖然仍在,但眾生缺乏了悟自性的習氣,同時對自心本性更是一無所知。

和肉身是分開的,心也不屬於外在,也不存於體內任何部位和腦、心臟….., 通常人們以為心存於腦部,其實這種想法只不過是一種習氣罷了, 又如許多人以為心位於心臟部位,一切感覺、情緒都來自心臟,這同樣只是一種習慣的想法而已,只要你有堅強的信念相信心位於某一部位,你就會覺得念頭都是從 那兒來的,同樣的,只要你願意相信,你也可以覺得心位於膝善部位,原因是當心存於體內時,是含蓋身體一切部份的。

心的存在與實體的存在不同,心並不是以實體的形式存於體內的。

自心本性中產生了六識,此六識皆根源於自心,就如同海洋與波浪的關係,而雖然六識各不相同,但其本質都是一樣的,「心」經由各種的感官識覺接觸、感受外 界,由此產生了分別,分別我他、親疏等等,故生起了貪執,而由貪執生起各種煩惱如瞋恨、嫉妒….等等,貪執的程度多大,煩惱毒就有多強。

們會起瞋心,就是因為執著於某事物,舉個例子,假如我很執著於這個茶杯,一旦有人把它偷走或打破了,我一定會很生氣,因為我很執著,反過來說,若你不貪著 於這茶杯,那無論它被偷或被打破,對你都毫無影響,同樣的道理, 眾生對於自己的身體都十分地執著,所以一旦逆境出現,就會產生痛苦,對於肉身的執著可以說是其它煩惱的根源,包括了眾生所有的問題,也就是輪迴。

要解決問題,就必須超越這種內心的執著,其方法就是修禪定,噶舉派特別專精於禪定的修持,有著許多禪修的技巧與方法,此特點乃是因為它是密勒日巴所傳下來的傳承所致。

修的第一步是前行,前行的目的是為清淨無始以來的惡業,事實上如果能破無明,那麼一切的惡業都將消失地無影無蹤了,打個比喻,一座牆上畫滿了彩繪,如果牆 倒了,牆上的畫也被破壞了,惡業就像牆上的畫一樣,只要無明之牆一垮,它就自然消失,但在無明被淨除之前,業是不容易淨除的。

生還未開悟成佛之前,都受著業力的控制,而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業果成熟了,那麼一切修行佛法的因緣及環境可能就完全消失了,修行人又得經歷許許多多的苦 難了,譬如在你修行的過程之中,惡業成熟,你死了,則你可能投生到別處去,而忘了以前在做什麼,所以說惡業會干擾我們的修行,因此必須先修持對治的法門, 來降低它的影響力,清除修持道上的障礙,令因緣具足。

對於修行人來說,障礙並不是指有角有牙的惡鬼,而是指惡業,而@切的惡業都源自於我執,因為我執是盲目愚痴的。

佛陀傳下了廣大甚深的教法,目的就是令眾生清淨成佛的障礙,積聚成佛的資糧,岡波巴大師將一切的法門歸納為四個步驟,也就是四加行。

四加行的第一加行是皈依大禮拜,第二加行是金剛薩埵法,第三加行是為增長功德的獻曼達,第四加行是上師相應法,為領受上師的加持,使各種特質圓滿, 以便能開悟成佛。

實上此四加行是比禪修的正行還要來得重要,就像我剛才提到的,要看東西需要眼睛,要成佛亦需要具備某些特質,這些特質就是在四加行的修持中培養出來的,好 比說惡業的清淨、功德的增長等等,如果你缺乏應有的條件,那就算你很懂正行部份的修持,也修不出成果來,因此,噶舉派的上師相當注重四加行的修持。

四加行的每一加行通常必須圓滿十萬次,但根據個人的情況不同,可增可減, 這完全看你修行是否有覺受。

舉派的傳承中,有一位十分偉大的祖師,名叫東巴噶瑞巴,是岡波巴大師的再傳弟子,當初他發願終生在山洞裡修行,直到開悟為止,也就是說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 當生成就,故願修到死也不間斷,然而他進山洞之後,過了三天就出來了,他這樣做並沒有違背自己的誓言,因為他正開悟了。

