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hoose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人成即佛成


  佛陀的梵文是「Buddha」,意為「覺者」,還有「人格的完美者」之意。印順導師有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其現實」,印隆個人很喜歡這樣的解釋,感覺是一個真真實實的修行。
  聖嚴師父在《佛教入門》一書中,有開示何謂「人成即佛成」:
  佛,可以學。這是一切宗教裏唯一談到的,教主本身不以為他是獨一無二、空前絕後、超過一切的人。佛教不講神話,有些人學佛學得不得當,而造成傲慢的心理,認為只有他是至高無上的,這也不應該。
釋迦尼佛成道以後,他覺得人人都應該走他那一條路,人人都可以走上他那一條路,人人都可能和他一樣,這就是釋迦尼佛要人們學習的地方。
所以學佛不是學釋迦尼佛那個人,而是學他之所以能成佛的修行方法,和他那樣的人格標準,故稱「人成即佛成」。

  另外於《聖嚴法師教禪坐》一書中也有相關的開示:
  人的內容是什麼?從本能的角度看,是飲食男女,是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是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佛教則為色慾、形貌欲、威儀欲、言語欲、細滑欲、人相欲);從人格的角度看,是理智、感情、責任、義務。七情六慾消而美滿人格成,人成方有佛成。
  一般人只知為自己爭取權利,而要求他人盡責任、盡義務。但是,一個健全的人格,在談權利之前,必須先以責任和義務為基礎。  從責任及義務看,我們生在世間,各自都會扮演著或多或少不同的角色。具有某種身份即是某種角色,便要切切實實的把那個角色該做的事,好好地做好。  每一個人在同一個時空裡,往往具有多重的身份,要把每一個身份的角色都扮演得恰到好處,實在很不容易,但也必須盡心盡力。一個在家人,不妨先從自己在家裡的角色開始做好,再慢慢擴及工作場所,以及所屬團體的角色,好好地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義務。   在實際的生活中,你可能會感覺到你是很受委屈的,因為你是如此地盡心盡力,別人卻可能敷衍塞責!如果你能摒除這樣的計較心,即可不受外境的影響,只管做 好自己該做的,久而久之,別人也會受你影響,因此便可以由點而線,由線而面地互相影響,終究即有形成社會全面好風氣的希望了。   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成佛,要想成佛,必須先要修行菩薩道。修行菩薩道的動機和目的,雖是為了成佛,他的著力點,乃是在成就眾生,在成就眾生的修行過程中, 也就成長了自己的智慧及慈悲。換句話說,為了利益眾生而努力充實自己,水漲船高,在利益他人的同時也成長了自己。但到最後,必須完全放下自我利益的心念, 才是真正的菩薩行者,才能成就無漏的無上功德。  我們常說的度 眾生,是度諸佛心中的眾生;所謂成佛,是成眾生心中的諸佛。其實佛心與眾生心,原是同樣的心。之所以有佛與眾生之區別,是因佛的心已是清淨的,佛的慈悲及 智慧也是圓滿的;眾生的心則是雜染的,眾生的智慧與慈悲,己被煩惱遮沒了;眾生縱然也有一點智慧與慈悲,卻是殘缺不全有漏有染的。一旦轉煩惱為智慧,捨自 我成慈悲,則眾生心的當下就是佛心了。  眾生的種類繁多,其中 唯有人類有明辨是非的認識心,所以可善、可惡,也能為善去惡;只有人類有聽聞正法學佛成佛的善根,所以釋尊來到娑婆世界,示現由人成佛的事實。因此釋尊告 訴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天我們何其有幸,生而為人,又得聞佛法,修學佛道,怎麼還不好好地把握住這個難得的大好因緣呢?
  在修行的歷程上,會有一道道的關卡待我們去突破;有的人會說是障難,有的會說是魔考,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習性,必須要自己突破,方能前進。菩薩的修行階位,是「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而無明與法身,乃一體兩面,為眾生的迷悟而有對立差別。
  今日有所感想,就與同寮的法師學長分享,感恩自己得了此罕見疾病;若不是因為生病,我不會有這麼深的體悟。菩薩的四攝法,是完完全全從眾生的角度出發,因此才有利益眾生的智慧啊!若只是想到自己,永遠不可能發起真正的慈悲心。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個逆緣,即使對方陷害你、誣賴你,都要感恩他成就你的修行。當自己的稜角被磨掉一分,就產生圓融智慧一分。直到八風吹不動,那份自在安詳,是什麼也比不上的喜樂。

0 comments: