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十二緣起

一、《中觀論頌講記》,頁520-526

(一)十二支因果生滅,經中說有兩種:一是緣起,一是緣生。
這二種,都是說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無明緣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等。
對此兩者的差別,一般的學派,是向兩方發展的:大眾分別說系,以緣生法為因果事相,以緣起法為常住無為,是因果鉤鎖的必然理則,不是指惑業苦的本身。
好像是離了生滅的現象外,另有一常住不變的法則。
說緣起是無為,這是錯的,但也有他的特見:一切因果相生,都依必然的法則而發現,不是隨便亂起的。
這如造房子,先由工程師設計繪一模型,後依這模型去建築。
所以,在因果的現象上,見到有這樣的因,生這樣的果,秩然不亂,可見因果現象中,有一決定而必然的理則,所以不得不這樣。

緣生法是因果的事實、現象,他是有變異的,這是理事義。
說一切有部,不承認緣起是無為說,主張為緣能起的因叫緣起,從緣而生的果叫緣生。
如無明起行,有行就決定有無明;……生緣老死,有老死決定從生而來。
不可說有行而不從無明來,無明與行有因果的決定性。
緣起為因,緣生為果,這是二者的不同。
然釋尊的本意,似乎是在此兩大思想的中間。
緣起是為因能生的條理化。

本論(《中論》)對緣起真義的闡述,把緣起緣生合一,在此緣起與緣生上,說一切畢竟空。
這可見,龍樹的緣起思想,在因果生滅的見地,接近上座系;龍樹學說到法相,也大都採取古典的毗曇;也有採取經部的。
在因上了解緣起的因,必然生緣生的果;在果上了解緣生的果,必然為緣起的所生。
有無明,所以有行,有行也決定有無明。
現在這樣,溯之於過去,推之於未來,也是這樣。
個人是這樣,旁及於他人,推究到一切眾生,無不是這樣。
從具體的事實觀察,發現因果的必然性,必然是這樣,並非另有一無為常住的東西。
不離緣生外,另求緣起;有果即有因,有事就有理(不過,對理則性,有部等稍忽略)。
有因就有果,所以說:「此有故彼有」。
這成了普遍的公理,不容有所變更的。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

假使知此而不知彼,這是沒有用的。
如豆子能生芽,愚癡無知的人,只見這根芽是從這顆豆生的;不知道一切的黃豆,在某種條件和合下,只要他生性沒有被損,都是可以生芽的。
聰慧有智的人,就能知道這遍通的理則性。
得到這智慧,才能成立智識,發生力量。
佛法的悟解緣起,也是如此,是從因果事實而悟解因果理則的。

(二)佛說緣起因果,不同後代學者所說的:一一法各有親因緣,如意識現行,由意識的種子生,種子是他的親因緣;沒有這親因緣的種子,現行的意識就不得生。
佛的緣起觀,是和合相續的因果觀。
以深刻的智慧,洞觀有情生死流轉,發現他有必然的前後階段。

譬如生是一階段,生以後就有老、有病、有死,老病死也是某一階段的現象。
此老病死,是產生以後的必然結果,所以說:生緣老死。
無明是一階段,造作行業是一階段。
所以造成感後有的行業,因為無明,這是無明引起的結果。
如來在生命前後的連續上,看出他一一階段間的依存性;所以在生命發展的過程中,建立十二緣起的因果。
有說:一念心中具十二緣起,這簡直毫無意義。

有部的分位緣起,就是約階段講的。
以生命各階段,成立緣起的因果,這等於講社會史觀的,分奴隸時代,封建時代,資本主義時代,民主主義時代。
又如分人與獸鬥爭時代,人與人鬥爭時代,人與自然鬥爭時代。
無明發生主動作用的時候,是無明的階段;由無明踏上行的階段,就是以行為為主要者了。
所以,每一階段,不是自性獨存的,無明不僅是一無明,行也不單是一個行,他都是有五蘊的。
這以某一支為某一階段主流的緣起觀,足以代表佛陀的緣起觀。

那些實有自性的學者,那裡能同情這和合相續的因果觀。
他們要一一自性的親因,生一一自性的親果。
在佛教中,這一思想,一天天的晦昧了。
如三民主義說:民生為社會歷史的中心;共產主義說:經濟為社會歷史的中心。
這解決了,一切都能解決了;一切是依存於他,因他的變動而變動的。
佛觀無限生命發展的動力,是以無明及愛為根本的;這解決了,生死苦痛一切也就解決。
也是在一切複雜的原因中,抉出主因的意見。

不過佛法是無自性的,無明與愛,也不能獨存;不過他起著主動的作用吧了!
或以為前後各階段,既都是五蘊,為什麼說無明支、行支、……生支、老病死支呢?
這是約主力說的。
如手工業時代,機器工業時代的分劃,不是說:在這某一時代中,即沒有其他的,也只是說這一時代的社會中,是以某一業為主流、為特徵的。
所以佛陀的緣起觀,是組織的,不是獨立的;是階段的,不是同時的。
這點,我們應該知道。

緣起有流轉觀,有還滅觀。
前者是說苦的集,後者是說苦的滅,也就是生死與涅槃的兩向。
佛說的生死與涅槃,都建立在緣起法上。
因果的存在,是此有故彼有;因果相生,是此生故彼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生緣老死,如是純大苦聚集,這是緣起的流轉律。
反之,無無明就無行,無行就無識,……如是純大苦聚滅,這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緣起還滅律。
生死苦痛,是否能了?
他是緣起的,所以可了。

緣起,是依此而有彼的,就是無自性,也就是意味他不能單獨存在。
不能單獨存在而此有故彼有的,是生滅法。
他不但是可滅的,而且一切都是從生而歸向滅無的。
一般人走到滅的盡頭,又轉向生;滅了又生,生了又滅,生生滅滅,無有止境的兜著循環的圈子。
聖者到了滅,就入於寂滅,止息於此,不復再生了。
如造的房屋,壞了又修,修了又壞,自然能維持長久。
假使壞了不修,不是就滅盡無餘了嗎?

生死的存在,只依因緣而存在的;約他的本質說,本不是有自體存在的。
假使自體存在,怎麼可以說依緣?
所以,依緣的一切法,自性本無,現象是有是生。
不但現象的內在,自己否定自己,含有滅與無;而他的本身,本是非有不生的。
所以此無彼無,此滅彼滅,不是毀有的成無、成滅,是本來無、本來滅,還他個本來如此。
依緣起建立因果,也就依緣起成立一切法自性本空。
知此,就得離生死而解脫了。

緣起流轉律的基本原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分位緣起,是敘述緣起流轉中的過程。
不過像有部那樣講,識為入胎最初的一念;名色是身心漸發育的階位;六入是六根具足將出胎的階位;出胎後,在二、三歲的時候,不能識別事物是觸;能了苦樂的差別,到六、七歲時是受;……未來世受生是生;未來世老死,是老死;這未免機械一點。

從佛的緣起本義看:無明、行、識的三支,是總括的。
經中說:「一切眾生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感得有識之身」,即指出生命的三大歷程。
有的經中說:「業愛及無明,能集後世陰」;行是行業,但在實際的行動中,也可含攝在愛取的煩惱中。
此三者,一是理智的認識錯誤;一是意志的生存競爭;有此二因,就招感心識為導的生死了。

如來敘述緣起,不外這三者的說明。
說到詳細的過程,有從愛、取、有、生、老死的逐物流轉觀;有從識到愛的觸境繫心觀。
合為一十二緣起,依十二緣起建立三世因果:無明、行,是過去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的果;愛、取、有,是現在的因;生、老死,是未來的果。
假使講二世因果,過去與現在的,只從無明到識三支就可以了;現在與未來的,只從愛到老死的五支,也就可以;無須說十二緣起。
經三世的歷程,這才要說他。
其實,基本原則,還是上面說的三大歷程。
也有配為惑、業、苦三雜染的。



二、《佛法概論》,頁147-149

有情的生死流轉,即在這樣──十二支的發展過程中推移。
這十二支,可以約為三節:

(一)愛、取、有、生、老死五支,側重於「逐物流轉」的緣起觀。
有情都要「老死」,老死是由生而來的,生起了即不能不死;所以生不足喜,死也不足憂。
可見想長生不死或永生不滅,是永遠不可能的。
有情為什麼會生起呢?
即由於「有」。
有指過去業力所規定的存在體,三有或者五有。
既有業感存在體,即不能不生起,如種子得到水、土、溫度等緣力,即不能不萌芽一樣。
何以會有?
這原因是「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取是攝持追求的,由內心執取自我,所以在家人執取五欲,出家者又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與毫無意義的戒禁。
人類的所以執取趨求,又由於「愛」。
這即是有情的特性,染著自體與境界,染著過去與未來。
因為愛染一切,所以執取趨求,所以引起業果,不得不生,不得不死了。
從愛到老死的五支,說明了苦與集的主要意義。