因此同樣的道理,修四加行必須修到成果出現,有某些徵兆或覺受出現才算成功。

然修行的覺受是很難以言語表達的,但簡單地說,在淨業增福的修持做完之後,會有一種非常穩定的喜悅和一個非常清明的心境,感覺很輕,但這不是說業力是實質 的東西,消除了之後,身體就變輕了,在心變得明朗清楚的時候,自然會有這些感覺。而當你產生了覺受之後,便圓滿了前行的修持。

在台灣的各噶瑪噶舉法輪中心就是為有志修行的人而成立的,如果你想修四加行,就應該請教各中心的常駐仁波切或喇嘛。

些人對於業力還不太了解,他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當我修四加行的時候,會生病,這是不是業障現前?」要知道業不是具有實體,可以觀察得到的,但這只是個 小錯,比較嚴重的錯誤是有關脈的修持或種種境界出現的問題,有很多人私下看了鰫饈萿漁恁A但這方面的英譯本通常有很大的差錯,故你無法從那些書上了解到 正確的觀念,或有人說他們看到什麼光,這裡痛,那裡痛,這都是執著於一些實質的感受,或將脈當做是肉體上實質的東西,這將產生嚴重的錯誤, 密續是很深奧複雜的,其中許多名相如氣、脈、明點等都不是我們能想像的,它們都不是具有實體的事物,要明瞭這些需要特別的解說,然而對一個初學者來說, 這些是不需要的。

在完成四加行,有了覺受之後,你仍然可以繼續修,不過此刻重點可以擺在禪定的修持上。

先是「止」的修持,「止」的修持有幾種不同的修法,例如你可以將心專注在某個東西上,「止」主要就是要使心能祥和,我們的心是十分忙亂的,充滿著思緒、念 頭,而經由 「止」的修持,便能使心達到一種寧靜祥和的境界。如果心不平靜。充滿念頭的話,就無法做「觀」----也就是大手印-----的修持。

由「止」的修持,我們的心就能習慣處於一種平靜的狀態,而不是不斷地起心動念,而當我們的心能安住於寧靜祥和的境界時。便會自然地產生一股精進之力。這是 因為心已獲得了極大的滿足。通常心都是處於不滿足的狀態之中的, 因為心沒有平靜,就像你到一個很舒適的地方,一開始你會很快樂,但久而久之你就會膩了,因為那種舒適或滿足不是來自心的自性,然而當你產生了來自於自心的 滿足舒適時,這種滿足就不會動搖了。 

但如果你沈溺於這種寧靜祥和的境界,則修行就會停滯不前,這將導致你投生於無色界當 天人,投生無色界是非常舒服的,沒有任何意念,而且壽命千萬年, 但是貪瞋癡未除,業力仍在,一旦福報享盡,還是要下墮的,仍未解脫輪迴,但雖然如此,這種境界仍是需要的。因為這是修大手印的基礎。

大手印的修持可分為四個次第,此四個次第就等於是菩薩的十地,雖然在名相上有所不同,但其意義是完全相同的。

索無物喻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見一人將胡麻車在險路中不得前。
時將車者語彼二人:佐我推車出此險路。
二人答言:與我何物?
將車者言:無物與汝。
時此二人即佐推車,至于平地,語將車人言:與我物來。
答曰:無物。
又復語言:與我無物
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彼不肯與,何足為愁。
其人答言:與我無物,必應有無物
其一人言:“‘無物者,二字共合,是為假名。
世俗凡夫著無物者,使生無所有處。第二人言無物者,即是無相、無愿、無作。

