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乘船失釪喻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銀釪,墜於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畫水作記,舍之而去,後當取之。行經二月,到師子諸國,見一河水,便入其中,覓本失釪。
諸人問言:欲何所作?
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覓取。
問言:于何處失?
答言:初入海失。
又復問言:失經几時?
言:失來二月。
問言:失來二月,云何此覓?
答言:我失釪時,畫水作記。本所畫水,與此無異,是故覓之。
又復問言:水則不別。汝昔失時,乃在於彼﹔今在此覓,何由可得?爾時眾人無不大笑。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橫計苦因,以求解脫,狀如愚人,失釪於彼,而於此覓。


從 前有一個人,乘了船過海,偶不小心,把一隻銀杯失落到水中去了。他立刻用手指在船面畫個號,畫了後,仍舊乘船前進,心中想︰『我已記牢,這銀杯是失落在這 裡的水裡,將後可根據我畫的記紋打撈起來。』經過了兩個月,他己走過很多的地方,那天到了獅子國的國界,看見了一條河,他就想跳入水中,去撈起那只失去了 的銀杯。別人看見問他說︰『你到水裡尋其麼呀? 』他回答說︰『我要打撈失落的銀杯哪。』人家又問他︰『你失落在其麼地方呀?』他說︰『
我在兩月前初入海時失落的。當時我在船面上畫過一個記號,並且牢記著。今天,我看到船面這個記號,所以跳到水裡去打撈。』大家聽了,呵呵大笑說︰『水雖沒有分別,地已相隔千里,這裡怎能撈得到呢?』

這故事比喻︰外道不修正行,在相似的善法中,枉修無益的苦行,他們那裡知道,差之毫裡,失之千里。掌握原則,具擇法眼,是怎樣的重要啊。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