(二)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支,是在逐物流轉的緣起觀中,進求他的因緣,達到「觸境繫心」的緣起。
有情的染愛,不是無因的,由於苦、樂、憂、喜等情緒的領「受」,所以引發染愛。
染愛不但是愛著喜樂的,凡是感情掀動而不得不愛,不得不瞋,戀著而難以放下的一切都是。
論到情緒的領受,即知由於(六)根的取境、發識,因三者和合而起的識「觸」。
沒有觸,反應對象而起的領受,也即不生。
這十二支中的觸,專指與無明相應的觸。
這樣,即是不能沒有「六處」的。
六處即有情自體,這又從「名色」而有。
名色是嬰胎初凝,還沒有完成眼等六根的階段。
這名色要有「識」的執持,才能不壞而增長;此識也要依託名色,才能發生作用。
所以不但識緣名色,名色也緣識,到達色心交感,相依互存的緣起。
如《雜含》(卷十二‧二八八經)說:「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
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
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三)從識到受,說明現實心身的活動過程,不是說明生死流轉的根源。
所以進一步說:無明緣行,行緣識。
這一期生命中的情識──「有識之身」,即有識的有情的發展,即是生。
所以識依於行的「行」,即是愛俱思所引發的身行、語行、意行,也等於愛取所起的有。
「無明」也等於無明觸相應的愛等煩惱。
由於無明的蒙昧,愛的染著,生死識身即不斷的相續,不斷的流轉於生死苦海。
苦因、苦果,一切在沒奈何的苦迫中,成為「純大苦聚」,這即是有情的一切。


三、《成佛之道》,頁167169-172

緣起支的敘述,很多是從識支開始的,所以經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可是,在識支以前,有的又加上無明與行二支,成為十二支。
在《阿含經》中,一再說:「無明覆,愛結繫,得此識身。」
無明,愛(行),識三者,可以看作完整的、獨立的緣起說。
等到與識支以下相綜合,才成為十二支的。(中略)

十二支中的識,是一期生命的開始。
有些經典,從識支說起。
這因為,推求現實的身心活動,到達識的結生相續階段,已到了生死業報識的核心。
後代唯識學者,以異熟的阿賴耶識為中心,來說明生死雜染的一切,可說是吻合佛意的。
「緣」此結生的「識」,就「有名色」支的生起。
名是心理的,色是生理(物理)的。
由於識的結生,身心就開始發展。
照經上說:不但因識而有名色,也因名色而有識。
這意思是說:我們的一切身心活動,是要依於有取識(唯識學中叫作阿陀那識)的攝取而存在。
反之,也因為身心的活動,有取識才能存在。
正像沒有領袖,就不可能有群眾的組織活動;如沒有群眾,領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但在十二緣起支中,著重在識緣名色。
應解說為:名色是精血和合以後,還是肉團的階段。

「從」此名色而進一步的開展,就生起眼、耳、鼻、舌,加上身、意,「有」了「六處」的差別,這已到了形成人體形態的階段。

胎中雖有眼耳等根,還不能見色聞聲等。
一到出了胎,從此六「根」開始了與六塵「境」界「相」關「涉」的活動,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
根境識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說因三者的和合而有觸。
認識開始,就到了重要的關頭。
在觸對境界時,首先發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不合意的反應,這叫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
不幸得很,眾生的認識,是不離無明蒙蔽的──「無明相應觸」。
所以觸對境界後,就會依自我中心的執取,起種種的複雜心理,造種種的善惡行為;生死輪迴,是不能避免的了。
佛所以教誡弟子,要「守護根門」。
在根境相觸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明相應觸」,那就能從此透出,裂破十二緣起的連鎖。

「從觸」的可意或不可意,當下就能「生於受」。
可意的,起喜受樂受;不可意的,起苦受憂受;非可意不可意的,就起捨受。
如有智慧而正念現前的,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的苦樂所惑亂;否則就危險了。

沒有正念正知的,都是依「緣」此或苦或樂的「受」味,生「起」深深的「愛」著:愛著自我,愛著境界。
這時候,已以主動的姿態,對生命與塵世,傾向愛戀而作不得主。
此後,只有愈陷愈深,無法自拔。
上面從識的結生,說明了身心的開展過程,以及對境而引起內心的活動情況。
觸是認識的,受是情感的,愛以下是意志的活動了。

內心有了「愛」染,愛心的「增」強,就進展到「名」為「取」。
取有四:執取自我,叫我語取。
一般的追求五欲,叫欲取。
而宗教與哲學家們,不是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見取;就是執取種種無意義的戒條,苦行──戒禁取。
這是從愛染生命與塵世,進而作思想的或行為的取著,造成世間一切苦難的結局。

愛與取,正是依著煩惱而有的一切活動。
「因」此煩惱的活動,就起「集」成「後有」的業種。
這在十二支中,叫有支。
有,是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體。
但這裡所說的,不是現實生命的存在(有),而是能起後世生命的業力,也可說是未來生命的潛在。
有了這,那末現生死了以後,未來識又會結「生」。
生了,就不能不「老」不「死」。
生老死的「相隨」而來,便是未來生死相續的簡說。

十二支,可以分為三世,有兩重因果:過去因(無明與行)生現在果(識、名色、六處、觸、受),現在因(愛、取,及有)生未來果(生、老死)。
同時,前生以前有前生,後世以後(如不了脫生死)有後世,三世因果相續說明,就是無限生死相續的歷程全貌。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