從前,有二個人,在路上一起行走,看見有一個人,推著胡麻車,在危險的路上,無法前進。
這時,推車的人,便向那兩個人說「請幫助我推車,離開這處險路吧!」
兩個人回答說「那你要給我什麼東西,當作報酬呢?」
推車的人說「我無物能夠給你們!」
這時,那兩個人,便幫助他推車,把車推到平地上去。
有一個人,使告訴推車的人說「給我東西吧!」
推車的人答道「我無物可給啊!」
那人又告訴推車的人說「給我『無物』這樣東西啊!」
兩個人裡頭,另外一個人,便笑著說「他不肯給你,又何足為愁呢?」
那個人回答道「他說要給我『無物』,就必當有『無物』,這樣東西啊!」
另一個人說「所謂『無物』者,不過是兩個字所合成的詞,這是假名而已!不是實際的東西啊!」
世間的俗子凡夫,執著「無物」的人,便生於「無所有處天」。
第二人所說的「無物」,即是「無相貌、無意願、無作者」的「涅槃」。

要不再受苦,就不要讓自己的心出軌



 有類似習性的人還真不少,他們的共通點就是,放不下過去的遭遇,一直增添情緒於過去的回憶裡,結果在現實生活中,也一直重複與輪迴類似的不愉快經歷。
  我們常說的「業力」,「業」的巴利文為「Kamma」(梵文:Karma),包含在五蘊的「行蘊」中。所謂的「業」就是意志(思),也就是《地藏經》所說的:「起心動念,無非是業」。因為有了決意(意志、思),才經由身、口、意發為行動。所以從心的造作、心的活動,就是業的產生,不論善、惡、無記的意念均是。其之所以被歸類在「行蘊」,即使因為此意志(心的造作、心的活動)能指揮心智發動身、口、意的活動,而產生業果,所以身、口、意被稱為「三業」。
  但這個「業」,是造成生死流轉之因,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都會造成業因,待這個因成熟之後,又興起新的緣。行為與結果的不斷循環,就是業的循環,在我們不斷的經歷生老病死之流轉時,同時又造了未來的業因。
  因此,觀念影響行為,也就是影響業力。要不再受苦,就要從改變自己的觀念開始,即是改變習性。
  起心動念,舉止動作,無非是業,所以修行者的把握當下,就是要善護心念,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業」是只要造作了,就會產生其應有的果報。但我等佛弟子應該好好利用此法則,修福增慧,也就是佛陀教導我們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修行就是要照顧好自己時時刻刻的心念,如果每一心念都能照顧的好,絕對能利於眾生,這就是修行。證嚴上人說:「『修』就是修身養性,『行』就是端正行為時時刻刻照顧好我們的心,愛護我們的心,不要讓自己的心出軌」。

心態的力量


The Strength of the Strength, Mindset of the Mindset.
心態的力量

The daughter complains toward the father, everything is all very difficult.
女兒向父親抱怨,事事都很艱難。


She hards put to cope with a life, seem a problem just resolve, the new problem appeared again, she was some tired.
她不知如何應付生活,好像一個問題剛剛解決,新的問題又會出現,她有些厭倦。

The father is a cook, bringing in the kitchen to her. He goes toward first to pour into some waters in three people's pot, then puts on the prosperous fire. 
父親是一位廚師,把她帶進廚房。他先往三口鍋裡倒入一些水,然後放在旺火上。

Soon, boiling. He goes toward an one mouthful to put some carrots in pot, putting into the egg in the second pot, putting  to become the coffee bean of the powder into  the third pot.
不久,水開了。他往第一口鍋裡放一些胡蘿蔔,第二口鍋裡放入雞蛋,第三口鍋裡放入碾成粉末的咖啡豆。

20 after minute, the father closed fire, getting out carrot, putting to go into a bowl, getting out an egg, putting to go into a pot, then ladling up the coffee to a cup.
20分鐘後,父親把火關了,把胡蘿蔔撈出來,放入一個碗內,把雞蛋撈出來,放入一個鍋內,然後把咖啡舀到一個杯子裡。

The father turns round to ask a daughter : "Kid, what do you come in sight of?“
" Carrot, egg, coffee. "She say.
父親轉身問女兒:「孩子,你看到了什麼?」「胡蘿蔔,雞蛋,咖啡」。她說。

He lets her close to some, touch carrot. She takes notice of him them to become soft.
他讓她靠近  一些,摸摸胡蘿蔔。她注意到它們變軟了。

The father lets the daughter take an egg again, breaking it, shelling hull, this is a cook of egg.
父親又讓女兒拿一個雞蛋,打破它,剝掉殼,這是一個煮熟的雞蛋。

End, the father lets her drink an one mouthful coffee. Taste to the very thick coffee, the daughter smile, the voice asked a way:
最後,父親讓她喝了一口咖啡。
嘗到濃濃的咖啡,女兒笑了,怯聲問道:
"Father, what does this mean?" The father says three kind things face same adverse circumstances-boil of boiled water.
「父親,這意味著什麼?」父親說,三樣東西面臨同樣的逆境 -- 煮沸的開水。

But its reflection is each not same. The carrot goes in to be strong and fructify before the pot, putting into the boiled water, it become soft,become weak.
但其反映各不相同。胡蘿蔔入鍋前是強壯的、結實的,放進開水,它變軟了、變弱了。

The egg is originally crumbly, the very thin outer shell protects the internal organs of the liquid, once the boiled water cook, the internal organs become hard.
雞蛋原來是易碎的,薄薄的外殼保護著液態的內臟,開水一煮,內臟變硬。

The powder form coffee bean then is very special, entering boiling water, they changed a water then.粉狀咖啡豆則很獨特,進入沸水,它們便改變了水。

Canned learn the carrot,egg and coffee bean before the difficulties and adverse circumstances, can accept defeat, can also become stronger-even can change environment.
在艱難和逆境前,可以學胡蘿蔔、雞蛋和咖啡豆,可以屈服,也可以變得更堅強甚至,可以改變環境。

The father say:
Your change not environment, but can change an oneself;
Your change settle a dispute actually, but can change an attitude;
父親說:
你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

Your change not past, but can change now;
You have no command over others,
but can control an oneself;
你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You can't predict tomorrow,
but can hold today;
You can't be everything smooth, but can be devote with fact;
你不能預知明天,
但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樣樣順利,
但可以事實盡心;

You can't or so weather, but can change a mood; You can't change facial appearance, but can emerge smiling face;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可以展現笑容;
Yes, the mindset sometimes compares what all important. Happy life guidebook Correct immediately while discovering mistake.
是的,心態有時比什麼都重要。
快樂人生指南
一發現錯誤,
立即改正。

The poem phrase song that keeps firmly in mind oneself's fancy endow with. Don't interrupt the other people's compliment to you.
牢記自己喜愛的詩詞歌賦。
不要打斷別人對你的稱讚。
Read some books more, watch
 some televisions less. The opinion be unsuited to, can argue by reasoning, but can't insult and humiliate the other party.
多讀些書,少看些電視。意見不合,可據理力爭,但不可辱罵對方。

Bear in mind:
The great love needs to emit tremendous risk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ll.
謹記:
偉大的愛和卓越的成就都需要冒極大的風險。

Respect other people, respect an oneself,
be responsible for own behavior.
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If fail, never forget the precept
 of(with)failure.
如果失敗了,
千萬不要忘記失敗的教訓。

While being you to remember past years so over the life of (with) the happiness and the dignity, can enjoy life again and happily.
過快樂及有尊嚴的人生,那麼,當你回想過去的歲月時,就可以再一次快樂地
享受人生。

The thought and knowledge shared you with other people much, is attain immortal of one of the path.
多與別人分享你的思想和知識,是達到不朽的途徑之一。

The rule want to understand, but don't defend to the death, master to improvise.
規則要懂,但不要死守,
要學會變通。
You of the personality be you of destiny.
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運。
Measure success with the price of pay.
用付出的代價去衡量成功。


Smile to connect to hear a telephone, the other party will feel you of smile.
微笑著接聽電話,對方會感到你的微笑。

Prepare to accept new thing at any time,
but don't throw away the thing that should cherish.
隨時準備接受新事物,
但不要丟棄應珍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